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捡来的狼崽总想护我 > 第27章 孤城日暮

捡来的狼崽总想护我 第27章 孤城日暮

作者:牧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9 18:54:22 来源:文学城

那个斥候滚下马背的时候,身体已经僵了,只有最后那一口气还凭着军人的执念硬撑着没有散。他说完那句话,整个人便像是被抽去了筋骨的麻袋,重重地瘫倒在将军府门前冰冷的青石板上,再没有了声息。夜风穿过空旷的长街灌进来,吹动着他身上那件早已被血污与尘土浸透得看不出原色的斥候服,那布料摩擦着地面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在这死寂的夜里听来竟比任何哭号都更让人心头发紧。霍铮站在原地,只觉得自己的耳朵里嗡嗡作响。他看见兄长霍凌快步走了过去,在那具尚有余温的尸体旁蹲下,伸出手探了探斥候的颈脉,又仔细地翻检了一下他身上那些深可见骨的伤口。

“把他抬进去,安置在偏厅,”霍凌站起身,那份镇定瞬间便压住了其他人的慌乱,“让管家去请城里最好的金疮大夫来,就说是我夜里练功,不慎伤了自己。记住,今夜之事若有半个字泄露出去,霍家家法处置。”他的目光从在场的每一个家将脸上缓缓扫过,那目光让所有接触到的人都下意识地垂下了头。几个家将立刻上前,七手八脚地将那具尸体抬了起来,脚步很轻地从侧门进了府。霍铮还僵硬地站在原地,他看着那滩在青石板上迅速凝固变黑的血迹,只觉得四肢都变得冰凉。霍凌走到他面前,伸出手轻轻地替他理了理被夜风吹乱的衣领。那份微凉的触感让霍铮激灵灵地打了个冷战,他猛地抬起头,看着兄长,嘴唇动了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想问父亲怎么样了,想问那三座卫所是如何失守的,想问他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可那些问题都像是被一块巨石堵在了喉咙里,让他窒息。

“去把门关上。”霍凌的声音依旧是那般平淡。他说完,便转身向着书房的方向走去。霍铮看着那个背影,似乎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依附的支点。他深吸了一口气,走到那扇沉重的朱漆大门前,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将它缓缓地合上。那两扇门在闭合的瞬间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也将门外那片风雨欲来的深沉夜色彻底地隔绝在了府邸之外。他知道,兄长原先那个孤注一掷的兵谏之策,就在方才那个斥候倒下的瞬间已经胎死腹中了。

第二日天亮,消息便像是无孔不入的瘟疫迅速地弥漫了整个京城。北境三卫一日失守、霍将军所部主力被围的消息,在城内激起了滔天的波澜。起初只是在一些茶楼酒肆里流传的捕风捉影的谣言,可到了午后,随着一份从宫中流传出来的邸报,那谣言便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京城里像是炸了锅,米价在一个时辰之内便翻了两番,城中几处大的粮铺门口都排起了长龙,百姓们脸上都带着惊惶与不安,彼此间低声交谈着。到了黄昏时分,城中九门便毫无预兆地落下了千斤闸,身穿崭新铠甲的城防营兵士取代了原先的京畿卫戍,在城墙上往来巡逻,盘查也变得比往日里严苛了十倍不止。整个京城都被一股令人窒息的压力笼罩着,风雨欲来。

朝堂之上,那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也进行到了最激烈的时刻。宰相张敬之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朝会之上痛心疾首,声泪俱下。他将战败的罪责全然归咎于霍家军的“轻敌冒进”,声称是霍将军为了邀功,不顾朝廷的固守待援之策,擅自出击,这才中了朔金人的埋伏,以至于落得全军被围的下场。他说得声情并茂,仿佛自己亲眼所见一般。朝中那些原本就依附于他的主和派官员立刻跟着附和,一时间,整个大殿之上都充斥着对霍家的口诛笔伐。天子坐在那张高高的龙椅之上,脸色苍白。接连的战败消息与朝臣们日夜不停的哭谏早已让他心烦意乱,那道曾经还算坚固的心理防线也彻底动摇了。他最终默许了宰相的提请,以“外防奸细,内安民心”为名,下旨九门戒严。圣旨一下,京城守军将领中凡是与霍家关系密切或是立场偏向主战的,一夜之间尽数被调往了闲职,换上的皆是宰相一党的亲信。

