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山河客 > 第3章 踏入景世

山河客 第3章 踏入景世

作者:酒浅茶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3 16:58:49 来源:文学城

朝议的余波并未随着“退朝”二字而平息,反而在暗流汹涌中酝酿着更猛烈的风暴。事隔仅仅几日,当一些心存侥幸者以为皇帝的怒火或许会在门阀的“诚意”下消弭,或者北伐之事真将“徐徐图之”时,一道来自内廷的冰冷旨意,如同九天惊雷,炸响了整个后宫,也彻底粉碎了所有幻想。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静妃王氏,怡宁,恃宠而骄,御前失仪,言行无状,有损妇德,难为宫闱表率。着,即日起,褫夺封号,打入永源宫(冷宫),闭门思过,无朕诏令,不得擅出!钦此——!”

尖利而刻板的宣旨声,在内侍总管余阙那毫无波澜的语调中,显得格外冷酷无情。这道圣旨,不仅炸响在寂静的永源宫(此刻它还只是座普通的宫苑),更如同淬毒的冰锥,狠狠刺入了匆匆闻讯赶来的静妃王怡宁的心房!

她刚刚步入殿门,听到旨意的一刹那,脸上那因担忧前线、忧虑皇帝而残留的一丝红润瞬间褪尽,惨白如金箔!娇弱的身躯猛地一晃,仿佛被无形的重锤击中,若非身旁忠心耿耿、同样面无人色的侍女春桃死死搀扶,几乎就要瘫软在地。她抬起头,望向那高坐在殿中主位、神色漠然的帝王——那个曾与她花前月下、许她一世安稳的男人。她清澈的眼眸中,曾经盛满的柔情、信任与希冀,如同被狂风吹熄的烛火,瞬间熄灭,只余下一片死寂的、绝望的灰烬。

没有哭喊,没有质问,只有无边无际的冰冷将她彻底淹没。她明白了,自己,还有腹中那个尚未知晓存在的小生命,都成了这场肮脏权力交易中,最微不足道、也最惨烈的牺牲品。

就在静妃被这灭顶之灾击得心神俱碎之时,右相许载德仿佛早已等候多时,立刻率领着一众门阀心腹官员,齐刷刷出列,跪倒在景帝面前。许载德的声音洪亮而充满“正气”,带着一种胜券在握的从容:

“陛下圣明!然,国不可一日无君,宫不可一日无主!中宫之位久悬,实非社稷之福,万民所系!今陛下既已肃清宫闱,正本清源,臣许载德,斗胆泣血上奏!请陛下顺天应人,俯察众意,册立贤德,以正坤仪!如此,则六宫有序,母仪天下,万民归心,朝野咸服!此乃江山稳固之基石也!恳请陛下圣裁!”

“恳请陛下册立皇后,以安天下之心!”许载德身后,黑压压跪倒一片的门阀勋贵,齐声高呼,声浪震得殿宇嗡嗡作响。那“众意”,那“万民”,此刻都成了他们手中最锋利的武器。

景帝高踞龙椅之上,俯视着阶下这幕精心导演的“劝进”大戏。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神深处却翻涌着无尽的疲惫与冰冷的嘲讽。

他微微侧头,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许载德那张志得意满的脸,嘴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玩味的弧度。他没有理会那些山呼海啸般的“请立”,只是用一种平淡到近乎冷酷的语气,问出了那个早已心知肚明答案的问题:

““粮草。不加赋,不动摇国本。几日……可至潞州?”

许载德心中狂喜,面上却愈发恭谨,几乎是不假思索,斩钉截铁地朗声应道

“陛下洪福!臣等必竭尽驽钝,不动国本,不加赋税!十日!不,只需五日!第一批救潞州将士性命的粮秣军械,必达潞州城下!臣,以项上人头担保!”

