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功名半纸 > 第14章 文过饰非

功名半纸 第14章 文过饰非

作者:青隅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30 16:42:09 来源:文学城

招抚使出海后廿日有余,刚过小满,陈海给了回信,谢陆总督恕其家眷,又讲离岛非他一言堂,招抚归顺事,还需再与其他几位船主议过,并承诺在下次通信之前,绝不骚扰横州沿岸。

陆明钦拿到信后冷笑,陈海说得冠冕堂皇,无非是借天时不利,给官府买个乖。

过端午后,江岭多暴雨风潮,海面航路受阻,不利匪寇登岸。宣军为避海溢,从寿永一侧撤离。在横州两月,道署与总督署也压了不少公务,又兼巡检河防,陆明钦等人暂时回了建州。

仲夏的最后一天,圣旨到了总督衙署。

因江岭总督陆明钦进献白鹿,龙颜大悦,赞陆制台平寇有功,国之栋梁,读罢白鹿表,又爱惜林南叙的才华。遂下旨,流落横州的林铣之女林南叙因守卫严溪有功,功过相抵,留为总督府文议,赐还抄没的家宅,并有补偿。

陆明钦终于解了朝堂的困局,得以专心抗倭。

总督署里,传诏的中使离开后,几人看着圣旨,却并没有很高兴。

终于还是秦长忆先开口。

“什么叫功过相抵!林姐姐明明没有罪!”

卫襄吓得赶紧去拽秦长忆:“祖宗你小点声,这里可不是严溪。”

中使还没走远呢。

陆明钦身边的年轻男人尴尬咳了一声:“卫大人,你要不要先放开秦姑娘。”

“呃……”

秦长忆瞪他一眼,甩开手。

“秦姑娘少安毋躁。严党盘踞朝堂多年,许多案卷还在审理。”那人温声与秦长忆解释,“前月仇伯斋遭弹劾,圣上令明堂卫查其罪状,林家旧案或许也可籍此平反。”

卫襄听着这话,想,以诏你当心林文议拆台。

从来圣心无错,怎么会轻易承认自己误信谗言冤杀忠臣,林大人真要平反,怕是得等到新帝即位。如今皇上才过而立之年,皇长子不过五岁,没影的事呢。

顾以诏的话,也就哄哄不懂朝堂的秦长忆。

他这样想着,看了眼林南叙,却见她垂眼站在秦长忆身侧,并没有要开口的意思。

“既然顾大人都这么说了。”长忆撇撇嘴,又瞪了眼桌上的圣旨,没再说话。

顾同知出身江淮世族,投戎前以词赋著称,人也温和,长身玉立君子相,风骨明秀。在秦姑娘眼里,天然就比卫襄这种嬉皮笑脸的人多几分可信度。

林南叙也不想在这件事上纠缠,本想先让长忆离开,却见蔺靖拿着一封信进来。

“离岛送来的。”

陈海的第二封信讲自己有意归顺,只是惧怕朝廷问罪,倭寇报复,又恐归乡后无以为生。恳请市舶司为其签发船引,让手下诸人能往南洋诸岛货运往来,不致饿死。

几人脸色都不是很好看。

别说陆明钦,就是贺时行那位师相在这,也不敢答应。

市舶司属内廷,直承天听。横州剿倭不利,还让皇帝向假倭妥协,怕不是是嫌九族命长。

况且东南各地下辖海商皆有定数,横州府的罗家便是其一。何贵本人失足落水已死,但他手下几十个降匪,而今还在罗家地界上做工。

横州备倭这几年,罗家捐了不少军需,陈海要船引的事漏出风声,罗老爷不会善罢甘休。

陆明钦拿着信想了想,看向卫襄:“卫伯父当年曾协办江岭一代朝贺海事,和市舶司的人应当……”

“你别想!陈海这要求绝对不能松口!”卫襄毫不留情打断陆明钦的话,“东南商宦盘根错节,内侍省从来跟中书省不是一路人,况且你在舟川时——”

“我没蠢到要找死。”陆明钦冷笑,“只是想告诉市舶司和罗家,他们喂的狗要来撬行了。”

卫襄和顾以诏一时都无话,只有秦长忆瞪大了眼,问:“你说罗老爷通倭?”

秦长忆正要再说什么,林南叙扯了一下她的袖子,道:“你先出去吧。”

她转过头,怔怔看着自己的姐姐,轻声问,你知道?

怎么会呢?

罗老爷不是横州府出了名的善人吗?

去年年下时,俞参军还去过罗家。

见林南叙不回答,秦长忆看向蔺靖,骤然抬高了声音:“你和俞大人也知道吗!”

