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桥上流连一盏茶的功夫,青黛趁着人渐少,重回了桥西巷口。
想是这会儿,那些一窝蜂挤着去看热闹的人。
也会让谢判头疼的。
今日风微微,火势无法蔓延。
里面的药瞳和试药者,已于昨夜被皇后和太子的人及时救出、安置。
柏仁兄弟,于昨夜戌时五刻,借表谢忱而特备食盒,将此信息写地清楚。
且辰时初,与他匆匆一面。
便听他说,自己也悄悄去了接应,言之凿凿。
想必……没有伤亡。
火势引发市民瞩目之时,便会被及时扑灭。
起火处,乃为马厩。
非厨房熬药处、非试药者寝室、更非存药的杂贮房……
但谢判试药的证据,将被公之于众。
此时,谢府家徽,将再次成为铁证……
朗朗乾坤,昭昭烈阳,众目睽睽。
试药点,将以这样的方式曝光在街坊间。
想必即使是谢判这等重臣,也无法隐藏。
战事,已然拉响。
青黛心稳稳落回。
不必再闲逛,该向着真正的目的地了。
这边的建筑,多是砖木小楼。
布庄、书坊的青布幌子较多。
像细甜工作坊这般不挂牌的,也不少。
从敞着的各色窗棂里飘出的蜜香,酒香,花香……
将一条街都装点地静谧而浓郁。
悠长的巷子深处,便是青记细甜工作坊。
路过一个蹲在墙角弄凤仙花,贴指甲的半大小女娃,和一个用细棍拨弄粗瓷盆里清水的小男娃,青黛便又与永宁侯府的仆役擦肩而过。
那人怀里捧着个沉香色匣子,瞧着很是名贵。
又见几个仆役,提着一个个木盒子,纷纷装在巷子前头的骡子车上面。
似要往哪里搬运。
这里,同永宁侯府秦宅,只有百丈远。
侯府仆役们提着食盒,拉着骡车,抬着小轿子……做着这一杆琐碎的差事,
青布衣裳下摆扫过路面的草屑。
巷尾有老妪坐在竹椅上,手里捻着针线,眼瞧着来往行人,嘴里还哼着软糯的汴梁小调。
她穿着的粗布衣衫,几乎将青黛的目光勾走。
花香把调子氤得软,混着远处御街的车马声,倒显出几分市井的热闹来。
这人是那日在虹桥畔来买她糕饼的首位顾客,布衣婆婆。
未曾想过,她竟然住在这里,那日为何跑那么远去虹桥畔呢……
从春娘那里打听道,绝膳娘子还在世。
只是啊,她关门弟子也不知踪迹。
偶尔和这位布衣婆婆聊起「定心糕」。
她竟然说,“年轻时,曾有幸尝过。”
上次,青黛便瞧出她不凡,竟然是这般巧缘。
当即,便拜托她替着尝味。
可婆婆年纪大了,记不清确切的配方。
每旬日,青黛会送她改良的定心糕来给婆婆尝味。
只是,得到的结果不尽如人意。
“呦,小娘子来了,怎地这般打扮?”布衣婆婆一眼便认出了变装的她……
若不是早就调查过婆婆的背景,了解到她是个失忆的可怜人。
因想不起前尘往事,便自称姓无。
无婆婆身边只有一位婢子。
青黛瞧着,和自己年龄相仿的。
长得清秀淡雅,可惜不会讲话。
二人以母女相处,那婢子被当做婆婆的义女。
青黛也只好压下疑心。
毕竟,现在事多。
哪里有时间细究婆婆身世呢。
“无妈妈,安!工坊里的丫头们送来的定心糕,妈妈品着如何?”
“我尝着,料还差些,不及到口酥,广寒糕。”
“多谢妈妈!青黛记下了。”
“勉之!必有精进!”
