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综)废太子穿越记 > 第448章 大如传 永琮(七)

(综)废太子穿越记 第448章 大如传 永琮(七)

作者:汤圆配元宵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20 04:51:38 来源:文学城

慈宁宫内,祖孙三代其乐融融,倒是这个宫里很少见到的场景。

主要原因在于太后皇帝这对母子俩脑子有病,互相忌惮对方,一个两个不知道为什么对着对方使招儿,一个想要更多权力,想到的方法就是往皇帝身边推荐妃子;一个脑子得了懿症,忌惮曾经一条心劲儿往一处使的养母,但他又不敢做什么,只敢给舒嫔下药让她不能生育。

胤礽觉得:这两个人脑子都有病!

今天,这两位可能是想起了曾经互相扶持的日子,在这里作上秀了?

但不管怎样,今天这里的气氛还不错。皇帝见儿女在寿康宫生活得还算不错,女儿还能和敬贵太妃、欣太嫔说说笑笑,还给他这个皇阿玛做了个荷包,如此孝顺,皇帝十分高兴。

儿子还能说几句满语和蒙语,皇帝大喜,命人赏乳母马佳嬷嬷——整个寿康宫差不多全是汉军旗,儿子这么小就能学会说国语(即满语)和蒙语,马佳嬷嬷功不可没。

璟瑟不只给皇帝做了荷包,还给太后也做了一个,太后跟璟瑟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现在她女儿和璟瑟也不竞争留京的机会了,她给一个丧母的公主脸色瞧,实在是掉价儿。

更何况这么多人在呢!

于是,太后笑眯眯地收下了荷包,和蔼可亲地询问累不累啊,最近膳用得香不香啊,别累坏了自己啊,瞧瞧你都瘦了,皇玛嬷那里有哪哪哪进贡的燕窝灵芝什么的都给你送去,补补身子。

璟瑟谢恩,对太后亦表达了自己的关心,双方十分融洽,皇帝看得欣慰不已。皇帝就这个样子,虽然他不参与育儿,但他想要儿女在众人面前给他挣面子啊!

这个渣龙还不如胖橘,胖橘还会教导儿子,虽然对着大清巨人狠狠发了顿火,渣龙这边,八阿哥永璇摔伤腿之后,对嘉贵妃说他很疼,腿不敢使劲儿,渣龙完全没表现出对儿子断腿的痛惜,而是背着手、冷着脸,对还是孩子的永璇说:“永璇,勇敢一点儿,别怕疼,过来。”

好像睡睡觉做梦惊醒,问身边如懿“朕是不是老了”的人不是他一样。

永璇得知自己再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的时候,母子几乎抱头痛哭,渣龙又说:“虽然断了腿,但是志不可废,你还是朕的好儿子。”

就不能只说后半句吗?

胤礽觉得渣龙某些时候就很不正常。

太后令人摆膳,众人围了一圆桌,还好桌子大些,不然这么些人都坐不开。

福珈姑姑端上来一道菜,就报一个菜名儿——好像大如身边的惢心,还是富察皇后身边的素练来着,她俩也是这样,“今天的菜色有balabala,巴啦啦,扒拉扒拉……”

给人一种有点什么都要摆出来的样子。

胤礽的主食是一碗小米粥,里面放了各种各样的配料,黄色的南瓜丁,橘色的胡萝卜丁,绿色的菠菜碎,红色的火腿丁,点缀在白色的小米粥里,五颜六色的,看着就很诱人。

一桌人其乐融融,直到御前太监李玉过来通报:“皇上,太后,如常在求见,说是来给太后请安。”

桌子上的气氛为之一变。

璟瑟低下头掩饰自己嫌恶的表情,敬贵太妃和欣太嫔再厌恶如懿,也不会在众人面前表现出来,此时也不说话。胤礽的第一反应是看了看桌子上,好家伙,燕窝菜还不少呢!

燕窝鸭腰口蘑汤、燕窝无字白鸭丝,璟瑟那边还有一道甜品:燕窝百果羹。

这要是把如懿放进来,她会朝哪道燕窝菜开火呢?

