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扶柳 > 第16章 第十五章变故

扶柳 第16章 第十五章变故

作者:小念BoBo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31 20:51:39 来源:文学城

小令离开后,我犹豫了一下。依稀记得书上写了,按压前要给溺水者通气,而我少了这个步骤……

他帮过我,我算是还他的。

我跪坐在地上掰开他的嘴,不经意瞄了眼他眼下的妖痣,骤然变得紧张。

他的气息很淡,手往上移,我捂住他的眼睛,遮住那枚痣,俯身低头,他的脸近在咫尺。我贴住他的唇往里吹气,他的唇出奇的柔软。

我是最信书本上的知识的,希望它不要骗我。

一下,两下,三下,我边按压他的胸边给他渡气,手都按痛了,他终于有反应了。我慌忙退开身子,结果他呛着吐出两口水就不动了,恢复死人的样子。

怎么回事,这跟书里说的不一样。正好小令端着姜汤回来了,死马当活马医,干脆把能做的都做了,醒不醒就看他自己了。

“小姐当心,姜汤有些烫。”

我从小令手上接过姜汤,小令提醒道。

“无事。”是有点烫手,我小心的端着碗边,“小令,你把他扶起来些。”

舀勺姜汤,我让小令托住他的后脖,迫使他呈身体直立,头往后仰的姿势。

我揪住他的头发往下扯,勺子抵着他的舌根,姜汤缓缓流入。喂着喂着,碗底没剩多少,索性直接倒了进去。

火炉在他旁边烧的烘人,他的里衣渐渐干了,担心不够,我把身上的厚袄脱下来盖到他身上,又让小令再灌了两个汤婆子来,一个捂手,一个捂脚,最后封一床棉花被。

午后末时出门,冬天天黑的早,这会儿天已经暗下来了。汤婆子换了三四回,他任没有醒过来的势头,不过手脚渐渐回温,也算是变好的迹象。

这人毕竟是男子,我已是及笄之年,孤男寡女,怎么能共处一室。

小令不放心我与他独处,在我内室打了个地铺。

寅时五刻,我睁开眼,这是我夜里第四次醒。小令的呼噜声太大了,我仿佛又回到了第一次与她同床的时候。

炉火有些小了,我起来去查看那人情况。

他睡的工整,汗如黄豆,眉心深皱。让人不解的是,他虽然出汗,但体温依旧极低,不是正常人的温度。

棉花被往下扯了扯,我拿出里面裹着的厚袄,轻轻擦去他额间的汗。抬眼,目光所及是他不安的眉弓,伸手,我顺着皱纹揉开,想抚平他眉眼的阴霾。

“!……”

蓦地,他不知何时醒来的,陡然一转,大手压住了我的后腰,那人张口咬上了我细弱的脖颈。

“痛…”脖间刺痛,他的上牙有个小尖,刺进我皮肤里,跟疯狗一样。

好心没好报,我就不该心软的。

小令的呼噜声震耳欲聋,她睡的沉,半点没注意到这边。他捂住我的嘴巴,我挣扎着,发不出什么声。

我踢着腿,咬住他捂我口的手,下嘴毫不留情,瞬间铁涩的血腥味蔓延。脖间的力道逐渐松了,但是他没有移开,翻身把我压在下面,箍住我乱踢的腿。

男女力气悬殊较大,我气急了,薅住他的头发往后扯。

“嘶——”

他头皮发麻,疼的松开了口,只是好像很不舍,离开前还伸舌丁吮了一下。

“以后别随便救人了,小柳儿,你救的可不是什么好人。”

好,我肯定记着。

看他潇洒的翻窗离开,我愤恨的喘着气,咬牙记下这笔账。

梳妆台的铜镜前,我背对身子,艰难的扭头往后看,后脖上被他留了口深深的牙印,非常明显。

还好这是冬天,可以穿绒脖遮挡,不易被人发现。我心里想了无数个报复他的法子,日日去后园蹲他,两个月了,他一次也没出现,我脖间的牙印慢慢消失。

冬过春来,万物复苏。

我心里油然生出一种预感,那人再也不会出现了。

开春李夫人生了一场病,李大人多次上奏,想辞官养老,专心照顾夫人。皇上没有批准,朝廷上尚有年过半百的官员,李大人是有才之人,不过四十小几便想养老,这怎么行。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顾小家而忘大国,若是让言官知道了,定要写无数奏折来弹劾他。

皇帝知道李大人爱妻之心,拨赐两名御医来李府照顾,彻底断了他的话头。

李夫人前前后后养了足月病才好,在病好前,我曾与阿姐去寺庙替夫人祈福,如今好了自然是要去还愿的。

李夫人与我们同去,捐了大笔香油钱,临走时我们巧遇一高僧。

高僧拦住李夫人,劝导李夫人要节俭度日,不可奢靡。可李府算不上奢靡,只是人多如云,于是李夫人回来便遣散了许多家仆。

遣散家仆,还卖身契,又给大量银两,府里人走了大半,李府一时冷清不少。

连枝把妹妹送出去了,她没有走,小令也没有走。小令说她不知道该去哪儿,她早已把李府当成自己家了所以她不愿离开。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晚春时节,园中花蕊消残,李大人和李夫人提议让阿姐带我下江南玩一趟,顺带避暑。李大人给亲友寄信,托他照顾我们。

