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皇城有好事 > 第212章 第 212 章

皇城有好事 第212章 第 212 章

作者:清闲丫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03:24:17 来源:文学城

第二百一十二章

一早进宫,中宫遣来的女使就在宫门内迎候,径直将他们引去了御园。

这一场冬寒分外漫长,已是正月将尽,春意初萌,深寒尤在,街上才刚见着一点蓄势待发的枝芽,深宫御园里就已被各种盛放的花朵堆出了满目春色。

在今日阴沉沉的天色下,摇曳着不合季候的鲜艳。

原以为琼林苑的春华早发是城内外季候略有不同,这会儿走在这御园里,千钟才忽然明白,该是这严冬太长了,伺候这些花木的人有意将它们早早催发的结果。

从前在皇城最低微的罅隙里讨生活,只听着夹杂在风霜雨雪间的传言,让她想破脑袋也想象不出,这一堵堵高墙后金尊玉贵的日子是什么样的。

近来在这些高墙之间进出得多了,她才渐渐有些明白,活在这些高墙间的人,也是想破脑袋都想象不出,那些阴暗逼仄、缺衣少食的罅隙里是怎样一副光景。

就算他们想看,也一定会有人为着自己的前程而伸出手,紧紧捂上他们的眼。

皇后就在御园中一处被锦簇花团围着的小亭中,今日穿戴甚是随和,与这番精心堆砌出的春景几乎融为一体。

瞿姑姑与几位小宫人伴在左右,侍奉着她整理一些原不该如此早早绽放又早早被剪下的花枝。

庄和初就止步在小亭的台阶下。

千钟随着引路的中宫女使上前去,规规矩矩地道了请安的话后,便小心拿出那已粉身碎骨的翡翠镯子。

“自打上回险些弄丢了娘娘赏的这只镯子,我日日都戴着它,一刻不敢离身,哪知道昨日我跟庄统领话不投机,起了点争执,一时激动,一个不留神就叫让镯子从手上滑脱,掉到地上摔坏了。”

千钟虚实掺半地解释一番,又恭顺道:“我晓得,摔坏娘娘您的赏赐是大罪,不敢在您面前巧言狡辩,求您饶恕,但我与庄统领还是一同想了个法子,只盼着能做点补救,不枉费娘娘赏赐的一片恩情。”

镯子摔碎的事,昨日裕王府差人往中宫递话的时候就说过一回了,前因后果虽没说得这般详细,但除了这话里话外要与庄和初同担罪责的意思之外,大致也没什么出入。

倒是这句要补救的话,是新鲜的,皇后不动声色问:“是个什么法子?”

千钟一时没答话,转朝立候在亭外的那人看去,皇后轻一点头,那引路的女使便去请了庄和初过来。

庄和初见过礼,取出一纸函封,瞿姑姑接了转呈上来,皇后展开,见是一页图样。

是给金银匠人看的首饰镶嵌图样。

“镯身虽已一碎为三,然翠色不改,可煅金为枝,以金枝缠绕浓翠,取意金枝玉叶,繁茂昌盛。”庄和初颔首解释道。

千钟随着补道:“也能叫金玉满堂,富贵吉祥。”

皇后拈起一段碎镯,对着手中金枝缠翠的图样看看,喟然轻叹道:“这镯子,原也是为着贺你们成婚的,圆镯寓意圆满,如今缘尽镯碎,说起来,也算是天意使然了。”

碎镯与图样一并轻轻搁下,皇后又是一叹,隔着簇簇花枝看向千钟。

裕王未必打心底里拿她当真正的子嗣,但在做给人看的工夫上一点也不含糊,前日琼林苑燕射自不必说,今日进宫来请罪,她这一身装扮从头到脚亦是在礼数之内极尽富贵的。

比之当那空有虚名的县主时,富贵更甚。

好似有这股富贵撑着,人也显得挺拔了。

皇后语声柔了柔,“你既是裕王府嫡女,又封了郡主,便也是本宫子侄一辈的亲眷了。这些日子总想着该为这缘分赏你些什么,如今既需用金来弥合翠镯,本宫便赏你黄金百两,就照庄先生这图样,好好将这镯子镶补起来。”

