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综)废太子穿越记 > 第433章 番外 假如康熙成了朱炫烨(六)

皇帝觉得丢脸,一度不想再见朝臣,以养病的名义缩在宫里,有什么事都丢给太子和内阁,他只看处理结果。

倒不是说他与太子和好了,而是:“还能咋办,我又废不了他。”

要能废早就废了。

这句话传出去,传到詹士府太子及东宫属臣耳朵里,东宫属臣面面相觑,最终低头不敢抬眼看前面的太子。而太子只是愣了一瞬,随即就恢复到平日从容淡定的模样,仿佛没听懂这句话的潜台词一样,吩咐道:“继续。”

大家心照不宣地继续议事。只是有心之人观察到,太子每日的晨昏定省越来越像一种例行公事,与之前真心询问君父安康不同,太子脸上的表情越发恭顺,对皇帝的笑容也像是被礼官被模板印出来的一般标准。

用王掞的话说:“太子殿下总算理解了老臣原来的话了!”

只是他付出的代价也很大。

皇帝与太子维持着这样表面的和平。直到有一日,皇帝忽然给太子赐下大量养身药材、各色珍宝等,又赐给太子妃及太子姬妾各种头面、各色布匹,几乎铺满了东宫的院子。

来传旨的是皇帝身边的魏大伴,他一张脸笑得像菊花一样,“皇爷这是担心太子殿下的身体,特命奴婢前来,给殿下送些这些药物,这是皇爷对殿下的关切之情啊!”

与此同时,皇帝仿佛忘记了当初与太子的争执,忘记了他想要废黜昔日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太子,每日在群臣面前,上演一出父子情深。起初,群臣以为是皇帝真的认为之前委屈了太子,想要补偿太子,后来他们发现:想太多!

皇帝只是想维持自己的仁君形象——一个仁厚的君主应该与自己的继承人君臣和睦、父子一心。

他不想自己之前的言行落在史书里,被记下一句“昏庸无道”。

起居注史官很是头疼,“昨日陛下居然想改史书,要我抹掉之前的风波!陛下怎么会生出改史这样的想法来呢,崔杼的恶名可是被传了两千年呐!”

他的同僚嗤道:“难道当年永王会有改史的提议,原来根子还在陛下!”

“永王年幼时曾把一触犯宫规的宫人埋在雪地里,要不是太子去得及时,那宫人就被活活冻死了!太子教训他,永王还口出不逊,陛下得知,说永王喜怒无常,还被记在起居注上!这可不是个好评价,永王自己也知道。于是,他硬生生忍着自己的脾气,时常面无表情示人,当年九皇子还说他是冰块。就这样,几年下来,永王觉得自己已经改过了,就来找陛下,想要陛下删掉起居注中对他的那句恶评。”

后入职的同僚听得入了迷,“后来呢?”

史官道:“后来?自然是他要求删史的行为也被记录在起居注里了!”

同僚:“……”

还好永王不是嫡长子,不然这么个性子,他们这些做史官的到底要不要学先辈,在齐太史简呢?

头疼的不仅是史官,还有太子。

他捂着太阳穴,对张英说起了自己的烦恼,“以前我把父皇当父亲,结果父皇拿我当太子,和我谈权势、朝局;现在我把父皇当皇帝,结果他转头跟我谈起了父子之情!”

这些话是不好和王掞说的,王掞是真的认为无论发生什么,东宫都要信任皇帝,都要对皇帝保持恭顺之心。

张英比王掞会开解人,他先告诉太子:皇上前后的态度大相径庭,殿下有这样的烦恼也是可以理解的,不光殿下,连很多臣子都摸不着头脑。

等太子眉头稍松,他和风细雨地劝解:殿下如今有这样的烦恼,还是因为殿下顾念与陛下之间的父子情分,您对陛下从前的爱护念念不忘,以至于无法理解前些日子的风波,这何尝不是殿下爱重陛下的表现呢?

等太子表情怔忡,张英语重心长:前些日子的风波已然发生,无法更改,殿下也因此对陛下生出了嫌隙,这臣能理解。陛下想要重拾父子之情,殿下难道就不想吗?无论陛下是因为什么这么做,都是对殿下的爱惜之情啊,难道如今殿下就只把陛下当皇帝吗?