为什么所有人都这么平静。

“这不重要。”林南叙抓住秦长忆的手腕,“没有证据之前,我们不能轻举妄动,京里更不会派人来查。”

长忆愣了一下,随即推开林南叙,跑出了正厅。

顾以诏担忧看向林南叙:“秦姑娘她……”

“罗升和严溪衙署往来不少。”林南叙慢慢转了一下腕上的镯子,轻声与几人解释,“去年横州府欠饷,严溪军的冬衣还是仰仗罗老爷帮的忙。”

秦长忆从前只见罗升的善举,一时接受不了,衙署这些人却是心知肚明。

倭人睚眦必报,罗家敢主动收容给宣军带路的降匪,却没遭报复。

势家藏匿亡命,暗中出售物资与番人海匪牟利,并换取船队安宁,不是什么新鲜事。

市舶司或许知情,或者不知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只在一个字。钱。

宫里要银子,上司要打点。商队赚回来的钱,也少不了市舶司一份孝敬,天高皇帝远的,豪族宦官相护,左右剿倭的事已经变成朝堂博弈,能和倭匪讨个安宁,便糊涂着过吧。

横竖他们三赢,输的只有百姓。

林南叙抬眼,与蔺靖对视片刻,后者无奈叹了口气,讲,我去找长忆姑娘。

她等蔺靖出去,才又开口:“罗升和江岭市舶司总管祥吉往来密切,去年秋天,罗升刚给自己的小女儿订下跟祥公公甥子的婚事。”

内侍省的外派总管太监不受地方官府统辖,只向内廷呈秉。十六年明堂卫来江岭查李良符案,不知为何与市舶司有过龃龉,似乎与绍台的海商通倭有关。

陆明钦曾任绍台参将,和李良符案又牵扯颇深,林南叙不确定他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但张肃元的攻讦才平息,他们不能再得罪内侍省。

“先去会会那个罗升。”

陆明钦看着林南叙,唇角笑意散漫。

“辛苦林文议,又要跟我奔波。”

先前与横州府乡老士民问话时,陆明钦找过罗升,这人却称病推辞,与罗升交好的士民也都说,陈海只是最早在罗家做过几年工,自立门户后,便与老东家再无往来,还曾因劫掠罗家的商船,被罗老爷痛骂忘恩负义。

那时候严溪战事紧迫,陆明钦没空收拾他,如今也该让姓罗的吐点东西了。

卫襄凑近陆明钦:“我也去。”

他的搭档瞥他一眼,无情道:“你留下应付祥吉。”

“……”

卫大人还没来得及哀嚎,又听见陆明钦补了一句。

“见他的时候,记得把库里那座金佛带上。”

“明钦……”卫襄抓着搭档的袖子,可怜兮兮看他,“你忍心留我一个人受苦吗。”

陆明钦把衣袖从卫襄手里扯出来,看这小子无精打采趴在桌子边,拿了块桃酥塞他嘴里,嫌弃道:“不就是几个阉伶吗,又不会吃了你。”

卫襄闷闷咬了口桃酥:“你说得轻巧,之前要不是我摁着你,你都快拔刀了。”

他又看顾以诏:“要不顾大人陪我一起去?”

不等顾以诏回答,陆明钦先白他一眼:“你别祸害以诏。”

卫襄闻言又去拽陆明钦的手腕,故意捏着嗓子学那些阉人的腔调,道:“陆制台好狠心哦,有了新欢就不认故爱。”

“……”

陆明钦毫不留情给了他一记爆栗。

旁边的林南叙不知道卫襄发什么疯,顾同知叹了口气,小声跟她解释:“祥吉在宅子里蓄养了许多刚过幼学之年的阉童,平日让他们做侍女打扮,伺候起居。又挑出一些跟着梨园师傅学戏,每逢客人登门,祥吉便令他们给来客排戏。”

顾以诏没有明说,林南叙也猜得到,这些阉伶唱得肯定是些上不得台面的淫词,或许还有不堪入目的浪荡行径。而登门者多有求于这位总管公公,不敢驳他的面子,只好强颜笑纳。

虽然祥吉对着卫道台不至于太过分,但被这样一群涂脂抹粉的阉人围着,也够不自在了。

“林文议去过一次就知道了。”卫襄揉着额头,一脸苦闷。

如果不是为了去探祥吉的口风,他才不要去他的宅子。那鬼地方还没进门就能闻到一股甜到发腻的香脂味,再加上那堆夹腔弄调的东西,卫道台只觉得连上来的茶都浮着一层粉垢。

卫道台想,还好祥吉没见过小时候穿女装骗他的陆明钦,不然陆大人怕是也要被抓到祥公公的宅子里,哪还有机会在江岭建功。

毕竟祥吉第一次见陆明钦时,看得眼睛都直了,只恨不能当场将其收归己用。那时候李部堂还在江岭,祥吉当着他的面,到底不敢造次。

后来李良符失势,祥吉又几次邀陆指挥使过府一叙,他们去过两次,如果不是卫襄拦着,陆明钦怕是要拔刀砍人。

直到十六年陆明钦从舟川回来,升了江岭总督,祥吉才彻底收敛。

陆明钦又敲了卫襄一下,言简意赅:“闭嘴。”

林南叙去那种鬼地方,只怕会被吃的连骨头都不剩,他不可能冒这个险。

而林文议听着几人的对话,想,难怪十六年时几个明堂卫见过祥吉,脸色那么难看。

她不想跟他们继续这个话题,又担心秦长忆,见陆明钦没有别的事,便起身告退。

卫襄想着见祥吉的说辞,也没有心思再和陆明钦闹,房间里三人沉默良久,还是顾以诏忍不住叹了一句,这到底是什么世道。

鬼神粉墨登场,泥胎高踞佛龛,英雄贤达皆得意。

只有百姓人不人鬼不鬼的活着。

“什么世道。”陆明钦笑里讥讽嶙峋,“我们在舟川,不是已经见过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