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乱臣贼子 > 第11章 坦诚

乱臣贼子 第11章 坦诚

作者:西沉月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18:53:29 来源:文学城

船舱里烹煮着一壶铁观音。肖凛翻开茶杯倒了些水,晃几圈泼出去,再重新倒茶,道:“绕了这么久的圈子,贺大人是否可以回答我的问题了?”

贺渡在他对面坐下,道:“这就说来话长了。”

肖凛忍住把茶泼他脸上的冲动,深吸一口气:“不说就下去。”

贺渡看他快急了,才慢悠悠说起正事。

“殿下可知琼华长公主的事?”

“陛下双生胞妹,七年前远嫁烈罗。”肖凛道,“这与我的问题有关吗?”

贺渡道:“不妨听我说完。烈罗不过是个边陲部族,想要打下岭南进攻中原是天方夜谭,但他们擅长游击,常骚扰边镇,经常夜间突袭,搅扰得百姓苦不堪言。这些事情,殿下应当清楚。”

边地藩王常互通书信往来,岭南战况肖凛的确知道。他颔首,示意贺渡继续往下说。

贺渡道:“八年前,岭南王李延曾上折,向朝廷请求出兵彻底打下烈罗,一劳永逸,但是太后拒绝了。”

肖凛接道:“那时候西洲还在打仗,朝廷没那么多钱。”

“是。”贺渡点头,“所以才有了琼华长公主下嫁烈罗的事,那时候我刚任重明司指挥使,出嫁仪仗中见过她一面,她哭得伤心。”

肖凛沉默,他其实并不赞同和亲之举。战争不因和亲而止,这是共识,不过平白牺牲一个无辜之人罢了。

贺渡道:“长公主初嫁几年尚称安稳,烈罗不再来犯。直到烈罗王驾崩,新帝即位,依照其俗,长公主又被纳入新王后宫。虽说看在我大楚颜面上,她得以平妻之礼与王后并列,未沦为妾室。但对她而言,这样的日子想来也称不上体面。”

“长公主在新王那里不得宠,互不侵犯的默契也就没了。五年前,烈罗集结大军来犯,这次不是小打小闹,他们强悍异常,居然一路打到了苍梧郡。”贺渡一停,“这次,岭南王打不过了。”

肖凛虽未听出来南疆战事和他有什么关系,但还是跟着道:“岭南王统军才能一般,长宁侯十几年前就出征岭南支援过。这一次,还是他去的。”

“没错,宇文侯率军比李延强,他的确打赢了,不过也非大获全胜,彼此损失都很惨重。”

“此后每年,太后都要赐节礼给长公主,拿财帛换太平。亏欠长公主,不过是好听些的说辞罢了。这些礼,不仅从内库出,还从朝臣手里拿。长公主为了大楚太平奉献了自己,谁敢不掏兜上贡。但上贡的东西,不走户部,不经督察,谁知是否都送到了长公主手里。”

“有人借机吃得脑满肠肥,朝臣不敢吭声,只能把怨气都撒在李延抗敌不力的头上。朝廷让长宁侯守南疆,为的就是分掉李延手里的兵权。”

肖凛听他说了这一大堆,就是没听出他到底要表达什么,不耐地道:“这些陈芝麻烂谷子我都知道,跟我有什么关系?”

贺渡继续道:“长宁侯为陛下分忧,若非发现了了不得的事,朝廷怎会动他?那些家书,殿下想必看出不妥了。”

“总算肯说正事了。”肖凛面色冷峻,“你把信给我,是想提醒我有人向烈罗走私军火。”

贺渡不答反问:“你可知,大楚火器制造所需,有一味材料极其关键,名曰青冈石?”

“当然知道。”肖凛道,“此石稀有,只凉州一带可采,点燃后爆炸威力极大,每年开采数量极有限。先前打狼旗的时候,也总是短缺。”

“正是。”贺渡点头,“长宁侯世子曾在战场上发现,烈罗军中火器威力骤增,形制亦与大楚相仿。他起疑有人暗中输送军火,或许是着手调查时,不慎打草惊蛇。”

他顿了顿,又道:“青冈石自兵部出库,若真有走私,源头必在兵部。此石无可替代,且比寻常硝石木炭贵得多。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殿下觉得,长宁侯府查得此事,他们会容他不死么?”

肖凛冷笑一声:“贺大人这是忧国忧民,立志铲除误国蠹虫?”

贺渡却也一笑:“贺某不敢自诩清流,只是想请殿下猜猜,如今的六部,是在谁的手里?”