话至此处,微微一顿,又话里有话似地道:“本宫看这法子甚好,身份是一回事,情分是另一回事,如此,也取个破镜重圆、情比金坚的意头吧。”

这便是不再追究这里头的罪过了。

千钟与庄和初一同谢了恩,千钟抿着唇迟疑片刻,似是有什么为难,到底又下定决心说还有一件要事。

“是件关乎朝廷的要紧事,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想求娘娘为我拿个主意。”千钟说着,眼睛朝立侍在皇后周围的一众人瞟了瞟。

皇后略一思量,唤过瞿姑姑,顺着适才的话道:“你且带庄先生去领赏吧。”

“是。庄先生请。”

瞿姑姑引着庄和初离开这花团锦簇的小亭,一路朝中宫方向而去。

初春原是御园里差事最多的时节,因着今日皇后在,大多在此当差的宫人都回避了,离开小亭不远,已是一片静寂。

瞿姑姑低低一叹,先开口道:“娘娘私下里仍敬您一声庄先生,是感念您这么多年来对大皇子的用心。娘娘常说,昔日宁王府最艰难时,先生肯赌上前程来教大皇子读书,堪比雪中送炭,如此情义,再多荣宠也难回报万一。”

“娘娘言重了,庄某罪人之身,愧不敢当。”

听着”罪人“二字,瞿姑姑又一叹,“娘娘心里都明白,若非有不得已的苦衷,庄先生绝不会伤大皇子毫分。只是,此事中还牵系两朝外使,乃前朝事务,娘娘委实不便多言,也望庄先生体谅娘娘的苦处。”

“劳娘娘挂心,庄某惶恐。”庄和初颔首向自己身上看看,“娘娘不怪庄某改换门庭,庄某已不胜感激了。”

皇后昨夜嘱咐的话,她已悉数送到,对庄和初这等聪明人,点到即可,多说也无益。瞿姑姑便也向他身上看看,顺着他的话将这篇揭了过去。

“庄先生今日这身公服是新裁的吧。这样才好,合该是新人新衣,才有新气象。”

庄和初莞尔笑笑,“这一模一样的公服,瞿姑姑竟认得这样清楚。想必是在琼林苑清理那件旧公服时费了不少心力,才如此印象深刻,还未专程谢过瞿姑姑。”

“差事而已,庄先生不必放在心上。”瞿姑姑轻描淡写罢,不再接那公服的话茬,只劝慰道,“荣辱升沉,时也运也,相信庄先生定还有直上青云之日。”

庄和初也不再提这公服的话,与她道了声谢,又道:“也有一事,要代郡主谢瞿姑姑。”

“郡主?”瞿姑姑微怔。

二人说话间已走出一段不短的距离,园中小径转转绕绕,再回看那小亭,早已被重重花木掩住,不见亭中人半分身影了。

浓沉的云霭如滴进笔洗的一滴墨似的,悬在天上缓缓浮荡变幻着。

庄和初如云霭般既沉又轻缓道:“瞿姑姑给郡主祛疤药膏,希望郡主抚平疤痕,不被过往牵绊,郡主很是感激。”

瞿姑姑笑笑,笑中噙着些慈悲的苦意,“郡主既已对庄先生说过,奴婢也没什么不便直言的了。那日去梅宅为郡主试嫁衣,看到郡主身上有不少疤痕,触目惊心。郡主蒙尘在外多年,按说已是苦尽甘来,但这些疤痕在身上,仍会不时地提醒郡主,也提醒她的夫婿与近身伺候她的人,她有段怎样的过往前尘。”

庄和初亦苦笑,“瞿姑姑是担心庄某会以此欺辱郡主?”

瞿姑姑摇头,“庄先生是君子,但亦是凡人。凡人夫妇浓情蜜意时,说什么都无妨,可过日子总免不了有磕碰,那时随口一句无心的嫌怨,对郡主就是万丈深渊。”

“瞿姑姑远虑,用心良苦,庄某惭愧。”庄和初略一沉吟,又道,“可是姑姑第二次为郡主送药膏时,庄某已是行刺大皇子的罪人。彼时郡主与我尚是夫妻,她是否参与行刺一事还未有定断,宫里留下她,是有软禁之意,瞿姑姑怎么还会念着为郡主抹去疤痕的事?”

