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眉眼之间 > 第45章 第四十五章 明月寄相思

眉眼之间 第45章 第四十五章 明月寄相思

作者:栏杆生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5 15:23:56 来源:文学城

腊月十四。

庞吉起了一个大早。

夫人伺候他穿衣时笑说:“老爷心情很好。”

他自然是高兴的。

想到即将要从包拯身上撕下块肉来,庞吉藏不住脸上的笑意,“还要多亏夫人慧眼。”因为一时的乐趣到慈王寺的佛塔顶去看千里镜,却意外收获这样的事情。

这是要成了?她有些惊喜地笑说:“是老爷英明,妾身先预祝老爷。”

庞吉这份好心情保留到陈林开口以前。

那老东西展开一份圣旨,当庭宣读,说后日挥师西北,沈家老将为主帅,又列各路先锋副将,那其中,展昭之名赫然在列!

庞吉整张脸一下子垮下来。

跃跃欲试的言官霎时安静如鸡。

庞吉捻动手腕佛珠,眉目阴沉沉坠着团阴云。

天子好像这时候才留意到他,说:“庞卿近来为国事操劳,十分辛苦,脸色差得很。”

庞吉脸色一整,正要出列回话。

哪知皇帝已笑道:“庞卿乃朕之栋梁,是朕疏忽了——”皇帝状似想了想,十分体贴地说,“朕给庞卿一个假,到年后十五开朝以前,庞卿就在府中安心歇息吧。”

庞吉神情大变,一个“臣”字上到喉头,皇帝只说:“庞卿是嫌弃假短?”就稳稳盖过他声音。大有庞吉再不说话,便要给他一个长假的意思。

庞吉不敢多言,忙心惊肉跳俯首谢恩,手拿“把柄”的言官噤若寒蝉。

目下这情形,谁都晓得这“恩典”是变相的责罚,近一月不能接触朝政、不得上朝,与被当堂捋夺职务没什么区别。

下朝时,庞吉脸色黑如锅贴。

他有意同包拯一起走,冷笑说:“包大人可真好手段。”

他只道是这包黑子从哪里知道自己的计划,才先一步告到官家那里做下这个“弃卒”的安排,哪知这黑子皱眉奇怪看他:“庞大人这话从何而来?”

有道是最懂自己的人是敌人。

相爷晓得庞吉这话不是无的放矢,那庞吉也悟到包拯不是装傻,目下庞吉才当真魂飞魄散。

天子观他言行,正注视他。

——这个猜测让庞吉胆寒。

转日,宫里传来消息,说官家念在韩彰大才,先行赴边,待凯旋再论功过。

庞吉面对幕僚,却像看见许许多多眼睛。

他当天就真病了。

大军在两日后出发。

天子于城头以杯酒相送,军人手系红绳,此一去,将死相托。

城楼下面,卢方等人与韩彰话别。

展昭在另一边,头一次穿军甲,显得更魁梧。

白玉堂将他手上红绳解了又系,系起来再解开,还是展昭一时冲动,俯身重重亲到他唇角,低声说:“你要好好的。”

走的时候一个头也没回。

年轻人倚着城墙目送大军走得没了踪影,燕正和神情古怪地看了他好几眼。

白玉堂在当夜蹲到天子床头。

“平夏一乱,辽自然不会袖手。

“是钳击党项还是别的什么……

“万岁可有高见?”

天子冷眼看他,“白玉堂。你真当朕不敢杀你?”

可转日燕家军赴雁门寨,他终究也在其列。

皇帝想说:“你知不知道,展昭与朕有言在先,自己揽下全责保你安泰,你倒好,转头就要朕毁约”,但最后还是只字不提。只端一副想笑又不是的样子,诸般无可奈何,只剩一句话,“全须全尾地回来,朕可舍不得你。”

白玉堂眉梢一挑,“万岁是舍不得微臣,还是舍不得杜槐的秘密?”

