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诗牌盛唐I:长安热搜榜 > 第19章 手可摘星辰

诗牌盛唐I:长安热搜榜 第19章 手可摘星辰

作者:吟凤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08:35:12 来源:文学城

从玉真观出来,李白并没有感受到玉真公主所言的“心在云端,何处不能逍遥”。那杯清茶的余味泛着苦意,与心头的压抑交织在一起。

他下意识地迈开脚步,却不是走向常乐坊的宅邸,而是走向了翰林院。或许,他需要最后看一眼那个曾象征梦想起点,如今却充满虚伪倾轧的地方,做一个了断。

时值晌午会食,值房里空无一人。李白走到自己的书案前,案上那方名贵的端溪砚还在角落里蒙尘,而他的“扶摇”洮河砚则沉稳地占据着中央。他轻抚过砚台的刻痕,眼中流转着珍重,随后开始收拾自己仅有的几卷书稿和零星物什。动作很快,带着一种无声的决绝。

刚抱着东西走到值房门口,一个出乎意料的身影便堵在了前方——张翰林。他脸上挂着谄媚的笑容,手里捧着个精致的锦盒,身后还跟着个随从,捧着另一样看起来更沉重的礼盒。

李白看着那刺目的笑容,正待发几句冷嘲热讽——这厮连午饭都要算计着撞见自己,吃个饭都不安生?然而话未出口,张翰林却先发话打断了他的思路:

“哎呀!李供奉!真是凑巧!”张翰林抢步上前,尾音刻意上扬了些,“您这是……收拾东西?日后供奉高居常乐坊,深得帝眷,只怕更难见面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锦盒往前递:“供奉且慢走!先前……先前俸禄一事,确是在下糊涂,克扣刁难,万望供奉海涵!区区薄礼,聊表歉意,请供奉务必笑纳!”他的眼神闪烁,那笑容热络得有些失真。

李白站定,唇角勾起一丝冷笑,目光锐利如刀:“哦?赔罪?张大人,你那点俸禄克扣,倒也不必如此兴师动众。”

他刻意停顿,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了然:“听闻长安城里近来流行一种胭脂盒,印着鄙人的《长干行》,卖得甚好?呵,不错,太白微名,能换几两买酒钱,倒也比克扣盘剥来的干净些。区区俸禄,何足挂齿?张大人自家留着打点疏通,岂不更实惠?”

张翰林被这软钉子钉了个结实,脸上的笑容瞬间僵硬,讪讪地咧了咧嘴,尴尬得无以复加。他见李白要走,心中一急,也顾不得许多,竟一步上前拦住去路。

“供奉留步!您清高,看不上金银珠宝,可这样东西……”他一边说,一边迅速从自己宽大的袖袍中掏出一样物事,小心托在掌心,“这灵盘,乃蜀中故物,还望供奉赏脸收下,就算是……念在同僚一场情分上?”

李白目光一凝。

只见张翰林掌中之物,通体是一种温润细腻的玉石质感,却并非贵重宝石,而是带着一种天然的灵韵流光,中心镶嵌着一圈奇异的暗色晶石,边缘清晰刻着“开元十五年·嘉州”字样。

嘉州灵盘!

这确是件珍贵的器物。太宗朝时,正是剑南道嘉陵一带的山人,偶然发现了某种蕴含奇特能量的矿石,最终促成了“诗牌”这种可以隔空传声,甚至投影成像的神物诞生。而用这类原生矿石精炼制作的“灵盘”,便成了极为重要的附属品,能随时为能量耗尽的诗牌充能。

天下能产灵盘之地不过十二州,而嘉州所产因矿石品质纯净、储能效率高,被推崇为极品,冠绝天下,价值千金,且往往有价无市。

握着这方带着嘉陵江水的清冽气息的灵盘,李白心中震动。家乡物产,价值不菲,确有大用。这张翰林,为了平息事端,或者另有所图,竟舍得下如此血本?

李白抬眼,锐利的目光审视着张翰林那张堆笑脸,玩味地掂了掂灵盘:“如此重宝,张大人舍得割爱?无功不受禄,张大人所求何事?不妨直言。”

张翰林连忙摆手,脸上堆出无比真诚的表情:“没有所求!绝对没有所求!供奉误会了!下官……下官是真觉得之前所作所为,有违君子之道,愧对先贤教诲!这次是真心实意赔罪!”

他左右看看无人,凑近一步,带着几分神秘,低语道:“供奉且听下官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下官在朝中也算有点故旧关系,前任张说张相公、张九龄相公门下……也……也略有些往来。因此,偶尔能听到点宫里消息,比如……”

他又伸长了脖子左右看看,确认安全后才继续说:“比如……本月廿六,陛下将在麟德殿设宴,群贤毕至!李相、杨侍郎诸位大人皆在列席!此等盛会……”

张翰林并未把话说完,但意思再明显不过,李白如今是御前红人,这等规格的宫廷宴会自然少不了他。

李白心中冷笑:这哪里是给自己送信,分明是递过来的攀附绳梯!这人精是想借着自己在御前露脸的机会,搭上这条线,让自己在宴会上引荐他,在皇帝和重臣面前搏个眼缘!