胤礽忽然来了兴致。

太后看了一眼皇帝,见他面无表情,便说道:“给哀家请安?这个时候来给哀家请安,是不是太晚了?”

李玉敢对赘婿龙说“赶紧喝了”,却不敢对太后放肆,此时只能赔笑道:“奴才见如常在带了食盒过来,想必是来孝敬太后的。”

太后:“是吗?那就让她进来吧!”

如懿进门的一瞬间,敬贵太妃连同欣太嫔、璟瑟都低下了头,假装研究桌子上的菜。璟瑟还特意给胤礽夹了一块百合,吸引他的注意力。

无他,如懿穿着一身酱紫色对襟没什么花样的旗袍,戴了一块板子似的旗头,脸涂得白白的,嘴抹得红红的,整个人显得特别诡异,璟瑟担心弟弟看了晚上会做噩梦,敬贵太妃则是觉得是不是弄错了,这如懿才是太妃,瞧瞧这一身,她们真正的太妃都不会穿。

太后面前,如懿不敢放肆,乖乖请安,整个人又像一只胖虫子一样堆在一起,看得欣太嫔直皱眉,景仁宫那位在世时举头抬足都透着高贵优雅啊,这如懿到底是不是她的亲侄女?

待奉上暗香汤,太后只扫了一眼就哼道:“这哪里是给哀家请安的,分明是来见皇帝的!只是别拿哀家做筏子,这暗香汤,如懿你还是给皇帝喝吧!”

说得皇帝和如懿都尴尬起来。

皇帝心里也埋怨,你嘴上说着来慈宁宫给太后请安,你起码要带几样太后爱吃的,你带个暗香汤过来是怎么回事,你不要脸朕还要脸呢!

渣龙心里不痛快,面上也带了出来,就看见如懿身子向下蹲了一下——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着碗身,把汤碗端了出来——她自己此时也站直了,然后扭着屁股转个圈,把汤碗端到皇帝面前。她的无名指和小拇指又戴着护甲,向外延伸,她的两只手再加上中间的碗,活像一只螃蟹,本来就很难看了,再配上她今天这身衣服,怎么看怎么别扭。

皇帝这些天的审美正常了一些,觉得如懿一而再再而三地在长辈和小辈面前给他丢脸,面对端到面前的汤,他并不理会,转头去夹龙井虾仁里的虾仁。

这立刻就触动了如懿的那根弦:你竟然不喝我给你的汤!这可是我特意为你做的,我从翊坤宫带到养心殿,再从养心殿带到慈宁宫的汤!

你不接,我就一直举着!

于是,她又开始了汤达人逼人喝汤的模式,撅着嘴瞪着眼,看渣龙的眼神好像在看一个不听话的孩子。璟瑟几人仍然低着头,整个殿内弥漫着尴尬的气息。

渣龙就是不理,甚至还转过头给太后夹了一筷子乳鸽,说起八阿哥永璇的事,几句话下来,如懿的手就酸了。

福珈得了太后指示,把汤碗硬是从如懿手里抢过来,还横了她一眼,反正她在太后面前什么也不敢说不敢做,只一味地委屈给皇帝看。

福珈:安生地待在自己宫里不行吗,非要出来扫大家的兴!

如懿果然委委屈屈地看向皇帝,见皇帝压根就不理她,只转过头和太后说话,就更委屈了,但是一桌子人谁也没理她。

说真的,胤礽都替她尴尬起来。

宫人们挪来个凳子,如懿撅着屁股、厚着脸皮坐下,主打一个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皇帝看了看一旁的暗香汤,又开始心疼起小青梅了,但他马上又想到痘症的痛苦,濒死时的恐惧,心又硬了起来。皇帝也说不上自己是怎么回事,也许是怀念曾经与如懿青梅竹马的日子,也许是为了弥补曾经的自己,他神使鬼差地端起那暗香汤喝了一口。

只一口,皇帝就后悔了。

那暗香汤,是清晨摘下半开的腊月早梅,连蒂把儿放进瓷瓶。每一两,用炒盐一两洒入。不要用手抄坏,用箬竹叶厚纸密封起来。到了夏天打开,先放少许蜜于杯内,加花三四朵,倒进滚开水,花就开放得像新摘的。

