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十九世情劫 > 第34章 深渊的凝视

三十九世情劫 第34章 深渊的凝视

作者:一川渡爱吃折耳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4 23:58:50 来源:文学城

第三十四章 深渊的凝视

青藏高原的苍穹之下,楚思远如同一头沉默而坚韧的牦牛,背负着沉重的职责与内心的创痛,艰难前行。他的工作成绩愈发耀眼,所带领的队伍在一次又一次艰苦任务中表现出色,嘉奖与荣誉接踵而至。他仿佛要将所有对生活的失落与家庭的怅惘,都倾注到这冰封的雪山与炽热的使命中,试图用事业的高度来填补内心的沟壑。

然而,就在他试图向上攀援之时,三只看不见却力重千钧的手,死死拖住了他的脚步。

第一只手,来自遥远的省城,带着无法反驳的“政治正确”与连绵哭诉。黄艳妮的电话愈来愈频繁,内容却千篇一律:诉说产后抑郁的苦楚,抱怨独自育儿的艰辛,哭诉一个人的孤独无助。每一句话都在强调——“孩子需要父亲,我需要丈夫,你不能总缺席!”每一次通话,都像一把钝刀,反复切割着楚思远因牵挂女儿而早已柔软不堪的心脏。他无法辩驳,身为人夫与人父的缺席是事实,这份愧疚被黄艳妮精准利用,化作了捆缚他的绳索。她的抱怨如同一张绵密而湿冷的网,将他紧紧缠绕,令他在高原最澄澈的星空下,依然感到窒息。

第二只手,则来自他自己的身体内部,更为冷酷直接。长年累月超高强度的训练、恶劣自然环境下的透支、以及那次超越极限的竞赛,早已在他体内埋下无数隐患。高原稀薄的空气、刺骨的寒风、剧烈的昼夜温差,成了引爆这些隐患的导火索。严重的鼻炎、额窦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几乎同时爆发。

最致命的额窦炎引发了剧烈的头痛。那是一种如同钢钉持续凿击前额与眼眶深处的剧痛,发作时天旋地转,恶心呕吐,视线模糊,根本无法集中精神。有时正在主持会议,一阵剧痛袭来,他不得不死死掐住虎口,凭借惊人意志力维持表面平静,冷汗却早已浸透内衣。风湿同样残忍,膝盖与肘关节肿胀疼痛,尤其在寒冷的夜间与清晨,每一次屈伸都伴随着难言的酸楚与僵硬,上下楼梯都成了煎熬。

这位曾在训练场上生龙活虎、令人生畏的“楚队长”,如今却被病痛折磨得形销骨立,面色苍白。组织上看在眼里,忧在心间。领导亲自过问,特批他下山,联系了体系内最好的医院,安排了权威专家为他进行鼻窦炎手术。领导握着他的手,言辞恳切:“思远,什么都别想,安心养好身体!”

手术顺利。然而麻药过后是持续的疼痛与虚弱。他本以为这是一个难得的、可以喘息修复的契机,甚至奢望过能感受到一丝家庭的温暖。但黄艳妮的到来,将这一切击得粉碎。

她来了,却更像是在完成一项不情愿的任务。抱怨医院气味难闻,容易携带病菌,回家带给孩子不好。对于术后虚弱的楚思远,她显得自己更需要照顾。喂水时动作粗率,倒尿袋时满面嫌恶,护士叮嘱的注意事项转瞬即忘,更多时候是在喋喋不休地抱怨自己带孩子的疲惫、州城房子的种种不好、指责他只知工作不顾家。

甚至在他因术后反应最为虚弱、头痛欲裂的时刻,她非但没有端水送药,反而坐在床边,对他进行新一轮的指责与发难,将买房、生育、她所谓的“牺牲”悉数翻出,字字句句如同冰锥,刺向他毫无防备的身心。

楚思远闭着眼,咬紧牙关,一言不发。身体的剧痛远不及心头的寒意。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这个法律意义上的“家”,并不能给予他丝毫休憩的温暖,反而是另一个需要他耗尽心力去应对的残酷战场。

因未能得到良好的术后休养与照料,加之内心郁结难舒,楚思远提前出院返回高原。他原以为回到熟悉的环境,凭借意志可以支撑过去。然而,高原恶劣的环境对他的术后恢复极为不利。不到一月,额窦炎再次猛烈复发,头痛变本加厉,风湿也乘势肆虐。

医生检查后,遗憾告知:“上次手术本身是成功的,但术后恢复太差,高原环境刺激太大,已引发更广泛的炎症与粘连。目前情况……已不适合再次手术。保守治疗,只能缓解,无法根治。”