青黛微微敛衽,嘴角含笑,继续前行。
眼看,三日后便是「百利来」店铺开业的日子。
她今日巳时便来到工坊了。
瘦身糕等一应糕点的产量还需再提上一提。
实在是……供不应求。
“东家,可来了。”王娘子堆着笑容迎上来。
脸上的皱纹里溢满了喜乐,粟米色的脸庞微泛起红晕。
她是青黛从上一个被捣毁的试药点,救回来的医女。
和她一样的还有四五十个。
年轻需要将养的,暂时被她安置在了宅子里。
身体恢复的差不多的,大部分回了老家,也有远走高飞的。
剩下十来个,都是有手艺,有医术的中年女子。
多半只剩下自个儿,也没处去,情愿跟着青黛的。
王娘子便是她们中年长的。
曾经奄奄一息,如今又活蹦乱跳了。
她们在工坊这里,帮着青黛做些管理学员的事儿。
王娘子自从来了工坊,就换了个人似的。
她们得救,都是因活泉。
所以容貌,都有些变化。
王娘子也是,她自称这是「还生」。
她从前在试药点遭受的苦,似乎已经抛之脑后。
干活卖力,研究起来药膳的配方,那是比谁都要尽心尽力。
“王姐姐,近来身子如啊?还觉得乏力吗?”青黛纤指轻轻搭在王娘子的手腕,静下心来读她的脉象。
嗯,确实好了许多,浅表的毒素排的差不多了。
王娘子还没开口,两道柳叶眉便先扬了扬,笑意盈唇,
“哎呀,东家娘子,多亏您心善,不仅从那火坑里把俺揪出来,还从半截土里给俺医好。还能有什么事。”
两人先找了个素桌,对坐。
面前已经摆了几样新式糕点。
「茯苓玉露膏」
方方正正的形状。
膏体莹润,像是羊脂玉。
拟定了健脾养气的功效。
「洛妃胭红卷」
长方卷曲状,颇有桃粉樱雅的气象。
色如胭脂,养颜润容。
「珠玉玲珑糕」
拇指大小珍珠状,像奶豆。
玲珑可爱,补脾胃益精气。
「玫瑰凝香酥」
花瓣状,鲜嫩巧样。
少蜂密糖霜,设计的清新。
酥松带香,润肌且养颜,疏肝兼理气。
「四珍饴」
方正透亮,甜润如蜜。
用的乃是四物方,补血还益气和中。
「雪耳柔饴」
做的拇指指甲般小块,软糯。
乃是蜂密银耳软糖。
半透似雪,润肺养身兼修心。
「瑞和糕」
大方厚实,模样质朴。
改良了太平糕的方子。
主打健脾养胃,性质平和。
「杏仁蝴蝶酥」
状似蝴蝶翅膀,晶莹若雪。
天佑人素喜酥香之物。
此乃现代蝴蝶酥方子,加上了些杏仁。
润泽似霜,美白养颜又去躁。
这是近期开发的新糕饼,想来现在已有三百种糕饼蜜饯了。
为安慰那些医女苦心,近期开发重点是蜜饯果子。
“我发现,那黎朦子还可以煮水……”
不远处,工坊的学生们也在研讨着新发现的柠檬果。
这些都是青黛从空间移植出来的……
青黛切脉完毕,一一点尝,继续听着王娘子说着,
“俺本想着,自己怕不是一无是处了,您还关心俺,给俺寻的活计正对俺心思。俺太喜欢药膳方子了……娘子您看。”边说,边从袖子里取出几本膳方,放在青黛手边。
都是从四处收罗来的。
“这便是娘子说的,近期最大的收获?”青黛擦拭了指尖,便捻起了书册来看。
像枸杞煎、七宝美髯丹别方、八珍糕、五汁饮、当归生姜羊肉汤、四神膏、枣泥山药粥、华佗焖鸭、曹操鸡、阿胶羊肝、沙苑甲鱼……都是青黛早就知晓的。
而后面几页的,仙人粥、神农解毒糕、神农逍遥饮……等十余种名字大于疗效的药膳方子,青黛听说过,只是敲不定具体配比。
而黄帝四扇霜、玄霜解毒果,这两款药膳方,青黛知之甚少。
还以为是传说故事中杜撰的呢。
翻到最后一本方子,青黛指尖一顿,这倒是有些意思。
百病全消酿,青囊解毒饮,这两款膳方,青黛是听都没听过。
“东家,俺在这里,认真忙活,日子过的欢脱。俺现下好得很,什么活都能干的。原先,在御医院,烧菜做饭一应全会的……”
青黛暂时压下好奇心,浅酌了淡茶,“听了姐姐说的近况,我也便能放下心来,睡个好觉。哦,说到安眠,姐姐前些日子说夜难寐,不知这两日夜里,子时前可安睡?”