这暗香汤是当茶吃的。【1】

但是如懿在做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一两花放一两盐,美其名曰“保持腊梅原有的风味儿”,其实就是为了让人觉得她这个人和别的妃子不一样,别人喜甜,她喜清苦,她这个人安贫乐道、不慕名利、不在乎荣华富贵。

该用箬竹叶的时候,因为她一看到箬竹叶就想到背叛她的阿箬,只用了厚牛皮纸。

该加蜂蜜的时候,她也没有足量加,觉得加多了就品尝不出梅花原有的风味儿了。

该用滚开水的时候,她也没用滚开水。再加上从翊坤宫到养心殿,从养心殿到慈宁宫,如懿还穿着比别人高的花盆底摇摇晃晃,这暗香汤早就凉了。

那味道……

皇帝:暗香汤变了味儿,是不是预示着朕和如懿的感情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呢?

如懿自是不知道皇帝内心已经想到他们之间的感情了,她只看到自己的少年郎喝了暗香汤,哪怕只有一口——应该是在回味吧?

她就知道,弘历哥哥心里是有她的!

又幸福了呢如!

一开心,她就张狂起来,卡姿兰小眼睛在桌子上撒摸来撒摸去。

胤礽&鬼差:名场面要来了,燕窝乃华贵之物,燕窝乃华贵之物!

如懿小眼睛转了一圈,盯上了胤礽面前那碗五颜六色的粥,“如果臣妾没看错,七阿哥这碗粥是用打牲乌拉衙门进贡的乌拉街白小米熬成的吧?”

胤礽:“???”

鬼差也呆愣当场。

如懿见所有人都看她,很高兴自己成了这里的焦点,只见她脖子向前伸了一下,打了个嗝儿,然后才把嘴巴张开,舌头搅来搅去,“这乌拉街白小米是关外康熙爷钦定御田所产,一年不过数百石,乃华贵之物,颗粒整齐、色白味香、微带甘甜,应单用米熬煮为佳,品尝其原有的味道。

像七阿哥这碗,用低贱的南瓜、胡萝卜、菠菜作配,不仅贪多贪足,生生地拉低了御田贡米的格调,还失了其美味了。”

胤礽:“啥?”

“噗——哈哈哈哈哈哈!”

这是鬼差的嘲笑。

胤礽:她不应该说燕窝乃华贵之物吗,我这小米粥怎么就成了华贵之物了?再是贡米,我还吃不起一碗贡米熬的粥了?

哦,在这个世界里,大清现在就要亡国了?

鬼差忍笑:“不是小米粥,是康熙爷钦定的关外御田里所产的乌拉街白小米粥!”

胤礽:那不还是小米粥吗!

我心心念念想看名场面,没想到自己成为名场面了!

他在这里怀疑人生,旁边璟瑟见如懿奚落幼弟,立时就忍不住火气了,想要站起来反驳如常在,却被旁边的欣太嫔给压住了。

欣太嫔面带不屑,讽刺道:“我说如常在,你今天到底是干嘛来了?说着给太后请安,结果呢?净给我们添不痛快!永琮喝粥你也要说来说去,甭管是什么乌拉街白小米,还是什么御田胭脂米,我们永琮贵为皇子,连一碗粥都喝不了了?还是说,你以己度人,自己吃不到御田贡米,就以为所有人都得跟你一样把它当个宝,啊(二声)?”

永琮现在可是她们寿康宫一系的,容不得外人,尤其是这个如懿欺负。

胤礽&鬼差:欣太嫔还是那个欣吧唧,呱唧呱唧!

如懿的笑僵了,欣太嫔的话把她贬低到一定程度,什么叫她吃不到御田贡米,说得她好像和宫女出身的魏燕婉一样低贱,她可是乌拉那拉家的贵女,贡米她也是吃过的!

哪一次不是熬了白粥,细细品味其滋味的?她没说错,七阿哥这个吃法就是糟蹋了那一年数百石的乌拉街白小米!

