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偏轨同驰 > 第20章 齿轮间的南风

偏轨同驰 第20章 齿轮间的南风

作者:许梦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2 15:51:16 来源:文学城

过了岭南地界,风里带上了咸湿的海味。陆池的自行车前叉突然发出“咯吱”的异响,像是有根无形的线在拉扯。江起蹲在路边检查,指尖刚碰到轴承,就摸到层滑腻的黏液——是铁蛋趁他们不注意,把鱼干的油脂蹭进了轴承缝。

“这猫比丫丫还能捣乱。”陆池哭笑不得,从帆布包里翻出煤油,却发现瓶子空了。

路边恰好有片竹林,青竹遮天蔽日,竹影在地上晃成流动的水纹。林边搭着个竹棚,里面堆着些竹制的零件——有自行车的挡泥板,有工具箱的框架,甚至还有个用竹篾编的齿轮模型,齿牙间缠着细麻绳,转起来“沙沙”作响。

“用这个试试?”棚子后面走出个穿粗布衫的年轻人,手里拿着根竹制的漏斗,往他们递来个陶罐,“竹沥油,我爹熬的,比煤油清,还不伤黄铜。”

年轻人叫阿竹,家里世代编竹器,却总爱琢磨用竹子修机器。他的工作台是块巨大的竹板,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刻度,墙角的竹筐里装着些奇怪的东西:竹制的扳手(套着橡胶防滑)、竹纤维编的抹布(据说吸油比棉布强)、甚至还有个竹管做的听诊器,用来听发动机的异响。

“竹子看着软,纤维比铁丝还韧。”阿竹帮他们拆轴承时,竹制螺丝刀轻巧地旋开螺丝,“我爷说,以前没钢材的时候,山里人就用竹子做齿轮,浸过桐油能顶三年。”他指着棚子顶上的竹制吊扇,扇叶转动时几乎没声音,“这扇子里的齿轮就是楠竹做的,转了五年还没坏。”

陆池看着阿竹用竹刀刮轴承里的油脂,刀刃划过金属的声音混着竹叶的沙沙声,竟有种奇异的和谐。江起则被那个竹编齿轮模型吸引了,齿牙的角度竟和陆爷爷做的黄铜齿轮一模一样。

“这是照着老图纸编的。”阿竹见他感兴趣,把模型递过来,“去年收废品的送我本旧书,里面画着个黄铜齿轮,旁边写着‘陆记’,我就照着编了个。”

陆池心里一动,接过模型细看,竹篾的缝隙里还卡着片干枯的竹叶,和爷爷日记里夹着的那片几乎一样。他突然想起秦老头给的铁皮盒,打开果然在夹层里找到张泛黄的图纸,正是阿竹说的那页——齿轮图旁边画着片竹林,标注着“1982年,岭南取竹沥油”。

“原来我爷爷来过这儿。”陆池的指尖抚过图纸上的竹林,突然觉得那些看似零散的足迹,早被某种无形的线串在了一起,像竹篾编的网,兜住了时光里的碎片。

离开竹林,沿着海岸线骑行半日,便到了个热闹的渔港。码头上停满了渔船,桅杆上的渔网像巨大的蛛网,空气中弥漫着鱼腥和机油的混合味。一个穿胶鞋的渔民正对着发动机发愁,手里的扳手扔在甲板上,骂骂咧咧地踢了铁壳子一脚:“这破齿轮,又卡了!”

陆池和江起对视一眼,过去搭话。渔民叫老海,船尾的发动机是台老式柴油机,齿轮箱里卡着片鱼骨——大概是收网时不小心掉进去的。“这片海域的鱼凶得很,连机器都敢啃。”老海递过来瓶米酒,“喝两口暖暖,这活儿得拆到半夜。”

拆齿轮箱时,陆池发现里面的齿轮竟有竹制的!是个不起眼的惰轮,浸在油里呈深褐色,齿牙上还留着细密的竹纤维纹路。“阿竹他爹给换的,”老海解释,“说这位置不承重,竹子比铁轻,能省点油。”

江起突然指着齿轮箱内壁的刻痕:“这是……陆记的标记?”