“安睡!安了!我照着娘子和我说的,睡前捏脚丫子,真就困了,很快便睡得着……可是,我也学了半辈子医方,却不知这是为何?”
“你们在试药点,被关了十年,吃药太多太杂,这体内的毒已经将内脏彻底侵蚀……若是想要恢复如常,先要排毒,这人体五脏六腑的毒素,大多需要肝脏化解。肝脏压力太大,便罢工了。你睡不好,便是魂不守舍,是肝损伤的结果……不必担忧,常饮我给你的药泉水了吗?”
“喝了喝了,娘子给我的药泉,甚是好用。我喝了有一个半月,便恢复的像年轻时的体力呢,我前儿个还……”
王娘子是个话匣子,一打开便收不住。
兀自说着,眉飞色舞的,很是热情。
“那小子,我瞧着对你是真心的。只不过呀,秘密太多,娘子可要斟酌着,细细问。昨儿晚上,我看他背个人,还给那人点穴……结果他转脸就说那不是他……我说当归兄弟,你这神神秘秘的干什么,是不是又要……”
青黛继续翻膳食方子,不时地嗯一句。
这些话,既没有入耳,也没有入心。
还有几张短笺,其中一张引起了青黛的注意。
这张上写着「解毒方」。
而那方子上的几味药,与青黛之前配置的解试药毒素的方子很像。
也正是她送去无婆婆处的定心糕配方。
只是,这只有半张纸,而下面的字被截去了。
青黛正反面调过来看……只有一面有字。
且看那断裂,是手撕的痕迹。
青黛盯着那张纸有些走神,王娘子叫了她几声才回过神来。
“东家娘子,娘子……”王娘子摆了摆手,继续问道,“但不知,那神奇的药泉水,是何物所配?”
原来,是问活泉的。
青黛心下蓦地警醒,嘴角轻启,“你品之如何?觉着像……什么?”
“哈哈,我在娘子面前怎敢班门弄斧。”王娘子丝毫没有慌乱,反而眼瞪大了,眉毛提的高高的,嘴角咧到耳根,一副好奇的模样。
“但说无妨。”青黛扑哧一笑,打消了怀疑。
“我瞧着,像水。”王娘子蹙着眉,瘪着嘴,“别笑俺。”
“哈哈,就是水。是滤药之水……大道至简,此水为生命之源,亦然是万水之源。”青黛边说,便将目光落在角落处擦拭瓷瓶的法翠色褙子的女子背影上。
此人,看着有些眼生。
最要紧的是,她手上动作明显慢了。
青黛方才瞧着她擦瓷瓶:先前不管擦哪个位置,她都只擦两次;可这一回,她左手落在缠枝靛蓝纹样上后,却停了太久没动……
王娘子拊掌大笑,自豪地说道,“我就知道,娘子你有金方!可要藏好了,这可是咱青记的镇宅宝!”
“可不是么!这玉罂配方顶顶宝贵……我藏在呀,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地方。”青黛笑着摇头,将短笺按在桌边,问起来正事,“瘦身糕批量做些的事,研究的如何了?”