“准。”景帝只吐一字。随即,他目光如电,扫视全场,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帝王威压:

“然!”他打断了许载德即将出口的谢恩,“许相所言极是!‘储嗣承祧,国本稳固’!中宫固需贤主,国本更不可一日悬空!”他目光转向皇长子李沐(原皇后独子,体弱沉默站立一旁),声音洪亮,响彻大殿:

“皇长子李沐,乃先皇后嫡出,仁孝纯善,器宇温良,可为天下之本!朕,顺应天心民意,即于此朝堂之上,昭告天下——册封皇长子李沐,为大景皇太子!入主东宫,以固国本,安万民之心!礼部,即刻拟诏,晓谕中外!”

轰——!

这道旨意,比静妃被打入冷宫更令人震惊!如同在许载德等人志得意满的心头,狠狠砸下一块巨石!册后是他们所求,但立太子李沐,却完全打乱了他们扶持许艳华之子李溹(二皇子)上位的全盘计划!李沐虽体弱,却是先皇后嫡长子,名分大义无可挑剔!景帝此招,是釜底抽薪!用“国本稳固”的大义,堵死了他们未来操控储君的野心!

许载德脸上那胜券在握的笑容瞬间僵硬,眼底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惊愕与阴霾。他身后的门阀勋贵们也面面相觑,喜色凝固,空气仿佛都因这意外的转折而凝滞。

景帝将众人反应尽收眼底,嘴角那丝玩味的弧度更深,带着一丝冰冷的快意。他不再多言,长身而起,明黄龙袍划出决绝弧线。

“退朝!”

“臣……臣等……叩……叩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许载德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和混乱,率领众人叩拜。山呼万岁声中,已无之前的纯粹得意,多了几分惊疑与不甘。“陛下放心!潞州粮秣,臣等……必如期送达!”

翌日,盛大的册后典礼举行。钟鼓齐鸣,礼乐喧天。许艳华身着凤冠霞帔,在艳羡、嫉妒、了然的目光中,接过金册金宝,登上后位。同日,在门阀“慷慨解囊”、“共赴国难”的呼声中,粮草军械如洪水般涌向潞州。权力的交易,在“为国分忧”的幌子下,尘埃落定。许氏登顶后位,景帝暂解潞州之危,太子李沐之位确立。

似乎,一切都在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

然而,无人知晓,在那座刚刚被帝王亲赐名、象征着永恒放逐的“永源宫”深处,万念俱灰的静妃王怡宁,在孤灯寒夜中,下意识地抚摸着平坦的小腹。那里,一个顽强的新生命正在悄然孕育——景帝的第四子,一个诞生于阴谋与牺牲中的孩子。他的命运,从这一刻起,便与这冰冷的宫名、王朝的暗流、遥远的嵩山和那不可知的宿命,紧紧缠绕。

…………

昭明宫。

皇后新册,宫室内几盆巨大的冰块刚换上,丝丝寒气弥漫,混合着金兽香炉里逸出的昂贵龙涎香,本该是沁人心脾的清凉雅致,却被穿堂风搅得烛火摇曳不定,光影幢幢,反倒透出一股说不出的诡谲与压抑。

袁鑫已经在这冰冷的金砖地上跪伏了许久。膝盖早已失去知觉,气血不通带来的麻木感蔓延至手脚,他却连动一下手指都不敢。头顶悬着“大不敬”的利剑,三十廷杖下来,这副身子骨怕是熬不过这个倒春寒。更让他骨髓发冷的,若观刑的内务总管余阙脚尖微微内扣成后八字……袁鑫不敢再想,额头死死抵住冰凉的地砖,恨不能把自己嵌进去。

珠帘微响,玉器轻碰。皇后许艳华放下手中把玩良久的一方玉坠。那玉坠质地温润,雕工却略显粗糙,与这满室华贵格格不入。

“静妃妹妹身子骨弱,本宫理当照拂。”皇后的声音雍容华贵,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却像冰锥般刺入袁鑫耳中,“只是初掌凤印,六宫琐事繁杂,一时竟抽不开身。这坠子,你替本宫送去永源宫。让她宽心,莫要对前尘旧事再生怨怼。你侍奉本宫多年,”她话锋一转,语调微沉,“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该说什么,该怎么说……心里,得有数。”

