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成为武林食神从摆摊开始 > 第2章 第二章

成为武林食神从摆摊开始 第2章 第二章

作者:早知春料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9 12:04:53 来源:文学城

屋外的墙角下,少年依旧静静地蹲着。

风卷着院子里的枯草碎屑,落在他破旧的衣衫上,他却浑然不觉,只偶尔会抬头望一眼破屋的木门,眼神复杂难辨。

阳光透过头顶的树枝,洒下细碎的光斑,为那身补丁摞补丁的短衫镀上一层浅金。

早饭的最后一口饭咽下去,方香君舔了舔嘴角残留的饭粒,粗糙的米粒混着野菜的涩味,却让她觉得无比踏实。

她看着空了的陶罐和见底的米缸,刚松下的心头又被紧迫感攥紧——三个孩子显然都没吃饱,方扎根把最后一点饭粒刮进方守业嘴里后,还下意识地舔了舔碗沿;方盼娣盯着自己的空碗,眼神里满是不舍,小手在碗底反复摩挲;方守业靠在方扎根怀里,小嘴巴还在无意识地动着,像是还在回味刚才的饭香。

“扎根,”方香君拿起粗布巾,仔细擦着豁口的碗,又把陶罐倒扣在桌上沥干水,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大姐出去看看,能不能找点活计,你在家看好弟妹。守业还小,别让他爬炕边,也别给陌生人开门,知道吗?”

方扎根用力点头,把怀里的方守业抱得更紧,小脸上满是认真:“大姐放心,我会看好妹妹和弟弟的!谁来敲门都不开,除非是大姐你回来。”

他顿了顿,又小声补充道,“你……你早点回来,路上小心。”

“嗯,很快就回。”方香君摸了摸他的头,又转向方盼娣,蹲下身与她平视,语气放柔:“盼娣乖,帮着扎根照顾好小弟,等大姐回来,给你们带糖糕吃,好不好?”

方盼娣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是两颗被点亮的星星,她用力点头,小脑袋晃得像拨浪鼓:“好!盼娣会听话的,大姐一定要早点回来呀!”

方香君笑了笑,起身把三枚磨得光滑的铜板揣进怀里,贴身放着,指尖能感受到金属的冰凉和粗糙的边缘。

她最后看了一眼屋里的三个孩子,转身走出了破屋。

清晨的风带着凉意,吹在脸上像细针轻轻扎着,还混着泥土和枯草的气息。

方香君沿着记忆里的小路往镇上走,路面坑坑洼洼,布满了碎石和车辙,走起来格外费劲。

原主的鞋子是用粗麻布缝的,鞋底已经磨得很薄,好几次都差点被碎石硌到脚。

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脑子里却没闲着——原主的记忆里,镇上的集市是附近十里八乡最热闹的地方,不仅有卖菜、卖布的小贩,还有不少商铺,或许能在那里找到赚钱的法子。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远远就看到了镇口的石牌坊。

牌坊上的字迹已经模糊,却依旧透着几分古朴。

走近些,集市的喧闹声渐渐清晰起来——小贩们此起彼伏的吆喝声、顾客讨价还价的争执声、牲畜的嘶鸣声混在一起,像一首充满烟火气的曲子,热闹得让人心里踏实。

方香君放慢脚步,沿着集市的边缘往前走,仔细观察着周围的摊位。

集市里的摊子摆得满满当当,挨挨挤挤的,几乎没有空隙。

卖蔬菜的摊子上,萝卜、白菜摆得整齐,沾着新鲜的泥土;卖布匹的铺子前,挂着五颜六色的布料,在风里轻轻飘动;卖农具的小贩则蹲在地上,摆弄着锄头、镰刀,时不时和路过的人搭话。

卖吃食的摊子也不少,大多集中在集市的中心位置。

有卖包子的,蒸笼里的白面馒头冒着热气,香味飘出老远;有卖烧饼的,铁板上的烧饼滋滋作响,表面烤得金黄酥脆;还有两家卖粥的,大铁锅里的粥稀得能照见人影,旁边摆着几个咸菜坛子。