瞿姑姑坦然笑笑,“庄先生不会不明白,那种境况下,宫内外多少双眼睛盯在中宫,娘娘也唯有对郡主施以仁惠,才不至令奸邪有隙可乘。”

“瞿姑姑的意思是,那日给郡主送药膏,是皇后娘娘的差遣?”庄和初追问。

瞿姑姑面上微微一僵,又一笑化去了,“既是积善累德,亦是为娘娘分忧。”

“娘娘所忧,是郡主近心口处的那道伤疤吗?”

瞿姑姑愕然一惊,顿住脚步,面上渐渐浮起一重沉云,话里倒还守着三分客气,“庄先生今日的话,奴婢是越听越糊涂了。”

“怪庄某语焉不详,言未尽意。”庄和初面不改色,依旧谦恭和气,亦咄咄逼人道,“庄某是想说,十七年前,是瞿姑姑亲手将郡主扔掉的,对吗?”

*

瞿姑姑引着庄和初离开不久,皇后便遣那女使带着一众侍奉在侧的小宫人们去园中各处剪花枝。

人都走尽了,皇后温声唤了千钟到近旁来坐,一边慢条斯理地侍弄那些花枝,一边和颜悦色道:“没有外人,不必拘着。是什么事拿不定主意,你且说来听听吧。”

亭内外清静已极,千钟还是又向皇后凑近些,压低着声道:“娘娘,我在裕王府里,发现我父王养了些很危险的男人。”

皇后修剪花枝的手蓦地一颤,愕然抬眸,“你是说,裕王在府中豢养私兵?”

“不不,不是兵!”千钟忙连连摆手,“是花里胡哨的那种,说话黏黏糊糊的,就跟外面酒楼茶馆里陪客的那种小倌儿一样,叫什么……面首。”

皇后的面色一时间比石桌上的花色还复杂,“裕王……养面首?”

“是呀!”千钟在眉头处纠出两道痛心疾首的浅痕,“我父王在朝廷里担着那么多紧要的差事,要是叫那些乱七八糟的人骗了去,可怎么好?就算他没叫那些人骗了去,单是这名声传出来,也是丢咱全家的脸呀。”

“……”皇后柔婉的唇角忍不住微微抽动了一下。

千钟全然不顾这些显见的脸色,只自顾自忧心道:“这事我越琢磨越不踏实,想着您兴许能知道,先王妃去后,这些年,我父王心里究竟惦念过哪家姑娘没有?富贵人家不都求个子孙昌茂吗,他一个亲生的儿女都还没有,怎么就一直不续娶呢?”

皇后僵硬地笑笑,将一碟点心挪到她面前,定了定心绪,才寻回起初那温和的话音,徐徐道:“真难为你如此细心,裕王弟实在是好福气。这些年始终未能替裕王府周全一桩合适的婚事,也的确是本宫的遗憾。”

说着轻一叹,转又道:“不过,本宫与皇上每每向裕王提及此事,裕王都一心念着与先王妃的情义,听他这样说,本宫与皇上也实在不忍,便也作罢了。”

千钟皱眉道:“保不齐,他是不好意思一口答应,就是跟您和皇上客气客气呢?”

“……”

皇后好容易维持住刚刚寻回的温和,重又理起那些花枝,轻叹道:“他如何想,本宫不得而知,但本宫与皇上也都是念旧情的。昔年南疆一战,裕王对皇上有驰援之义,本宫也一直感念在心,盼他一门瓜瓞绵绵,尊荣永续。但夫妻缘分强求不来,他既无心于此,便是机缘未到吧。如今有你侍奉在裕王膝下,本宫也安心许多了。”

“娘娘这么说,我就踏实了!”千钟眉头舒展,笑盈盈道,“娘娘您放心,我在裕王府一定尽心伺候,绝不辜负娘娘赏识。娘娘手里要是有什么裕王府的差事,也只管差遣我,我一定办到。”

皇后笑笑,目光里升起一贯的慈惠,“你若这么说,本宫确有桩差事,非你不可。”

“您吩咐,上刀山、下火海我都保证给您办周全。”

