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综英美】月神 > 第2章 神说要有光(2)

【综英美】月神 第2章 神说要有光(2)

作者:共云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4 01:14:19 来源:文学城

宇宙魔方静静地躺在公文包里,不过巴掌大小,四面闪烁着幽蓝的光,那光并不刺眼,却仿佛能渗入人眼深处,让人呼吸微微滞住。

世间再没有任何一种物质能与其中蕴藏的能量相比。

理查德的老师在年轻时,曾与佩姬·卡特、霍华德·史塔克并肩,历经重重险阻才将它寻得,如今,它却安静地落在理查德手中,被他带到了米哈伊尔面前。

米哈伊尔久久凝视着那立方体,仿佛连眼皮都忘了眨动。

“我真没想到你会这样做。这会给你带来麻烦吗?”

“这重要吗?反正把它留在神盾局,或者留在你这里,都没有任何区别。”

理查德语气随意,毫不在乎似的,说完便一屁股坐了下来,椅子在地板上轻轻发出一声钝响,他抬眼望向营养液中沉睡的塞勒涅,神情在昏暗的光线里显得难以分辨。

“至少你不会去毁灭世界,对吗?”他说。

米哈伊尔怔了一下,像是被这句话触动了,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当然……是的,当然,我当然不会这样做。”

他停顿了一下,又皱起眉头,低声补了一句,“神盾局是什么?”

理查德愣了一下,神情里透出几分讶异。

“你读书读傻了?你可是研究这种东西的,怎么会不知道神盾局?”

苏联人缓缓摇头,声音里带着一丝迟疑:“迪克,我知道霍华德·史塔克他们和美国队长有关系,但神盾局……”

于是他笑了笑,靠在椅背上,神情轻松下来:“那就不重要了。一个自以为是的组织而已。老师也不太喜欢他们,没关系的。”

然后,他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似的,眉头轻轻一挑:“福尔彩娃和你聊了什么?”

米哈伊尔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淡淡地问:“你对她有意见?”

理查德先是环顾了一圈,甚至走到门口探头望了望,确定走廊里没有动静,这才回过身来,压低声音道:“意见?不算。但不喜欢倒是真的。我从没见过这样不通人情的人……”

“不,迪克。”米哈伊尔打断了他,“我们任何人都无法真正理解中校同志。在阿富汗的经历几乎击垮了她,但福尔彩娃仍然是个高尚的无产阶级同志。”

他停了一瞬,抬眼望进理查德的眼睛,声音放得更低:“你知道吗?正是她阻止了上面那些人,才没有把美国人扣押在这里。”

年轻的美国人脸上闪过一丝迷茫,眉头紧蹙起来。

“不,什么?我当然不知道。等等——你是说,苏联想把我们扣押起来?”

米哈伊尔只是静静地望着他,那眼神里带着几分同情,他伸手把理查德推向门外,声音低沉而缓慢:“您对政治的了解,似乎并不比我对神盾局的了解更多,朋友。回家吧。”

理查德被推得踉跄了一下,手紧紧扣住门框,声音里满是急切:“不,不,我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走吧,同志!”米哈伊尔的声音提高了些。“快走,留在这里您会死的。”

门被重重关上,木与金属的碰撞声在狭长的走廊里回荡,彻底隔断了米哈伊尔的声音,理查德立在门口,手仍搭在门框上,眼睛望着那扇紧闭的门,光在门缝下滑动,像被压住的潮汐。

过了良久,走廊尽头出现了福尔彩娃的背影,她步伐平稳,制服的线条在灯光下分明。

她向他投来一瞥,目光短促而冷静,理查德这才收起视线,拉紧风衣的领口,迈开步子,朝外走去。门背后的黑暗与荧光蓝一起缩进身后,脚步声在金属地板上逐渐远去。

“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夫娜·福尔彩娃女士。”理查德开口时,声音有些僵硬。他始终不太习惯俄国人称呼全名的方式,但此刻他还是这样叫了出来。

片刻的沉默之后,他又低声道:“您知道我做了什么,是吗?”