方香君站在一个卖包子的摊子前,看着蒸笼里有些干巴的包子,心里快速盘算起来:这些吃食口味太单一,大家天天吃,早就腻了。

要是能做些不一样的吃食,既新鲜又实惠,说不定能吸引顾客。

她继续往前走,脑子里飞速运转。

原主的记忆里,屋后的山上有不少野菜和野菌,春天的时候,原主还跟着娘去采过,知道哪些能吃,哪些有毒——比如锯齿状叶子的荠菜、开着小黄花的马齿苋,还有伞盖褐色、菌褶白色的香菇,都是能吃的好东西;而那些颜色鲜艳的红菌、黄菌,还有带着怪味的,绝对碰不得。

家里还有一口破铁锅,虽然豁了个小口,但勉强还能用。

做什么好呢?炒菜需要的调料多,油盐酱醋一样都不能少,现在手里只有三枚铜板,根本买不起;做粥又太普通,集市上已经有两家在卖,没有竞争力;做包子馒头需要发面,家里连白面都没有,更别说酵母了。

“汤面……”方香君突然眼前一亮,脚步也停了下来。

面条做法简单,成本低,要是用野菌和野菜做汤底,再加点盐调味,鲜味肯定足。

而且现在天气还凉,一碗热汤面既能填肚子,又能暖身子,和集市上的干硬包子、稀粥比起来,既有新意,又更贴心。

一碗面卖两文钱,不算贵,来往的挑夫、小贩都能接受,肯定能赚钱。

打定主意,方香君立刻转身往回走。

她得赶紧上山采野菌和野菜,还要准备其他东西,赶在中午集市最热闹的时候出摊——中午的挑夫、脚夫最多,正是生意最好的时候。

回到家时,太阳已经升高了些,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屋里,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方扎根正坐在门槛上,方守业趴在他腿上睡觉,小脸红扑扑的,大概是刚才吃饱了饭,睡得格外香。

方盼娣则在一旁安静地捡着地上的小石子,把它们按大小排成一排,见方香君回来,立刻站起身,小跑着迎上来:“大姐,你回来啦!守业刚睡着,没哭哦。”

“盼娣真棒。”方香君摸了摸她的头,走进屋从墙角翻出一个破旧的竹篮。

竹篮的提手断了一根,用绳子勉强绑着,篮底还有几个小洞,得小心点用,别把采的野菜漏掉了。

“扎根,你跟我上山采点东西,教你认些能吃的菌子和野菜,以后你也能自己去采。”方香君把竹篮递给方扎根,又看向方盼娣,“盼娣在家看着小弟,能行吗?”

方盼娣立刻挺起小胸脯,小手拍了拍胸口,大声说:“能!盼娣可厉害了,会看好小弟的,不让他掉下床!”

方香君忍不住笑了,揉了揉她的小脑袋:“好,那大姐和扎根去去就回。”

姐弟俩往屋后的山上走。

山上的树木枝繁叶茂,高大的树干挡住了大部分阳光,空气里满是树叶和泥土的清香,还有不知名的野花散发的淡淡香气,让人心情都轻快了些。

方香君一边走,一边指着路边的植物给方扎根讲解,语气耐心又细致:“你看这个,叶子是锯齿状的,边缘还有点卷,这叫荠菜,能吃。焯水后凉拌,或者像今天这样放进饭里煮,都好吃。还有这个,茎是红色的,叶子肥厚,这是马齿苋,摘的时候要小心,别把根拔断了,留着根,下次还能长出来。”

方扎根认真地听着,小脑袋一点一点的,时不时伸出小手指着路边的植物,小声问:“大姐,这个是吗?叶子圆圆的,上面还有毛。”

方香君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是一株蒲公英,她笑着点头:“对,这是蒲公英,嫩叶能吃,焯水后炒着吃,或者煮水喝都好。等夏天的时候,它还会开黄色的小花,花谢了就变成白色的小绒球,一吹就飞,可好玩了。”

“真的吗?”方扎根的眼睛亮了起来,好奇地盯着蒲公英的叶子,“那等夏天,我来摘小绒球给盼娣和守业玩。”

