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乱臣贼子 > 第21章 查账

乱臣贼子 第21章 查账

作者:西沉月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18:53:29 来源:文学城

贺渡拱手道:“赈灾已逾月余,按理不至亏空至此。臣以为,或是运抵朔北的米粮银两不足,折子又‘总是’丢在路上,秦王殿下才会出此下策。”

陈涉抚须,道:“贺大人素日不喜秦王,今日怎么帮着人指责起六部的不是了?”

“在下并未提起六部,陈相何出此言?”贺渡微笑道。

陈涉哼了一声道:“户部拨银,工部拨物,贺大人纵然不提,难道还能说别处?”

贺渡道:“臣只是想提醒陛下、太后,银两一经发出,必经层层转手,稍有盘剥,到了朔北就所剩无几。秦王向世子殿下伸手,丢的并非他一个人的脸,而是朝廷、陛下与太后的颜面。此事他鲁莽该罚,但赈灾钱粮的去向,更该一查。否则日后群起效尤,既伤国本,也失皇家威仪。”

元昭帝脸上不快,连连咳嗽几声,喘息声变得更粗。

“的确如此。”白崇礼道,“启禀陛下、太后,此番若非世子殿下提起,只怕流民闯进长安,我们仍懵然不知。赈灾银两,确该查明。”

皇帝掩唇,望向太后:“母后。”

太后道:“去查查吧,贺卿,你带几个人去六部,看看有无疏漏。”

蔡无忧闻言抬起头,远远望了贺渡一眼。

贺渡只当没看见,道:“臣领旨,即刻去办。”

小年宴被这一搅,谁也没了用饭的兴致。元昭帝没坐多久,连安国公府献上的舞都没看完,就气喘吁吁地移驾回宫。

太后依旧端坐高处,雍容端雅的脸上看不出半分喜怒。她不走,席便不能散,众人只得干坐着继续应付酒食。

肖凛跟这群人吃饭,心里烦得很,头也莫名其妙开始疼。舞乐看不下去,他揣着手,干脆在心里捋起这些人的关系。

陈家与太后唇齿相依,放眼大楚,能撼动陈家的唯有边地藩王,安国公是削藩的最大支持者。司礼监顺从陈家之意,授意三省六部弹压朔北王,一并给秦王下马威,然而这次却玩过了火,忽略了流民进京的风险。

太后虽宠信蔡无忧,却仍需顾及民心安定,所以需敲打六部做事当在分寸之内,故而这查账得罪人的事,交给了重明去办。

元昭帝今日的举止有些令肖凛意外,虽然他下令仍免不了请示太后,但居然有了些自己的主张。不像从前,一味在群臣前演戏,谈到大事就是一问摇头三不知。

宴席又拖了半个多时辰方散。蔡无忧扶着太后上了轿辇,送她回宫歇午觉。

侧殿中,小内监捧着温热湿巾给蔡无忧拭手净面,取下头上进贤冠,解去外衣,扶上软榻歇息。

魏长青跪在榻前,自下而上替他捶腿。

蔡无忧阖了眼,道:“监军一事上肖凛没借题发挥,我还当他改了性子,今日一见,他脾气还是那般硬。”

“方才他堵在殿中间,可真吓了弟子一跳。”魏长青抱怨,“他搞不清自己站在个什么位子上吗,如此不知收敛。”

蔡无忧道:“今时不同往日了,手里握着权的人,哪里肯任人作践。当年将他送回西洲,这步棋下得还是烂了些。”

魏长青道:“太后娘娘为了安抚他,连监军使也搁在一边了。”

蔡无忧的手指在榻面上点了点,道:“这事,咱家总觉得不太对。从前没听说肖凛贪恋女色,好端端的还带着手底下的兵去嫖,说不过去。”

“难不成,是张公子的计划被他探知了?”

“肖凛要真能瞒过贺渡的眼睛去查监军使的底,咱家倒真不能不防着他。”蔡无忧道,“说起贺渡,今儿他积极,没事儿揽查账这出力不讨巧的活做什么。”

“八成是想借机找咱们麻烦。”魏长青道,“他不会真查出什么吧?”

蔡无忧困乏地道:“太后命他查赈灾,户部就只会给他看赈灾的账。户部这次没出什么力,任凭他巧,也难为无米之炊。”

“师父您忘了,这回工部也有份儿。”魏长青戚戚地道。

蔡无忧睁开眼:“是了,咱家批了他几箱子货,好像是走水路出的京。”

魏长青不重不轻地在他腿上捶着,道:“贺大人没管过漕运,想来也不懂。工部的人,该怎么答,应当心里有数吧。”

蔡无忧抬脚,往他背上踢了踢:“去一趟户部,盯着看看,他们查到哪一步了。”

“是,弟子这就去。”魏长青爬了起来。

下午,贺渡与郑临江踏雪至户部。一双重明朱砂武袍立在雪地上,宛如溅上了两道血色。衙中小吏远远瞧见,像见了瘟神般抱头鼠窜。

户部尚书常溪听见下人来报,骇得差点从椅子上跌下来,赶忙亲自出门相迎。堂堂正二品大员见了贺渡,也不得不拱手作揖,恭恭敬敬请入内。

他见了这人就头疼,这人来此无非两件事,一要账二找茬,他捉摸不定是哪种,只能站立一侧候着。

贺渡在他衙中落座,拿起个小吏剥好的橘子,不紧不慢地掰下一瓣放进嘴里。

常溪心里七上八下,知道他一来不扒层皮不会走,偏偏他又不肯开口,等着的这段时间漫长得像断头台上刽子手落刀前的停顿,是精神层面的折磨。

贺渡吃下半个橘子,才慢悠悠地道:“常大人不必紧张,我奉太后之命,来看看此次朔北赈灾的账册。不知户部此番一共调了多少米粮过去?”