肖凛十五岁离京,对京师朝堂的是非曲直了解甚浅。

不过他都这么问了,肖凛也就大胆一猜:“你是不是想告诉我,是司礼监?”

贺渡郑重点头。

太后上位以来,将先帝在世时的心腹重臣一一拔除,赋宦官重权,司礼监提督太监可代拟诏令、批红,甚至直接批答奏章。

肖凛道:“蔡公公是司礼监提督,听说如今的司礼监如日中天,三省都要在其安排下做事,恐怕连你的重明司都要避其锋芒。”

“不错。”贺渡承认,“吏部早已形同虚设,要职官员任命须先过蔡公公那一关,得他首肯,方可上呈陛下。如今三省六部里,全是世袭勋贵的亲戚。虽说六年前新开科举文试,选拔寒门子弟,但真正靠科举出身者,做到正四品就已经封顶。”

大楚选拔人才例循九品中正制,各州郡推举一名中正,中正将所属州郡知名人士填报成表,上达吏部,由吏部敲定录取官员。

吏部形同虚设,也就是说拍板决定的是蔡无忧。可想而知,这些选拔的“知名人士”,往往是各州郡能掏银子的贵族,平民百姓没有露脸机会。

科举制,则始于九年前。先开武举,不再看家世背景,征召寒门子弟,以应对世家后代人才凋零,武将青黄不接的问题。

文举则始于六年前,由中书令白崇礼牵头敲定,听说当时还遭到了不少阻力。

肖凛挑眉:“高官垄断,想必贺大人也在其中出了不少力吧?”

“那我可是冤。”贺渡幽幽地道,“那些世袭勋贵恨我都来不及。”

“此话怎讲?”肖凛饶有兴致地看他,“太后不是该倚仗你去笼络人心?”

贺渡道:“陛下登基以来,太后垂帘听政,外戚掌权。旧勋贵中老顽固众多,经过我手收拾的人不计其数。而这些世家大族手握实权,不能尽除,剩下些识时务者,也要安抚,才能使得朝局平衡。而这些人,则被蔡无忧塞进三省六部的要职之中。

他轻轻一笑:“他们奉承阉人,而将我恨成眼中钉,当面客气转头就骂。那些科举出身的清流,又无权无势,我不过能安排些闲差让他们图个体面。满是油水的地方被搜刮干净,剩下些清汤寡水的衙门又不受待见。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局面,殿下该比我更有体会。”

言及于此,肖凛总算全然明白了他的意图。

贺渡代太后清剿异党,将朝中世袭勋贵得罪了个遍,怪不得他在朝堂之上声名狼藉,民间亦骂名不绝。科举新贵虽然识时务,却终究无权,而安抚那些勋贵的好处,全让蔡无忧捞了去。

太后信任重明,却非唯倚重明。她要的,是两个立场相左、彼此制衡的心腹,在角力之间稳住朝局。贺渡自任唱红脸一角,却未必心甘。

肖凛这才真正明白,韩瑛口中那句“在禁军上将军的位置上焊死了”,到底是什么意思。

秦王殿下是朝中出了名的刺头,但仗着皇室血脉,纵然不受待见,也能保住一身荣华。可他的妻族却没这等体面,好位置早被那些俯首帖耳的世家瓜分干净。他纵有满腹韬略,又能往哪儿升?

可这笔账,他却理所当然地算在了贺渡头上。

肖凛远在西洲,不知这些污泥烂水。如今窥见一斑,只觉讽刺。他嗤笑一声,道:“真有青冈石走私,兵部定然脱不了干系。贺大人想借我之手,拔去六部中那些根深蒂固的勋贵,是也不是?”

贺渡一笑,道:“殿下冰雪聪明。西洲战事年久,恐怕也见识过六部的烂账。蔡公公不批红,旁人是一个子儿抠不出来。”

“难怪。”肖凛深以为然,“今年在凉州,户部连个铜板都没拨过来,就算我起兵这事不合规矩,火都烧到长安边上了,也不至于袖手旁观。还有七年前的账到今儿也没结清,一问起来便说国库吃紧,我还奇怪中原赋税都打了哪儿的水漂,原是六部被人卡住了脖子。”

那几场与狼旗的交手,动用的统统都是他西洲王府的家底,要不是他肖家祖宗有先见之明,垄断了整个西洲的香料贸易,攒了些家底,否则早就撑不住了。

贺渡静静听他发完这一通牢骚,冷声道:“阉党众多,已成痼疾。别说是外州调银子,就是长安城里要笔拨款,也得低三下四。”

肖凛撑着腮,道:“贺大人执掌重明,总不至于跟我们一样寒碜吧?”

