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青子衿 > 第10章 青青子衿

青青子衿 第10章 青青子衿

作者:白日洲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8 15:32:59 来源:文学城

“匆匆那年我们见过太少世面,只爱看同一张脸。”

——《匆匆那年》

物理竞赛的倒计时牌被钉在集训教室最显眼的位置,红色数字一天天递减,像在绷紧每个人心里的弦。

清晨的风裹着香樟叶的气息从窗户钻进来,带着初秋特有的微凉,拂过沈青水摊开的物理习题册。

纸页边缘被反复摩挲得发卷,上面密密麻麻的演算痕迹,像是过去几十天集训时光的缩影——有晨光里的受力分析,有路灯下的电磁推导,还有雨夜里没讲完的电场题思路。

沈青水和魏之言的交集,也随着这份紧张感变得密集起来。

她指尖捏着那张写着“北京大学”的志愿草稿纸,纸张边缘已经被揉得有些毛躁。

这张纸她写了又改,改了又写,笔尖划过“北京大学”四个字时的力度,比解任何一道物理难题都要重。

指尖沿着校名的笔画慢慢摩挲,忽然想起那晚白湖边,魏之言叠起这张纸时指尖的停顿,想起他没说出口的话,想起雨里那件罩在她头上的外套,还有余晓希接过伞时眼里的光。

阳光落在草稿纸上,把“北京大学”四个字照得格外清晰。

沈青水深吸一口气,将纸对折,再对折,折成一个方方正正的小方块,指尖反复压着折痕。

每天清晨,沈青水总会在教室后门的窗台边遇见拿着热牛奶的魏之言。

他总是提前从食堂绕过来,牛奶温度大约五十度——大小姐总是喜欢喝热饮,无论春夏秋冬。

“昨天那道天体运动的题,你辅助线画错了。”他说着,把牛奶递过来,另一只手翻开自己的笔记本,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受力分析的关键步骤。

沈青水接过牛奶,指尖碰到他的指腹,两人都顿了一下,又很快移开目光,仿佛那瞬间的触碰只是晨光里的一粒尘埃。

课间休息时,他们会一起去走廊尽头的饮水机接水。

魏之言总记得她不爱喝温水,每次都等热水阀的水流稳定了才递过杯子。

走廊里飘着隔壁教室传来的英语听力,香樟叶的影子透过窗户落在他们脚边。

沈青水偶尔会说起漓中以前的事,比如操场边那棵老槐树夏天会落满白色的花,魏之言就安静地听着,时不时补充一句“你当时总在树下捡花瓣夹在课本里”。

可每当沈青水想问些什么,比如他和余晓希的关系,话到嘴边又会被他突然提起的物理公式打断。

晚自习结束后,他们会沿着白湖的湖边小路回宿舍。

路灯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偶尔会在路面上叠在一起,又很快随着脚步分开。

魏之言会给她讲自己解不出题时的糗事,说有次为了算一道电磁学的题,在实验室待到凌晨,结果被保安大叔当成偷器材的学生。

沈青水听着笑出声,风卷着湖水的气息吹过来,她看着他侧脸的轮廓,忽然觉得这样的时光很像小时候拼过的拼图,看似每一块都严丝合缝,却总在某个角落少了关键的一片。

有些事情他们总是闭口不谈,比如未来去北京还作数吗,比如我们的以后还会这样并肩走多久。

就像上周模拟考结束,魏之言帮她整理散落在桌上的草稿纸,指尖扫过她写着“北京大学”的志愿草稿,只是顿了顿,便若无其事地叠好递回来,只字未提。

就像昨晚路过公告栏,她看见他和余晓希的竞赛合照被新贴在最上层,照片里两人捧着奖杯笑得灿烂,她刚想开口问“你们经常一起参加竞赛吗”,他就抢先指着远处的月亮说“你看今晚的月亮,特别像物理题里的理想球体”。

有一次,集训模拟考的成绩出来,沈青水的力学部分错了一大片,坐在座位上对着试卷发呆。

魏之言走过来,没有直接说题目,而是从书包里掏出一颗橘子,“吃吗?有人说吃甜的能让人思路清楚。”

他把橘子放在她桌上,手指摩挲着试卷边缘,“其实你那道题的思路是对的,就是忽略了摩擦力的方向。”

他蹲下来,仰着头给她讲题,灯光落在他的发梢,沈青水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洗衣液味道,和那天夕阳下的味道一样。

就在她想说“谢谢你”的时候,远处传来余晓希的声音,“魏之言,老师叫你去办公室拿竞赛准考证!”

魏之言立刻站起来,“我先过去,你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我回来再给你讲。”

他跟余晓希说说笑笑跑走的背影很快消失在走廊拐角,沈青水看着桌上的橘子,指尖捏着橘子皮,却怎么也剥不开。

这样的沉默像一层薄薄的雾,笼罩在两人之间。

那天午休,沈青水趴在桌上补觉,迷迷糊糊间感觉有人把薄外套盖在了她身上——是魏之言的,带着淡淡的洗衣液味道。

她悄悄睁开眼,看见他坐在旁边的座位上,低头演算着物理题,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的发梢,连睫毛的影子都清晰可见。

她想问“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想问“你和余晓希到底是什么关系”,可最终只是把脸埋进外套里,呼吸着那熟悉的味道,任由睡意将自己包裹。

