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开封奇谈之有没有人觉得阎王很奇怪啊? > 第3章 三、阵前星光漾,夜来幽梦凉

不过日子也不是永远都这么好。

一群妖魔鬼怪掐着后土娘娘闭关、地藏王菩萨去灵山听佛祖讲经的当口攻入地府。不知何故,地府臣属中,以灵兽本相登仙的全都变回了原形,成仙前是凡人的也都成了凡人,在这些有备而来的妖魔前,全无招架之力。

包拯见此情形,挥袖将所有臣属拂至阎罗殿中,又念咒捏诀,调动起全部法力,周身立时白光大盛,将幽暗深黑的地府照得如天宫一般,一些道行尚浅的小妖当即被这白光绞得粉碎。他最初的法力来自文曲星,文曲乃北斗第四星,星辰之力源于创世而来,再强的妖术也不能阻止。

为首的妖怪未料到包拯竟不受影响,惊愕之余又祭出一物来。

包拯还未及看清是何形状,便觉如泰山般沉重的威压排山倒海而来,满溢而出的金光已将他团团围住,护身的星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金光蚕食吞没,一口鲜血堵在喉头,只强撑着不曾喷出。

这样不行!包拯情知如今怕是在劫难逃,便是魂飞魄散,也不能让这群妖魔占领地府。此念既定,思绪反而清明,他默运玄功,体内星辰之力暴涨而起、冲上九天,引来日月之力直下地府,全数灌入他灵台之中。

幸好往日练功不曾懈怠,否则还未退敌,便先承受不住爆体而亡。包拯不敢大意,催动无上妙法,以身为炉,将三股力量熔炼成一条流淌的银河。

银河倾泻而下,与那金光厮杀起来,二者交汇处火星迸溅,如冰水浇于岩浆之上。

这到底是什么法器,竟有这般威力。包拯只觉浑身筋骨无一处不痛,可拼尽全力仍只是与那金光僵持不下,自己坚持不了多久了,但愿引来日月之力的举动可以惊动天庭。想到此处,更不觉恼怒:这帮仙家平日里没事还找茬,怎地今日来得这样慢!

那妖怪瞧出包拯已是强弩之末,正要驱动法器扫除这最后的障碍,忽地被一股巨力拖拽,天旋地转,好容易站稳,却觉脖颈一凉,一柄长剑正贴着皮肉,剑光凛冽、如水晃动,映出他惊恐的面容。顺着剑柄望去,只见长剑的主人红袍胜火,面目丑恶,一言未发,只是似笑非笑地看着他,眼底尽是冷意。

剩下的妖魔发现头儿竟被人挟持至包拯身前,进攻也不是,撤退也不是。

瞬息之间,形势已然大变。

命门被这人锁住,挣扎不开,那妖怪不敢轻举妄动,只能言语间探他底细,“你,你是谁?”

“驱魔大神钟馗。”钟馗转头看向包拯,略带歉意道:“包大人,钟馗来晚了。”

钟馗本为查案而来,因此案涉及宿世因果,为厘清前事,特来查阅生死簿,本想速战速决,故而未向包拯通报,谁承想遇上这等事。先前他也受到影响,法力尽丧,变回凡人,但包拯引来日月之力直下地府,压制了那妖怪一瞬,钟馗察觉到法力突然恢复,当即抓住机会,趁这些妖魔大意不备,擒贼先擒王。

包拯感激他雪中送炭还来不及,忙道:“天师来得正好,正救我等于水火。”

钟馗见包拯撑不了多久,向那妖怪厉喝:“上天有好生之德,解除你的妖法,我还能留你一命。”

那妖怪反唇相讥,“当我是傻子?我如果解了法术,你们更要杀我!”

“我钟馗向来一诺千金,包大人更是一言九鼎,答应了的事,绝不会出尔反尔。”钟馗又上下打量了他,“倒是你,当然可以和我们耗着,但你不要忘了,这里是地府,你死了也还是回到这里,难道你想永生永世都活在无间炼狱里?或者,你想让后土娘娘亲自对付你吗?”

那妖怪听完沉默了,不知是在思考永生活在无间炼狱里,还是对付后土娘娘更可怕。

包拯都要绷不住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娘娘是反派呢,何况就这种小妖,何需娘娘料理,当下也开口表态:“只要你弃暗投明,我定向娘娘保奏,绝不伤你性命!”

