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综武侠]破阵 > 第17章 第16章

[综武侠]破阵 第17章 第16章

作者:游倩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4-02 18:42:22 来源:文学城

剑光随同月光,倾泻而下。

燕诗二后退,拔剑,却没有急着出手。他的剑金光眩灿,剑鞘雕龙漆凤,嵌有明珠十三颗,剑锷精致,镶了十六颗宝钻,六粒墨星,不像用来杀人,倒像要用这些珠宝闪瞎敌人的眼睛。

鲁书一不退反进,一双手斜插进剑光,像是连月光都能被他一起摔出去。

来人剑势一变,宛如逝水滔滔。

谁能将水摔出去?

鲁书一能,他的“大摔碑法”像是要淘尽五湖四海之水一般,狂而暴,猛而烈。

来人一身黑衣,还有黑巾蒙面,身形不胖不瘦,手上的剑是最常见的大路货,丝毫看不出来历。

就连剑法也是。

劈、点、刺、抹、穿、挑、提、绞、扫,都是最基本的招式,可在他使来,无一不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鲁书一的攻击再是狂暴,再是猛烈,终不能奈何黄河与长江的滚滚东流、奔涌不休。

燕诗二不能再等,上前,出剑。

燕诗二学的是飞星传恨剑。他的剑法狠而厉,甚至还很神勇。

如果说黑衣人的剑刚才只是像顾自奔涌的河流,燕诗二出手后,变成了浩荡洪水汹涌于天地之间,把触及的所有东西都卷进了洪流。

或许他是个难得的高手、剑客,可他终究是个人,是人便不能抽刀断逝水,挥剑破浮云。

他已经开始后悔,他实在不该托大,以为和鲁书一联手,定然能叫黑衣人留下命来。他应该转身就逃才是,否则,也不会像一个不会水性的人,在大江大河里挣扎、沉沦。他突然想到:黑衣人是故意收敛实力,引他入彀的吗?

鲁书一有了燕诗二分担压力,乘机掏出书册,手一挥,书页飞扬,发出破空尖啸之声。

燕诗二的剑上也飞出了六颗寒星,和鲁书一的书页分别袭向黑衣人两侧。

黑衣人甚至连变招都没有,书页和寒星刚冲到那如雪的剑光中,便被剑气绞得支离破碎,四散纷飞。

鲁书一的书页还好,毕竟质地较软且无毒,燕诗二的暗器却是淬了剧毒的,他连个油皮都不敢叫暗器擦破,顿时身法大乱,嗤的一声,左臂便着了一剑。

鲁书一连忙大喝出声:“前辈,前辈有话好说,只管吩咐。”

黑衣人不答。

鲁书一和燕诗二只得在洪水中挣扎、沉浮。

不多时,鲁书一腰侧挨了一剑,燕诗二左臂和大腿各划了道口子,伤虽不重,可黑衣人仍是举重若轻游刃有余,他们不约而同地,都有了同一个想法:逃,哪怕是舍他性命牵制敌人,自己也要逃出去,去找师父出头。只是舍哪一个,两个人必然达不成统一意见,因此,未能付诸实现。

这里打斗声大起,屋子的下人却一个也不敢出来,他们都是普通百姓,向来都是有多远躲多远。鲁书一连叫人出去求救都找不到。

正当绝望之时,黑衣人突然收剑,后退。

鲁书一和燕诗二正惊疑不定,黑衣人粗哑的声音响了起来:“你们也配叫**青龙,我看叫**青虫还差不多。”语毕,扬长而去。

鲁书一和燕诗二谁也不敢去追,对视一眼,均想:还以为今晚性命难保,没想到是场无妄之灾。

虽是夜深人静,名利圈楼上仍有寥寥几扇窗透出晕黄的灯光,仿佛在等待归家的游人。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像是有什么东西正从黑暗中经过。

方夏的身形如同一片羽毛,飘飘然落进了三楼尽头的一扇窗户。屋内无人,她随手将长剑扔在了桌子上。房间里没有点灯,好在月亮又大又圆,映得屋里头的床椅桌凳像是蒙了一层又薄又亮的轻纱。

方夏对今晚的结果不甚满意,她杀了鲁书一和燕诗二不难,生擒也不难,只难在不伤自己分毫的前提下生擒这两人,但她相信元十三限能够做到。

她想找元十三限报仇,而不是送死。**青龙就是她最好的试剑石,所以,她不杀鲁和燕,她准备下次去找顾铁三,一个一个地试过去,最后,再来领教他们合围的“**青龙大阵”,以做打算。唯一苦恼的是,鲁书一的大宅乃蔡京大张旗鼓地赠送,不算难寻,顾铁三几个的住处却不是那么好找。

方夏站在窗前,好像整个人都沐浴在柔柔的月光中。她突然想到,不知王小石、白愁飞、温柔和田纯,是不是也像自己一样,正好赶上赏月的时机,一同望着这一圆明月。

圆月如盘,不知盛了多少人间的爱恨情仇、喜怒悲怨。

千古月下,悠悠万事,月可笑人痴,月可笑人傻,月可怨别离,月可盼团圆?