将军府外,那条平日里车水马龙的长街也变得冷清了许多。街面上多了许多巡逻的兵士,他们三五成群,腰间的佩刀在日光下泛着冷光。他们走过将军府门口时,总会下意识地放慢脚步,用混杂着好奇与戒备的眼神打量着那扇紧闭的朱漆大门。府邸四周那些看不见的角落里,也多了许多陌生的面孔,有挑着担子叫卖的小贩,也有蹲在墙根底下晒太阳的闲汉,可他们那双滴溜溜转的眼睛,却无时无刻不在监视着这座府邸的一举一动。霍凌原先计划联合城中忠义将领的后路,也因这突如其来的戒严而彻底被断绝了。

霍凌依旧每日照常去兵部当值,回来后便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只是府里的气氛却在悄然间发生了变化。一些在府里当差了十几年的家仆,陆陆续续地都来向管家辞行。他们走的时候,每个人都领到了一份极为丰厚的安家银两,是他们平日里十年都挣不来的数目。他们走的时候大多是红着眼圈的,对着管家磕了头,嘴里说着“谢大公子恩典”之类的话,却也不敢多问什么。霍铮看着那些熟悉的面孔一个个地离开,心里那份不安愈发地浓重。他知道,兄长这是在为最坏的结局做准备了。府里的人一日比一日少,到了最后,便只剩下一些从小跟着霍家兄弟长大的家生子,以及几位早已将自己当成霍家一份子的老仆。偌大的将军府一下子变得空旷了起来,走在回廊下,连脚步声似乎都有了回音。

新上任的城防司统领是前些日子来拜访过的钱汝成,他在戒严之后倒是成了将军府的常客,几乎每隔两三日便会亲自登门拜访,有时候是送来一些时令的瓜果,有时候是送来几坛上好的陈酿,姿态做得滴水不漏。他见了霍凌总是满脸堆笑,言语间也极为恭敬,一口一个“霍公子”,叫得亲热无比,仿佛他不是宰相的门生,而是霍家最忠实的盟友。他从不提朝堂上的那些风波,也从不问北境的战事,只是天南海北地闲聊,说些京城里的风月趣闻。霍凌也总是客客气气地将他请到正厅用茶,与他虚与委蛇。

那一日,钱汝成又来了。两人在书房里对坐,下人刚换了新茶。钱汝成的目光落在书案上摊开的一卷前朝书法名家的字帖上,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轻轻地叹了口气。“说起来,”他端起茶杯,用杯盖撇着浮沫,状似不经意地说道,“前几日整理旧物,无意中翻出了一桩前朝的旧案。说的是高宗年间有一位姓林的大学士,因为在自己的诗集里写了两句诗,便被人参了一本,说是心怀怨怼,讥讽朝政。高宗皇帝看了龙颜大怒,当即便下旨,将那林大学士一家三百余口尽数下了大狱,最后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真是可惜了,我听说那位林大学士,可是当时天下闻名的大才子,一手字写得是风骨凛然,只可惜……”他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了惋惜的神情,一双小眼睛却不着痕迹地观察着霍凌的反应。

“笔墨官司,向来是最无情的。”霍凌的声音很平淡,听不出什么情绪,“本朝太祖皇帝定鼎之初便立下祖训,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杀言官。也算是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了。”

钱汝成听了,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些。“霍公子说的是。本朝圣上仁德,自然不会发生那等惨事。”他说完,便又将话题引到了别处。

霍铮就站在书房的珠帘外,将那番对话听得清清楚楚。他看着钱汝成那张堆满了虚伪笑意的脸,只觉得心里一阵阵地发冷。他不知道那个姓林的大学士是谁,可兄长那句“不杀言官”的祖训却让他想起了父亲信中的那些话。天家的恩宠,有时候也是最烫手的炭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