“你这张嘴,本宫这里哪有这等凶险事给你办?”皇后笑嗔一声,转眸朝那还搁在石桌上的碎镯间看看,略一沉吟。

目光再转落回千钟身上时,又是一片无可挑剔的温存。

“本宫自第一回见你,就瞧得出,你也是个重情念旧的孩子。你与庄和初夫妻缘分虽浅,但有言道,一日夫妻百日恩。庄和初伤大皇子,乃天意弄人,实为无心之失,奈何律法森严,不得不叫他落罪。本宫如今每见着他,心里都不是滋味。”

言至此处,皇后微微蹙眉,轻叹一声,“裕王一向御下严苛,你在裕王府里若能搏得裕王欢心,在裕王跟前说得上话,就念在夫妻一场的份上,多多照应庄和初吧。”

千钟愣了愣,这非她不可的差事,就是在裕王府里照应庄和初?

见千钟一时愣着没应声,皇后又笑笑道:“本宫并非强求于你,若是觉着为难,你只顾好自己就是,本宫相信,庄先生亦是有福之人,定有神灵庇佑,遇难成祥。”

“不为难,”千钟忙道,“娘娘放心,这差事,我一定办好。”

庄和初随瞿姑姑去领赏后就没再折返御园,千钟再见着他时,已是在宫门外了。

上了马车,庄和初只交代了几句皇后赏下的那些金子,便只字不再提与瞿姑姑同行那趟的事,千钟只当是为防着驾马的裕王府侍卫,也没多言。

一出宫,便是往梅宅去。

今日出门前,他们就同裕王说过,见过皇后,会顺路来一趟梅宅。

给裕王的说法是,自梅重九失踪后,她与庄和初都还没到梅宅里看过,只听说梅重九极有可能是在夜里不见的,要是能容他们在梅宅住上一夜,兴许能寻到些蛛丝马迹。

但为防打草惊蛇,错失线索,不能有裕王府的人随他们一同住。

裕王思量再三,到底还是应允了。

是以马车在梅宅门前停下,千钟与庄和初下了马车,裕王府的车马就很干脆地离开了。

早些日子京兆府的人来梅宅翻腾一通,一无所获,念着这片宅院前后尽是些轻易不便打扰的门户,便没再打这宅院的主意。

梅宅里原就人少,银柳回去千钟身边当差后,更是一团清静。

庄和初进门便与千钟去了她在梅宅里住的沉心堂,着人取出些她先前留在这里的衣裳,与她挑出一身不甚招摇的,吩咐人与她更衣。

千钟一头雾水地更衣梳妆罢,庄和初也从春和斋更衣回来,换了身同样不惹眼的便袍,来与她说,一起出门走走。

刚一出门,千钟就明白过来。

那裕王府的车马是干干脆脆地走了,可还有些藏在暗处的,他们一动,就不远不近、有恃无恐地跟了上来。

裕王自然不会指望这些人能避开庄和初的耳目,这只等同一句威胁,让他俩别生出那些个不老实的心思。

但显然,庄和初就是揣着不老实的心思出来的。

庄和初出门便带她往热闹里拐,也瞧不出是想去什么地方,只不急不忙地溜达,似是在漫无目的地寻觅什么。

直到忽然一阵尖锐急促的敲击声自远方高处传来。

是望火楼上传报火情的声响。

尖锐的敲击声有节律地响过一阵,甫一停歇,庄和初立时牵起千钟,“走。”

望火楼示警火情,不仅以尖锐声响警示周边街巷有火情发生,也通过敲击铁板的节律形成编号,示意楼上望见的起火方位,以便迅速指引救援。

庄和初便是牵着她直往那敲击所指之处去。

一众潜火兵与附近巡街的京兆府官差皆是往那方向赶去,更有些帮忙的与看热闹的,一晃眼就形成一片乌泱泱的人流。

千钟很快会意,与庄和初在这一片兵荒马乱间灵巧穿梭,三钻两钻,就将那些不争气的尾巴甩了个干净。

二人隐在一条不起眼的小巷间又待了片刻,庄和初才道:“要劳你带我抄条近路了。”

千钟问:“回梅宅吗?”

“去宁王府。”

千钟:我不仅看到了我还要出去乱说.jpg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2章 第 21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