皇帝哈哈哈地笑了。

而后人都已知道。

党项韬光养晦、蓄谋多年,一朝反扑,像黄沙大漠里的猎隼猛禽。这始于景祐末年、暂歇于庆历四年、长达六年之久的战役终以议和为结局。

大宋惨胜收场。

元昊向宋称臣,去帝号,并每年以岁贡,大宋封之夏国主,赐绢银绸缎。

可时人不知后事。

大宋于康定年间连败两场重大战役,辽人蛰伏于境外,蠢蠢欲动。

时至大宋庆历三年,与党项拉锯的第五年。

“这狗儿子……”

祁三阳脱下汗淋淋的盔甲,随地坐了。

三月的北地还非常寒冷,草上有霜,风刮在汗湿的脸上像刀。

辽蛮到底还有所忌惮,没有撕碎和平的表象。但屡次伪装成马匪来扰,足够让祁三阳感到膈应。

燕正和递水囊给他,“今夜你就歇息,我让别个来顶他的值。”

祁三阳没和他客气,“真是一刻都不能松懈。”又问:“正善好些了吗?”

“好多了。”日前挑了匪首的头颅在旗上,燕正和已经不像开始生气,“再过两日就能自己下床走动。”

祁三阳点点头,借着燕正和的手站起来。

回营前燕正和登城楼上去瞭望塔,同里面说:“早一刻前斥候回报,崞县方向有班军队过来,算脚程再有小一时辰就到了。”

那人正看布防图,与兵卒说话,闻言说:“知道了。”就没有下文。

燕正和晓得他没听懂,干脆挑明了道:“是从镇戎军过来的。”

那人才抬头。

腰际有发落下来。

是很寻常的一天,还同这些年没有任何区别,北地荒原的秃鹫落下来啄食旗上挑的头颅,几个兵卒击剑在驱赶。

啌、啌的,一声比一声更遥远,敲开旧日的门扉。

远方是万里无云的晴空。

他骤然在这个毫无防备的晴天里面,与回忆相逢。

一只手放下笔,他走出来。

里面兵卒下意识问:“小将军,是年末被贬的那些——”

燕正和瞪了他一眼,没许他再说。

那班行军到得比燕正和预估得要早一些。

北地的天非常辽阔。

它漫无边际,像触手可及。

那里鹰击长空。

周试年从前面快马回来,“大人,前面就进雁门地界了。”

他口称的这位大人,眉目藏锋、有军匪悍色。几年征战,使他内敛更深,有暗流,像饱食的虎狼。

一身浓得不能抹消的血气。

一行十二人,从坡上纵马下来,为首那一个一直在看遥远的天际。

直到那里有高出水平线的东西。

起先是尺难比量的小小一个黑点,在天尽头;后来那城墙绵亘千里,双臂难抱。

直至变成他,渺小成宏伟的长龙脚下最初那粒尘埃。

常州武进此去万里遥,展昭走在他乡,像归来故土。

以致近乡情切。

五年很长。

它足以让少年成长、新妇生怨,暮者长睡黄土,再走人世一场旅程。

世事更替,弹指间事。

忽然间的退意。

展昭有些后悔。

他或许应该在临行前找一面镜,打理自己的容装,又或者他应该即刻回头,去找能映出自己模样的物件,至少不要太狼狈——想着:他不该着急赶路,弄得一身风尘——从前他就没有多喜欢他,分别这么久,会不会待他更加冷——

到最后,展昭又想:他还是那么好看。

在城楼下面,他看见故乡明月。

已经长成真正的大人的样子。

边境的风霜好像一点没有损伤他,不再是曾经有一点稚气的年少模样,他冷冽、英气,像经千锤百炼的刀,比从前更夺目。

使展昭一眼就看到他。

四目相对的瞬间,展昭忽听耳内轰地一鸣。

像天塌地陷那样混乱,又像逐日一样果决。

先前想了那么多,临了一件也没有做,反而用最快的速度去接近,变成一个失态的紧紧的拥抱。

——相思这东西,道不明。

平素是最温暖,到合适的时机化为最炙热的冲动,胸腔鼓动、三魂归来,一切忽然有了真实。

这样的……令人怀念。

被拥抱的人哼哼地笑。

是昨夜还入梦的声音,非常熟悉又陌生地问说:“兄长看见什么?”