月依旧无声。

四下里一片静谧,寂寞夜深。

唯有明月沉默为伴。

方夏深深吸了口气,抽出长剑,提起茶壶,信手将茶水浇在剑身,又在窗边横过长凳,随意一坐,取出手帕,借着月光,细细拭起剑来。

月色温柔地笼罩在方夏脸上,她的目光专注异常,嘴唇微抿,像是在抚摸什么乐器一样,擦拭着手中的长剑。

剑锋明亮,映得她的手如同玉石一般莹润、坚硬。

月色就如同她的人。

看似温柔,实则冰凉。

白天,方夏仍在为生计奔波,她在外忙碌了两天,一天白跑,一天白干,终于破釜沉舟地向孟将旅提出租用早上的厨房,准备做糖葫芦。

孟将旅看这年轻人诚实稚嫩,有心多帮一把,只意思意思收了一天五个铜钱。

方夏了解京城物价,深知这只收了个成本,大是感激:“多谢掌柜的帮衬,在下铭记于心。”

孟将旅笑道:“在家靠兄弟,出门靠朋友,夏兄弟不必放在心上。”

第二天一早,鱼头鱼尾起床时,已看见方夏把厨房收拾得整整齐齐,连房檐下的干柴都劈好了,码放得规规矩矩,还用麦秆和竹竿做好了插糖葫芦的草靶子,正当傻眼间,方夏又拿了个盘子过来,里面放着几只糖葫芦:“有几天没做了,怕手生,劳烦你们帮我尝尝。”鱼尾大喜,拿起一根就咬了一口,连连点头:“对,就是这个味。”

鱼头矜持多了:“谢谢夏大哥,我们一人一枝就够了,别的你拿走吧,还要做生意呢。”

方夏道:“没事,我今天就只探探路,还有几枝给鱼姑娘和孟掌柜他们尝尝。我一会儿就出门了,你替我给他们吧。”

鱼尾喜滋滋地道过谢,又说:“夏大哥,你先去苦痛巷一带走走,那里有神侯府,抽行头的人也比较讲规矩,别去三合楼一带,那里又有楼又有堂的,有点乱。”

方夏欣然道:“好,多谢你,有你一句话,省了我多少麻烦。”

痛苦街在京城是一条繁华的大街,尤其是近苦痛巷那一块,因为神侯府就在苦痛巷尾,什么泼皮无赖都不敢在那里找事,衙门里抽行头的也不乱来。因此做小生意的都爱往那里去,渐渐的形成了集市,卖米的卖布的,卖小吃的卖汤水的,应有尽有,热闹非凡。

方夏扛着草靶子,顺着人流边走边看,沿着痛苦街慢慢往苦痛巷行去。

一路上叫卖声不绝于耳,她估计着自己是不是也该喊两声卖糖葫芦,但她前世今生都没干过这样的事,一时有点张不开嘴,可是做戏要做真,总不能糊弄过去吧。

方夏正纠结间,人流中穿出来两个小孩,不过十一二岁,一个瘦高个子,一个圆脸圆眼,直奔到面前,上下打量了一番,圆脸小孩问:“大哥哥,你是从紫旗磨坊那边过来的吗?”

方夏点了点头,有些不解:“二位这是?”

圆脸小孩道:“糖葫芦怎么卖?”

第一次试水,方夏只带了十串糖葫芦出来,一串五个山楂,打算卖两个铜钱一串,当下说了价格。

圆脸小孩极其爽快地摸了两个钱递过来:“先来一串。”

方夏接了钱,暗自揣度:鱼头鱼尾让我往这边来,这两个孩子等在这里,还能说出我的来处,多半是鱼头鱼尾介绍的。他们衣着普通,两个人却只买一串糖葫芦,许是囊中羞涩,当即笑道:“我今天开张,买一送一,再送串糖葫芦。”取了两串糖葫芦递过去。

圆脸小孩一怔,喜道:“真的吗?谢谢大哥哥。”他一边接过糖葫芦,一边大吹法螺,“大哥哥你这么会做生意,肯定开张大吉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方夏道:“承你吉言。”点头一笑,以示告辞。

圆脸小孩看着方夏随人流远去,塞了一串糖葫芦给高瘦小孩:“叶老四,你尝尝,看鱼头鱼尾是不是在吹牛,还说什么从来没在京城吃过这么好吃的糖葫芦,我就不信了,难道比陈大叔家的还好吃?”

高瘦小孩也不答话,自顾咬了一口,眼睛一亮,唏哩呼噜把手上那串吃完了。

圆脸小孩急道:“你别光顾着吃啊,你倒是说话啊。”

高瘦小孩道:“你要是不吃,就给我吧。”

圆脸小孩瞪了他一眼:“你这头猪,什么都觉得好吃。”横过糖葫芦咬了一口,像是在咀嚼仇人的血肉般磨着牙,过了半晌,恶狠狠地说,“走,我们再去买几串,带回去给老大老二尝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