欣太嫔讽刺完,敬贵太妃也开口了,“皇上,刚刚如常在口口声声说南瓜等物低贱,本宫不得不说几句。是,南瓜不比鲟鳇等珍贵,百姓的饭桌上也常见此物,南瓜在民间有饭瓜之称,因其个大、产量高,遇到灾荒年,可活无数百姓。本宫不明白,怎么到了如常在嘴里,这南瓜就成了低贱之物了?

难道因为百姓也能吃得起,皇家便觉得此物低贱?如常在这话,若是传到民间去,百姓会如何看待皇家?说皇家不体恤百姓,看不起百姓常吃的食材?皇上每年都会举行亲耕礼,皇后亦举行亲蚕礼,引导天下百姓辛勤耕耘。如常在是不知耕耘之苦、不知万民疾苦,只知奢侈享乐,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敬贵太妃把这事上升到了一个高度,如懿有些慌,不就是个南瓜吗,怎么就扯到百姓和天下耕耘身上了?

她是后族出身,身份这般显赫,难道不能吃些珍贵的东西?

胤礽&鬼差:不愧是能做到贵妃的人物,呱唧呱唧!

太后也好整以暇地开口:“如常在出身乌拉那拉氏,自幼不事农桑,自然不知道耕耘是多么辛苦、多么重要的事。皇帝当年赐各宫宫训图,哀家记得赐到延禧宫的正是《曹后重农图》,说的是宋仁宗皇后曹氏的故事。曹后重视稼穑,常常在宫苑内种植谷物、亲自耕耘,且养蚕织布,是人人称赞的贤后。怎么,如常在看了那么久,也没学到曹后半分贤德啊?”

如懿脸上的笑都维持不住了,太后的话她听明白了,这是在说她不配做皇后,这可不行!

“太后,皇上——”如懿含含糊糊地叫道,“臣妾、臣妾只是……”她低头看了看护甲,终于想到理由,“臣妾只是觉得七阿哥不是很体面……”

太后漫不经心,“体面?什么叫体面?像你一样,协理六宫却害得整个皇宫的人去见祖宗,这叫体面?还是说你自恃身份,瞧不起百姓叫体面?”

听了高段位的发言,这边的璟瑟总算找到了突破口,“如娘娘满头珠翠,十根手指头戴了四个护甲、五个戒指,儿臣记得皇额娘在世时只戴绒花,不饰金玉,也不使用江南进贡的昂贵衣料,减少后宫开支,一年下来,给国库省了不少银子呢!”

说罢,还横了如懿一眼,那眼神里就是:你连我皇额娘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上!

如懿感觉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拉着脸瘪着嘴看向皇帝,皇帝则是一脸心虚:他能说他刚刚也是这么想的吗,觉得永琮失了皇家颜面,被太后和太妃、太嫔这么一说,才知道自己哪里出错:他还把自己当成圆明园那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小阿哥,没把自己当成皇帝。

是了,他已经是皇帝了,别说什么乌拉街白小米,就是王羲之的字、顾恺之的画,不也是想盖章就盖章吗?

他怎么也跟如懿似的,没见过好东西一样,永琮拿南瓜配乌拉街白小米又怎么了,他还拿燕窝配猴头菇呢!

皇帝找到了借口:“如懿,你今天实在不像话,朕没指望你像古代贤后一样劝农桑,可你也不能说出这样的话,我大清向来看重农事,什么叫低贱之物,百姓们能填饱肚子,就是好物!”

如懿被说得脸通红,眼睛又眨巴来眨巴来,看样子很想挤出几滴眼泪,但是又挤不出来。

如果是白蕊姬、高晞月,上一届的祺贵人来做这个动作,那一定让人觉得我见犹怜,但是大如……

别忘了如懿今天的衣服什么颜色,妆容什么样子,她做出这个动作只让人觉得辣眼睛:一把年纪了,还做出这种小儿女情态来!