若换做平时,李白对这种钻营嗤之以鼻。但转念一想,这何尝不是一个好机会?羞辱玉生、克扣俸禄,加上如今这副恶心的曲意逢迎模样,新仇旧账一起算,此刻正当时!

李白压下心头汹涌的情绪,嘴角反而勾起一个似笑非笑的弧度:

“廿六麟德殿宴……有趣,张大人消息果然灵通得很。”李白微微颔首,笑容加深,“张大人如此有心,又这般诚恳致歉,更奉上家乡重宝……我若再无表示,倒显得李白气量狭隘了。”

张翰林闻言大喜过望,眼中迸发出强烈的渴望之光。

“好。”

李白随手将那价值千金的嘉州灵盘按回在自己原来的那张空桌案上,如同丢弃一件无足轻重的东西。

“张大人的心意,太白领了。既蒙提点,李白届时……必会在圣前为张大人‘美言’几句。大人勤谨公忠,翰墨精熟,尤其……于《楚辞》一道,造诣颇深,在院中可是有口皆碑的。”

“真……真的?!”张翰林喜出望外,几乎要冲上前来去握李白的手,“多谢供奉提携!下官……下官……”

“大人无需多言。”李白打断了他虚伪的感激,语调转冷,“礼物,就免了。尤其是此物……”

他目光瞥了一眼桌上孤零零的灵盘,意有所指:“李白身无长物,怕折了它的福气,更怕……受不起。告辞。”

说完,李白拂袖而去,留下张翰林在原地,看着桌上那还在隐隐泛着蓝光的珍贵灵盘,脸上的狂喜尚未褪去,又添了几分尴尬和恼怒——这李白,承诺了,却不收礼!还把他视若珍宝的嘉州灵盘弃如敝履地丢在公案上!这……这算怎么回事?

然而想到李白答应在皇帝面前“美言”,尤其那句“于《楚辞》一道,造诣颇深”更是说到了他心坎上,张翰林又强行压下不快,安慰自己:终究是目的达成了!付出一个灵盘,换得御前露脸的机会,值了!只盼李白说话算话……

四月廿六,麟德殿内。

灯火辉煌,乐舞升平。王孙贵胄、当朝重臣齐聚一堂。皇帝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高居上座,容光焕发。盛宴的主题自然是赞颂贵妃的美貌与皇帝的盛德。

李白的位置极佳,紧邻宗室。觥筹交错间,李隆基兴致极高,不仅让李白当场新赋诗作应景,更饶有兴趣地询问起他那些早已传遍长安的传奇往事。

“太白,朕闻你蜀道一行,曾以侠肝义胆手刃悍匪?快与诸位爱卿讲讲!”李隆基笑问。

“还有醉仙楼那场六月飘雪!当真是仙家手笔!”玉环亦兴致盎然。

李白心知这是捧场,也是展现天子对才俊亲近的机会,故而从容不迫,面带笑意,娓娓道来蜀道杀贼之险,醉仙楼飘雪的奇谋巧思,以及《蜀道难》如何由天地之险、人生之叹喷薄而出。

他收敛起部分疏狂,以分享而非炫耀的姿态,将那些传奇经历娓娓道来,引得众人或惊叹、或神往。皇帝贵妃听得连连颔首,看向他的目光充满欣赏。

就在氛围推向高点,众人沉浸于李白的逸闻趣事时,话锋却在李□□妙的语言编织下,如溪流转入深潭,悄然过渡到了文学的源头。

“……天地造化,鬼斧神工,确非人力可及。然古之圣贤,观乎天地山川,发为文章,其神思浩渺,亦令后世敬仰。然若论这诗文之壮阔瑰奇,古今之宗匠,首推《楚辞》屈宋!其想象之奇诡,情感之深挚,爱国之热忱,足以感泣鬼神,令星月无光……”

他话题自然过渡到了《楚辞》。

皇帝显然被勾起了兴趣:“哦?《楚辞》?太白亦深研此道?朕记得翰林院中,似乎亦有人对此颇有钻研?”

“陛下圣明!”李白立即躬身接话,情真意切,“翰林院中确有一人精通此道,颇负盛名。其精研《楚辞》多年,常口诵心惟,讲析精微,其学问之深厚,见解之精辟,令在下亦深为佩服!臣斗胆,此等苦心孤诣,应得天子知。明君贤臣,相得益彰,故而此次赴宴也邀他同往,现已在殿外等候。”

“既如此,宣他上前,朕倒要听听这《楚辞》精要。”李隆基眼神示意高力士,“此等大才,怎可久候殿外,速速请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