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年青安入住省城的客栈后,年小麦站在街头发了会儿呆。回去的车钱要十五文,够买三斤白面了。她掂量着钱袋里仅剩的几十个铜板,一咬牙:“走回去!”倒不是全为省钱。
年小麦长这么大,第一次离家这么远,看什么都新鲜。她决定边走边猎些野味,说不定还能赚点外快。
这一路,她果真展现出了惊人的狩猎天赋——弹弓打鸟,百发百中;追野兔,跑得比狗还快;甚至赤手空拳逮住了一头撞树晕过去的傻狍子。
三天后,当她扛着一串野味走进一个小县城时,已经赚了足足二百文钱。“照这个势头,回家还能给爹娘扯块新布呢!”年小麦美滋滋地想着,路过县衙门口时,却被一群人吸引了过去。
墙上贴着一张悬赏告示,画着一个面目狰狞的大汉,下面写着:悬赏匪首“黑面虎”,赏银百两。周围百姓议论纷纷:“这黑面虎可是这一带的祸害啊!”“听说前两天又劫了一队商旅,还掳走了一个姑娘。”“一百两啊!够买多少亩地了...”年小麦听得两眼放光——一百两!够哥哥赶考十次了!
她挤到前面,仔细看了看那匪首的画像和活动范围,心里盘算起来:这伙人常在黑风山一带活动,而黑风山正好在她回家的路上。“干了!”年小麦一拍大腿,转身就挤出了人群。她没有直接上山,而是先去了县衙,对着守门的差役一抱拳:“差大哥,我知道黑面虎的下落,烦请通报县太爷。”差役看她一个“瘦弱少年”,嗤笑道:“去去去,哪来的毛孩子,别在这添乱!”年小麦也不恼,左右看了看,见衙门口有个石狮子,走过去单手一较力,竟把那几百斤的石狮子举过了头顶!
差役们看得眼珠都快掉出来了,慌忙进去通报。
不一会儿,年小麦就被请进了县衙后堂。县太爷看着堂下这个能举起石狮子的“少年”,将信将疑:“你当真知道黑面虎的下落?”年小麦拱手道:“大人,小的不敢妄言。只需派一队人马随我上山,定能擒获那匪首。”县太爷沉吟片刻,想着横竖不亏,便点了十个衙役随年小麦上山剿匪。
黑风山地势险要,匪窝藏在半山腰的一个山洞里。
年小麦让衙役们埋伏在外,自己大摇大摆地走向洞口。“站住!什么人?”两个守门的匪徒喝道。年小麦笑嘻嘻道:“送外卖的!你们点的烤全羊到了!”说着真的从背后拎出一只烤得焦香的野羊——这是她路上打的,原本打算当干粮。
匪徒们一愣,还没反应过来,年小麦已经欺身近前,一拳一个,干净利落地放倒了两人。里面的匪徒听到动静,纷纷冲了出来。年小麦如虎入羊群,拳打脚踢,所向披靡。衙役们见状也冲杀进来,很快控制了场面。匪首黑面虎见势不妙,转身就往山洞深处跑。年小麦哪能让他逃走,一个箭步追上去,像拎小鸡一样把他拎了回来。“好汉饶命!好汉饶命!”黑面虎连声求饶。
年小麦把他扔给衙役,忽然听到山洞深处传来细微的啜泣声。
她循声走去,发现最里面有个小洞穴,关着个衣衫褴褛的姑娘。那姑娘见有人来,吓得缩成一团。年小麦忙柔声道:“姑娘别怕,匪徒已经被抓了,我们是来救你的。”姑娘抬起头,年小麦这才看清她的面容——虽然脸上沾着灰尘,却掩不住姣好的容貌和与众不同的气质。尤其那双眼睛,像是会说话似的。
“你、你们真是来救我的?”姑娘怯生生地问,口音有些奇特。年小麦点头,解开她身上的绳索:“姑娘是哪里人?怎么被掳来的?”姑娘眼中含泪:“我叫阿伊莎,是从西域来的。随商队行经此地,不幸遇到了匪徒...”年小麦心生怜悯:“你先随我下山吧,官府会安置你的。”回到县衙,县太爷见到被擒的匪首和救回的姑娘,大喜过望,当即兑现了百两赏银。
年小麦捧着白花花的银子,乐得合不拢嘴。
但当她看向那个叫阿伊莎的姑娘时,又犯了难——这姑娘举目无亲,官府准备将她安置在善堂,可她显然不适应这种安排。“大人,若是方便,就让这位姑娘随我回家吧。”
