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霜刃绾红妆 > 第14章 风起浮萍

霜刃绾红妆 第14章 风起浮萍

作者:末祁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05:42:27 来源:文学城

季玄明离京的第十日,邺京城看似一切如常,慈恩会的后续事宜在薛时绾的操持下井井有条地进行着。粥棚依旧每日施粥,各地汇总来的慈恩义举捷报也时有传来,东宫门前甚至收到了几面灾民辗转送来的、颂扬太子妃仁德的万民伞,薛时绾皆命人好生收起,并未张扬。

然而,平静的水面之下,暗礁已然隐现。

阿月的打探并非一帆风顺。王后宫中规矩森严,口风极紧,她费了不少心思,也只隐约探听到那日呈给王后的奏报似乎与边境军务有关,具体内容却无从得知。

边境军报?薛时绾的心微微一沉。边防一直是国家军务的重中之重,若有异动,绝非小事。难怪王后神色有异。可这边境线冗长,究竟是哪个方位呢?但这消息与她自己目前的处境似乎并无直接关联,她略松了口气,但仍将此事记下。

“至于沈家小姐……”阿月继续道,“奴婢仔细查过,沈御史为人刚直,在朝中素来独来独往,家风清正,与裴大人并无明面上的往来。沈小姐性子安静,平日极少出门,只是……奴婢打听到,约莫半年前,沈小姐的马车曾在街市受惊,险些出事,恰逢裴大人路过,出手制住了惊马……似乎从那之后,沈小姐便对裴大人……”

原来是一出英雄救美的戏码。薛时绾了然。少女怀春,倒也说得通。只是这真的只是一次巧合吗?裴景琰那样的人,会恰好路过,恰好救下一位御史千金?

她挥挥手,让阿月暂且放下沈家的事,吩咐道:“眼下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的事。慈恩会的所有账目,尤其是经我手批示、或由东宫直接派发的那几批特殊物资,所有票据、签收凭证,务必再仔细核对一遍,确保万无一失。若有任何模糊不清或对不上的地方,立刻来回我,宁可我们自己先发现。”

“是!”阿月深知此事紧要,立刻去办。

薛时绾独自坐在殿内,指尖冰凉。她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裴景琰一定在暗中盯着慈恩会的账目,尤其是她经手的部分。他那种人,绝不会放过任何可能存在的疑点。难道是这段日子风头太盛,他已经盯上自己了?不行,她必须确保自己这边毫无破绽。

然而,世事往往怕什么来什么。

又过了两日,一个意想不到的麻烦找上了门。

这日午后,薛时绾正在查看各地慈恩分会报上来的物资清单,忽听得殿外传来一阵喧哗,隐隐夹杂着女子的哭诉声。

“怎么回事?”薛时绾蹙眉问道。

一个小太监连滚爬爬地进来禀报:“娘娘,不好了!宫门外……宫门外来了好多灾民!跪在那里哭诉,说……说领到的慈恩会的棉衣里面塞的是芦花败絮,根本不能御寒,还有人吃了粥棚的粥上吐下泻……他们、他们嚷嚷着要见太子妃娘娘,求娘娘给个公道!”

薛时绾猛地站起身,脸色瞬间白了白,但很快强制自己镇定下来。

芦花充棉?粥食不洁?这怎么可能?!所有的棉衣都是经过层层查验,她甚至还随机拆开几件看过;粥棚的米粮更是由东宫专人负责,怎么可能出问题?

这分明是有人搞鬼!

是经办的小吏胆大包天?还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

“阿月!”她立刻唤道,“快去,拿着我的对牌,立刻去请京兆尹府的人来,先将那些灾民安抚住,细细询问情况,查明源头!再派人去粥棚和仓库,立刻查封所有未发放的棉衣和米粮,严加看管,等候查验!”

