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汴京梦华录 > 第4章 第四回

汴京梦华录 第4章 第四回

作者:发现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9 21:00:27 来源:文学城

顾晏之是在天将破晓,夜色最浓、寒意最重的时候离开的。

他起身的动作放得极轻,几乎是悄无声息,显然是刻意不想惊扰枕边人。但沈清弦其实一直醒着,或者说,她根本未曾真正入睡。从那股灼热的气息远离,到身边床榻微微弹起,她始终紧闭着双眼,纤长的睫毛在熹微的晨光中投下淡淡的阴影,呼吸却刻意维持着沉睡时的平稳悠长。

她听着他窸窸窣窣的穿衣声,衣料摩擦发出细微的声响,判断着他动作的方位。她能感受到那迫人的、带着侵略性的气息逐渐从床边移开,走向房间中央,然后是短暂的停顿,或许是在系紧腰封,或许是在整理袖口。空气中,浓郁的**气息尚未完全消散,混合着他身上那股独特的、清冽中带着一丝疏离的冷香,以及昨夜残留的、已变得很淡的酒气,形成一种暧昧而令人窒息的氛围。

他没有回头,没有留下任何只言片语,仿佛昨夜那场激烈得近乎掠夺的纠缠,那些滚烫的喘息和压抑的低吟,都只是一场短暂而荒诞的幻梦。房门被极轻地拉开,又更轻地合上,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咔哒”轻响。室内,顿时陷入一片死寂,唯有她自己的心跳声,在空旷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沈清弦又静静躺了片刻,直到确认那脚步声彻底消失在院外,才缓缓睁开了眼睛。眸子里一片冰封般的清明,没有丝毫睡意,只有彻夜未眠留下的些许血丝。晨曦的微光透过精致的窗纸,朦朦胧胧地渗进来,给满室的奢华陈设——描金的屏风、柔软的锦毯、价值不菲的玉器——都镀上了一层冰冷的、毫无温度的灰白色调。

她撑着酸痛不堪的身子慢慢坐起,锦被滑落,露出脖颈、锁骨乃至更下方肌肤上斑驳的暧昧红痕,如同雪地里落下的残梅,无声却尖锐地诉说着昨夜并非梦境,而是真实发生过的暴风骤雨。一阵强烈的屈辱感伴随着身体的酸痛再次袭来,让她胃里一阵翻涌。但她迅速深吸了一口气,将那几乎要冲破喉咙的恶心感强行压下。现在不是沉溺于情绪的时候,屈辱和痛苦是奢侈品,她消费不起。

她的目光变得锐利,如同最精密的仪器,迅速扫过床榻周围,最后精准地定格在床榻边缘与地面相接的那片区域。厚实的长毛地毯颜色深沉,几乎能吞噬一切细微的物体。昨夜,就在意乱情迷的顶点,她的指尖曾感受到那一声微不可闻的轻响,就在这里……

她赤着双脚下床,冰凉的地板刺激得她脚心一缩。她蹲下身,无视身体的种种不适,伸出纤细的手指,开始在地毯浓密的绒毛间极其小心地摸索。她的动作很轻,很慢,生怕错过任何一点异样,也怕发出任何声响引起门外可能存在的耳目的注意。地毯的绒毛柔软而沉默,仿佛一个守口如瓶的共犯。

时间一点点流逝,窗外天色渐明。就在她指尖因为紧张和寒冷而有些发麻时,在靠近榻沿下方一个极其隐蔽的角落,她的指腹终于触碰到一个与柔软地毯截然不同的、冰冷而坚硬的小物件。

她的心脏猛地一缩,随即更剧烈地跳动起来。她小心翼翼地用指甲将其从绒毛深处抠出,摊在掌心。

那是一枚玄黑色的令牌,大小恰好是婴儿巴掌般,触手生寒,质地非金非铁,沉甸甸的,透着一种不祥的质感。令牌正面,浮雕着一个造型奇诡、栩栩如生的异兽图案,那异兽似羊非羊,头生独角,目露精光,带着一股肃杀之气,类似传说中的神兽獬豸,象征着公正与刑罚,但细节处又有些许不同,透着一股邪气。令牌背面,则用古朴的篆体刻着一个笔锋凌厉的字——“枢”。令牌的边缘,有一道极其细微、几乎与花纹融为一体的接缝,若非仔细触摸观察,绝难发现。

