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古代家生子的生存指南 > 第17章 第 17 章

古代家生子的生存指南 第17章 第 17 章

作者:明玥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21:37:08 来源:文学城

自小,孙阿嫂就将她看得眼珠子似的,轻易不许她出院门,以至于春儿长到这么大,还没出过府。虽然,孙阿嫂也时常给她带些街市上的新鲜玩意儿,可哪比得上自己亲眼所见呢。

春儿几次软磨硬泡想要出府去玩儿,偏她娘总是不肯,还吓唬她说怕叫拍花子的拐走了。哼,分明就是糊弄小孩儿的。

同住一个院儿里的椒姐儿就经常出门。这丫头比她还小两岁呢,如今已经在大厨房当差了,自己拿着一份月钱,想买什么就能买。她就看见过几次,椒姐儿带着她兄弟豆哥儿大包小包的从市集回来。叫她心里怎么不羡慕。

所以,如今胡姣的提议,在春儿听来不啻仙音。去市集卖点心,那岂不是能日日出门了?还能得份儿跑腿钱。简直就是天上掉馅儿饼!

因此,孙阿嫂话音才落,春儿就频频点头还连声催促问什么时候能开始。

孙阿嫂本就有意,又见女儿欢喜,忙不迭地就应下了。

胡姣见事情顺利,当下便与孙家母女商定:每日由胡家负责备货,孙家出春儿这个劳力,与豆哥儿搭伙儿,去南市口人流最旺的地段摆个小摊儿。所赚银钱,刨去本钱后,两家三七分。

孙阿嫂本还觉得自家只出个人,拿三成有些占便宜。胡姣却道春儿姐姐每日奔波也辛苦,理应如此,孙阿嫂这才感激不尽地应承下来。

翌日,天刚蒙蒙亮,胡姣便与刘氏手脚麻利地将昨日备好的三样点心,分门别类用油纸和竹筒装好,整整齐齐码放进两个结实的竹筐里。

本来刘氏还有些不愿意,认为自己下了工也能带着豆哥儿出去,何必还要搭上孙家,还给三成利,这不是白白送钱给人家吗?

胡姣细细和她分析了一番。从前是她考虑不周,只顾着自家发财,却忘了邻里。这几户人家都在一个院儿里住着,什么风吹草动能瞒得过眼?若是人家心生嫉妒,想要坏事,那可是防不胜防。所以自家吃肉也要让别人有口汤喝,这样才能做得长久。

选孙阿嫂家,是因为她人还算厚道,又和金桂娘不对付,能帮着盯住她别使坏。且春儿爹又和胡舫在一个庄子上,自家对春儿好,她爹关键时候也能照应着点儿胡舫。再说,刨去本钱三七开也不少了,还省了刘氏的事儿,以后她只要下午在家把第二天的材料准备好就成。

胡姣说的清楚,刘氏也不是个不晓事的,听女儿如此,哪还能不明白她的苦心,再加上也存着膈应金桂娘的心思,于是早早便起来帮忙。

一旁的豆哥儿早已穿戴整齐,小脸因着兴奋显得红扑扑的。

春儿也难得起了个大早,将两根小辫子梳了又梳,换了件半新不旧的粉紫色细布夹袄,又往鬓角簪了朵小小的浅黄色绢花。这绢花还是他爹去年过年给她买的,要十个铜子儿,轻易舍不得戴呢。

然后,在孙阿嫂的声声叮嘱里,与豆哥儿一人提着一个沉甸甸的竹筐,兴冲冲地出了门。

南市口果然名不虚传。青石板路两旁,各色摊贩早已支开,吆喝声、讨价还价声、骡马嘶鸣声、孩童嬉闹声汇成一片,热浪般扑面而来。卖针头线脑的、卖时新果子的、卖泥人糖画的、卖热气腾腾的早食的……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

豆哥儿机灵,拉着春儿寻了个靠近街口又避风且显眼的位置,将竹筐放下。春儿则有些手足无措,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流,一张俏脸绷得紧紧的,方才出门时的雀跃被这汹涌的人潮冲散了大半。

豆哥儿看出她的紧张,小大人似的挺起胸膛,深吸一口气,随即扯开嗓子脆生生地吆喝起来。

“好吃的点心果子嘞——又香又脆的焦糖米花,酸酸甜甜的海棠冻,吃了还想吃的怪味花生,都来瞧一瞧看一看喽!”

这稚嫩却清亮的声音立时吸引了不少目光。几个挎着菜篮子的妇人停下脚步,好奇地围拢过来。

“小哥儿,你这卖的什么?名字听着怪新鲜的。”一个穿着靛蓝布裙、面容和善的大婶笑着问。

豆哥儿早就跟着胡姣练出来了,此刻一点儿不怯场,麻利地打开一包焦糖米花,捧到那大婶眼前:“婶子您闻闻,香不香?一文钱一包,买三包只收两文钱!又甜又脆,保管您家娃娃爱吃!”

