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综历史]忘川食肆 > 第7章 Chapter 007 春饼(一)

[综历史]忘川食肆 第7章 Chapter 007 春饼(一)

作者:苏明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3 18:55:09 来源:文学城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这是孟子昔年觐见齐宣王时所陈治国之道,经少女温婉声音诵读,犹若清泉淌过玉石,字字珠玑,声声入心,别有一番韵味。

“孟子有云,仁者爱人。而仁政之道,存乎心而在于行。”上官婉儿捧着书卷缓缓讲着,“太宗陛下也常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殿下,您可记住了?”

昂贵的龙脑香化作熏烟,自那鎏金兽首香炉的兽口中缓缓流出,上官婉儿将手中书卷一放,话语一停,却是探过身去看几案旁一直写写画画的太平公主。

上官婉儿本以为太平公主是在认真记录笔记,凑近了一看,那宣纸上满是鬼画符,却是跟她刚刚讲的半点关系也沾不上。

“记住了记住了。”太平公主动作飞快地将宣纸掩覆,连忙应声道,她指了指自己的脑门,“前世婉儿便陪我在太傅那学过的,这里可都记得清清楚楚。”

“那你说说,我刚刚讲了什么?”上官婉儿太熟悉她的性子,可不会被轻易糊弄。

“这个嘛,大概是孟夫子引经据典,力陈仁政之要……”太平公主眸光流转,狡黠之色一闪而过,言语间已开始天马行空,“这道理固然都是对的。不过我觉得,这孟夫子当真是不解风情,那梁惠王问他怎么洗刷败军失地之辱,他却偏偏将话题引至仁政上。”

“还有那齐宣王,欲知霸主之道,比肩齐桓晋文,这孟夫子可倒好,说了句不知道,又把话题绕回了仁政上,当真是答非所问。若是他于母亲面前这般胡诌,怕不待言毕,便已领了板子……哎哟!”

虽然无从知晓孟子若是劝说那位女帝施行仁政是否会真遭责罚,但太平公主话音未落,就被上官婉儿卷起书卷敲了脑瓜,“你呀,不可对先贤不敬!”

上官婉儿力度甚微,近乎宠溺,但太平公主却开始耍赖了,她捂着脑袋说道,“坏了坏了,我好像被敲傻了,婉儿,你且考考我,这一日里究竟有多少个时辰?我好像记得似乎有十三个?”

“殿下。”上官婉儿轻叹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你再这般胡闹,若是让则天陛下知晓了,定会责罚你的。”

“哎呀,不要总是拿母亲来压我嘛。”太平公主一听到自家母亲的名字,立时收敛了几分,但仍不甘心地小声嘀咕,“母亲也真是的,都身处忘川了,却还要我日日苦读勤练,哪有什么必要嘛!”

若说以往念书习字,那是为了日后的治国理政做铺垫,太平公主还算得上是手不释卷,寒暑无间,圣贤经传也早就熟稔于心。

但今朝身在忘川,政事烦扰都成了过往云烟,宫廷心计也抛之脑后,她只想捧上一壶佳茗,与上官婉儿在忘川畔边围炉煮茶,或是去棠梨坊里听听小曲儿。至于那四书五经,却是心生厌倦,再无半点兴致。

更何况,她前世如此钻研经国治世之道,可后来才发现,原来母亲从未有过传位于她的意思,一想到这事儿,就让太平公主见着这书本更是心生烦躁。

“能读书习字,终是益处多多。”上官婉儿语调平和,不急不缓,“这世间不知有多少人,求之而不得,殿下还当珍惜。”

想当年,上官婉儿身为罪臣之女,身陷掖庭那等幽暗之地,却日夜勤勉不曾放下手中书卷,终因聪慧善文而受重用,一度还曾执掌朝纲,权倾一时,这话从她嘴里道出,倒是分外有说服力。

“好好好……”太平公主知晓自己若稍有迟疑,接踵而至的必是一番大道理,她也就退而求其次,换了个说法,“不过这《四书》前世都已学过,反复咀嚼也不过陈年旧酿,没多大意思。倒不如婉儿与我讲讲那后世名作,譬如那西厢记、龙图公案之类的……”

她提及的两书,皆为市井巷陌间流传的话本小说,见上官婉儿眉宇间隐隐泛起不悦之色,太平公主心念电转,急忙又添上几分诚意,“若不然,三国演义或是西游记也行!”

太平公主本以为此言一出,定会换来上官婉儿的一番推辞,却不料上官婉儿答道,“若殿下能每日持之以恒,静心习字一个时辰,我便与殿下讲这后世话本。”

“此言当真?”太平公主眼前一亮,伸手拉着她的衣角喜形于色,“婉儿你可太好了!”