瘦削的女人没有回答,只是看了一眼手表:“美方人员的飞机已经准备好了,您最好快一点。”

次日凌晨,太阳尚未露头,寒风呼啸着掠过空旷的停机坪,三十几个提着箱子的美国人已经聚在跑道边,神情紧张而疲惫。

理查德站在人群里,抬头望向远处的熔炉,那庞大的建筑在灰蒙的天色下若隐若现。

他茫然地望了片刻,旋即转身看向停在不远处、引擎微微轰鸣的运输机——他们的飞机,已经可以肉眼辨清。

是的,他要回家了。

山姆也来了,仍旧是那件旧了的白色隔离服,衣角在风中猎猎作响。

“您真的不打算离开吗?叔叔?”理查德问。

中年人摇了摇头,神情平静:“我誓与基地共存亡。”

理查德张了张嘴,却终究没有再说什么。

他往飞机的方向走了两步,脚下的地面在风声里震动,四周站立着的士兵表情冷硬,目光锐利,登机的科学家们一个接一个地接受仔细而严苛的检查,行李被反复翻检,衣物被摸索搜查,任何细微的异常都会引发警报。

理查德抬起头,在人群中看见了一个年纪已长的男人,对方手里什么都没拿,只是安静地站在那里,身影在晨雾和探照灯的光影里显得格外沉稳。

“老师……”他低声唤了一句,胸口骤然一紧,宇宙魔方的重量仿佛又压在肩头,理查德,看看你都做了什么?你背叛了导师的信任!

“对不起。”

托马斯转过头,看了理查德一眼,没有愤怒,也没有质问,只是一种深沉而短暂的注视。

随即,他很快移开了视线,声音平缓而坚定:“没什么好道歉的,迪克。你做得很好,一直都很好。”

理查德的嘴唇轻轻颤动了一下,像是想再争辩,却终究没能说出声来。

“可是——”

话音刚起,便被托马斯平静而不容置疑的语气打断。

前方的安检口传来士兵低沉的喊声,队伍缓缓向前推进。托马斯背脊挺直,像往常一样沉着,他的声音不急不缓,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坚定。

“我说了,你从未做错任何事。”老人微微转头,眼神仿佛要将弟子的心绪按在原地,“现在,我们回家吧。”

理查德喉咙发紧,他低下头,脚步却不由自主地跟在托马斯身后,走向安检口,风声掠过,机库外的天空正逐渐泛白。

那架涂着美国国旗的波音在晨雾中渐渐低了下去,轮廓被地平线吞没,廊桥上只剩下薄薄的风和几片散落的纸屑。

一个女人静静地站着,双手搭在护栏上,身影被冷光拉长,目光一直盯着飞机消失的方向,不发一言,片刻后,山姆走了过来,随意地倚在护栏上,像是来凑一份无言的陪伴。

“所以,中校,上面怎么说的?”

福尔彩娃只看了他一眼,然后又把目光收回到远方的天际。她的声音干净、平稳:“局势很乱。我得到的消息是,有人想把塞勒涅转移走,但目前还没有正式命令。”

山姆沉吟了一下,耸耸肩,带着一丝揶揄:“但我猜你不会服从命令的,中校。”

她没有立刻回答,风越过廊桥,带动她制服下摆的布料轻微摆动。福尔彩娃缓缓转头,看向山姆,眼角有一道细细的褶皱,那是多年战场与职责刻下的痕迹。

她的唇动了动,声音很低,但语气里没有任何犹豫:“我只遵守我认为正确的职责。”

山姆说:“我也一样,朋友,30年了,我很高兴我们终于有一些共同点。”

“您还不走吗?”

于是,山姆吹了一声口哨,像是为了驱散廊桥上残留的沉重气息,他的嗓音里带着一点粗粝的随意,哼起了一首老旧的乡村小曲,叫做“快乐的尤里卡”

他的脚步很稳,不紧不慢,隔着风声传出一种漫不经心的节奏。

福尔彩娃转过头,静静看了他一眼,只是短暂地凝视着那个背影,像是在确认什么,又像是在默默记住。

山姆并未回头,肩膀随着哼曲的节拍微微摆动,身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灰色的走廊深处。

廊桥重新归于寂静。风依旧,天空依旧,只有那消散的旋律似乎还在空气里残留,大约过了几分钟,或者一个小时?

福尔彩娃才抬手理了理鬓角,转身离开。

她对山姆隐瞒了一件事:命令已经下来了,上面的命令。上面的人要炸毁救赎熔炉,摧毁一切知情者——起初也包含那些被允许登机的美国人。

风带着金属味从跑道上拂过,拂过她制服的布料,拂过她曾经走过的战场,记忆像沉淀在泥里的石子,轻轻一碰便发出声音。

她又看见阿富汗的黄沙,连绵不绝,像一张永远敞开的地图;看见坎大哈公路,尘土飞扬,车轮和影子交织成无法辨识的线;看见血在路旁暗红成一块块不动的石头。

她又想起那个阿富汗小女孩,把一瓶水递到她手中,手臂上还有土和太阳的颜色,怯生生的棕色眼睛很大,瞳孔里清晰倒映出这个苏联人的模样。

然后她开了枪。

小女孩倒下,水瓶从她指缝滑落,滚在黄沙上,发出轻微的声响,随即又被风吞没。

她闭上了眼。

福尔彩娃曾被告知自己是一个解放者

她真的是吗?

