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西游]女帝晋升指南 > 第16章 深入虎穴

[西游]女帝晋升指南 第16章 深入虎穴

作者:西西苏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7 16:09:18 来源:文学城

北岱山势逶迤,四下林风呼啸。

随一众山匪左拐右绕不知多久,隔着蒙眼纱布,叶惜闲终于瞧见道路前方影影绰绰,火光若有似无。

“春哥、秋哥,回来了!”

“怎么又带了两个人回来?”

“……”

依稀有人纷纷聚前,又依着杨春的手势各自散去。

四周人声渐散,她与悟空依旧被人押着肩膀,步步朝前。

直至一处离群索居、杳无人声的偏僻处所,押着他两人的杨秋臂腕一挥,蒙在眼前的黑布被摘去,不等看清眼前摇摇欲坠的木门,背后被人一推,脚下跟着一个趔趄——

“进去!!”

“你!”

“嘭”的一声,木门在背后被重重合上。

被押解一路,悟空早已怒不可遏,顾不得四下尘土飞扬,指着门外破口大骂。

身上有伤,叶惜闲不似他精神气十足。

好不容易适应周遭昏暗,她左手撑着自己几无知觉的右臂,朝前两步,转而打量起屋中上下。

廊下灯影摇晃,照出四下灰尘纷纷、墙壁斑驳。

十尺见方一间窄室,靠墙放置的窄榻占了大半地界。靠门方向安了陈旧的一桌两椅。

四下逼仄,两人同处几乎转不开身。

却也怪不得杨家兄弟。

叶惜闲忍着周身不适,提步至桌边坐下。

上山一路,听左右议论,与李伯——山下开茶肆那老伯——有一句没一句闲谈,她已将“北岱山匪”探了个七七八八。

山中“双大王”——杨春、杨秋——是一对胞亲兄弟。

哥哥杨春性子沉稳,凡事以大局为先;弟弟杨秋性子暴躁,做事冲动、不顾后果,却能为“急先锋”。

山中匪寇大多姓杨并非巧合,因在多年前,他们本就是同乡旧友,是北岱山下依水而生的杨家村人。

昔年北岱渡口繁荣,杨家村人亦跟着过了几年好日子。

谁知后来,天不遂人愿,北岱三年大涝、三年大旱。北岱渡成了废墟,杨家村人亦没了生路。

除却年迈苍苍的老妪,大半女子去了西梁国中讨生活。村中男子别无去处,不得已只得落草为寇。

世道艰难。

叶惜闲低垂着眼帘若有所思。

若杨家村人当真是被逼无奈才落草为寇,成为山匪后也不曾伤人性命,只用相对温和的方式放倒一二行人,再从他们的行礼中扣下半数……易地而处,她并不以为此举全然罪无可恕。

可她与悟空今日来此并非为追究山匪对与错,而是为寻找去向不明的阿荣与囡囡。

若说杨家村人落草为寇是被逼无奈,阿荣呢?

身为苏庄少东家,家中余粮无数,他为何宁肯上山过这朝不保夕的日子?

若他从小有个铲奸除恶、成为绿林好汉的英雄梦便也罢了,可山中条件险恶,更无女子,将囡囡抱来此处又为何?

叶惜闲独坐桌前,思绪正纷纷,忽听“吱呀”一声,门再次被推开。

两人齐齐抬起头。

出现在门外的人却并非长相凶恶的杨秋,而是换了身行头的李伯。

“李……”

“你来做什么?!”

叶惜闲话没出口,悟空两眼一瞪,凛然朝前。

“我见娘子身上有伤……”

李伯自背后取出个药钵,望着房里叶惜闲的眼中依稀噙了几分愧疚,话没说完,觉察悟空灼灼若有实质的视线,摸了摸鼻子,搁下药钵,悻悻然掉头而去。

悟空冷哼一声,端起他搁在门前的药钵,飞转过头。

“仙仙,药……”