展昭抚到他的脸,低哑地慢慢道:“看见……”他感到莫大的欢喜和一点难以言说的难过,致使他喉头几番滚动,才终于道出这两个温暖的字眼,“喜欢。”

那公子就像小孩一样得意地笑了两声。

这是他的五弟。展昭心里软得一塌糊涂。

他的思念,有名有姓。

﹊﹋﹊﹋﹊﹋﹊﹋﹊﹋﹊﹋﹊﹋﹋﹊﹋﹊

燕正和在酒楼备宴,看见他两个相携过来。

虽然五年分别,这两个却依然这样好,燕正和一时很高兴又很担心,末了又想,他瞎操什么心。

就假装什么也不知道地笑着迎几人进来。

这一层除了他一个,还有几个别家武侯将军府的公子与几个年龄相当的武臣,都是那回南御苑结识的,因为晓得展昭要来,正午留了肚子一起过来。一别五年,难免生疏,酒过三巡才热络起来。

“咱们这里还只是小打小闹,契丹这些怂蛋,真要起兵又不敢,镇日里的嗡嗡骚扰,烦都烦死了,秦凤路那边才是当真头颅系在裤腰上。”

那边疯言疯语,展昭低声说:“没看见燕二。”

白玉堂在剥一只很瘦的河虾,“小半月前越境过来几个辽匪,燕二回营时不慎被伏击,受了点伤。”

说是马匪,出不离仍是辽兵假扮,大宋没镇压住党项,辽蛮那边不肯死心。

燕正善是被底下兵卒背回来的,伤得很重,燕正和潜进辽地悄悄割了几个头颅回来姑且算报这一个仇,辽蛮那边生吃了一个亏。

之后又说到平夏那边的事。

“京里那些老家伙早吵翻了,有的主战有的主和,后者要多一半。”王家的一个儿郎去年才被家中长辈扔到边境历练,离京前听到很多,知道一些事,但也不多。

不比常与家中有信往来的详知时事。

“官家多半会同意。”听到那边对话,燕正和说。

与党项厮杀的这些年,大宋损失很重,虽然平夏那边也没好到哪里去,那元昊小贼,好大喜功,为征战四处征税,平夏内部怨声载道,大宋倒是能与他耗得党项先降,可这之前是不能。

辽蛮那边一直等着一个趁虚而入的机会。

“这时候议和反而是最好的。”祁三阳叹了口气。

多少都会不甘心。

去年麟、府两州几场战役宋军大败,之后又丢了丰州,身为大宋儿郎,谁都想要夺回来。

可就像在开战之前,谁也没料到大宋会接连失败一样。

党项策划多年,反扑的气势又凶又狠。

“我在雁门也听过一些,老是想倘若那时我在会怎样化解败局,很多时候都非常生气。”总觉得不该输得这么难看。燕正和显得还算平和,虽然说着愤怒的言辞。“但再冷静一点想想,战场那样的地方,瞬息万变,我有张良计他有过墙梯,哪里能轻易力挽狂澜。”

“三川口与延州、好水川与麟府两州,再到去年定川寨,光想一想,我就恨不得亲自拧那元昊头颅下来解我心头恨。”

“还有葛束文。”

自己说的就怒发冲冠,裴故恨声道:“自己一意孤行便罢了,却要我大宋九千勇士给他陪葬!”

去岁定川寨一役,葛束文不听劝阻擅自领兵追击党项军队,正中党项诱敌之计,大宋一十六名将领战死,另军士不计其数,战报回京,天子震怒,连坐十数人。

从沈老将军到谋臣范先生,无一不被牵连。

“裴兄慎言。”燕正和推酒给他,“逝者功过已有评说,裴兄何苦自己找气受。”

裴故一饮而尽,勉强冷下怒意,转而问展昭:“展兄是到哪里去?”

展昭顿了顿,“霸州。”目光却看的白玉堂。

裴故没有留意。“霸州啊。”他评价,“鱼龙混杂的地方。”

在大宋疆域极北的地方,南来北往的宋人与异邦人,逃亡还是流浪,都有故事。

总之是时间都混淆了的城镇。

之后就十分混乱了。

十来个的男子,兴致上来压不住,虽然都晓得要克制,还是多饮了很多酒,每个人都多少有醉意,一个搭一个地相互扶回去。

这个深春的暮夜,非常寒冷。

在军中的这些年展昭酒量好了不少,虽然有些醉,但不至于走不了路。

只是神智不大好。

背着白玉堂步伐很稳地走了很长一段路。

直到那公子尽兴了,手往展昭脸上摸,“兄长打算去哪?”

