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花妖医经 > 第97章 乐谱

花妖医经 第97章 乐谱

作者:清旷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6 21:52:51 来源:文学城

袁皇后主理后宫已有十年之久,她虽出身陈郡袁氏,但因为早年家中艰难,所以生性谨慎,行事惯来以稳妥著称。

所以,刚刚晨起,便耐着性子听大长秋上禀了一桩麻烦事:平旦时分,十一公主在潮沟边失足落水,勉强上岸后,便力竭晕了过去,刚刚被宫人发现。

袁皇后心下有些诧异——印象里,永训宫的那个小丫头近来已经不怎么爱闹腾着出宫了,这又是受了什么刺激?

莫非是因为昨日和亲的旨意?

唉……说起这桩赐婚,她也一头雾水。

北朝那边,魏帝拓跋焘本人,这些年间为了制衡各方,分别娶了夏国公主、燕国公主、柔然公主、北凉公主……所以,日后他的太子,现年五岁的拓跋晃,情形恐怕也差不离。

因此,北朝的后宫情势极其复杂,即便大宋的公主因为身份更特殊些,嫁过去能多些礼遇,也依旧需要长袖善舞,手腕玲珑才能为本朝争取到最大的政治利益。

从这点上来看,若要和亲,宫中明明有脾气秉性都更合宜的十公主刘英媚,宗室里恰当的人选更有好几个,怎么也轮不到永训宫那小丫头才对。

陛下治国理政上,一惯算得睿智明断,怎么可能看不清这些?——除非,这其中有甚么她不知道的隐情。

那,究竟会是怎样的隐情呢?

她理了理赐婚前后永训宫那边的事儿,一时没有什么头绪。

而且,圣旨已颁,盖棺定论,已没有任何转寰的余地……她如今能做的,只有保障此事顺遂落成了。

那小丫头身子以往似乎便不大好,如今又刚刚经了落水的事儿,得遣侍医去仔细听听脉,责令宫人们好好照料,万一夭折,可不好向陛下交待。

再者,和亲既已议定,便得早些挑个女史,去教她鲜卑语——那小丫头身上,原本就流着四分之一的白虏血脉,按说,学起来应当比寻常人容易些。

北朝那边尚行早婚,十一二岁她大抵便要出嫁……四五年的时间,也够了。

唉,只是那丫头的性子,实在和“婉顺曲从”没甚干系,这段日子还是禁了足抄抄经,磨磨心性罢。

*

永训宫的正殿寝居中,傍晚时分,阿从昏迷中醒来时,手中还死死握着那只青玉觽。

她吃过粥,服过药,听许沅说了皇后的处置后,并没有多大反应,只是强调:“管她遣几个人来,只一点,不许住在这 儿。你知道的,我讨厌生人。”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

小公主的病从四月初一直养到了五月中,才终于见了起色——她真的太过羸弱了,最易碎的白瓷雪玉般,经不起哪怕一丁点儿折腾。

这日,她终于可以自己下榻,并略微久站久坐。

于是,小公主坐到了许久不碰的卷耳几边,随手抽了案头的左伯纸,过了兔毫笔,蘸了墨,掭了掭笔,开始写写划划。

“泠淙滴咚——”

门外传来极悦耳的声响,是明磬。

他这人有趣得很,明明只是个虚影,却恪守着凡间许多啰里啰嗦的礼节,譬如进门之外需要叩询主人之类的。可是他根本都碰触不到门,拿什么叩?

记得那天她无语地反诘时,明磬着实为难了一下,可是转念间,他便想到了个好办法——门外的枫香树上清晨叶尖儿上总有露水,他可以弹奏露水发出声响,代替叩门。

——除了她之外,旁人也看不见他,也听不到他,所以此法十分隐蔽。

于是,这就理所当然成了二人之间的默契。

小公主敲了三声几角,算作回应,下一刻,抬头便见水青色深衣的少年走了进来。

“阿从已开始抄经了么?”

袁皇后布置的三十卷《妙法莲华经》,已经多日了,并不见她动笔。

“谁说我要抄了?”小公主顿了笔,目光落向窗外,撇了撇嘴,“一伙假慈悲的骗子糊弄人的把戏,就算杜撰了几屋子所谓‘经典’,臆造了几千个佛陀菩萨,假的也是假的。”

那些个名僧们若是少来宫里讲几回经,说不定她还容易上当点儿。

“再说了,皇后罚抄经,不过是嫌我脾气不好,想磨磨我……就算我一笔不动,唔,顾虑到我这副病弱身子,她也不会再罚我的。毕竟,我身子骨这么差,若是一不小心累死了,她可不好交待。”

少年轻轻叹气。

因为她在他面前从不掩饰什么,所以他便早早了解了这孩子的早慧与……无所顾忌。

“所以,阿从是在做什么?”他目光不由落到了她面前的纸笔上,问。

“唔,你且等一儿。”她笔下刷刷几下划拉完,然后将手中那张已写满半页的左伯纸递了过来。

“这是……”明磬抬了抬眉头——无他,这纸上字迹太过潦草,凌乱得春蚓秋蛇似的,实在太过难于辨认。

小公主仿佛才意识到自己的递过去的是一纸鬼画符,少见地有些窘迫,才想夺回来,却听那厢的少年已经有了头绪:“……曲谱。”

“嗯,那晚在乱坟岗时,我俩儿奏的曲子。”她瞬间开心了起来,也不打算夺回纸了——其实她不太介意在熟悉的人面前露丑,反正时间一久,总会知道她的真实面目,何必假模假式装样子。