如懿被斥责出了慈宁宫,太后令她在翊坤宫开出一块地,命她亲自动手种南瓜,“不然也不知百姓疾苦”,太后越看越烦,“真是一点不如孝贤皇后贤德”,把她轰出了慈宁宫。

如果说让如懿亲自种地感觉还可以,毕竟她没种过,不知道有多辛苦,但是太后说她不如孝贤皇后,让她破大防,她很生气,觉得应该反抗一下,所以走出慈宁宫的时候,先迈了左脚。

走出去之后,觉得好多了——太后苛责她,不过不要紧,她会做一个好媳妇孝顺太后的,让人人都称赞她的贤良孝顺。

如懿走着走着,忽然就感觉自己就是这后宫里最命苦的人,她需要一个说法啊,给她一个说法啊!(bushi)

这章胤礽含量较少,下一章会多。

【1】不知道剧里的暗香汤是什么,我查到的是《养小录》里有暗香汤的做法:

腊月早梅,清晨摘半开花朵,连蒂入瓷瓶。每一两,用炒盐一两洒入。勿用手抄坏,箬叶厚纸密封。入夏取开,先置蜜少许于盏内,加花三四朵,滚水注入,花开如生。充茶,香甚可爱。

《养小录》是清代顾仲编著的饮食典籍,全书分为“饮之属”“酱之属”“餐芳谱”等七大类,收录190余种以饮料、调料、花卉食材为主的食品制法,尤以浙江风味见长。

【2】《雍正王朝》里的王掞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王掞在前期的确是支持太子的。在一废后,他说康熙不教而诛,说皇子们各自为政,说张廷玉、佟国维等人不知劝谏太子。甚至当着康熙的面,说备好了棺材,不单是他,全家三十多口随时都可以死,把麻子气得只能说:把王掞交给他儿子看管,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就治他儿子的罪。

还有一次,他知道太子手头紧,把自己攒的压箱底的银票夹在《大学》里给了太子,多少我忘了,但仍能看出他对太子的拳拳爱护之心。

历史上,王掞多次请求释放胤礽、立胤礽为储君(这个下一章再说),但这里的王掞在太子二废以后,选择投靠老四,理由是:只有老四能做个好皇帝。

两人有这样一段对话:

胤禛:“这儿没有外人,有什么话您就直说吧!”

王掞:“四爷,皇上快不行了,四爷啊,您得争取继位呀。”

胤禛:“这话可妄言不得呀。”

王掞:“我是一个枯灯油尽的人了,既没什么可怕的,更不为攀附你,自从太子爷二次被废以后,我是几次服毒啊,万岁爷看得紧,我没死成啊!

我的先祖为保明武宗,九死一生,终于成功,没想到我一生的心血,都花在了二阿哥的身上,到头来化作一场烟云,二阿哥是不行了,哎呀,可是其他的阿哥呢养尊处优,耽于玩乐的就占去了一大半呀。

这剩下的呢,有的做事,有的看景,有的拆台,有的是心藏险诈,一心要做杨广,只有四爷您心里头装着我大清的江山,念着我大清的臣民,哎,我是个快死的人了,我这心里头就一个念头,就是盼着四爷您能够继承大统。”

等等,明武宗???朱厚照???

朱厚照用你先祖保啊?他爹就他这一根独苗,谁的太子位也没他稳啊,你家先祖王锡爵保的不是明光宗朱常洛的太子位吗?

这也是原著台词吗?

闹哪样啊这是!

这剧里太子和郑春华那点事咱都知道,郑春华被安置在老四那里,老八他们打算拿这件事做文章,王掞知道后,特意去羞辱郑春华,逼得郑春华自尽。

老四知道后,就去找王掞,王掞说:“我这一辈子下了两步棋,一步棋下输了,一步棋下赢了,这一输一赢,我是不输不赢啊!”然后,就服毒自尽了。

服毒自尽???

历史上,王掞明明是善终的,八十多才去世的,这里居然给改成服毒自尽了。

历史上的嫡长子继承制坚定守护者王掞,在这里居然投靠了老四,觉得他能做个好皇帝???

哦,连太子的师傅都投靠他了,说明太子昏聩,无可救药,说明老四“众望所归”,说明老四继位是天命所归,甚至可以说这是在给满清统治者洗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48章 大如传 永琮(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