王娘子将青黛吩咐之事,一一回复。
且让学徒端来了几款瘦身糕的不同工艺做法的样品。
“嗯,这一款可以。我瞧着,你们既然得了关窍,便没问题了。”
“还不是托娘子福,东家,你真是水晶心肝。我头一回听说「比例」这个词。”
“这叫做,糕饼成分的「配比」。还有一个要点是原料的投入先后,叫「次序」。”
“记得,记得。”
“万物应时,各成其美;顺时而作,方得真味。”
“娘子这么说,我似懂非懂。”王娘子急地将其他几种新糕饼端来。
就着,「玉颜安魂膏」、「芝麻聪听丸」、「逸兴九层糕」、「绮霞千层酥」、「枣仁百合糕」、「乌麻方酥」、「百草梨膏糖」、「芦荟桃凝冻」、「芦荟桃凝冻」、「桑叶轻身冻」、「麦麸饱腹饼」、「劲力卷」、「葛根清毒糕」、「玉须轻体包」……等数十种新蜜饯果子。
青黛一一查检,一一品鉴,一一指导后,说道,
“春采青艾,和粉作糕,为得春之蓬勃,寻天命之道;
夏取莲子,煮羹为馅,为取夏之活泼,领天命之旨;
秋摘桂蕊,拌糖入点,乃与丰收同乐,兴之以天命;
冬掘茯苓,磨粉制膏,视为颐养收藏,与天同归。
四时四景,四景四境,皆存于心,发于正道。
此乃顺以天时,量以地利,为养人心。
青记的糕饼,便是以天命为己任。
寻正道之法,作正道之法,存正道之理。
因人之欲,须导以真理,辅以箴言,休以清心。
晨露未晞,碾米作粉;
月华初上,熬糖为饴。
东方未明,炙炉叮铃;
霜华满天,方紧闭门户。
此乃顺应时序之妙,将自然精气融入方寸之中。”
这时,渐渐围拢十数个年轻的娘子和郎君,他们眼巴巴地等着青黛继续讲解,
“雨前采茶,霜后摘柿,雪天藏梅,伏日晒姜,便得一味道!
这一味,须合意,须方正,须准,须菁纯,且真且正。
或是入口即化,甜中带香,为舌尖一点喜;
或是冷冽中藏着清雅,淡中有烈,为双眸填一点明。
或是辛辣驱寒,周身经络开启,暖身暖心。
这便是,节令之韵,凝于舌尖,化于肚腹,却于人,大有裨益。”
青黛又将药膳糕饼如何拟定方子,一一点命。
何为君臣辅佐,何为文武相济。
就这样,青黛以新糕饼为课本,将饼子切开,甚至亲自操作碾粉,揉面等动作,总结道,
“……四时之味,皆藏于天地,亦见微知著,深谙于心。
万物按节令生长,糕饼顺时节而作,方成自然之味。
古人说,不时不食、天人合一,乃是有深意的。”
那些娘子郎君听得入迷,竟然连站了一个时辰也未察觉。
“散了,大家去吃些果子吧,快到午时,该用餐了。”青黛宣布下课后,这些人才不情不愿地各自散开。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娘子,仿若打开异世界大门。”
“青记,乃自存根骨和不凡……”
青黛只轻笑着敛眸嘱托,“且要戒骄戒躁,谦虚谨慎。”
她慧眼再寻那位擦拭瓷瓶的法翠色褙子的女子。
却于楼上楼下都没有瞧见。
青黛进了她自个儿的工作间,才将王娘子叫来,细细问这张「残方」的事。
“我记得,是一位粗布衣的老婆婆……我当时便说,这方子怎么这样……但那人说,有缘自会相见,娘子或许想找的就是这个方子。”
青黛按方子配比做起来。
王娘子再细细瞧了瞧,“东家,这是解毒方?这不是药方吗,可不是药膳方子啊……可谁还有您了解……如何解毒呢?”
青黛笑着道,“这是……定心方,我猜,这就是定心糕的配方。”
啊?
“这……怎么会?娘子,您要做什么,吩咐老身便成,怎地劳累起来?”
青黛沉稳一笑,“绝知此事要躬行……我终于知道,为何定心成谜……原来,定心糕,从来就不是糕点,是解毒方啊……”
王娘子还想开口问些什么,可巧楼下传来当归的脆喝,“小娘子,我来接你了,今日活儿且先放放,早些休沐吧,别累着了……”
(创作于2025.8.29,精修于2025.8.31)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0章 第40章 黛设糕局步步谋,精研炙品时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