张英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殿下瞒得了别人,瞒不了老臣,殿下还是希望与陛下重归旧好的。

太子想了很久,第二日去乾清宫,父子俩屏退众人谈了很久。

父子二人默契地“忘记”了之前的祸事,努力地想要修补关系。

张英松了一口气,有个做太子的学生,他这老师也很难做啊,不但要交学问,还得会心理学,会开解天下最尊贵的这对父子俩。

直到……皇帝再次发病,前一天还好好地抱着东宫皇孙享受天伦之乐呢,说最喜欢太子的这几个孩子了,后一天就在百官面前跳着脚地叫嚣废太子。

很难形容当时太子和张英的表情。

皇帝似乎忘记了他还在修补与太子之间的关系,狰狞着脸说太子种种“不孝”行径,说太子奢靡、用度比他还好等等,直把太子说成一个无德无才的小人,不废了太子,他怕将来自己会死在他手上。

“朕未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昼夜戒慎不宁。”

面对皇帝的抽风,百官迅速地找到了应对模式——无他,之前有过一次。

文武百官齐齐跪地,请皇帝收回成命。

皇帝觉得不可思议,“太子竟然笼络了你们这么些人!”

关系到党争的问题,首辅不得不站出来解释,他们反对废太子,实在是因为立太子乃一国之本,太子无过,怎能轻言废弃?他们站在大明律法这边,和党争没关系。

皇帝:不听不听,你们就是太子的同伙!

“太子用度都超过了朕,超过了朕这个皇帝,这还不算过错吗?”

王掞英勇出列,“太子东宫用度何时超过陛下?陛下当年下旨说委屈了谁也不会委屈太皇太后(已逝)、皇太后和太子,此旨就存在内阁,陛下可着人取来!”

皇帝脸上挂不住了,他非常无赖地说:“就算朕下过这样的圣旨,太子就不知道自己来找朕说他不应该超出朕的用度吗?太子这分明就没把朕放在眼里!”

依旧是王掞勇得一批:“那陛下怎不知教导太子,反而在今天不教而诛!”

你是故意的吧?故意拿这件事当把柄,拿来废太子!

皇帝:“……”

他冷笑道:“照你所言,我大明朝独你一人是忠臣、贤臣、良臣?”【1】

王掞比的就是一个气势,“我只是一个直臣,说出了满朝文武的心声!”

皇帝彻底破防了,他拍案而起,“王掞,你这无君无父、弃国弃家的混账!”

王掞拿着笏板,有一种视死如归的气势,“君父也是父!既食君禄,君即我父!”

皇帝:“……”好不要脸的臣子!

皇帝退朝了。

众臣又熟门熟路地去跪着了,皇帝为了仁君的名声,也不会像之前大礼仪事件那样,打一百多位臣子的廷杖。

至于太子,他也在乾清宫前跪着,十分安静,也不说一句话。

皇帝召来两个小儿子,十三皇子和十四皇子来面圣。

十三皇子和太子的关系还好一些,十四皇子可就不一样了,他是德妃幼子,就是那位搞出“半个嫡子”名头的永王的亲弟弟。他和永王不一样,从来不觉得生母身份低微,对惹母亲伤心的四哥很是看不上。

永王就藩时,他年纪也小,只听人说他哥嫌弃他娘,因此从小就看不上他四哥,反而和八皇子九皇子关系好一些,经常能玩到一块儿去。八皇子九皇子密谋杀害太子,他并不知情,知情了以后和皇帝是一样的想法:太子不是没事吗,干嘛对八哥九哥这么狠。

听说父皇又想着废太子,他登时就支棱起来了,太子被废的话,那八哥九哥是不是就能出来了?

一听皇帝传召,他就迈着欢快的步伐来到了乾清宫,在宫门前遇到了跪着的太子和百官。

十三皇子乖乖上前行礼,十四皇子可就不一样了。

十四皇子上前奚落道:“这不是太子殿下吗?您在这儿跪着干什么?哦~我想起来了,今早父皇说要废了您,您是在这儿摇尾乞怜呢吧!”

百官怒目而视。张英更是素着脸拱手道:“十四皇子!陛下如今还未正式下旨废太子,也未昭告天下、宗庙,太子仍旧是太子,是储君!十四皇子是藩王,又为殿下幼弟,理应向殿下行礼问安!”

就差明说一句十四皇子不敬储君,不敬兄长。

十四皇子像是根本没听出来,嗤笑道:“未昭告天下,快了!这次太子殿下可不会像上次那样好运了!”

他俯下身,对太子说道:“上回有八哥九哥在前边,这回可没人给你挡着了!”