沈清弦的心跳快得如同擂鼓。这定然就是昨夜从顾晏之官袍袖口那个隐秘机关中掉出来的东西!这令牌,是枢密院的身份信物?还是代表着某种更隐秘、权力更大的机构?那个“枢”字,究竟是何含义?

她屏住呼吸,指尖用力,尝试着沿着那道细微的接缝轻轻扳动。令牌悄无声息地从中裂开,里面果然是中空的,藏着一小卷被紧紧卷起的、薄如蝉翼的白色绢纸。

她将绢纸取出,展开。上面是用极其细小的朱砂笔写着几行字,字迹工整却透着冷硬,并非正式的公文格式,更像是一份传递紧急信息的简短短笺:

“目标已至汴京,疑与三年前旧案有关。‘香’线未断,恐生变。暂勿打草惊蛇,密切监视凝香苑。”

短短三行字,如同三道惊雷,接连劈在沈清弦的脑海!

“三年前旧案”——汴京城中,三年前能称得上“旧案”且需要枢密院(或类似机构)如此隐秘关注的,除了她沈家上下几十口人葬身火海的灭门惨案,还能有什么?难道苏晚晴之死也发生在三年前?或者,这两者本就是同一桩巨大阴谋的不同部分?

“香线未断”——这四个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得她指尖发颤。再次印证了那张神秘字条所言非虚!沈家那场来得诡异猛烈、将一切焚为灰烬的大火,果然与“香”有关!父亲一生浸淫香道,沈家香铺名声在外,究竟是哪一种“香”,竟能引来如此滔天大祸?

“目标已至汴京”——这个“目标”是谁?是她沈清弦吗?她这个唯一的幸存者,侥幸逃出生天,如今自投罗网般回到汴京,落入顾晏之手中,所以成了“目标”?还是说,除了她之外,还有与旧案相关的其他人,也悄然来到了京城?

而最让她通体冰寒的,是最后那句——“密切监视凝香苑”!

这道命令,是出自顾晏之吗?他把她禁锢在这座精致的牢笼里,果然不只是寻找一个情感替身那么简单!他是在用她做诱饵,想要钓出可能与旧案相关的其他人?还是他本身就对她这个“沈家余孽”充满怀疑,要将她置于严密的监控之下,观察她的一举一动,等待她自露马脚?

一股刺骨的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瞬间蔓延至四肢百骸。这座看似奢华安逸的凝香苑,不仅是个剥夺自由的金丝鸟笼,更是一个早已布好的、处处是眼线的致命陷阱!她之前所有的顺从、模仿、小心翼翼的打探,在顾晏之那双深邃难测的眼睛里,是否就如同戏台上演戏的丑角,一举一动都显得可笑而徒劳?

她强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迅速将绢纸按原样卷好,塞回令牌内部的暗格,然后将令牌严丝合缝地合拢。她环顾四周,目光最终落在梳妆台上一个看似普通、用来盛放零碎香药的空心雕花木盒上。她打开盒子,取出里面的香药,手指在盒底摸索,轻轻触动一个机括,盒底悄然弹起,露出一个薄薄的夹层。她将令牌小心地放入夹层,复原盒底,再将那些零碎的香药倒回去,掩盖得天衣无缝。

这东西是个烫手的山芋,留在身边风险极大,但直觉告诉她,这枚令牌和那张绢纸,或许在某个生死攸关的时刻,能成为她手中唯一的筹码或保命符。

天色大亮时,春涧和夏泉准时端着热水和洗漱用具进来伺候。两人神色如常,低眉顺眼,动作麻利,仿佛昨夜主屋里发生的一切都再寻常不过。但沈清弦敏锐地察觉到,春涧在整理床铺、更换被褥时,目光极其快速地扫过床单上某些不易察觉的痕迹,然后又若无其事地移开,脸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