走廊尽头,福尔彩娃看见了安德烈。那年轻人依旧保持着他一贯的姿态,笔直地站着,双臂自然垂下,神情冷峻而空洞,仿佛是走廊里一尊不被人注意的雕像。

她迈步走过去,脚步声在空旷的金属地板上回荡。

“安德森,”她开口,“你看见了什么?”

年轻人缓缓转过头来,目光清澈而冷漠,像是从遥远的地方才被唤回,他一字一顿地回答:

“未来。”

福尔彩娃注视着他,眼神里有一瞬间的动摇。她低声说道:“你本也应该拥有未来。”

安德森的嘴角微微颤动,却没有形成笑意。

他摇了摇头,神色中没有反抗,也没有哀怨,只是如实陈述一般说:

“不,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夫娜·福尔彩娃女士。这是我的错。我并没有什么不满的。”

福尔彩娃目光深沉,停顿片刻,才缓缓开口:“不,这不是你的错,这是你父亲的错,是谢洛科夫的错。你只是与他有同一个姓氏而已。”

“那么谁有错呢,中校?”安德烈反问道,他似乎很久没一次说过这么多话了,“是安德罗波夫或契尔年科吗?没有他们,我甚至没有资格来到救赎熔炉。”

福尔彩娃于是只能沉默。

沉默在她与安德烈之间堆积,如同厚重的铅云压在胸口。半晌后,她长长吐出一口气,像把什么无形的负担挪动了一处:“去准备吧。”

“这座罪恶的熔炉,是时候被毁灭了。”

1991年,12月25日。

对于一些年纪尚小,或者对地理少有兴趣的人来说,也许难以想象赤道之下竟然会有冰。但乞力马扎罗的雪早已在那里静静躺了千年,现在你知道了,可佛罗里达呢?佛罗里达会不会下雪?

理查德不知道,起码他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从未见过雪。十二月的空气湿润而温暖,带着海风的咸味,仿佛与雪这种东西毫不相干。

他站在自家屋前的走廊上,手里握着一杯温热的咖啡,眼睛却望向北方,望向那片他再也未曾回去的土地。

救赎熔炉的轮廓再度浮现眼前,那些巨大的管道,缠绕的铁索,电梯轰鸣时的震动……他忽然想起,在这个时节,苏联的冬天会怎样?

雪是否已经没过了营房的台阶?风是否正吹过那些老旧的铁门?而在一号实验室里,那片冰冷的蓝光下,又是否还留有人的气息?

“迪克,在想什么?”

父亲弯着腰,从院子里拖进来一棵巨大的圣诞树,枝叶间还粘着些许松针与泥土的湿气,空气里立刻弥漫开松木特有的清香。理查德赶忙放下手里的杯子,上前去扶,那棵树比他高出一个头,几乎要撑满客厅。

“我有些想我的朋友了。”他低声说。

父亲的动作停顿了一下,随即抬眼看他:“苏.联人?迪克,你还在被审查期间……”

理查德深吸了一口气,盯着树干上的一道旧疤痕,缓缓点头:“我知道,爸爸。”

这一个多月来,理查德在夜里悄悄拨出过无数通电话,号码他早已烂熟于心,可每一次传来的只有冰冷的空白,没有人接听。

他清楚自己正处在审查期,不可能肆无忌惮,也不敢拨打得太频繁,可越是得不到回应,那种不安便越像暗流一样,在心里涌动。

米哈伊尔会怎样呢?以苏.联一贯的作风,他们会如何对待这样一个人?理查德反复设想过最糟的结果——失踪,监禁,甚至比这些更坏的事。可随即,他努力让自己压下这些念头。

“不,别担心。”他对自己说。米哈伊尔不同,他不是普通人,他几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哪怕是新.政.府,也不会轻易对这样的人下手,想到这里,他胸口的压迫似乎松开了一点,呼吸也轻快了些许。

可转瞬间,那份宽慰就像风吹过窗棂,转眼无影无踪,只留下比刚才更深的一层惶惑。

“迪克!”

是母亲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惊讶。她站在电视机前,手指颤抖着指向屏幕,但其实不用她提醒,理查德已经听见了。

电视里传来那带着杂音的播报声,画面上,一个秃头的男人坐在桌前,表情僵硬,语调里却有一种压抑不住的疲惫,新闻的字幕缓缓滚动,像是在为某个时代做结尾。

“旧的体制在新的体制真正能运作起来之前就已经崩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解体……各加盟共和国自寻出路……”

苏.联解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