那妖怪冷笑道:“说得好听,我干了这等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些神仙又怎会放过我。既是如此,”他霍然攥住钟馗的手腕,熊熊燃烧的烈火自双眼蔓延至全身,躯体开始膨胀、扭曲,笑容也越发狰狞,“那我们就一起死吧!”

包拯急呼:“天师当心!”

话音甫落,一股凉意突然穿胸而过,和这焚身的烈焰对比起来,感受尤为明显。那妖怪低头看去,却见方才横在脖颈的长剑,已然明晃晃地刺入心脏,他不可置信地看向钟馗,却发现钟馗的手甚至没有移动过。他原以为制住钟馗,钟馗便使不出剑,殊不知降魔剑自三昧真火中淬炼而出,早与钟馗元神相连,剑随心动,不拘于器。

他还想要说些什么,可降魔剑既出,又安有命在?再多的不甘、愤怒、绝望,终究和这场大火一起慢慢消散,只剩一缕青烟。

钟馗冷眼瞧着一道虎形隐约从那妖怪的躯壳中脱出,向剩下的妖魔道:“不怕死的尽管来!若不想和这虎精一个下场,就放下武器!”

这番杀鸡儆猴当真效果拔群,死一般的寂静只维持了一秒,这些妖怪便哭爹喊娘地跪地求饶,钟馗暗暗松了口气,抛出捆妖索将这些妖怪绑在一处。

处理完这些事,钟馗奔至包拯身边。那虎精既已魂飞魄散,法器无人运功,停止转动掉落在地,二人看去,只见是一个手掌大小的金斗,不禁骇然,这金斗竟有如此威力,究竟是何来历?

先前全凭信念支撑,此刻危机解除,包拯再也撑不住,喷出一大口血来,钟馗忙将他扶至无人处坐下,以自身功力为他调理内伤。饶是包拯眼冒金星,也看清楚钟馗衣袖一片暗红,手掌不断有血珠滴落,顿时明白那妖怪方才也伤到他了,而他本不必蹚这浑水。包拯又是自责又是愧疚,“天师......”

钟馗立即打断:“不要紧。你快别说这些,先运功调息,不然真会出事。”

若真因此而死,如何对得起天师相救之恩,包拯咬牙,这才定下心神,任法力游走全身,修复因日月之力而损伤的经脉。

不多时,钟馗的两位义弟柳含烟、王富曲感应到兄长有难,赶奔地府。本要送钟馗回去疗伤,却见地府乱成一团,三人商量一番,决定留下善后。

钟馗让王富曲为包拯护法,自己则与柳含烟前往殿中查探地府臣属情况。

不知过了多久,包拯终于重新睁开眼睛,见一白狐正在原地打转,白狐见他调息完毕,一个猛子便扎进他怀里,包拯俯首,爱怜地摸摸小狐狸,正要开口让他别为自己担心,视线里却忽然出现黄色的裙角,抬头看去,后土娘娘竟出了关,展昭化成一只黑猫趴在娘娘左肩,小白鼠形态的白玉堂正在展昭头顶。

他还来不及说话,下一瞬便已坐在内殿的蒲团之上,浑身上下的痛楚都减轻了许多,想要站起,却实在没有力气,娘娘亦是抬手止住了他的动作。

“爱卿也算因祸得福。这日月之力替你脱胎换骨,待伤势痊愈,功力会再上一个台阶。”后土头一次看到公孙策这个形态,尽管自己不是福瑞控,也忍不住将他抱在怀里逗了逗,意有所指地笑道:“就是太不让人省心了些,看给人家吓的,可怜见的。”

公孙策已多年没有变回原形,颇不习惯,可大地之母慈爱包容,他种种不安也尽都消散,便放松下来,任由娘娘抱着。

包拯见公孙策不排斥,这才松了口气,抬眸见娘娘满脸打趣之色,知道先生脸皮薄,也不好回嘴,还是先问正事要紧,“娘娘怎地出关了?”