“娘娘就是奴才的再生父母……”袁鑫浑身一颤,猛地抬头,眼中迸发出一种近乎狂热的忠诚,随即狠狠甩了自己一记耳光,清脆响亮:“奴才该死!娘娘将奴才从死人堆里拉出来那一刻,娘娘就是奴才的天!是奴才的祖宗!祖宗交代的事办不妥,奴才还有何面目苟活于世!”他额头重重磕下,发出沉闷的响声。

“都说静妃腹中……是个瘤子。”皇后指尖轻轻摩挲着玉坠,声音低了下去,“连陛下亲信、大景神医孟婆都确诊过了,本宫自是深信不疑。这后宫的天,塌不下来,也容不得什么妖孽秽乱。孟婆金口玉言,是瘤子,那就必须是个瘤子!干干净净的瘤子!这,便是你此去……要做的事。懂?”

话音落,那枚玉坠被随意地抛了出来,滚落在袁鑫面前的金砖上,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去吧。”皇后轻挥衣袖,珠帘晃动,遮住了她眼底的寒光,“莫让本宫……失望。”

…………

冷宫的烛火,在寒风中摇曳,微弱得仿佛随时都会熄灭。而命运的巨轮,却在这片死寂的灰烬中,悄然开始了它新的、更加惊心动魄的转动。静妃缓缓闭上眼,一滴冰冷的泪,无声滑落,坠入尘埃。烛火在穿堂风中挣扎,微弱如残喘。殿外,隐约传来册封皇后的礼乐喧嚣,与宫内的死寂交织成绝望的讽刺。静妃王怡宁枯坐如塑,指尖冰冷。她缓缓闭目,一滴泪无声滑落,坠入尘埃。手中那页小心翼翼珍藏、早已泛黄的《诗经》残页——“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被无声地、一点点撕碎。纸屑如枯叶蝶,在彻骨的寒风中飘零、湮灭。

宫墙阴影下,内侍总管余阙,这位如同影子般侍立在景帝身后多年的老宦官,却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永源宫附近一处不起眼的宫墙阴影下。他面白无须,眼神深邃如古井,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一丝极其细微的凝重。

一个身影如同鬼魅般从角落闪出,正是奉皇后之命去“处理”静妃、却被余阙提前截下的小太监——袁鑫。此刻的袁鑫,脸上再无之前的谄媚与惶恐,只有一种近乎麻木的忠诚和深藏的恐惧。

“干爹……”袁鑫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颤音,“皇后……不,许氏那边,果然没死心。她身边的大太监张保,刚才偷偷摸摸派了个生面孔的小崽子陪着我往这边来探风,被我找借口支到别处去了。他们……怕是在等时机,等静妃娘娘‘意外’的消息!”

余阙的目光扫过永源宫那紧闭的、仿佛隔绝了生机的宫门,眼神冰冷:“知道了。你做得很好。记住你的命是谁给的。从今往后,你的主子,只有永源宫里的那一位,和她腹中的龙种。给我死死盯住许氏和张保的人,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来报。就算豁出你这条命,也要护得里面周全!”

“是!干爹!小的明白!小的这条命就是干爹和娘娘的!”袁鑫重重磕了个头,迅速消失在阴影中。

余阙抬头,望向灰蒙蒙的天空。他侍奉景帝多年,深知帝王此刻内心的煎熬与无奈。那道打入冷宫的圣旨,是保护,也是放逐,是帝王在权力绞杀中唯一能为心爱之人争取到的、脆弱的喘息之机。而他余阙,便是景帝布在这盘死局中,守护这最后一丝希望的无名棋子。

与此同时,在那凡人无法窥见的幽冥之地,忘川河畔,奈何桥头。一身素衣、面容苍老的孟婆,正佝偻着身子,搅动着那口仿佛能熬煮世间所有悲欢离合的巨大汤锅。浑浊的汤水翻滚,倒映着人间万象的碎片。突然,她搅动汤勺的手微微一顿。浑浊的眼中,似乎掠过一丝极其隐晦的涟漪。她缓缓抬起头,望向那虚无缥缈、仿佛连接着人间景国皇宫方向的“观尘镜”。镜面一片混沌,但她仿佛“看”到了永源宫那摇摇欲坠的烛火,感受到了那新生命微弱却顽强的胎动,以及……那名为“许艳华”的皇后身上散发出的、浓烈而贪婪的恶意。