“娘子,昨夜睡得可好?今日小厨房新做了蟹黄包子,还有新熬的燕窝粥,您尝尝?”夏泉一边为她拧毛巾,一边笑着问道,语气殷勤。

“没什么胃口,清淡些便好。”沈清弦坐在妆台前,任由春涧为她梳理长发,状似随意地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刚睡醒的慵懒,“大人……平日都这般早出晚归吗?我醒来时,已不见他人了。”

春涧手法熟练地将她的发丝绾成一个温婉的发髻,答道:“回娘子,大人身居要职,公务繁忙,时常如此。有时处理紧急公务,宿在衙门也是有的。”她的回答滴水不漏,既说明了情况,又丝毫不透露具体信息。

“哦。”沈清弦轻轻应了一声,看着镜中被春涧巧手打扮得愈发贴近苏晚晴画像的容颜,轻轻叹了口气,语气染上一丝恰到好处的、不惹人厌烦的幽怨,“整日困在这院里,对着四角天空,着实闷得慌。若能像……像苏小姐生前那般,偶尔还能去看看瓦舍里的杂剧,或是到金明池泛舟游春,该多好。”她刻意在“苏小姐”几个字上加了重音,带着模仿和向往。

她说话的同时,目光透过光亮的铜镜,仔细观察着身后两个丫鬟的神色。

夏泉心直口快,几乎脱口而出:“娘子说笑了,您如今的身份怎好……”她话未说完,便被身旁的春涧用一个极轻微的眼神制止了。

春涧脸上堆起温和的笑容,熟练地打圆场:“娘子若是觉得闷了,这凝香苑里景致也是极好的。奴婢们可以陪您投壶、打双陆解闷儿,若是娘子喜欢,去禀了大人,请个说书的女先生进府来专门给娘子说书也是可以的。只是若要出院门……还需大人首肯才行,这也是为了娘子的安全着想。”话说得委婉周到,但拒绝的意思却表达得清清楚楚。

沈清弦心中冷笑,果然看守得如同铁桶一般。她不再多问,免得引起怀疑,转而将话题引向自己目前“努力”的方向:“昨日我试着调制大人提起的‘雪中春信’,总觉得火候差了些,香气不够透骨。听闻苏小姐于此道极为精通,不知她可有什么独门的秘诀或心得?”

春涧闻言,摇了摇头,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惋惜:“这个……奴婢们就不清楚了。苏小姐平日调香时,不喜人打扰,总是在她自己的小香室里独自完成,奴婢们从未曾见过。”

沈清弦见问不出什么,便不再追问。早膳后,她借口要静心研究香方,需要绝对安静,将春涧和夏泉都遣了出去,独自关在了用作香房的小隔间里。

门一关上,她脸上那层温顺模仿的面具便褪去了。她走到摆放香料的多宝格前,将顾晏之近日让人送来的各种名贵香料一一取出,放在铺着白色宣纸的案上,仔细分辨。沉香气韵醇厚悠长,是上好的海南沉;檀香木质细腻,油脂丰富;龙脑晶莹剔透,气味清冽提神……无一不是珍品。但她此刻要找的,并非这些彰显身份的上等香料。

她的指尖划过那些形态各异的香药,最终停留在一个看起来不太起眼的、用普通桑皮纸包着的小包上。打开纸包,里面是几块大小不一的淡黄色半透明树脂——这是安息香,常用于合香中作为定香剂,使香气持久,本身气味甜暖温和,并无特别之处。但她清晰地记得,父亲沈逾明曾偶然提及,品质不佳、或是采集不当、储存时间过久的安息香,有时会沾染一种极淡的、若有若无的、类似铁锈或是血腥气的异味,这种异味在单独嗅闻时或许不易察觉,但一旦融入合香,经过熏烤,可能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变化,甚至对长期嗅闻者的心脉产生细微影响。