一早约好上山后以“大圣”、“仙仙”相称,话说出口,眼神交汇间,灯火掠过彼此眉眼,悟空话头一顿。

叶惜闲眸光一颤,蓦然别开脸。

她伤在右侧肩胛,而今皮肉外翻、骨头错位,转身尚且艰难,且房中没有铜镜……她无论如何无法给自己上药。

若在平日,她性情洒脱,情急时让异性帮忙上个药并非什么让人为难的事,可眼下……

一来,门外虽夜风凛凛,门内烛影轻摇、宁谧而安然。满墙落影随风动,四下逼仄,反而于两人间生出几分莫名的、不容深究的旖旎。

二来,若是往日的悟空便也罢了,她能安慰自己,他乃灵明石猴,她只一介凡人;他为仙、她为俗。又或者,实在不济,他是一串无形无影的数据,她是有血有肉的真人,有来处、有归途,可今日……

她忍不住抬眼偷觑。

今日的悟空风姿落拓,化作凡人的每个角度都似长在她心坎上。

让人全然无法把他当作高高在上的虚拟。

沾了烛辉的耳廓不知不觉染上淡淡一层红晕,她垂目望着地上随风摆动的落影,默然不语。

悟空亦低头望着手上的药钵,左右为难。

不多时,不知嗅到了什么,他朔腮微微一抽,猛地抬起头,满目焦躁绕着房中转了不知多少圈,突然停下,转向叶惜闲道:“大人若不弃,我来给大人上药。”

叶惜闲苍白的颊边浮出分明的嫣红,灼灼仿佛三月桃花。

顾眄流盼间,她飞快觑了眼悟空,颔首道:“有劳。”

悟空不作犹豫,大步至榻前,手捧着药钵,背转过身。

他的本意是想让叶惜闲在褪下肩头衣服、露出伤口时自在些,却不想房中静谧,咫尺间窸窸窣窣的衣料声转而比平时更清晰而分明。

墙上落影随风,仿佛谁人石心怦然。

少顷,好不容易撕开沾在模糊血肉里的衣物,叶惜闲顶着泛红的眼角,微侧过身。

“大圣?”

悟空蓦然回神,转头看清她肩上伤处,不时前若有似无的旖旎刹时一扫而空,眉头骤然紧拧。

“这……”

凡人素来“身娇体弱”。

前次他只磕破了点皮毛,叶惜闲便那般兴师动众,今日她被金箍棒棍风扫得如此“血肉模糊”、“皮开肉绽”,甚至骨头错位,上山的一路过问阿荣、担心囡囡,关切他是否动怒……为何不曾皱一下眉、开口说一句疼?

倘若彼时在山下,他的金箍棒再偏出半寸……想起某种可能,悟空顿然沉了脸。

直至叶惜闲满目不解转过身,悟空身形微微一僵。

“稍等!”

他飞跑到门边,“砰砰砰”砸开了门,问守在门外的杨秋要来了冷水与帕子,又匆匆折返榻前。

“得罪!”

不等对方应声,他飞快搓了搓帕子、拧干,而后单膝跪坐在她背后,右手食指抵着帕子一角,小心翼翼探身向前。

“吁——”

他学着昔日叶惜闲给他包扎伤口时那样,轻轻吹了口气,指尖伸向伤处。

谁知叶惜闲依旧疼得浑身一哆嗦。“嘶!”

“抱歉!”

悟空的手跟着一颤,满目懊恼瞪着自己“粗笨”的五指。

猴头随心自在,何时做过此等精细活计?

“不妨事!”

余光瞥见他神色,叶惜闲一怔。只怕他心有顾忌,越发下不去手,飞快摇摇头,又转向他道:“大圣,你动作越轻,清理伤口的时间越长。可伤口总要洗净才好上药。方才是我没做好准备,不碍事,大圣不必顾虑!”

怕他仍有顾忌,她四下望了望,而后用力撕下里衣一角,揉了揉塞到口中,又偏过头,朝他莞尔而笑。

悟空火眼金睛一颤,很快垂下眼帘,揣着此生不曾有过的紧张与仔细,左手紧攥成拳,右手小心翼翼再度朝前。

摇摇曳曳,星星点点。明烛垂泪,屋里的血腥气渐渐为草药苦取代。

一炷香后,好不容易包扎好伤口,上药的、被上药的,都出了一身汗。

叶惜闲掩上外衣,抬眼望着端起“血盆”去往门边的悟空,心下正打鼓,不知一会儿是要悟空先上榻歇会儿,还是直接入山中夜探,大门被推开,若有似无的娃娃哭声伴着肆虐狂风席卷而入,她神色一怔,骤然抬起头。

“哭声?山里有娃娃?”悟空动作一顿,瞪着门外的杨秋,目色凛然。

若只自己听见,叶惜闲还不敢确信是否确有其事,听悟空问出口,她顾不得伤口撕裂,猛地站起身。

“方才上山时听李伯说,村里的女儿多去了西梁国讨生活。山里没有女人,哪来牙牙学语的娃娃?”