后土一面撸着狐狸毛,一面道:“你引来日月之力直下地府,我有所感应,便将那法器按住了。现今地府一切事态平稳,你不必操心,好好静养。钟馗的伤势我也看过了,只是皮肉伤,现已愈合了。”

娘娘如此云淡风轻,看来尽在掌握,听到钟馗也无恙,包拯这才有心思问法器之事,那法器金光大盛,绝非妖邪之物,不禁奇道:“娘娘,那金斗究竟是何来历?”

娘娘摸摸白玉堂这只小白鼠,随口道:“混元金斗。”

混元金斗乃是天地初开时的宝物,可容纳乾坤四海,玄妙无穷,后为截教通天教主所得,通天教主又将此宝送与弟子云霄、琼霄、碧霄。封神之战时,三霄仙子为报兄长赵公明血仇,布下九曲黄河阵,以混元金斗将阐教十二金仙擒入阵中,削去顶上三花、消了胸中五气,还是老子与元始天尊亲自出手,十二金仙这才得以解救[4]。而三霄仙子战败身死,虽由姜子牙封为感应随世仙姑正神,可混元金斗却再未取回,千年来仍在玉虚宫中。

玉虚宫守卫森严,竟能被这些妖魔盗走至宝。包拯越想越觉头皮发麻:“难道是玉虚宫......?”可这些年来阐教与地府素来井水不犯河水,何以如此。

后土又开始和展昭互动,“他们不至于这么蠢。不过也逃不了看守不力之责,我自有话说。”

包拯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可混元金斗只能吸纳万物,不会让神仙失去法力啊。”

“因为混沌之灵。”后土简要解释了混沌之灵的来历,最后总结道:“创世前的力量,足以让生灵回到最初的生命形态。”

玉虚宫在昆仑山麒麟崖,且昆仑山还是西王母的瑶池所在,这妖怪怎么能从这里盗走混元金斗,何况法宝认主,要么是他有了大机缘,要么......包拯不禁惕然心惊,“娘娘......”

后土心有成算,不愿再看他刨根问底,便把狐狸形态的公孙策丢他怀里,自己左手抱猫、右手摸鼠,宽慰道:“爱卿安心养伤,这天塌不下来。”

包拯不争气地吸着狐狸,心想娘娘这招果然既可耻又有用。

后来他还是断断续续知道了全貌:这虎精不知从哪儿得到了越发稀少的混沌之灵,又听说了昔日三霄仙子以混元金斗布下九曲黄河阵之事,心中好生向往:“我若有此宝,先占了地府,吸尽其中阴魂,料天庭也奈何不得,今后称霸三界,自然指日可待。”便打起了混元金斗的主意。可混元金斗在玉虚宫中,如何盗取?本想放弃,转念想到若能从玉虚宫里盗出此宝,届时自然三界扬名,便打定主意。他隐匿行藏,四处刺探,最终将目光放在了同在昆仑山上的瑶池。

瑶池之主西王母为女仙之首,主掌瘟疫刑杀,他着意暗示自己乃西王母信使,众仙皆知西王母原为人面虎身,这虎精倒也和她有些亲缘,西王母又脾气火爆,料想妖精也不敢假冒她的随扈,若是被她发现,和找死有何分别。何况谁这么着三不着两,巴巴儿地跑一趟瑶池,就为了问西王母一句:“这虎精是您什么人呐?”

那估计西王母就得回答:“却不是特意来消遣我?”

有了这层身份掩护,这虎精接近玉虚宫便更为容易,但他仍处处小心在意,花了一百多年的时间慢慢摸清楚了混元金斗所在,趁着守卫换班时将混元金斗盗走。后来又走遍山河湖海,纠集了一批妖魔鬼怪,他显露本领,众妖自然降服,是以来攻地府。他一死,这伙乌合之众自然束手。

而三霄仙子自成为感应随世仙姑正神后,肩负生化万物之责,凡人企盼开怀生育,皆叩求三霄仙子,因事涉轮回,故多少与地府打过交道。三霄仙子中,云霄仙子居长,为人端庄持重、敏慧有礼,后土娘娘与她甚为投契。此番混元金斗在地府掀起这等风浪,玉虚宫有失守之责,不好前来讨要,后土娘娘便将这混元金斗还给了云霄仙子。