“唉……”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消散在忘川亘古不变的阴风中。她低下头,继续搅动那锅浑浊的汤,只是动作,似乎比刚才更缓慢,也更沉重了些。一滴浑浊的液体,不知是汤水还是别的什么,悄然滴落锅中,溅起一圈微小的涟漪,转瞬即逝。

………………

死寂如冰封墓穴。静妃王怡宁蜷缩在冰冷的硬榻上,腹中绞痛如刀绞轮转,冷汗浸透单衣,黏腻刺骨。绝望与恐惧如毒藤缠绕脖颈,勒得她无法喘息,意识在无底深渊边缘飘摇。

就在黑暗即将吞噬一切的刹那——

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悄然弥漫。非炉火燥热,而是源自生命本源的、温和浩瀚的力量,瞬间驱散阴冷,隔绝所有窥探与恶意。空气中弥漫开一丝极淡的、仿佛来自忘川彼岸的奇异药草香,带着安抚灵魂的韵律。

一个身影无声凝现于榻边。粗布麻衣,白发如霜,面容刻满岁月风霜,唯有一双眼眸,深邃如古井,映照着尘世悲欢——正是那幽冥渡口的守桥人,孟婆!

“孩子,莫怕。”孟婆的声音带着奇异的安宁,抚平灵魂的褶皱。枯瘦而异常稳定的手落在静妃腹部,动作轻柔精准,蕴含天地韵律。没有呼喝慌乱,唯有神迹般的静谧。片刻,一声嘹亮如初生龙吟的婴儿啼哭,骤然撕裂永源宫的死寂!

一个健康的男婴降临尘世。就在啼哭响彻的瞬间,昏暗烛光下,他额心正中,一道淡雅却清晰无比的金色纹路骤然浮现,如同天赐烙印,与少年景帝李昭额纹如出一辙!

静妃耗尽最后气力,模糊视线捕捉到那小小身影的轮廓,便被无边黑暗彻底吞没,陷入深度昏迷。

孟婆凝视怀中安然沉睡的婴儿,额心金纹在烛光下若隐若现。枯指轻拂过婴儿娇嫩脸颊,眼中决然一闪。

“毒妇……不会信。”孟婆心念电转。许艳华心如蛇蝎,这点把戏岂能瞒她?果然,婴儿啼哭余音未散,腐朽宫门外,刻意压低的脚步声与衣料窸窣声已如毒蛇般逼近!

两条影子,一前一后,如同嗅到血腥的鬣狗。

前为袁鑫,面无人色,脚步虚浮,手中死死攥着皇后赐下的那枚玉坠,指节惨白。他身后阴影里,一个宫女服色的身影如附骨之疽——皇后心腹大宫女翠缕!她鹰隼般的目光紧锁宫门,呼吸几不可闻,负监视与确认死令。

孟婆与隐于暗处的余阙目光一触即分。计划启动:让许艳华的“眼睛”看到“真相”。

孟婆迅速将真皇子用粗布包裹,藏入特制暗格。同时,将那气息断绝、面色青紫的死婴,小心置于静妃身侧染血的床褥上,位置刺目。

袁鑫跌撞冲入,一眼便见死婴与昏迷静妃!巨大恐惧攫住心脏,他颤抖伸手欲探鼻息,又触电般缩回。孟婆适时侧身挡住暗格,声音疲惫悲悯:

“袁公公…静妃娘娘…命薄啊!婴儿…甫出生便遭刺客毒手…老身…无力回天…”她叹息着,目光扫过袁鑫手中玉坠,“此物…交予老身…或可…镇一镇这枉死婴灵怨气…”

袁鑫如遭雷击,脑中轰鸣!死婴!刺客?!他下意识将玉坠塞给孟婆,僵立当场,被眼前惨状与皇后命令的冲突撕裂。

阴影中,翠缕将死婴青紫小脸、袁鑫失魂、孟婆悲叹尽收眼底。眼中戒备稍弛,她无声退入黑暗,急返昭明宫报信——“静妃产下死胎”!