她拿起一小块安息香,靠近鼻尖,摒弃杂念,全神贯注地仔细嗅闻。起初是熟悉的、温暖的甜香,但当她屏住呼吸,让嗅觉稍微适应之后,在那甜香的底层,似乎……真的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不和谐的、带着些许腥气的味道。很淡,淡到几乎可以被认为是错觉,几乎被安息香本身浓郁的香气完全掩盖。

是巧合吗?只是这批香料品质略有瑕疵?还是……有人刻意为之?这微乎其微的异样,是否与那“香线未断”的警告有着某种关联?

她不动声色地将这包安息香单独拿出来,放到案几一角,与其他香料区分开。然后,她开始正式尝试调配“雪中春信”。她按照父亲笔记残篇中模糊的记载,结合顾晏之偶尔透露的、关于苏晚晴喜好的一些描述,选取了以梅花冷露反复浸渍阴干的沉香为主料,配以陈年檀香木芯、少许顶级的龙脑和麝香,最后,加入了她精心挑选过、认为气味最纯净的那部分安息香作为定香。她用小巧的铜杵和玉钵,将这些香料按心中推测的比例仔细混合,缓缓研磨。

香料在她的指间流淌,不同的气味开始慢慢融合,逐渐形成一种清冷而略带甜意的复合香气。她沉浸在这气味的微观世界里,努力捕捉着父亲笔下描述的、那种如同初春残雪之下,第一抹绿芽破土而出时,混合着冰雪寒意与泥土生机的、矛盾而又和谐的“冷冽中暗藏生机”的玄妙韵味。然而,无论她如何调整沉香与檀香的比例,如何控制龙脑的用量,总觉得最终的香气里缺了最关键、最画龙点睛的一味,无法达到那种震撼心灵的境界,徒具其形,未得其神。

调香直至午时,她感到有些精神疲惫,便放下手中的器具,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想要透透气。微冷的空气涌入,带着庭院中湿润的泥土和草木气息。她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院墙东南角,那里有几个穿着粗布短打的仆役正在埋头修剪过于茂盛的花木。其中一人,身形显得格外矮壮,动作看似与其他仆役一般麻利,但沈清弦却敏锐地注意到,那人的眼神不时地、极其迅速而隐蔽地抬起,扫过她所在的窗口方向,一触即收,快得几乎让人以为是错觉。

沈清弦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假装是站久了欣赏院中雨后初霁的景致,目光缓缓掠过假山、池塘、花圃,实则用眼角的余光牢牢锁定了那个矮壮的花匠。她注意到,那人的打扮并非凝香苑内常见的、衣着相对整齐的仆役,而是更朴素,甚至有些破旧,像是从外院临时调派过来帮忙的杂工。而且,他的监视技巧,远比春涧和夏泉那种流于表面的关注要高明得多,若非沈清弦心存警惕且观察入微,绝难发现。

顾晏之所谓的“密切监视”,竟然已经具体、严密到了这种程度。连一个看似普通的花匠,都可能是他布下的、训练有素的眼线。这座凝香苑,当真是一张无形的大网,而她就是网中央那只被紧紧盯住的飞蛾。

下午,她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回到书房继续临摹兰花。她铺开上好的宣纸,用镇纸压平,亲自注水于端砚,缓缓磨墨。清冷的墨香在鼻尖弥漫。她执笔蘸墨,努力回忆着、复现着从那几张意外发现的苏晚晴手稿上学来的轻柔婉转的笔触。画着画着,她的思绪不由自主地又飘向了那手稿背面奇怪的图谱和暗号。

她放下笔,走到靠墙的书架旁,佯装寻找某本讲述花卉的典籍,目光却快速而仔细地扫过书架顶层。那本曾经掉落出苏晚晴手稿的、没有题签的厚书依旧静静地待在原处,旁边挨着几本类似的地方志和杂记。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闪过她的脑海:苏晚晴那些显然私密的手稿,为何会夹在这本看似普通、顾晏之也可能偶尔会翻看的地方志里?是苏晚晴生前随手放置,遗忘在此?还是她有意将其隐藏在这些不起眼的书籍之中?这间书房,顾晏之是否会时常使用?如果他来,是否会查看这些书?如果他发现书中的手稿不见了,或是被移动过……

