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九重紫之夫妻育娃 > 第7章 稚子启蒙,风波暗生

九重紫之夫妻育娃 第7章 稚子启蒙,风波暗生

作者:吱吱年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5 01:16:37 来源:文学城

春日的晨光透过雕花木窗,在青石地面上洒下细碎的金斑。六岁的怜君端坐在菱花镜前,任由母亲为她梳理乌黑的发丝。镜中的小人儿已初现美人胚子——眉眼灵动如画,睫毛长而卷翘,眼波流转间既有窦昭的沉静聪慧,又带着几分宋墨的机敏果敢。尤其是那微微上挑的眼尾,不笑时透着超越年龄的沉稳,笑起来却又如月牙般弯弯,灵动非常。

“今日开蒙,我们怜君就是大孩子了。”窦昭轻柔地替女儿绾好双丫髻,系上浅碧色的发带。她望着镜中女儿稚嫩却已见风姿的小脸,心头涌起万千柔情。

怜君转身抱住母亲的腰,仰起小脸问道:“娘,读书难不难?先生会不会很凶?”

窦昭抚着女儿柔软的发顶,想起自己幼时在窦家族学读书的情形,柔声道:“读书如登山,一步一步来,总能见到更美的风景。至于先生...”她微微一笑,“是你爹爹特意请来的陈老先生,学问好,性子更是温和。”

这时,宋墨踏进房门,见女儿已穿戴整齐,一身浅碧色襦裙衬得她如初春的新柳,娇嫩而充满生机。他眼中闪过骄傲之色,蹲下身将女儿揽入怀中:“我们怜君今日真好看。”

怜君靠在父亲坚实的胸膛上,嗅着他身上熟悉的墨香与淡淡的松木气息,方才那点不安顿时烟消云散。她伸出小手摸了摸宋墨官袍上的绣纹,好奇道:“爹爹今日不去衙门吗?”

“女儿开蒙的大日子,爹爹怎能不在?”宋墨捏了捏她的小鼻子,眼中满是宠溺。

辰时正,陈老先生准时到来。老先生年约六旬,须发花白,一身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却浆洗得干干净净。他步履从容,目光温润中透着睿智,一看便是饱读诗书之人。

怜君规规矩矩地走到堂前,按照母亲昨夜教的礼仪,双手交叠置于额前,缓缓下拜:“学生宋怜君,拜见先生。”

她的声音清脆如黄莺出谷,动作虽稚嫩却一丝不苟。陈老先生含笑受礼,眼中闪过赞赏之色。

窦昭亲手将一个书袋递给怜君,那书袋以月白色锦缎制成,袋面上用银线绣着几株兰草,枝叶舒展,姿态清雅。怜君接过书袋,小心翼翼地抚摸着上面的绣样,听母亲温声道:“娘绣这几株兰草,是想告诉你,‘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做人求学,都当如幽兰,不论身处何境,都要保持内心的芬芳与风骨。”

怜君似懂非懂,却将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

宋墨蹲下身,替女儿理了理衣襟,目光温和却带着期许:“先生教的字,若有不懂,回来问爹娘便是。”

怜君用力点头,小脸上满是认真:“爹爹放心,女儿定不负所望。”

开蒙第一课,陈老先生并未急着教她认字,而是先讲了几个古人勤学的故事。怜君听得入神,当听到匡衡凿壁偷光时,她忍不住问道:“先生,没有灯烛,为何不白日多读些书?”

陈老先生捋须笑道:“白日要帮家人劳作,只得夜晚读书。所以你要珍惜如今能安心读书的光景。”

怜君若有所思。

往后日子,怜君每日清晨便到书房念书。她天资聪颖,《三字经》《千字文》不过月余便能背得朗朗上口。这日午后,她拿着描红本跑到窦昭处理家务的花厅,指着自己写的字问:“娘,这个‘君’字,是不是和女儿的名字一个写法?”

窦昭放下手中的账本,将女儿揽到身边,握住她的小手,一笔一画地教她:“是呢,不过‘怜君’的‘君’,更要藏着风骨。你看这笔画,横平竖直,便如做人要坦荡磊落。”

阳光透过纱窗,在母女二人身上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窦昭低头看着女儿专注的侧脸,心中满是柔软。这些年来,她与宋墨历经风雨,如今能守着女儿平安长大,已是上天最大的恩赐。

“除了风骨,还要有护己之力。”宋墨不知何时站在门边,含笑看着母女二人,“等你再大些,爹爹教你骑马射箭。”

怜君眼睛一亮,从母亲怀中跳下,跑到父亲面前:“真的?像爹爹一样厉害吗?”