贺渡摇头:“重明司明面不归六部节制,实则手下人都在五寺九监挂职督察使,盯着有无异志之人,也帮忙处理宫中急务。六部差事常丢给九监干,活干完了,想要拿钱却得看人脸色。要缺了拨款,九监主事少不得来求督察使出面。六部虽忌惮重明,不敢为难,但也早把我们当成了催账的混球。”

肖凛哼笑出声,略带讥讽地看着他:“要这么说,贺大人与我还成了一路人。”

贺渡深深望着他的双目,道:“方才殿下问我,究竟是站在哪一边。”

“此等朝局之下,我只能站在自己这一边。”

肖凛凝视着他幽深的双瞳,没有接话。

若眼睛会骗人,那贺渡的眼便是天底下最大的骗子。笑意层层叠叠,像冰冷的面具,遮住了所有的喜怒哀乐,没有一分真挚,也无半点虚伪。

肖凛吐出一口白气,寒风拂过,微微打了个寒战。

带着细微杜若香气的披风紧接着落在他肩上,贺渡起身走到他身侧,亲自为他系紧,道:“别冻着。”

“多谢。”肖凛拢了拢衣裳。

“我明白殿下疑虑。”贺渡道,“若我要对殿下不利,还是那句话,不必费此周折。”

肖凛慢吞吞喝下一口热茶,才道:“你打算从何处查起?”

贺渡坐回他对面,道:“重明从不插手军火运输与制造,我对其中环节也知之不详。若想厘清青冈石去向,便是拿到兵部矿料出入库账册。”

肖凛道:“这账册非寻常薄籍,你光明正大去调阅,和在额头上写个‘我要查你’有何区别?”

贺渡道:“所以,需要一个恰当的机会。还请殿下稍安勿躁。”

肖凛反而心宽,他最是不急的那个。

贺渡与他本是势不两立,却透露出了寻求联手的态度,肖凛很难不对这个人产生些许探究心。

雾气氤氲,水光轻晃,贺渡面侧映在茶雾中。肖凛忽觉好像从未认真看过这张脸,于是他倚着船沿,顺着雾气定定地打量起来。

他借着夜色,目光变得肆无忌惮。贺渡避不开那**辣的目光,忍不住笑道:“我脸上是有什么东西吗,值得殿下看得如此认真。”

肖凛一怔,撇开头去,盯着浮冰点点的水面道:“谁看你了,莫要自作多情。”

贺渡凑近,笑着朝他眨了下眼,全然没了谈及朝政的肃然:“殿下可是觉得,我长得好看?”

“哈?”肖凛转头看他,像在看一个说胡话的疯子,不解他如何得出这般荒唐结论。

贺渡却一本正经:“自小到大,见过我的人都这么说。”

肖凛顿觉毛骨悚然:“我要下船。”

“还未靠岸,殿下想跳湖?”贺渡打趣道。

肖凛被他恶心得不轻,但却忍不住又往他脸上看去。不得不承认,贺渡的五官俊美,却带有极强的攻击性,甚至有些扎眼,让人联想到神鬼志异里对画皮的描述,艳丽独绝,亦真亦假。

贺渡正经了几分,道:“不打岔,还有一事。血骑营监军的人选其实已经定下,我听太后说,找的是两个宦官,还有车骑将军的儿子张冕。”

“车骑将军?”肖凛有些记不清谁是谁了。

“安国公手底下的,京军二把手,将门世家。”

肖凛冷飕飕地道:“怎么不让自家人去,京军和血骑营怎么比。”

“因为不敢。”贺渡坦然道,“监军摆明了是安插眼线,血骑营跟你那么久,会对京师来人有好脸色?”

这是实话。血骑营和肖凛一同出生入死多次,对他死心塌地。要是凶一点,让那几个监军横死军中,也有的是话可以解释。所以太后只把其党羽推出去,挂个历练的名头去接触血骑营这块肥肉,看似是天大的奖赏。

可是陈家怕惹火上身,张家就不怕?

贺渡仿佛知道他在想什么,道:“其实,这算不得一步好棋。”

肖凛挑眉:“何以见得?”

贺渡变戏法似的变出一封信,放到桌上推过去。

“凉州一战血骑营赢得太大,措手不及之下,只能出损招。”他道,“我不说空穴来风的话。前几日,我手下从张冕处截下一封信,寄给驻扎城外的京军,这是拓印,殿下或许感兴趣。”

肖凛半信半疑地把信拆开。

他扫了一眼纸上字迹,抬起头看了看贺渡。

贺渡执起茶杯,悠然一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