“好啊。”方香君笑着应下,又指着不远处一棵树下的几簇菌子说,“你看那边的菌子,伞盖是褐色的,下面的菌褶是白色的,摸起来有点滑,这是香菇,味道最鲜,做汤最好喝。但你要记住,要是看到颜色特别鲜艳的,比如红色、黄色的,还有那些菌褶是黑色的,或者闻起来有怪味的,绝对不能碰,有毒,吃了会死人的。”

她一边说,一边弯腰采下一朵香菇,递给方扎根:“你摸摸看,记住这个手感和样子,以后看到就知道是能吃的了。”

方扎根小心翼翼地接过香菇,指尖触到滑滑的伞盖,小声说:“记住了,褐色的伞盖,白色的菌褶,没有怪味。”

两人在山上转了一个多时辰,竹篮里渐渐装满了各种野菜和野菌——荠菜、马齿苋、蒲公英嫩叶装了小半篮,香菇也采了不少,还有几株野葱,用来调味正好。

方香君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有毒的东西,才带着方扎根下山。

回到家,方盼娣立刻跑过来,拉着方香君的衣角小声说:“大姐,刚才守业醒了一次,哭着要找你,我喂了他点水,又哄着睡着了。”

“盼娣真乖,辛苦你了。”方香君摸了摸她的头,把竹篮放在地上,转身走进屋。

她在床底下翻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半袋粗面——这是原主娘留下的,原主一直舍不得吃,想留着给弟妹们应急,袋子口用绳子紧紧系着,上面还沾着点灰尘。

“扎根,你在家看着弟妹,我去镇上买些东西,很快就回来。”方香君把布包收好,揣着三枚铜板,再次往镇上跑。

这次她没有走集市的热闹地段,而是直接去了街角的杂货铺。

杂货铺的老板是个中年男人,脸上带着精明的笑,见方香君进来,抬头看了她一眼:“小姑娘,买什么?”

“老板,我要一小包盐,还有最便宜的菜籽油。”方香君走到柜台前,小声说。

老板从货架上拿起一小包盐,又拿起一个小陶罐,从大油桶里舀了点菜籽油,放在柜台上:“盐一文钱,油两文钱,一共三文。”

方香君把三枚铜板递过去,指尖有些不舍——这是家里全部的积蓄了。

她接过盐和油,小心地揣进怀里,转身快步往家走。

回到家,方香君立刻开始准备。

她先把野菌和野菜清洗干净,野菌切成小块,野菜切碎,野葱也切成小段,放在一个破碗里备用。

然后把破铁锅找出来,用几块干净的碎布塞住豁口,试了试,倒上水不漏水,勉强能用。

她又找了块木板当桌子,用布擦干净上面的灰尘,还搬了几块平整的石头,用来架铁锅。

一切准备就绪,方香君把粗面倒进一个破盆里,加了点水,开始和面。

她的手法很熟练,前世做面点时练过无数次,就算用的是粗面,也能和得软硬适中。

很快,面团就和好了,她把面团放在盆里醒着,然后带着铁锅、木板、石头和准备好的食材,牵着方扎根往镇上走——方盼娣要在家看着方守业,不能跟着来。

到了集市,方香君在角落找了个空位,这里虽然偏僻了点,但离路口近,来往的人也不少。

她把石头摆好,放上铁锅,又把木板立在旁边,用一截木炭在木板上歪歪扭扭地写着“野菌汤面,两文钱一碗”。

字写得不好看,但笔画清晰,能让人看明白。

一切准备妥当,方香君往铁锅里加了水,点燃柴火。

柴火是从家里带来的枯枝,很干燥,一点就着,火苗舔着锅底,很快就把水烧开了。

她把切好的野菌放进去,盖上锅盖煮——野菌要多煮一会儿,才能把鲜味煮出来。

很快,锅里就飘出了浓郁的菌香,混着柴火的烟火气,一点点扩散开来。

路过的人闻到香味,纷纷停下脚步,好奇地往这边看。

但大多只是看了一眼,就摇摇头走开了——方香君的摊子太破了,铁锅上有补丁,木板上的字歪歪扭扭,连个像样的桌子都没有,大家都不太放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