这意味着,他可能终生无法摆脱这如影随形的剧烈头痛与关节疼痛。

与此同时,他尝试向上级反映情况,提交申请,希望能调动至海拔稍低、环境好些的单位,至少让身体得以缓解。报告却石沉大海。

身体垮了,事业的天花板骤然压顶,家庭的支撑虚无缥缈。三座大山,轰然压下。一向以钢铁意志著称的楚队长,这一次,是真的濒临极限。

他的身体迅速消瘦,眼中常年的锐利被病痛带来的浑浊与隐忍所取代。他依然坚持工作,但任谁都看得出他的力不从心。那种目睹自己无法再达曾经高标准、无法再完美履行职责的痛苦,比病痛本身更残忍地折磨着他。最令他难以承受的是,身体的极度虚弱甚至使他无法清晰明亮地在队伍面前讲话,只能由通信员贴近耳边听清后,再代为传达。

一夜,剧烈的头痛再次袭来,他蜷缩于宿舍冰冷的床铺,冷汗涔涔,牙关战栗。在那一刻,所有坚持、所有骄傲、所有期望,轰然倒塌。

绝望深渊中,一个更决绝的念头破土而出。他想起柠夏,若是她在,绝不会让他如此狼狈不堪,如此孤立无援。她会以柔弱的肩膀扛起一切,予他最温暖的照拂与支撑……但这念头仅一闪而过,带来的唯有更深的刺痛与无尽的虚空。

天色将明,头痛稍歇,他挣扎坐起,眼中却是一片死寂后的清明。他铺开信纸,拿起笔,手因虚弱与风湿微微颤抖,字迹却异常沉笃。

他写道:“……鉴于本人身体状况已无法适应高原一线工作要求,持续占据重要岗位却难以履行职责,深感愧疚与不安。组织培养我多年,我不能奉献,亦不愿成为负担。若我不能对组织有用,我便离开。我绝不当一只只会抱大腿、耗资源、熬资历、吃福利的寄生虫……我愿将残躯如烛,于故乡燃尽……”他只字未提最根本的缘由,亦未涉及黄艳妮分毫。

他没有申请转业。因他深知,如他这般级别的优秀作战骨干,组织绝不会轻易批准转业地方。他直接递交了——复员申请书。

这非是请求安排工作,而是意味着放弃所有干部待遇,放弃一切保障,彻底脱下这身视若生命的军装,回归为一无所有的普通百姓。

这是他以最后尊严与骨气,做出的最悲壮、最决绝的选择。他宁愿干干净净地离开,也不愿拖泥带水、狼狈地占据一个自己已无法全力奉献的位置。

他将申请郑重装入信封,仿佛封存了自己破碎的军旅梦想与全部过往。窗外,高原旭日即将喷薄,金光刺破云层,却再也照不进他那颗冰冷沉寂的心。

五位常委前来与楚思远恳谈,希望他慎重考虑,并表示愿与他共度难关。但此时的楚思远心意已决,异常固执。

“我不能再一次眼睁睁看着最爱的人离去,自己却无能为力!”

他并不认为这是多么可悲、可痛、可叹、可惜、乃至可笑的誓言。

离队的日子进入倒计时。组织上出于对这位功臣的深厚情谊与无尽惋惜,特意安排他随工作组最后一次走访辖区各县站。这更像是一场无声的告别巡礼。

车队行驶于蜿蜒盘山公路,窗外是他以青春与健康守护的雪域山川。湛蓝天幕下,雪山巍峨,草原苍茫,经幡猎猎作响。每一个哨所,每一段边境线,都烙印着他与士兵们留下的足迹、汗水与誓言。工作组的同事皆已知晓他的决定,交谈中带着小心翼翼的回避与深藏的扼腕叹息。每到一处,当地官兵看他的眼神都充满了不解、敬佩与浓得化不开的悲伤。一位曾与他并肩作战、曾相约要一同奔赴特殊使命的老班长,紧紧握住他的手,嘴唇哆嗦了半晌,只红着眼眶挤出一句:“楚队……保重!”千言万语,皆哽于喉间。

楚思远一路沉默,只是用目光贪婪地摄取这一切。他将每一次呼吸都放得很慢,试图将这高原清冽稀薄的空气、这片土地的灵魂,更深地镌刻进记忆。他知道,此生或许再无机会踏上这片土地。这不是调离,而是永别。

回到单位,正式命令已然下达。他开始处理离队前的一切事务。最核心的,是销毁按规定必须处理的文件资料。深夜保密室内,焚化炉低沉轰鸣。他将一摞摞文件、一册册笔记、一张张图纸,亲手投入蓝色火焰之中。

火光跳跃,映照着他棱角分明却无比憔悴的面容。纸张蜷曲、焦黑、化为灰烬。那燃烧的,何止是纸张?那是他十几年的军旅生涯,是无数次带队冲锋的战术方案,是熬夜推演的作战地图,是精心撰写的教学法,是获得荣誉时的激动心得,是记载边防点滴的工作日志……火焰吞噬的,是他最好的年华,是他沸腾的热血,是他视为生命的信仰与事业。

边疆拿走了他最好的东西,回赠给他的,是一身无法治愈的伤痛与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前景。他望着最后一点火星熄灭,仿佛看见过去那个“楚思远”,也一同化为灰烬,只剩一具被病痛与失望掏空的躯壳,即将返回那个于他而言已显陌生的“人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