我是个畏寒嫌暑的性子,江南多烟雨,江水如画,烟雨如绸,这里的风景极美,使我刚来便爱惨了这儿。

李大人的亲友住在一个漂亮的山庄里,那里人烟稀少,邻里左右和善友好,基本上没什么青年人,多是老人和孩童。

山庄偏远,我们找了好些日子才找到。那人身份神秘,性格古怪,据说他曾归隐于世,无人知晓他在哪儿。

从客栈出发前去山庄,阿姐再三交代我不要招惹他,最好避着点。

到了地方,我们敲门静候,原以为他是个老人家,没想到并不算老。那人过来开门,脸上带着一个木质面具,声音听起来约莫三十多,是个中年人。

他院子里晒满了药材,只留细细的羊肠小道供行走。有几种药材眼熟,我在书上看到过,仔细辨认也能认的出来,但大部分都陌生不识得。

那人竟是个医者,而且看上去医术高明。我心里对他起了崇拜之意,想向他求学医术,可阿姐说过他性子无法琢磨,高深莫测,纵而我不敢唐突了他。

我们在山庄住了两个多月,过了炎夏阿姐的婚期近在眉睫,皇帝来旨,传她早日回京准备。

阿姐走了我自然得跟着回去,只是好不甘心。我在山庄做了两月苦力,别说是求学了,神龙见首不见尾,他鲜少露面,根本不理人。

载着满肚怨气回去,归来才知李大人病了。

自我们离开起,他忽然一病不起,重病缠身乃至无法上朝,皇帝虽给他批了长假,但一直没找人代行他的职务。

两月了,病迟迟不见好。他脉象紊乱,却不见有突出病因,皇宫里来了好几波御医,全查不出个所以然。

有个御医因太无能,离谱至极给李大人摸出喜脉,竟说李大人怀了对龙凤胎,直接被打了二十大板革职了。

他的事例吓得太医院瑟瑟发抖,个个推脱,搞得没有大夫敢来李府为李太傅诊治。

眼看事情堆积成山,李大人向上举荐一好友,让他暂时顶替自己的位置,这次皇帝不得不答应。

…………

“李太傅今日可好些了?”

李夫人摇摇头,沉默不语,愁容满面。

“是曹兄吗?咳咳…咳咳咳……”

屋里传来剧烈的咳嗽声,好像随时会咳断气。来人闻声止步,长叹一口气,整理好仪表才推门进去。

这次来看望李源绍的便是代行他职务的曹尽。

曹尽进门正好看见李源绍捂口止咳,他眉眼狰狞,脸上满是痛苦之色,隐咳下,捂住嘴的手帕印出点点红花。

曹尽被吓到了,担心的快步走上前,“李太傅怎么会咳得这么严重呢,帕子上全是血渍。”

李源绍艰难的摆摆手,已说不出话来,站一旁伺候的侍从上前替他扶背,开口难捱道:“原来大人只是小咳,现在大人连喘息都难。”

他竟严重至此吗?看上去时日无多。

曹尽心下震惊,像是不忍看到他这个样子,很快就告辞了。

今年年初李夫人就病了,李夫人病好没多久,李大人又接连病倒。

据此,外面流言蜚语层出叠见,皆说李府沾了不干净的东西,搞得人心惶惶,一下子府内又走掉些侍仆,变得冷清凄惨。

民间谬言被人传到了朝廷,顾明昶想为李府撑腰,于是向上上奏,望早日与阿姐完婚,以嫁女之乐为李府与李大人冲喜。

他心是好的,皇上应了,变故就出在这里……

这天李府外面突然被皇家御林军团团围包,府内人员通通被圈禁起来,戒备森严,连只苍蝇进出都难,至于事出何因无人知晓。

同时,此刻皇宫内的养心殿里站着几位大臣,皇帝坐在高位,不怒自威,气氛格外凝重。

李府正在接受审判,李太傅好友曹尽实名检举——李太傅李源绍咒骂当今圣上,意图谋反。

李源绍认为当今圣上不是明君,不愿为之效劳,多次请辞,不把圣上惜才之心放在眼里,甚至暗地里跟好几位官员辱骂圣上无能。

据曹尽所说,他去李府探病还意外发现李府有一张皇宫布防图,此图就藏在李源绍枕下,要真没有曹尽怎么会记得这么清楚,怎么会这么笃定。

朝廷立太子在即,人选定为大皇子顾明昶。大皇子向来稳重,这时候急着把婚事往上提,不免叫人生出良多想法。

今年开年司天台就观测天象,说李府不祥,会影响国运,当时皇帝不信,如今看来或许是真的。

从早到晚,府里没有乱成一团全靠李夫人以己力支撑。夜色深深,李府迎来最后的判决,满门抄斩。

三罪齐诛,如何翻身?

李大人到死方才知晓自己的死因——谋反。

在一片鬼哭狼嚎中翠华庭着火了,李家大小姐的屋子烧得默然,熊熊大火旺盛不衰。

我再一次从火光中失去了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