宋墨朗声大笑,将女儿高高举起:“自然,我的女儿,怎能只懂文墨?”

转眼夏去秋来,怜君已识得千余字,开始读《诗经》。而宋墨允诺的骑射课,也在这年秋天开始了。

第一日学骑马,宋墨特意选了一匹温顺的小白马。怜君穿着利落的骑装,站在马前却有些怯怯。那马儿似乎感知到她的不安,温顺地低下头,蹭了蹭她的小手。

“别怕,爹爹在这里。”宋墨扶着女儿的腰,稳稳地将她托上马背。

怜君紧张地抓住缰绳,小脸绷得紧紧的。宋墨牵着马,在练武场上慢慢走着,不时回头鼓励女儿:“对,放松些,跟着马的节奏...”

秋日的阳光洒在父女二人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不过半个时辰,怜君已能独自骑着马小跑,她兴奋得小脸通红,回头朝站在场边的窦昭挥手:“娘,你看我会骑马了!”

窦昭站在廊下,手中捧着为女儿新做的披风,眼中既有骄傲又有担忧。直到看见宋墨始终护在女儿身侧,寸步不离,她才稍稍安心。

学射箭更是辛苦。怜君人小力弱,连最轻的弓都拉不开。宋墨便从身后环住她,大手包裹着她的小手,一点点教她如何搭箭、开弓、瞄准。

“眼要准,心要静,手要稳。”宋墨在女儿耳边轻声指导。

怜君学得认真,几日下来,小手磨出了水泡,却从不喊疼。夜里,窦昭一边为她上药,一边心疼道:“明日歇一日可好?”

怜君却摇头:“爹爹说过,做事贵在坚持。这点疼,女儿受得住。”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半月后,怜君终于射中了靶心。她高兴得在院子里又跳又叫,拉着父母的衣袖非要他们亲眼看看她的成果。

宋墨与窦昭相视而笑,眼中满是欣慰。

除了读书骑射,一家三口的日常更是温馨甜蜜。宋墨公务再忙,也必定赶回与妻女共用晚膳。饭后,或是教怜君下棋,或是听她背诵新学的诗文。偶尔得了闲,一家三口会去城郊别院小住,春日赏花,夏日观荷,秋日采菊,冬日赏雪。

这年冬夜,窗外飘着细雪,屋内炭火烧得正旺。怜君趴在暖榻上,晃着小脚丫读《论语》,读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时,她忽然抬头问道:“爹爹和娘亲的生辰是什么时候?”

宋墨正与窦昭对弈,闻言落下一子,笑道:“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怜君爬起身,认真道:“书上说,要知道父母的年纪,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父母健在,惧的是岁月流逝。女儿要知道爹娘的年纪,好好孝顺爹娘。”

童言稚语,却让宋墨与窦昭同时红了眼眶。窦昭将女儿搂入怀中,轻声道:“娘的生辰是三月十六,爹爹的是八月廿二。”

怜君郑重记下,又道:“那明年娘亲生辰,女儿要给娘亲绣个帕子!”

宋墨笑着摇头:“你呀,先把你那歪歪扭扭的针线练好再说。”

怜君不服气地嘟起嘴,窦昭却柔声道:“只要是我们怜君绣的,娘都喜欢。”

这般温馨的日子,让怜君几乎以为岁月就会这样静好地流淌下去。然而她不知道,朝堂上的风波已悄然波及这个家。

宋墨因力主清查贪腐,得罪了不少权贵。先是有人弹劾他“任用私人”,后又有人诬告他“收受贿赂”。虽查无实据,但流言蜚语却不胫而走。

这夜,宋墨处理完公务归府,已是二更天。他本以为妻女早已睡下,却见正房仍亮着灯。推门进去,窦昭正坐在灯下缝补衣裳,桌上摆着温好的茶和几样他爱吃的点心。

“怎么还没睡?”宋墨解下披风,在她对面坐下。

窦昭放下针线,为他斟了杯茶:“等你回来。”她抬眼细细打量丈夫,见他眉宇间带着疲惫,眼下有淡淡的青影,心中不由一紧。

宋墨捏着茶盏,沉吟良久,方沉声道:“阿昭,或许...我们该寻个地方避一避。”

烛光下,窦昭的面容平静如水,眼中没有惊讶,只有了然:“你早有打算了?”