年小麦脱口而出,“我家虽不富裕,但多双筷子还是有的。”县太爷正愁如何安置这个外族女子,自然乐得顺水推舟。
于是,年小麦带着百两赏银和一个西域姑娘,踏上了回家的路。一路上,阿伊莎对中原的一切都充满好奇,而年小麦则耐心地给她讲解。两人一个说一个笑,倒也不觉路途寂寞。
年小麦发现,阿伊莎虽然看起来娇弱,却十分聪慧,学东西很快。她教阿伊莎用筷子,不过半天工夫,阿伊莎就用得比她还熟练。更让年小麦惊讶的是,有次她们路过一个集市,阿伊莎只看了一眼摊主算账,就指出他算错了数目。摊主不信,重算一遍,果然错了。“阿伊莎,你真厉害!”年小麦由衷赞叹。阿伊莎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这没什么,我家里...以前也有人经商。”
几天相处下来,阿伊莎对年小麦的好感与日俱增。这个“少年”不仅救了她,还待她如此温柔体贴。
她从未见过这般特别的人——力大无穷却心地善良,粗犷中带着细腻。有时夜里宿在野外,年小麦会细心地为她守夜;遇到好吃的,总会先让她吃;过河时,怕她湿了鞋袜,会背她过去...一颗少女心的种子,悄悄在阿伊莎心中生根发芽。
她常常偷偷看着年小麦的侧脸,心想:若能一直这样相伴,该多好啊。而年小麦这个榆木疙瘩,完全没察觉阿伊莎的心事,只把她当作需要照顾的妹妹。她更不知道的是,阿伊莎的真实身份是西域某小国的公主,因国内政变被迫随商队逃亡中原。
那些匪徒也不是普通劫匪,而是奉命追杀她的敌人假扮的。阿伊莎隐瞒身份,一是怕再招来杀身之祸,二也是私心作祟——她舍不得离开年小麦这个“救命恩人”。
这日,两人终于回到了年家村。年大牛和柳金莲早就盼女心切,见女儿不仅平安归来,还带了个如花似玉的姑娘,都傻了眼。“小麦,这、这位是...”柳金莲把女儿拉到一边,小声问。
年小麦笑嘻嘻地解释:“这是我路上救的姑娘,叫阿伊莎。她无家可归,我就带回来了。”柳金莲打量阿伊莎,见她虽衣着朴素,但举止优雅,气质不凡,心里直打鼓:这姑娘怎么看都不像普通人家的女儿啊!但善良的夫妻俩还是热情地接纳了阿伊莎,给她收拾出一间厢房。
晚上,年小麦兴奋地把百两银子交给父母,讲述了自己擒匪得赏的经过,听得老两口一惊一乍。“你这孩子!胆子也太大了!”柳金莲后怕地戳女儿额头,“万一出点什么事...”年大牛却自豪地拍拍女儿肩膀:“好!不愧是我年大牛的闺女!有胆识!”
阿伊莎在一旁安静地吃饭,看着这一家人温馨的互动,眼中流露出羡慕之色。她在宫中长大,从未体验过这般寻常百姓家的温暖。
夜里,阿伊莎躺在床上,回想这一路的经历,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摸了摸怀中藏着的一枚玉佩——这是她身份的象征,原本计划到中原后找官府求助的。
但现在,她改变主意了。“就这样做个普通姑娘,陪在他身边,似乎也不错...”阿伊莎喃喃自语,脸上泛起红晕。她不知道的是,此刻的年小麦正躺在床上,摸着怀中苏清清给的那方丝帕,想着那个只有一面之缘的姑娘。“也不知道那位苏小姐怎么样了...”年小麦翻了个身,突然想到,“要是哥哥中了举,说不定还能娶个像苏小姐那样的大家闺秀呢!”
她完全没想到,不久的将来,自己会以哥哥的身份,娶回那个让她念念不忘的苏小姐。
而更让她想不到的是,家里这个“无家可归”的阿伊莎,将会在这场荒唐的婚姻中,扮演一个意想不到的角色...命运的丝线,正在悄然交织出一张错综复杂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