不过这些事情都和包拯无关了。

他被后土娘娘勒令静养,不许过问政事,长日无聊,有次实在忍不住,向公孙策开口问了一句,公孙策不愿他劳神费心,灵机一动,变回狐狸原身,扑在包拯怀里,结果包拯还没来得及捂心口大喊“好可爱啊啊啊啊啊”就晕了过去,给公孙策直接吓得炸了毛。下一瞬,后土娘娘的声音响彻虚空,原是娘娘给他下了咒,伤势未复时提起政务,便会强制晕倒。

有娘娘出手,公孙策彻底放心,转头跳下床榻恢复人形,自去为包拯炼制丹药、处理殿中大小事务。政务虽有卞城王代管,可原本殿中事无巨细皆是公孙策打理,许多事情仍要来问他。等包拯清醒时,公孙策又变回狐狸模样,团成一团,窝在他身边。

看着小狐狸水汪汪的眼睛,包拯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竟会如此理解如今的天喜星、昔日的纣王。

可人一旦不工作,就容易胡思乱想。包拯静养期间,每日除了吸狐狸之外无事可做,且又有伤病反复折磨,昏昏沉沉间,好几次梦见了陈州的事情,明明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可还是如此的清晰,桩桩件件都历历在目,恍如昨日。

三生石前未竟的疑问又浮上心头:如果先生当年真的有法力,人间的药毒又怎奈何得了他?如果先生当时不是狐狸,又为何死后没有恢复本相?为何,为何......真相到底是什么?

包拯只觉在迷雾中秉烛而行,雾越来越浓,而烛火已然熄灭;又仿佛有一股巨力将他拖入迷津,冰凉的海水争先恐后地涌入口鼻,越奋力挣扎,眼前的画面就越鲜艳浓烈:是公孙策颈侧的伤口,是三番五次呕出的血,是脖颈蔓延至胸膛的青紫经脉,是本该言笑晏晏却苍白静止的脸颊,是向来从容执笔却最终无力垂下的手。

包拯霍然惊起,只觉心跳如擂鼓,抚膺深深呼吸,仍觉心动过速。好容易缓过一会儿,这才有力气睁开眼睛,可触目所及尽是无尽的黑暗,四周万籁俱寂,没有丁点儿声响。

这到底是哪里?三界之中还有这等去处?他的大脑极速运转,一个可怕的念头忽然浮现:素闻“庄生晓梦迷蝴蝶”,似真似幻,难道这千年的时光只是南柯一梦?

巨大的恐慌和悲伤瞬间席卷而来,包拯连声呼唤,“先生!先生!”越来越张皇失措,索性放声大喊:“阿策!公孙策!”

“大人怎么了?”

是先生的声音!原来先生就在身边,可为何只有说话声,没有呼吸声?包拯循声摸索,终于触到了一片衣袖,立即如抓住救命稻草般死死攥住,迭声问:“我是你大人吗?我是你大人吗?”

公孙策见他状态不对,耐心询问:“大人可是梦魇了?”自大人成为阎罗王以来,何曾有过如此茫然无措的神色,显然吓得不轻,不知梦到了什么可怕的事,立时心疼到无以复加,忙柔声安慰,“大人,咱们如今是在地府。”

包拯此刻终于恢复理智,闻言惊道:“在地府?可我为何目不视物?”

公孙策解释道:“大人身为阎罗王,五感通达,地府各处无不去得,是以无妨。如今伤势未愈,五感减弱亦是正常现象。”怕他不信,便即振袖,殿中明灯次第亮起,照出一片光亮。

果真是地府,包拯见状,这才相信。没想到自己身为阎罗王,竟被黑暗吓成这样,实在丢人,下意识便开始挽回尊严,

“先生,咱们以前在开封府时,我也不是没得过重病,都不像现在这般难受。”

公孙策自然不信这鬼话,但为了顾全他的面子,便也顺坡下驴地附和,“大人成仙后第一次受这样重的伤,好在娘娘说您伤势虽痊愈得慢一些,可恢复之后功力会更上层楼。”

包拯不愿让他担心,点点头道:“那就好。”

二人又说了些话,方才歇下。

不知过了多久,包拯重新睁开眼睛,他根本睡不着,偏头去看枕边人,眼前虽仍是黑暗,却在脑中描摹公孙策的睡颜,心内更是翻江倒海,他明白无论先生是人是狐,是妖是仙,都不要紧,自己认定了先生,那就只是先生。

可是他实在太害怕了。永失所爱、锥心刺骨之痛,他承受不起第二回了。先前是凡人,即便再痛苦,不过几十年就能走到尽头,如今活个几千年不成问题,等待他的就只有无尽的煎熬。何况成仙越久,他越感觉天道难以捉摸,猜不到究竟为何如此安排。总害怕如今是天道的眷顾,有朝一日会将这一切打碎,届时他情何以堪?