袁鑫尚在惊魂未定,宫外陡然杀声震天!兵刃交击刺破雨幕!

“有刺客!惊扰静妃!黑骑卫,护驾!格杀勿论!”余阙那标志性的、冰冷无波的声音穿透风雨!随即是短促惨叫、重物倒地声!

袁鑫魂飞魄散!以为皇后灭口!再不敢留,连滚爬爬冲出永源宫,仓皇消失在倾盆雨夜。

…………

昭明宫。

“刺死…?”许艳华斜倚凤榻,听翠缕回报,指尖拨弄东珠。保养得宜的脸无波无澜,眼底却冰封千里。

“是,娘娘。奴婢亲见,气息断绝,面青紫。袁鑫吓破胆,孟婆断为死胎。”翠缕垂首。

“亲见…?”许艳华唇角勾起凉薄弧度,“亲见…就为真?”声音陡然淬毒,“偏生此刻有刺客?余阙那老狗带黑骑‘恰好’护驾?哼!”她猛地起身,凤袍带起森冷旋风。

“余阙!好一招偷梁换柱!想拿个死孩子和‘刺客’搪塞本宫?痴心妄想!”她眼中杀机暴涨,再无半分雍容,抓起凤纹令牌狠掷于地,声如冰刀:

“传本宫懿旨!金骑卫指挥使即刻点兵!封锁九门!禁绝水道!搜!掘地三尺也要把那孽种翻出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凡形迹可疑者——杀!宁可血染宫闱,不可走脱一人!本宫倒要看看,余阙能把这祸根藏到九霄云外?!”

“遵懿旨!”殿外金铁轰然应诺,杀气冲霄!

…………

景水河畔,风雨如晦。

孟婆借震耳雷声与泼天暴雨掩护,看准时机,将裹着婴儿的襁褓稳稳放入一截粗大焦木的天然凹陷处。枯木载着微弱的希望与宿命,瞬间被汹涌浊浪吞没,向下游漂去。岸边阴影中,一个邋遢道人(陆压)的身影一闪而逝,指尖微不可察地弹出一道清风,护住木筏方向。

几乎同时!昭明宫方向,一队队金甲耀目的骑兵如燃烧的金色洪流,冲破雨幕,杀气腾腾扑向永源宫及各处宫门要道!马蹄踏碎雨洼,金戈映惨白电光,带着皇后斩草除根的毁灭意志——金骑所至,寸草不留!

…………

翌日,内侍省颁告天下:

“咨尔臣民!皇静妃王氏,谪居永源宫思过。昨夜亥时,诞育龙子。然天不佑景,枭獍之徒,庆、越二国所遣穷凶刺客,竟于皇子甫离母腹、未及啼血之际,悍然刺之!皇子…不幸夭殇!幸赖皇宫侍卫忠勇,皇家内卫奋不顾身,于宫外截杀凶徒。三贼皆悍,力竭自戕,伏诛当场!”

“静妃骤丧爱子,痛彻心扉,几度轻生,赖宫人救免。后万念俱灰,心向菩提,自请于永源宫带发修行,为夭亡龙子诵经超度,祈其早登极乐。朕心恻然,着令厚待静妃,供奉如仪!内侍袁鑫,护主不力,畏罪潜逃,着有司严缉!此仇此恨,不共戴天!景国上下,当同此哀,共此仇!朕必秣马厉兵,誓向庆、越二国,讨还此血债!以慰吾儿在天之灵!”

诏书颁下,朝野哗然,群情激愤如沸!

庆、越使臣手捧国书,面如死灰,浑身筛糠。荒谬绝伦!景国宫闱阴私,骨肉相残之祸,竟栽作两国刺皇杀嗣之滔天罪?!这非谴责,实乃战檄!是景帝李昭挥向两国脖颈的血刃!

“景帝——!”使臣在心中发出泣血悲鸣,“尔等虎狼倾轧,却要我两国苍生为祭?!此仇此恨,倾四海之水,难雪其污!”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