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花妖医经 > 第72章 水田

花妖医经 第72章 水田

作者:清旷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22:01:19 来源:文学城

五年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

刚过清明节气,暮春的最后一场雨淅淅沥沥落了半旬,洇得江南的空气里都弥漫着湿润的水气。清晨,薄白的水雾轻轻浅浅地笼着郊外大片水田,田塘里的荷钱菱角都初初冒尖儿,氤氲在雾色里,生嫩得连绿意都浅。

其中,有一片水田格外扎眼。

不种藕不种菱,而是种满了一种极其眼生的草。那草足足疯长了尺余高,在一片初生的荷钱菱角里“鹤立鸡群”。

“……寻到了。”草塘边,一个牵着黑马的少年驻了足。

他十六七岁模样,葛巾束发,眉目疏淡,虽褪尽了昔年稚气,却仍是一副天然清冷的模样。一身不绣不染的本色葛布长衫,薄缥的雾色里,衬得本就白皙的肤色冷得带了点儿霜意。

他将大黑马系在了水田边的缆船石上,自己敛了敛衣裾便蹲下身子,开始仔细观察眼前这从未在江南见过的“草”——

这草长势极好,狭长的羽形叶子每片都绿得结实,复叶簇拥着的长茎上,顶端纷纷打起了嫩紫的花苞,实在茁壮茂盛得过分。

他看得正入神,不料脚边的野慈姑丛里,扑撸撸飞起了一只色泽极艳丽的鸟儿,水珠子凉浸浸地溅到脸上,惊了少年一跳。定睛看去,那尚未飞远的鸟儿白头白颈、褐背褐腹,只翅尖上一点黑,拖着一尺多长的尾羽——是水雉。

小时候,他连弟弟养的田犬都分不清哪只是哪只,但自五年前起,不知不觉竟留心起了周遭各式的鸟儿,渐渐地,叫得上许多鸟雀的名字。

“湖中百种鸟,半雌半是雄……”

忽然,耳中传来一声极悦耳的歌子,接着是两个、三个、五个女孩子齐唱了起来,清水幼荷,女孩子们的吴歌像荷叶上的露水珠子似,清亮圆润,透澈入耳。

其中,忽然响起了一声雀鸟的鸣叫,配合着歌子唱出韵调来,特别极了。

少年猛地站起身来,因为蹲久了膝弯发麻,身子甚至晃了几下才站稳,目光却定定锁向雀声传来的方向,仿佛能穿透薄白的雾色看清什么似的。

渐渐地,一叶叶鳊鱼小舟自轻纱细烟似的氤氲雾色里载着歌声驶入了他眼帘,都是些十来岁年纪的女孩子,穿着一色素淡的苎麻衣裙,神情和歌声一样鲜活明媚。随着又一声呖呖的雀鸣,少年的目光定定落在了其中一叶舟上。

舟上的少女十三四岁模样,苎麻衣裙,木簪挽发,脚着草履,乌灵灵的一双眸子,瞳仁极黑,眼角却偏圆,熟稔的感觉扑面而来。

寻觅五载的人,就这么猝不及防地出现在眼前,他一时竟呆在了那里,微张着嘴,愣是说不出话来。

“许个小郎君,欲坐船唻?”却见那少女也朝这厢看过来,怔了怔,雀鸣一下止住,但随即便笑盈盈朝他搭起讪来,一口侬软的吴语,明快又活泼。

吴越之地,民风颇是不拘,浴佛节灯会上,士女连袂同游都不稀奇。田间阡陌,遇到这般清标的少年郎,女孩子搭个讪什么的,实在稀松平常,周遭的少女们见状,一窝蜂似的起哄笑闹了起来。

谢三长到十六七岁,因为性子板正冷淡,除却家中姊妹,认得的女孩子统共都没几个,惶论遇到这般阵仗,心里顿时一慌。

好在他惯了七情不上脸,暗自平抑了气息,随即便冷静了下来,从善如流地用吴语回道:“好唻。”

吴语有些晦涩,但他这几年里走了许多地方,同吴越之地百姓打过不少交道,早已架轻就熟。

那少女反倒有些意外,继而忍俊不禁,边笑边撑了长篙,鳊鱼舟一尾鱼儿似的朝他泛了过来,一路划到了河边的缆船石畔,熹微的晨光里,她仰头看过来,一双乌灵灵的明眸清莹得像荷叶上的露珠子:“郎君且上船唻。”

少年竟被那目光微烫了下似的,匆匆低头错开了眼,而后有些拘束地敛了敛衣裾,自岸边跳上了船。

“你怎会来京口?”待他在舟中坐定,她一面撑篙向东面僻静处泛,一面回头问,似乎是迁就他,所以切回了洛阳正音。

“你——”竟还记得我?