那金黄油亮又散发着浓郁甜香和谷物焦香的米花瞬间勾起了大婶的兴趣。她捏起一小撮放入口中。

“哎哟,又脆又甜,还不粘牙,香得很!给我来三包!”说着便摸出两个铜钱。

“好嘞!”豆哥儿脆声应道,手脚麻利地包好三包米花递过去。有了这头一单,围观的人更多了。

春儿见状,也鼓起勇气,学着豆哥儿的样子,拿起一筒晶莹粉嫩的海棠冻,只是还有些紧张,说出来的话磕磕绊绊的:“这、这是海棠冻,冰凉滑溜,酸甜开胃,一文钱一筒,竹筒押金一文,还筒退钱……”

她生得秀气,此刻脸颊微红,怯生生的模样反倒惹人怜爱。

一个带着小孙女的老婆子被那粉嫩剔透的冻子吸引,掏钱买了一筒。小孙女迫不及待地用竹勺子挖了一口,酸甜冰凉的滋味让她满足地眯起眼。这婆子瞧见孙女吃着不错,又买了一筒自己吃。

“这什么怪味花生,也给我来一包尝尝。”一个穿着绸衫的大官人挤上前,指着那裹着面衣、散发出奇异辛香的花生道。两文钱一包,他倒不嫌贵。

这大官人本姓郑,家里开着三五间赌坊,惯爱在市集淘腾新鲜吃食,今日偶然路过南市口,瞧见这小摊子人头攒动便来瞧瞧。旁边有认出他来的,还问他最近在哪里发财。郑官人笑着说了两句,接过豆哥儿递来的油纸包,朝那人一拱手又去寻找下一个目标了。

日头渐高,小摊子的生意也越发好。豆哥儿和春儿两个,一个负责招呼客人、拿东西,一个负责收钱找零,直忙得额头冒汗。还不到午时,两个竹筐便已见了底,最后几包怪味花生被几个结伴逛街的小媳妇抢购一空。

两人收了东西往回走,一边走还一边叽叽喳喳地说着方才的见闻和趣事。

豆哥儿更是坏笑道:“春儿姐姐,明儿个咱们还来,到时候你肯定就不结巴了。”

春儿的脸“唰”地红透了,作势要去拧豆哥儿的嘴:“小坏蛋,让你不学好!”

豆哥儿嘻嘻哈哈地躲开,两人笑闹着跑进了巷子口。这一幕,恰好被端着洗衣盆晾衣服的金桂娘看了个正着。

金桂娘站在自家门口,眼巴巴瞅着春儿和豆哥儿手里空空如也的竹筐,再听听他俩那快活的声气,只觉得一股酸水儿翻腾直冲脑门。

春儿那丫头片子,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如今竟也能跟着胡家那小子去市集卖点心了?瞧那神气活现的样儿,肯定没少挣吧……

金桂娘心里像有千百只蚂蚁在啃噬,又痒又疼。

她越想越不是滋味,连带着看自家缩在角落里默默补衣裳的金桂,都觉得格外碍眼。同样是丫头,怎么人家椒姐儿就能带着弟弟风生水起,自家这个就跟个锯嘴葫芦似的?

她“哐当”一声将空了的洗衣盆重重撂在地上,倒把金桂吓了一跳。

金桂娘也不管女儿,一屁股坐在门槛上,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胡姣家的方向,心头那股邪火烧得她坐立难安。

不行!凭啥好处都让胡家占了去?她刘辣子能搭上孙家,难道就不能搭上我家?都是一个院儿里的,我家金桂也不比春儿那丫头差!

这念头一起,便再也按捺不住。金桂娘猛地站起身,掸了掸衣襟上并不存在的灰,又对着水缸里模糊的倒影理了理鬓角,努力挤出个自认为和善的笑容,抬脚就朝胡家走去。

“她婶子,她婶子,在家吗?”

金桂娘站在胡姣家门外朝里喊,声音又高又亮,带着点刻意的亲热。

刘氏探出头来,见是她,脸上没什么表情,不咸不淡地道:“是金桂娘啊,有事?”

金桂娘堆着满脸笑,一步就跨进了门里,熟络得仿佛回了自己家。

“哎哟,瞧您说的,没事儿就不能来串串门儿,说说话儿了?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咱们同在一个院儿里住着,就该多走动走动,亲近亲近,您说是不?”

她一边说,眼睛一边往里屋方向瞟。

刘氏倚着门框,双臂抱胸,不往里让,也不搭话,脸上露出一个“你有病”的表情。

金桂娘见她这副油盐不进的样子,心里暗骂,脸上笑容却越发灿烂,凑近一步,带着十二分的讨好。

“刘嫂子,我可都瞧见啦,春儿那丫头今儿个跟着你家豆哥儿去市集上卖点心,那生意可是了不得,回来的时候,俩孩子乐得跟什么似的。我就寻思着,嫂子你真是个有福气的,椒姐儿手巧,豆哥儿机灵,这日子眼看着是越过越红火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 17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