让上官婉儿伴读于太平公主身侧,倒也是武则天的无奈之举。这忘川之上虽名士如云,但不是寄情山水,就是醉心诗酒,愿意当这陪读先生的,却是打着灯笼也找不着。

但话又说回来,这念书习字,本质上不过是想让太平公主磨炼心性、消遣时间,至于念什么书习什么字,倒还是次要的。

毕竟,若不寻这么个缘由磨磨她的性子,只怕这忘川城内,李唐皇族飞扬跋扈之名,便要传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那今天就先念到这里吧。”上官婉儿轻柔地将手中书册置于几案上,见太平公主一听不用念书,立马开心地将手中毫笔丢到一旁,却也是忍不住莞尔一笑,“殿下待会儿是想去那忘川河畔走走,还是去那金戈馆看看热闹?”

忘川河畔风吹草柔,虽当下寒意未消,但河畔边上,却已见点点绿意悄然萌生。而那金戈馆,则是忘川城内的演武圣地,名将猛士常聚于此习武弄剑。太平公主最是喜欢凑热闹,因此常在金戈馆中观武赏剑,乐此不疲。

“今儿呀!这俩地方都不去!”太平公主神采奕奕地说道,“咱们去那忘川食肆逛逛!”

“忘川食肆?”上官婉儿却从未听过,她好奇问道,“这忘川里竟有食肆?殿下是打哪儿知道的。”

“前些日子与那东坡先生聊天时,他偶然提起过那一间食肆,说那掌柜手艺超凡入圣,烹制佳肴的美味,足可绕梁三日而不绝。”太平公主这样夸张地说着,回想起苏轼与她聊天时所说的西湖醋鱼的美味,差点口水都没有忍住。

“哦?东坡先生竟也对此地有所赞誉,想来那掌柜的手艺确是非凡了。”上官婉儿自然知晓东坡居士品味不俗,能得到他的称赞,那食肆想必有其独到之处。

“今天正是立春,不知道这食肆里会有什么时令美食,可得赶紧一点才好。”太平公主催促道,话语中带着几分急切与兴奋。

若是殿下念书能有这般勤勉就好了,见太平公主急急忙忙的样子,上官婉儿在心里感叹道。

寒暑交替、日升月落,那四时八节,便是人与天地不言而喻的默契。

所谓「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起于寒潮未退之时,代表万物萌动、更生之始,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虫鱼振跃,天然便带几分氤氲水气,裹挟着春意与烟雨而来。

在那春江水暖、百草萌生之时,除了踏青赏花、祝祭祈福,最重要的,还是吃上那一口地里冒出来的清新,让春意在舌尖上鲜活跃动。

春到人间草木知,而唐棠向来从不辜负时节,前些日子她便想去西湖边采撷些柳芽,可惜错了时日,还好尚有荠菜、蕨菜、野葱等质嫩味鲜的野菜待她品尝。

只是那冬春交界时,几阵春风伴着细雨,一丛丛水嫩嫩的野菜便不约而同从田埂上、小河边冒了出来,倒是让人犯了选择困难症,不知该从哪一味尝起算好。

而唐棠的应对方式,却是以不变应万变,既然不知该从哪一味尝起,那索性贪心把这清鲜一网打尽便是了。

唐棠的手法娴熟而近乎诗意,她轻柔地在擀成薄片的面片涂抹着油酥,那原本不起眼的小面团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行云流水间展开成一张轻盈至极、几乎透明的薄饼。当这些薄饼被层层叠叠地叠放在一起,送入蒸笼中稍候片刻,蒸汽缭绕间,那轻薄如锦、圆润金黄的筋饼便逐一呈现。

那仿若是一张张精心布局的网,能轻而易举包裹住整个春天。

“嗯,看上去还不错嘛。”唐棠眸中带着几分自得,这柔腻软韧的筋饼做得如何,只需稍稍瞥一眼那透光程度便能所知一二。据说那老字号里的师傅所制的筋饼,即便是三层相叠也能让底下的书册字迹透晰,她虽未能亲身试验自己所制的筋饼能透至几重,然而这光可鉴人的质感,却已是明证。

这筋饼虽然单吃也别有一番风味,但终究要包裹些什么,才算得上是完美。唐棠早已将各色蔬食切成细丝,分门别类地码放在盘中,一眼望去,鲜灵的翠意,酱炒的肉丝,金黄的蛋皮,如此种种色彩绚烂、芳香四溢,当真是筋饼的绝配。

而这富有勃勃生机的春盘与筋饼相配,便是这冬春交界之时最美的滋味——「春饼」。

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到食肆里的时候,刚巧赶上这一道春饼新鲜出炉,让她忍不住扬起眉头,表扬起自个儿的先见之明,“怎么样婉儿,我就说得抓紧吧,你看这时间刚刚好。”

本来打算是两天后发的,那时刚好是立春,就当提前祝大家立春快乐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Chapter 007 春饼(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