常溪见他不是要账,挺起了几分底气,道:“未曾拨粮。朔北为藩地,税赋自理,非到万不得已,不必动用官中银钱。”

这套说辞,与蔡无忧的一字不差,看来他这底气就是司礼监给的。

贺渡擦着手,不置可否。

常溪试探着问:“太后娘娘,怎么忽然关心起这些事了?”

贺渡道:“常大人还不知,辽西郡的城楼塌了,压毁整整一坊的屋。朔北王拿不出钱来修,竟劳烦秦王硬着头皮向西洲王世子借银十万两,把朝廷的脸都丢尽了。户部差事办得如此漂亮,太后能不派我来瞧瞧么?”

常溪一愣:“城楼塌了?”

“灾民过万,随时可能南下入京。”贺渡翘起二郎腿,笑得不怀好意,“到时,还得劳大人把户部署衙腾出来,安顿他们呢。”

常溪脸色微有些挂不住,道:“事发突然,户部也没收到上边儿的令,怎能未卜先知去拨银款。”

贺渡端起茶,道:“要不是秦王自掏腰包垫了先前赈灾的亏空,这次怎会一分掏不出来。常大人方才说,朔北税赋自理,那不妨把近几年的税单拿出来,我瞧瞧。”

“呃……”常溪迟疑片刻,“藩地上呈的税单未必全实。近年来朔北上税不足司隶的十分之一,一次赈灾便要花掉他们三年赋税的总和。这账对不上,保不齐是朔北王故意少报,好中饱私囊。”

六部高官都是惯会推诿设套的老狐狸,贺渡应付他们早有心得。要想不被他们挖坑,就得先比他们更会挖坑。

贺渡微微一笑:“朔北那穷山恶水,什么时候能同司隶相比了。至于中饱私囊,这话可是你户部尚书该说的?”

茶盏“砰”地一声落在桌上,贺渡道:“京中派驻的督查御史都是瞎子,又或者常大人已掌着了他们与朔北王同流合污的证据,不然怎敢在此大放厥词?”

常溪吓了一跳,讪讪不敢接话。他原以为用诋毁藩王的法子能迎合重明司,没想到贺渡压根不接茬,还顺势反将一军。

贺渡连眼皮都没抬,只重复道:“税单。”

常溪知他是赖上了,推脱不得,无可奈何地叹息一声,吩咐手下:“近三年的朔北开支记档,呈给贺大人。”

片刻后,一摞厚重账册“咚”地落在案上,震得桌板发颤。

贺渡抱着双臂,一动不动地望着他。

常溪只得又道:“把要紧的挑出来。”

小吏弓着腰,一本本翻开,拿袖子擦掉页上灰尘,惶恐不安地呈上去。

贺渡翻阅重点收支,看过才知朔北过的是什么苦日子。朔北十郡冬季长达半年,夏季短且多洪涝,秋收常是颗粒无存。财政年年亏空,去年赤字甚至占收入的十分之一。

二十三年前,诸藩进京勤王后,朝廷对朔北的拨银腰斩,近些年甚至直接勾除了这项支出。如此境况下,朔北王府竟还硬撑了几年不向朝廷开口。

看来,这次是真到了山穷水尽。

然而这样的窘境,户部视若无睹,太后亦从未提起过。

贺渡扫了常溪一眼,随即转向郑临江,闲谈道:“赈灾这样的大事都能敷衍过去,不知京中事务万千,这往日的账又该乱成什么样。”

“是啊常大人,”郑临江接道,“抽空你得好好理一理。反正我们眼下也闲着,要不要帮个忙?”

户部掌管着大楚十四州的所有税赋,银钱周转在六部中最频繁,中间能吃拿卡要的关卡数不胜数。常溪哪里敢给他看往期账簿,连声推辞:“这种脏活累活怎敢劳动重明司的手,况且清理账簿是大事,没有上头的批准,不敢擅动封存的账。”

“那便罢了。”贺渡顺势放过旧账,以免逼他狗急跳墙,“我再问一句,你未曾给朔北拨过一粒米,一文钱,所以没有账册,是也不是?”

常溪道:“的确没有。不过我听说,工部似乎拨了几艘货船,大人不妨去那里查一查。”

“成。”贺渡起身,“走,去工部。”

他的重拿轻放让常溪刚松了口气,却见他忽然又停步回身:“今年凉州一战,户部是不是也没拨钱?”

“拨了!”常溪忙道,作势要去翻账,“给凉州军拨了三万两现银,粮草马匹折合也有数万……”

“我问的是血骑营。”贺渡截断他的话。

常溪一怔:“那没有。”

贺渡盯着他,道:“干得好。”言罢,转身带人而去。

这话听着像是夸赞,毕竟重明一向支持削藩,应当是真心的。

可贺渡说那三个字时,脸上却没有一丝笑意。那双幽深的眼睛像吞噬了所有情绪,令常溪不由打了个寒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