“我每回都是随心随意地弹曲子,若是有特别喜欢的,便会将曲谱记下来,唔,因为写得快,所以也比较草,誉到卷轴上时会写得规整一些——不然下回自己也不认得了。”

明磬看得很仔细,而后看了许久……都快过了一月有余,阿从写的曲谱,一个音也未错。

这个孩子,在音律方面忆力实在惊人。

小公主却已经揽着裙角起了身,走向了东壁,在壁角的那张有些杂乱的架几案上翻翻找找,终于找出了……一大堆纸轴卷。

这些卷轴有新有旧,最旧的几张看起来都是快两年前的东西了,纸页泛黄得厉害,沿轴展开,上面都是曲谱,不过那会儿的字迹极为稚气,许多字都写得缺胳膊少腿,但细细看来,那纸上的曲子却灵力逼人。

后面的卷轴,字愈写愈长进,曲子也愈来愈有创见,其中几阙——甚至在明磬数万年的生涯中,也是少见的惊世之作。

眼前这孩子,甚至只有七岁。

“阿从不曾与旁人看过么?”他太过错愕,忍不住问。

“宫人们没几个识字的,许沅虽然学问好,却是校学女史,不是赞乐女史,自然也是不懂音律的。所以,你是第一个愿意看的人。”她抬眼看着眼前的少年妖物,一双清澈的褐色眸子里,透着一点亮光,“怎样?是不是有几段曲子还算不错?”

“是这世上顶顶好的曲子。”明磬点头,说得郑重。

“唔,我信你不会说谎。”她努力不让自己的尾巴翘起来,眼角却没忍住笑意。

小公主看起来恣意无忌,但骨子里其实很没自信,一直以来,做什么事只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才会真心觉得好……那怕只是朋友的慰藉,她也会有些开心。

后来的日子里,明磬与阿从便时常在有月亮的晚上,于后殿的野园中拔阮击水,有时会奏那卷轴上的曲子,不过大多数时候仍是既景作曲。阿从这段日子心情颇好,作的曲子节奏清新明快者居多,与以往迥异,所以常有出挑的作品。每遇佳作,她便像往常一样,一节节记谱,写成卷轴。

*

燕来雁往,引日成岁,这样的日子不觉间便是四载光阴。

元嘉十四年春,南朝皇帝遣散骑常侍刘熙伯出使北魏,商议纳币之事。纳币乃是婚嫁六礼中的第四节,纳成之后,便定婚期。于是,在刘常侍出使之时,建康宫的婚事,也开始筹备起来了。

但,处于联姻漩涡中心的小公主,却仿佛对此一无所觉,抑或是毫不在意,照常白天疏懒度日,记谱子;夜里荒园拔阮,看月亮。

作为永训宫里掌事的女官,许沅却有些开始替她着急。

但因为深知小公主的脾气,所以她并不会明着劝小主人对鲜卑语的学习上些心,或是去向皇后那边探探口风,打听嫁奁几何?婚期哪日?

只是,近来讲史,许沅都会多说些鲜卑那边的掌故与风俗。

其实,因为身上流着四分之一的鲜卑血脉,自小,拜这宫中“有心人”不知甚么用心,总爱在她面前提起些鲜卑旧事,所以,鲜卑一族的历史阿从算得上耳熟能详。

早在商代时,北境便有一个胡人部族,黄发碧眼,游牧为生,因为他们居于匈奴以东,所以被称为“东胡”。秦末乱世,东胡逐渐强盛,与匈奴交恶,被匈奴冒顿单于击退,退居乌桓山的一支被称为乌桓;而退居鲜卑山的那一支,便被称“鲜卑”。

这便是“鲜卑”这个族名的由来。

后来,从西汉到西晋初年,鲜卑与中原这边,一直是此消彼长——朝廷强盛时招降鲜卑,归附称臣;政局动乱之时,鲜卑便叛汉自主,叩边劫掠。

唔……也是灵活得过份。

西晋定鼎之初,晋武帝安抚鲜卑各部,授官以治,尚算和平。但八王之乱后,天下板荡,各部胡人纷纷南下逐鹿,本就强盛的鲜卑自然也要分一杯羹。

永嘉南渡后,北方诸胡割据各地,争相建国,单一个鲜卑,前后便建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南凉、西秦、北魏七国……不过么,几十年下来,被吞并的吞并,灭国的灭国,各有各的死法儿,现今只剩了一个强大无匹的北魏,几乎阐并了整个北方。

而北魏皇帝拓跋焘,自亲政以来,不止宽刑省赋,兴办教育,增辟垦田,移民牧畜,使得国力愈盛,更重要的是,他开始重用汉族士人,大力推行汉化,鼓励鲜卑贵胄与汉族高门联姻……这,大抵也是四年前遣使南下,向她的父亲请婚的理由之一。

这些事,她清楚得很,耳朵已经快要起茧子,但实在不忍心打断许沅。

而对方也终于察觉到了她的不耐。所以,后来每天的讲史,换成了各卷史书中的后宫故事……嗯,主要拣那些懂得明哲保身,最后能活到老死的讲。

阿从听得只想叹气……替用心良苦的许沅叹气。

这个几乎从小看着她长大的女官,明明手段玲珑,长袖善舞,有时候却也沾了些读书人的迂腐气,天真幼稚得有些过分——她不求自己这个不懂事的小公主在遥远的北地宫廷中怎样风光荣宠,只求她能安稳度日,寿终正寝。

可惜啊,这个期许,一开始就太过奢侈。

这篇结局真的挺好的~信我![加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7章 乐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