“嗯。”宋墨点头,伸手握住妻子的手,“江南有处山明水秀的地方,叫云溪坞。我派人去看过,那里远离纷争,有山有水,民风淳朴。正适合我们带着怜君安稳度日。”

他细细描述着那个世外桃源:春日桃花如云,夏日荷香满塘,秋日稻浪翻金,冬日梅雪相映。那里没有朝堂的勾心斗角,没有无休止的纷争,只有寻常百姓的烟火日子。

窦昭静静听着,指尖传来他掌心的温度。这些年来,她亲眼看着丈夫在朝堂上如履薄冰,看着他为民生疾苦夙夜难眠,也看着他被小人构陷却仍不改初心。她知他心中的理想与抱负,也知他如今的无奈与决断。

“你去哪,我和怜君便去哪。”她反握住他的手,声音轻柔却坚定,“朝堂虽重,但家人平安更重。只要我们三人在一起,到哪里都是家。”

窗外,雪下得更大了,簌簌地落在屋檐上,仿佛要将世间一切纷扰都覆盖。而屋内,夫妻二人执手相望,在彼此眼中找到了同样的决心与勇气。

宋墨伸手将妻子揽入怀中,低声道:“只是委屈了你和怜君。”

窦昭靠在他肩上,微微一笑:“有什么委屈的?能与你过几年清净日子,正是我心中所愿。只是...”她顿了顿,“怜君渐渐大了,这突然离京,总要好好与她说清楚。”

“我明白。”宋墨轻抚妻子的发丝,“咱们的怜君,比同龄孩子都要懂事。好好说,她会明白的。”

正说着,门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接着,怜君的小脑袋从门缝里探了进来,睡眼惺忪地问:“爹爹,娘亲,你们怎么还没睡?”

原来她睡到一半醒来,见父母房中仍有灯光,便穿着寝衣跑了过来。

宋墨朝女儿招手:“来,到爹爹这里来。”

怜君赤着脚跑到父亲身边,被宋墨一把抱起放在膝上。她揉了揉眼睛,看着父母凝重的神色,小声问:“爹爹和娘亲吵架了吗?”

窦昭失笑,替女儿理了理睡乱的发丝:“没有,爹爹和娘亲在商量事情。”

宋墨沉吟片刻,决定不瞒着女儿:“怜君,如果爹爹说要带你和娘亲去一个很远的地方生活,你愿意吗?”

怜君眨了眨大眼睛,认真想了想,问:“那里有书读吗?能骑马吗?”

“有,都有。”宋墨微笑。

“那爹爹和娘亲会一直在怜君身边吗?”

“当然。”

怜君伸出小拇指:“那拉钩,只要爹爹娘亲在,怜君去哪里都愿意。”

宋墨与窦昭相视一笑,与女儿完成了这个稚气却郑重的约定。

夜深了,怜君在父母怀中沉沉睡去。宋墨轻轻将女儿抱回她的房间,为她盖好被子。月光透过窗纱,照在女儿恬静的睡颜上,他俯身在她额间印下一吻。

回到房中,窦昭已铺好床褥。夫妻二人并肩躺在床榻上,一时都无睡意。

“离京前,还有些事情要安排妥当。”宋墨轻声道,“我会寻个合适的时机向皇上请辞。”

窦昭侧身面对丈夫:“皇上会准吗?”

“这些年,我树敌太多,皇上虽信任我,却也难做。”宋墨叹了口气,“如今主动请辞,对大家都好。”

窦昭沉默片刻,方道:“也好。这些年,我看着你在朝中辛苦,早就心疼了。去江南过几年清净日子,正好可以好好教导怜君。”

宋墨握住妻子的手:“这些年,辛苦你了。嫁给我这些年,没过几天安生日子。”

窦昭轻笑:“嫁给你,是我这一生最不后悔的决定。”

窗外风雪渐止,一轮明月破云而出。清辉洒满庭院,也洒进这对夫妻的心中。前路或许坎坷,但只要彼此相伴,便无所畏惧。

而此刻熟睡中的怜君,正做着甜美的梦。梦中,她和父母在一个山明水秀的地方,春日放纸鸢,夏日采莲蓬,秋日摘果子,冬日堆雪人。那里没有京城的繁华,却有着最纯粹的快乐。

她不知道,这个梦,很快就会成为现实。而她的人生,也将从此开启新的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