展昭言简意赅:“回去。”

白玉堂眉头勾起来,哼哼地笑,“你晓得往哪里走吗?”

一只手抚到展昭右眼下面,男人忽然清醒过来。

恍惚地一下子,他以为还是从前,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就是开封府。

展昭静静站了一阵子,半蹲地放下白玉堂,转身将头伏到他肩上,哑声说:“有些醉了。”

“看出来了。”白玉堂眉头勾着一道笑,又去摸男人喉头。

从前不是这样的。

他低语时该有最缱绻的声音,面目虽凶却不狠,不像这个时候,低声说话是嘶哑的,右眼下面还有一道很深的疤。

活脱脱一个军匪。

展昭晓得他在找什么。

就握住白玉堂的手,颠三倒四说:不碍事、都过去了。

可那时候真担心不能活着回来。

最凶险的伤是康定元年,从死局里杀回来,喉头豁开一道很深的血口子,侥幸活下来,嗓子却坏了。

再到康定二年,麟州那一战里伤到眼睛下面,大凡在上移一点,就要剐掉一只眼睛。

战场那样的地方,杀红了眼谁都是敌人,乱刀下来,哪晓得是敌是友。

一个人太渺小,不过是万江入海。

纵有不世出的武力又如何。

好容易九死一生地活下来,之后要面临的是不知有没有尽头的贬谪。

——展昭在三月的这个时候,正走在左迁上任的途中。

定川寨一战,连坐的十数人里有展昭。

一经贬谪就没有翻身的机会,朝堂这样地方,文韬武略,少过哪一个。古来能被再启用的哪个不是经世之才,展昭自知与贤臣良将毫无瓜葛。

可情形又好像没有那么糟。

次日祁三阳等人出西门去送,目送一行人纵马远去,燕正和在城上说:“哪有过这样的阵仗?一十二个人,竟然贬去一个地方。”

说是贬黜,倒不如说更像是——

“养他自己的势力。”

天子坐在殿宇高堂,与八王走棋,“皇叔尽管安心,朕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这条路朕给他了,就看他明不明白。”即便他不明白,经过雁门寨,就必然也明白了。

天子无法忘记那一天,这个被他无意喻为家猫的臣子眼里有猛兽一样的野心。

是他看走了眼。

天子想。

身为帝王,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之后庆历四年,大宋与党项正式签订议和文书。

大军回朝。

五年的时间,汴梁已经物是人非。

相爷卸任开封府尹,兼龙图阁大学士,又在年初重掌开封。

只因继任的这一个,刚在任满一年,皇帝案头弹劾他的奏折便雪花一样多。

多番思虑,仍由相爷执掌,架设少尹二人,共同分担事务。

大军回到汴京是同年十月的一个晴天,宫里有赐宴,到隔日,赏罚功过均有定论。

是陈林来宣关于他的那一份。

径直来东城府上,宣说擢升三品,封辅国右列郎,隶枢密院枢机掌院使。

陈林解释道:“这个嘛,就是——不是很麻烦的官——只要白大人您每日到枢密院应个卯,就没什么大事了。”

哦。

白玉堂就懂了。

闲职散差嘛。

但是白福很慌张。

他不晓得这道圣旨由陈林亲自来宣读的深意,打听了一日回来,说出来同去雁门寨的别家几个公子的升迁去向,非常慌张的样子:“二爷,这是、这是……”无权无势一个官职,好听些是升迁,不如说是被贬。

白玉堂没搭理他。

公子在给霸州修书。

书说京中情形,最后断言:官家有要职留待兄长归来。

一抬一压,是十分寻常的手段。

信到霸州就是隔年的事了。

这人寄得随心,随手投的驿站,大抵展昭看不看得到他也不在意。

在展昭寄出回信的那一天,倒有一封正经快马加鞭的信送过来。

来跟他要礼的。

白玉堂双十那年远在雁门,因此没有行加冠礼,到今年婺州那边知道他归京,就喊他回去补行。

展昭捻了捻信纸。

冲动来得太突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