想到这里,沈清弦的心跳漏了一拍。但随即,一个更大胆、更冒险的想法逐渐成形。她不能一直这样被动地等待,小心翼翼地伪装。她需要试探,需要主动出击,需要在这张看似密不透风的监视网中,寻找到一丝缝隙,甚至,尝试着去触动某些敏感的神经,观察各方的反应,才能在这绝境中搅动死水,找到突破口。风险极大,但坐以待毙,结局可能更糟。

出乎意料地,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还未完全褪去,顾晏之竟然又出现在了凝香苑。

他依旧是一身未来得及更换的紫色官袍,风尘仆仆,似乎直接从衙门过来,眉宇间笼罩着比昨日更深的疲惫与一种生人勿近的冷肃之气。他迈步走进房间时,沈清弦正坐在窗边的灯下,低着头,专注地绣着一方素白色的锦帕,帕子上是刚刚勾勒出轮廓的兰草图样,飞针走线间,姿态温婉而安静,侧影在温暖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柔美。

顾晏之的脚步在进门处几不可察地顿了顿,深沉的目光落在她身上,那冰封般的脸色似乎缓和了微不可察的一瞬,仿佛被这幕宁静的画面所触动,但这点细微的波动很快便消失了,恢复了惯有的深不见底的平静。

“大人。”沈清弦听到脚步声,适时地抬起头,放下手中的绣绷,站起身,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混合着一丝惊喜与更多怯懦的神情,微微屈膝。

顾晏之只是从喉间发出一个低沉的“嗯”声,算是回应。他走到桌边,目光落在那个绣绷上,看了一眼上面才完成一半的兰草,淡淡道:“形似了三四分,神韵还差得远。”语气平淡,听不出是褒是贬。

沈清弦恰到好处地低下头,声音轻柔得如同耳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是民女……是我愚钝,资质浅薄,让大人失望了。”

顾晏之没有接话,而是伸出手,冰凉的指尖轻轻抬起她的下巴,迫使她扬起脸来,直面他的目光。他的眼神锐利如蓄势待发的鹰隼,仔细地、一寸寸地审视着她的脸庞,从光洁的额头到微微颤抖的眼睫,再到小巧的鼻尖和因为紧张而轻轻抿起的唇瓣,仿佛要穿透这层精心维持的皮囊,找出任何一丝伪装的裂痕,或者昨夜之后可能产生的不同。

“你今日,”他缓缓开口,低沉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带着回响,语气莫测高深,“似乎格外安静。”

沈清弦心中凛然,知道这是敏锐的猎手在试探猎物。她面上迅速流露出些许被说中心事的委屈,眼睫垂得更低,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恰到好处的哽咽和依赖:“大人昨日……太过……我身子至今还有些不适。而且,”她轻轻咬了咬下唇,像是鼓足了勇气,“整日困在这方寸之地,所见不过是这一方庭院,所闻不过是丫鬟们的闲谈,实在……实在没什么新鲜趣事可以说与大人听,怕扰了大人清静。”

她的话语里,巧妙地混合了昨夜承欢后的娇怯虚弱和对当前处境一丝不易察觉的、带着撒娇意味的抱怨与试探。

顾晏之眯了眯眼,深邃的眸子里掠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他抬起手,用指腹略带薄茧的指节,有些用力地摩挲着她光滑的下颌线,动作带着一种掌控般的暧昧。忽然,他俯下身,靠近她的耳边,温热的气息混合着他身上清冽的冷香,尽数拂过她敏感的耳廓和颈侧肌肤,声音低沉而危险,如同情人间的呢喃,却字字惊心:

“怎么,这金丝笼,开始住不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