“是!”阿月也知道事态严重,急忙跑去。

薛时绾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冠,对镜确保自己神色无恙,这才缓步走出毓庆宫。她不能躲,必须直面此事,否则便是心虚。

东宫门外,果然黑压压地跪了数十个衣衫褴褛的灾民,男女老少皆有,哭嚎声、诉苦声不绝于耳,引来不少百姓围观,指指点点。京兆尹的衙役已经赶到,正在努力维持秩序,但效果甚微。

见到薛时绾出来,灾民们的情绪更加激动起来,纷纷磕头哭喊:

“太子妃娘娘!您发发慈悲啊!这棉衣穿在身上跟没穿一样啊!”

“娘娘!娃娃喝了粥就一直拉肚子,眼看就不行了啊!”

“求娘娘给条活路吧!”

薛时绾看着那一张张冻得青紫、充满绝望和愤怒的脸,心中又惊又怒,更多的是一种被背后冷箭射中的寒意。她强压下情绪,提高声音,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镇定而富有安抚力:

“各位乡亲!请静一静!本宫在此向各位保证,此事东宫定会彻查到底!若真有人胆敢在慈恩救灾物资上动手脚,坑害百姓,无论他是谁,本宫绝不姑息,定严惩不贷,给各位一个交代!”

她的声音清越,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暂时压下了现场的嘈杂。

“现已请京兆尹府的差官前来,他们会详细记录各位的情况,查验各位手中的衣物和食用过的粥食。请各位相信朝廷,相信东宫!慈恩会本为救灾,绝不容许任何人玷污这份善心!查明之后,该补偿的,东宫一分不会少!该治罪的,也绝不轻饶!”

她这番话既表明了态度,又将调查权交给了专业的京兆尹,暂时将自己摘出来,避免了直接冲突,也显示了对法度的尊重。

灾民们见太子妃亲自出面,语气坚决,不似推诿,情绪稍稍平复了一些,在京兆尹衙役的引导下,开始逐一登记陈述。

薛时绾站在原地,寒风吹起她的裙摆,她身姿挺拔,面色沉静,但藏在袖中的手却微微颤抖。她能感觉到无数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有灾民的期盼,有百姓的审视,或许……还有隐藏在暗处的、等着看她笑话的冰冷视线。

这件事,必须尽快平息,而且要查个水落石出!否则,她之前所有的努力,太子好不容易积累的声望,都将毁于一旦!

她立刻返回宫中,一连下了几道命令:严密封锁消息,绝不能让此事传入后宫,尤其不能惊动王后;加派人手协助京兆尹调查;立刻唤来所有负责相关事务的东宫属官和小吏,严加询问。

一时间,东宫气氛紧张无比。

而几乎是同时,户部值房内。

裴景琰也收到了消息。他听着下属的禀报,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淡淡问了一句:“太子妃是如何处置的?”

下属将薛时绾的反应一五一十地说了。

裴景琰听完,沉默片刻,指尖在案桌上轻轻敲击了两下。

“反应倒算迅速,处置也得当。”他评价道,听不出喜怒,“看来,不是她自己蠢到在这个节骨眼上动手脚。”

“大人的意思是……有人陷害?”下属惊讶道。

“或许是,或许不是。”裴景琰眸光深邃,“也可能是她手下的人自作聪明,或是办事不力,被人抓住了把柄。又或者……是有人想一石二鸟,既坏了慈恩会的名声,也顺便将太子拖下水。”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窗外阴沉的天空。

“继续盯着。京兆尹那边,让我们的人也‘帮帮忙’,务必尽快查出真相。我要知道,这到底是意外,还是……有人按捺不住了。”

他的语气冰冷,带着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淡漠。无论真相如何,这场风波,都将成为他进一步看清各方势力动向,尤其是那位太子妃真正实力的试金石。

风,起于青萍之末。而这股突然刮向东宫的邪风,究竟会吹向何方,无人得知。薛时绾站在风暴的中心,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深宫之中的冰冷与险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