她大步至门边,一手撑着门廊,一手搭着悟空臂腕,明知顾问。

被她搭住的臂膀微微一僵,悟空垂目扫了她一眼,并不挣扎。

“哼!”

杨秋双手环胸睥睨着两人,冷冷道:“有娃娃又如何?没有又如何?怎么,你想跟她在一处?”

叶惜闲脸色微变。

他话里的意思,似是山里确有个娃娃,且那娃娃十有八’九被关了起来?

可若是阿荣主动带进山来的苏囡囡,为何会被关起来?为何会任其嚎啕大哭而无人理会?

“我的意思是,”忖度片刻,她分明的眉眼蓦然下弯,笑盈盈朝杨秋道,“那娃娃哭声凄厉,实让人于心不忍,山里的兄弟想也不得好眠。我二人蒙李伯看顾,得以在此度过一夜,秋兄弟若不弃,不若让我去看看那娃娃,看能否……”

“你?”杨秋轻嗤一声,上下打量着叶惜闲,打断她道,“年纪轻轻,会带孩子?”

“秋哥!”

不等叶惜闲应答,他背后的另一名山匪显然已不堪忍受,瞟她一眼,又转向杨秋道:“一直这么哭下去总不是办法,死马当活马医,不如让她去试试。”

杨秋轻啧一声,转头瞪了那男人一眼,又看向叶惜闲道:“娘子心善!这般想帮忙……”

他两眼在两人脸上打了个来回,突然轻嗤一声,开口道:“只你自己前去,你相公还留在这儿,如何?”

“你!”悟空脸色微变,提步便要上前。

“大圣!”

叶惜闲出声打断,搭在他臂腕的手微攥了攥,待他回眸望来,轻摇摇头,又转向杨秋,意有所指道:“有几位兄弟守着,我相公哪儿都不会去!”

只怕悟空不解其意,她偏头眄他一眼,状若不舍道:“相公放心!无论去了何处,或早或晚,你总能找到我!你我终会相逢!”

“……”

杨秋实在看不过眼,拍了拍胸口,口中咕哝,“又不是死别生离,说什么酸话”,转头抵住了门边,懒洋洋朝两人道:“小娘子,请吧!”

悟空眸光一顿,退后至门边,不再言语。

“相公,一会儿见!”叶惜闲眨眨眼,转头随杨秋而去。

*

“进去!”

七拐八绕不知又多久,又一个阴森幽冷的山洞前,杨秋终于停下脚步。

不等看清四下,囡囡的哭声混着浓郁刺鼻的血腥气拂面而来。

叶惜闲入内的步子猛得一顿。

“哐啷”一声,铁门自背后重重合上,杨秋的声音随之传来。

“这可是你自己要来的!一会儿瞧见什么不该瞧的,哼!我可不会放你出来!”

叶惜闲:“……”

她摸索着粗粝的岩壁,小心翼翼朝前。

宛若血盆大口的岩洞,翻滚肆虐的血腥气,甚至墙上泛着冷光的十八般武器,都未让她惊惧。

让她惊骇是在找到哇哇大哭的苏囡囡后,黑黝黝的山洞内里,一具被穿了琵琶骨、浑身血肉模糊的男性躯壳映入眼帘。

认出那人与囡囡八分相似的面容,叶惜闲怫然色变。

“荣大哥?!”

设定山匪姓“杨”的原因——

原著中悟空一行离开西梁国,经过毒敌山琵琶洞后,在深山老林里遇见了拦路抢劫的匪寇。

傍晚投宿时,“杨”姓夫妇告知其中一名匪寇是他们儿子。

原著中悟空不听唐僧劝告,杀了杨家子,后来才会发生被师父赶走,去落伽山找观音哭诉的事。

文中取用了匪寇的姓,将山的位置移到西梁国北面(北岱),前情后续不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深入虎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