他刚直起身,就被一个笏板扔到脸上,正中面门。十四皇子躲闪不及,捂着脸大怒:“谁啊,不要命了!”

贺三叔站了出来,“是我!”

十四皇子见他的笏板果然没了,大怒道:“你不要命了是不是?!”

贺三叔冷笑:“十四皇子出言不逊,不忠不悌,臣只是让您别再发昏而已!怎么样,十四皇子清醒了吗?”

十四皇子一拳揍过去,然后两个人就打了起来!

按理说,贺家三叔要比十四皇子能打多了,但贺三叔就是这样逗着他,殃及了不少人,还有看不惯十四皇子言行的年轻官员偷偷打一下、踹一脚。

十三皇子不知所措,看向太子,太子冲着眼前的乾清宫抬了抬下巴。十三皇子会意,一溜烟跑进去找皇帝。

得知消息的皇帝:“……”他的血脉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啊,怎么连这个小儿子也跟着胡闹啊!

他出来制止了十四皇子,但十四皇子刚刚不知道被多少人打了,现在看见皇帝出来,便求皇帝给他做主,严惩贺三叔还有打他的人。

有官员不同意,站出来说明明是十四皇子不敬太子在先,贺三叔看不下去才提醒的,也是十四皇子动手在先,要治贺三叔的罪,那得先治十四皇子不敬储君不敬兄长的罪。

十四皇子很不服,“是父皇说要废太子的,我只是提醒太子而已。怎么,非要把我像八哥九哥一样关进凤阳高墙,你们才肯罢休吗?!”

张英叹道:“十四皇子,八皇子九皇子是因为触犯律法才被圈禁凤阳的!”

十四皇子则一脸桀骜,“本皇子行得正坐的直,说的都是忧国忧民的肺腑之言!”

皇帝怒道:“都说了多少次了,别在朕面前提两个畜牲!你是忧国忧民的肺腑之言,怎么不听你的,我大明就亡国了吗?”

十四皇子梗着脖子,“难说!”

皇帝:“……”

众臣:“……”

在这一天,皇帝终于不顾“仁君”的名声,传来了廷杖。只不过廷杖的对象不是某个臣子,而是他的十四皇子。

& & & & &

皇帝此次废太子,也没有坚持多久,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皇帝颓废地回到乾清宫,只觉得全世界都和他过不去——太子是他立的,为什么他不能废啊!

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啊!

皇帝既伤心又忿忿不平。

这次废太子失败后,皇帝蛰伏了一阵,不是他放弃废太子的念头了,而是他想吸取教训,找到几个臣子站在他这边,他找来了陆皇后的弟弟,陆国舅。

陆国舅的外甥就是十皇子,但十皇子此人吧,属于谁都不看好那类,陆国舅选中了十四皇子。

虽然之前十四皇子挨了廷杖,哎呦哎呦养了不久的伤,但据陆国舅观察,皇帝并没有因此厌弃十四皇子,反而比以前更喜欢他了!

陆国舅找到十四皇子,说明来意,想要结盟。他的人生格言是:舍得一身剐,敢把太子拉下马。

正合十四皇子的意。

双方一拍即合。

陆国舅派人在民间散布谣言,说太子奢侈无度,玩男宠抢民女,鞭打大臣,言行无状,无恶不作,仗着皇帝的势目中无人如何如何。

而十四皇子敢为失势的兄长求情,为此还挨了皇帝的打,属于兄弟情深、直言上谏的类型。

人总是同情弱者的。

陆国舅觉得,只要时间够久,他就能把太子的名声给摸黑,让别人一提起太子,就觉得那是个骄奢淫逸的,被废了也活该。

这番动作自然引起了皇帝的注意,但意外的是,皇帝并没有阻止他,反而是任他去败坏太子的名声。

太子纵使没有锦衣卫、东厂,也听说了这个消息,太子冷笑一声,捂住了脸。

没过几天,仁孝皇后的弟弟贺国舅状告陆国舅,说他贪赃枉法,强占土地,还放印子钱,已经害了十几条人命。百官议论纷纷之际,贺国舅还呈上了厚厚一摞证据,一看就是查了很长时间的。

再看陆国舅脸色苍白、浑身颤抖的样子,皇帝都不用审就知道是真的,他再看向一旁的东宫太子,他依旧一脸沉静,仿佛在说:没错,就是我干的。

皇帝忽然间就打了个寒颤。

他觉得太子越来越陌生了。

更文了更文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33章 番外 假如康熙成了朱炫烨(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