他从小就略微有些脸盲,不大熟的人,当天见过,翌日再遇也未必记得,方才能认出她,其实多亏了那嗓子极有特色的雀鸣声。

“小时候,我家院里的树上曾住过一窝红点颏,孵出了六只幼雏,阿兄总说它们长得一个样儿,但我每只都分得清清楚楚来着”女孩子笑道,回头看了一眼,见他这般拘束,索性调笑了句,“何况,像你这般好看的小郎君,可不多见唻!”

少年一下子被窘得耳根都微微晕红,有些无措偏开了眼。

啧……脸皮子怎么薄成这样儿?少女心下稀奇,却不再逗他,目光也移向前方,专心撑起篙来。

尚未日出,天空是透澈的水一般静谧清淡的缥青色,水上雾氛渐散,视野随之开阔,一望无垠的水田渐渐清晰起来,看得清不处远水荇和芡实沿水蔓延,只比荷钱大一些的浓绿圆叶挤得密密实实,而其中一丛芡实上,居然就这么无遮无挡托着圆滚滚的两颗蛋!

少年头回见这样的情形,不由好奇地看了过去。

“那是水雉的蛋。水雉懒得很,从不做窝营巢,蛋就直接生在茨实要么荷叶上,不掉到水里就成……真正‘泛家浮宅随水流’。”作为东道主,女孩子兴致勃勃地讲着水鸟们的趣闻,“对了,它们是雄鸟孵蛋,稀罕得很!”

少年听得认真,不时点头。待她说累歇了声,才道:“我此番,本是到南沙拜访一位长者,顺道往晋陵各地游历,途经曲阿一处驿舍时,遇到了桩不寻常的事。”

她怔了下才反应过来,他是在回答自己邀他登舟时的那个问题,遂问:“甚么事?有多不寻常?”

“那处驿舍的驿马都颇骠健。”少年语气认真,一板一眼地回道。

“扑嗤——”女孩子忍不住失笑出声,手上的长篙都划偏了一篙子。

少年被她笑有些心慌,却仍迅速理清了思路,有条不紊地说了下去:“江左并无牧场,吴越百姓也不擅饲马,加上……近年灾荒频仍,五谷不丰,是以,我从未在民间见过养得这般好的马。遂问了驿舍的吏员,据说是喂了一种便宜的新草料,不想马竟长得格外好。而这草料,便出自京口。”

“所以,我便一路北行,总算寻到了这儿。”

“你是说,这些秧草?”她挑了下眉,指了指远处那片“鹤立鸡群”的草田。

少年凝目向那草田,神色一瞬间几乎柔和了起来:“嗯。”

“大前年的时候,我同阿母接济过一些自陇右来的流民,有个老苍头临走时留下了些草籽。”女孩子提起了这草的来由,“据说,这是昔年博望侯张骞自西域带回来的草种,在西北要常见些。”

因为自幼织草的缘故,她对这些东西从不含糊,从小熟稔各种草,会辨草,也会莳草。得了草种后,便在自家后山试种,一季时间便摸清了这草的喜恶习性,长得颇好。可惜,这秧草叶子太短,草茎又偏水,不宜编织,但好在长得极快,又好养活,挺适合肥田。

北地农户习惯火耕,而江南则盛行以“水耨”之法来肥田。每年末冬,在田里种苕子、紫云英之类的杂草,次年等草长得盛了,便从根上芟了草,再放满水,把整片田泡烂,等草彻底腐烂成泥,田就肥了起来。到时候再插秧别稻,便长得特别好。

“因为长得好,近年我分了不少给邻里乡人,据说是有人当草料卖的,兴许便是这样流出去了。”少女见他看着那片草田不移眼,慷慨道,“这两年草籽已屯了几百斤,种植宜忌我也有了些心得,你若是要,明日来我家取便是。”

他怔了怔,但却意外地没有道谢,只看着她,语气郑重:“你不问我,要了这草用来作甚?”

“哪怕你是为了送到建康宫里给皇帝看新鲜,又与我何干?”撑篙的少女回了头,洒然笑道,“你是我朋友,送了你的东西便是你的,我乐意!”

清晨的阳光渐渐明亮得有些发白,少年立在舟头,阳光切擦过他颀长的身形,在水面投下一道影子,竟半晌都没动。

“我姓谢,家中行三。”过了良久,他忽然开口。

“陈郡谢氏的谢三?”女孩子闻言,不由惊奇地扬了声,“原来,你就是那个‘谢家三郎’啊?”

少年性子温谦,从不以声名骄人,这会儿只意外地看向她。

“十三四岁上就以诗文闻名京中,更在清谈会上得了王丞相青眼,前途无量……听说,半个建康城的官老爷们,都想把女儿许给你呢。”

建康城里,这位谢家三郎可出名得很,京口离得不远,她自然听过这位的名声,陈郡谢氏算不得江左第一等的高门,但谢家三郎,却是江左第一等的才俊。

在谢三当丞相之前,陈郡谢氏在东晋,的确不算什么顶级门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2章 水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