老海凑过来看,突然拍了下大腿:“对!当年给我修机器的老师傅就刻这记号!他说这齿轮箱得留条‘呼吸缝’,不然海水进去排不出来,我一直照着做,果然比别家的机器多撑了五年。”他指着渔港尽头的老房子,“那时候他就住那儿,总爱蹲在礁石上看鱼,说‘鱼摆尾的角度,比齿轮还准’。”

陆池突然想去看看那间老房子,却被老海拉住了:“别急,先帮我个忙。”渔民从船舱里拖出个铁皮箱,里面装着些磨得发亮的零件——全是各种齿轮,有的缺了齿牙,有的锈成了疙瘩,却都被细心地编了号。

“这是我捡的‘机器骨头’。”老海的手指抚过个断齿的黄铜齿轮,“跟鱼一样,机器死了也得留副骨头。我想请你们帮忙拼个东西,就像……把鱼骨拼成鱼的样子。”

那天晚上,他们在渔港的灯影下拼齿轮。陆池的黄铜齿轮(刻“池”字)、阿竹的竹编齿轮、老海捡的断齿齿轮,竟在不经意间咬合在了一起,组成个奇怪的圆形。铁蛋蹲在旁边,尾巴尖轻轻扫过齿轮组,发出细微的“咔嗒”声,像在给他们打节拍。

“你看,”江起指着齿轮组中间的空隙,月光正好从那里漏下来,在地上投下圈光斑,“就算缺了齿牙,凑在一起也能转。”

老海看着那圈光斑,突然从船舱里拿出个鱼骨风铃,挂在齿轮组上方:“这是用鲨鱼骨做的,跟你们的齿轮配着,算个念想。”风铃声混着齿轮的轻响,在渔港的夜色里荡开,像谁在低声哼唱。

离开渔港的清晨,老海给他们装了袋鱼干(特意叮嘱“别让猫偷吃”),还塞了张手绘的地图:“往南走有个风车村,那里的老风车用的还是齿轮传动,你们肯定感兴趣。”

风车村藏在片沙丘后面,十几座木质风车像巨人般立在海边,叶片转动时“吱呀”作响,齿轮箱里传出厚重的“咔嗒”声,和海浪的节奏奇妙地合拍。守风车的是个白发老人,看见他们自行车上的齿轮组,突然笑了:“这不是老陆的手艺吗?”

老人年轻时跟着陆爷爷修过风车,说当年为了调齿轮的咬合角度,两人在风车底下蹲了三天,就靠啃鱼干喝海水度日。“你爷爷总说,风车的齿轮得顺着南风转,人也一样,得顺着心走。”他指着最大的那座风车,齿轮箱上刻着个模糊的“起”字,“这是他刻的,说‘等有天我孙子来了,让他知道这儿有个齿轮等着他’。”

陆池的心跳漏了一拍,伸手去摸那个“起”字,指尖突然触到道温热的液体——是阳光透过齿轮的缝隙,在刻痕里投下的光斑,暖得像爷爷的手掌。他突然明白,那些刻在齿轮上的名字、那些散落在各地的足迹,从来都不是终点,而是等待重逢的坐标。

江起把阿竹给的竹沥油倒在齿轮箱里,老人摇动摇杆时,风车的转动声突然变得轻快了,像卸下了多年的重负。铁蛋追着风车的影子跑,突然叼来片贝壳,放在齿轮组旁边——贝壳的弧度竟和齿轮的齿顶圆完美重合。

“这是南风送来的礼物。”老人看着贝壳笑了,“南风最懂方向,它把你们带到这儿,也会把你们带到该去的地方。”

午后的南风渐起,吹动风车的叶片,也吹动自行车上的鱼骨风铃。陆池跨上车时,突然发现那个竹编齿轮的缝隙里,卡着片新的竹叶——大概是阿竹偷偷塞进去的。他回头望了眼风车村,齿轮箱上的“起”字在阳光下闪着光,像颗跳动的心脏。

“走了。”江起的声音带着笑意,车铃“叮铃”响了一声,惊飞了落在车把上的海鸥。

自行车驶离沙丘时,齿轮组随着颠簸轻轻转动,黄铜的凉、竹篾的韧、鱼骨的脆,在南风里融成种奇异的温度。陆池摸了摸口袋里的贝壳,突然觉得所谓旅程,或许就是让不同的齿轮在风里慢慢磨合,直到那些棱角都变成恰到好处的弧度,然后一起,顺着风的方向,转得更稳,更远。

铁蛋蹲在后货架上,对着风车的方向“喵”了一声,像是在跟那些静止的齿轮告别。而远方的海面上,南风正卷着浪花,把齿轮的轻响送向更蓝的远方,像在预告着什么新的遇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