又担心这一切是不是梦魔编织的美梦,念叨得梦魔都感应到了。梦魔毫不客气地闯进包拯梦中,大剌剌地开始拉二胡。也不知怎地,先前缠绵悱恻、哀婉凄迷的乐曲,此番拉得呕哑嘲哳,简直是精神攻击。梦魔拉了一宿二胡,给包拯整得快有心理阴影了,最后才说答应过公孙策,不会要他美梦,自己身为魔界大能,这点信誉还是有的。

被梦魔的二胡声折腾得头昏脑胀,包拯痛定思痛,一定是太闲了没事做,才会困于这些前尘旧事。于是伤好之后迅速投入工作麻痹自己,正赶上后土娘娘又要闭关思索轮回井应对之法,鉴于先前包拯的表现,故将地府事宜交与他全权处置。

可忙完之后,空虚下来,更害怕了!

再这样下去,真的会疯,恨不得找个地方狠狠叫唤两声,可阎罗王跑到望乡台鬼哭狼号未免太超过了。偏又与先生朝夕不离,不敢让先生瞧出丁点儿破绽,只强自忍耐。

好在后土娘娘没真让他等上一百年,十年后便出了关,包拯提前做好了准备,详细汇报了娘娘闭关期间地府的工作情况。

后土对他本就放心,听到闭关期间地府一切运转正常,也甚为满意,慰勉道:“地府能风平浪静,爱卿功不可没,辛苦了。”

包拯道:“全赖各位同僚鼎力相助,微臣不敢居功。”又说了各殿阎王不少好处,等到后土都有点听不下去了,这才纠结再三,唤了一声“娘娘”。

后土见他欲言又止,似有为难,“爱卿还有何事?但讲无妨。”

包拯:“微臣有一事不明,请娘娘为微臣解惑。”便将自己所思之事和盘托出。

后土听完经过,疑道:“爱卿是阎王,自可查阅生死簿、尽观前事,何需问本座?”

包拯心知自己身在局中,又如何看得透,苦笑道:“微臣不敢。”

后土笑弯了眼睛,“你都敢来问我,却不敢问他?”言下之意,倒有自己比公孙策还恐怖几分的意味。

包拯如何听不出来,不过此刻后土称“我”而非“本座”,想来并没有生气,自己也轻松了几分,“娘娘说笑了。还请娘娘......”

后土止住话头,“你既与他有情,合该你二人说开,不要再来问我。”

包拯当即下跪叩首,“娘娘容禀。微臣身为凡人时,就已害他死于非命,如今虽做了阎罗王,可天道宏远至高,微臣看不分明,还望娘娘垂怜。”他知娘娘素来威重,却也最是慈悲,若非如此,又何需消耗自身,庇护这些亡魂。

后土见他虽向自己不住叩拜,可脊背依旧笔直硬挺,动作不曾有丝毫犹豫,想起他千年来只跪过自己三次,第一次是接到自己给他的阎罗王任命,那是臣属跪君王;第二次是在就职仪式上礼敬天地;第三次便是当下。

真是个情种。她念起前事,果然面露不忍,伸手扶他起来,“痴儿,我虽知晓此事,却不该问我,得问你自己。”

包拯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竟会从娘娘这里得到这个答案,他下意识便跟着复述了一遍,“问我自己?”

后土颔首,又用食指往他眉心一戳,“解铃还须系铃人。”

包拯终于明白其中关窍,“多谢娘娘指点迷津!”

屏幕一闪,系统弹出好友验证消息:“你好,我是包拯。”

手机主人似乎有些意外,拇指在“包拯”二字上停留片刻,最终还是选择了“同意”。

[4]混元金斗、三霄仙子布下九曲黄河阵故事:见明代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六回至五十一回。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三、阵前星光漾,夜来幽梦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