直到集训过半的一个雨天,两人撑着一把伞从图书馆回教室。

伞面太小,魏之言总是把伞往她这边倾斜,自己的半边肩膀都被雨水打湿。

路过走廊拐角时,正好撞见余晓希抱着一摞书站在那里避雨,看见他们共用一把伞,眼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笑着挥挥手:“魏之言,你也去图书馆啦?我刚去老师办公室拿竞赛资料,没想到突然下雨了。”

魏之言点点头,把伞往余晓希那边递了递:“你先拿去用吧,我和沈青水跑回教室就行。”

沈青水站在旁边,看着余晓希接过伞时指尖碰到魏之言的手,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刺了一下。

她转身就往雨里跑,魏之言立刻跟上来,脱下自己的外套罩在她头上,“怎么不等我?”他的声音带着点急,“淋雨会感冒的。”

两人在雨里跑着,外套下的空间很小,沈青水能清晰地听到他的心跳声。

跑到教学楼门口时,两人都淋得有些狼狈,魏之言帮她拂去头发上的水珠,指尖碰到她的耳垂,带着凉意。

“刚才……”他刚想说什么,沈青水就装作若无其事地后退一步,拉开距离,“快走,我还有道题没解完。”

她坐在座位上,看着窗外的雨越下越大,心里乱得像一团麻。

魏之言走过来,把一杯热姜茶放在她桌上,“我从食堂借的,驱驱寒。”

他没有再提刚才的事,只是翻开笔记本,“上午那道电场题,我想到更简单的解法了,给你讲讲?”

沈青水看着他认真的侧脸,忽然觉得那些未说出口的话,那些刻意避开的话题,都像这窗外的雨,看似能被忽略,其实早已打湿了彼此的心房。

她点点头,“好。”

接下来的日子,依旧是刷题、讨论、一起走过湖边小路。

只是每当沉默降临,沈青水总会想起那个雨天,想起魏之言被雨水打湿的肩膀,想起余晓希接过伞时的笑容。

而那些未说出口的疑问,就像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一天天在心里沉淀,等待着一个答案。

笔袋里还放着那颗没剥开的橘子的果蒂——那天魏之言放在她桌上的橘子,她最终没舍得吃,只留下果蒂夹在笔记本里。

她想,等竞赛结束,就把一切都说清楚,把前年没说出口的表白,把这几十天里所有的沉默和试探,都像解一道完整的物理题那样,清清楚楚地讲给他听。

倒计时牌上的数字最终停在了“1”,红色油墨像凝固的紧张,贴在集训教室的白墙上。

清晨的风裹着香樟叶的气息从窗户钻进来,沈青水把写着“北京大学”的志愿草稿纸折成小方块,塞进笔袋最底层。

魏之言还是像往常一样,在教室后门的窗台边等着她。

“还再看公式?别看了吧,会影响心态。”话虽如此,但他还是把笔记本递过来,最后一页用荧光笔标着电磁学的易错点,“昨晚整理的。”

沈青水接过笔记本时,指尖又和他的指腹碰在一起,这次没有像往常那样迅速移开,而是停顿了两秒,像在确认什么。

魏之言的耳尖微微泛红,转身拿起两人的书包,“走吧,考点离这儿不远,别迟到。

两人跟所有竞赛的学生一起上了大巴车,漓中跟白湖分开了,沈青水上车又坐回了骆饶旁边。

骆饶可怜兮兮地质问她:“魏之言就是你抛弃我的理由?”

“明明是你先被白湖的小姐姐吸引,昨天还跟我说要讨小姐姐的联系方式。”沈青水立马反击,“再说,我什么时候抛弃你了?早上的包子不还是我给你带的。”

“啊对对对,你说的都对。”骆饶敷衍道。

后座的女生立马拍拍沈青水的肩膀:“骆饶的红颜知己是谁啊?是不是坐二组第一桌那个扎马尾辫的女生?”

骆饶瞬间像被踩了尾巴的猫,猛地转头去捂那女生的嘴:“别瞎说!那是我跟她讨论数学题的!”

话一出口,自己先红了耳根。

沈青水笑得前仰后合,指尖戳了戳骆饶的后背:“讨论数学题需要你把早餐奶都让给人家?需要你帮她抄了整整两页笔记?”

“沈青水!”骆饶羞得去挠她的痒,两人闹作一团,引得前排的漓中老师回头看了一眼,笑着摇摇头。

后座的女生还在打趣骆饶,而右边的一位同学给她递来一块巧克力,并祝福她:“加油哦。”

沈青水才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能融入这个班级了,她才意识到自己的改变有多大。

七月十五,竞赛的消息传遍漓乡大街小巷,各个学校的老师争先恐后地挤在竞赛场地门口。

沈青水的梦想终于完成了。

竞赛结束,各学校的老师各自管理将学生带回学校,沈青水跟着骆饶往漓中的大巴车走,脚步却不自觉地慢下来,目光频频往白湖学生的方向瞟,没看到魏之言。

沈青水觉得有点遗憾没跟魏之言打个招呼,下次见面又是什么时候?

他说要一起去北京,应该会作数的吧?

回到漓中,教室里的倒计时牌已经被换成了高考倒计时,红色数字醒目地写着“328”。

接下来的日子,沈青水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高考复习中,竞赛竞争激烈,能不能报送成功还真不一定,努力学习准备高考才是现实。

只是每当闲暇之余,沈青水都会想起在白湖集训时与魏之言相处的时光,那样短暂,那样美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