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二天的下午,阳光依旧慷慨地洒满青春学园的网球场,网球部的训练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击球声,跑动声,部员们的吆喝声全都交织在一起,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汗水的气息。
不二周助刚完成一组多球练习,正用毛巾擦拭着额角的细汗,和U-17的训练比起来这还不算什么,旁边的社团前辈正在叮嘱一年级新生注意事项,声音很响亮,听上去就很有精神。
旁边几个正在进行挥拍练习的一年级部员忽然压低了声音,窃窃私语起来,视线频频飘向铁丝网外的某个方向。
“喂喂,快看那边!那个女生……”
“是不是那个很有名的网红摄影师?叫雪之下…满月?”
“真的欸!我在杂志和INS上看到过她的作品!她真人比照片上还漂亮啊!”
“她怎么会来看我们网球部训练?难道是想来拍点什么吗?”
不二循着他们视线的方向回头望去,果然看见雪之下满月正静静站在网球场外的樱花树下,她依旧穿着青春学园的校服,金色的长发随意披散着,怀里抱着一个帆布材质的相机包,目光平静地望着球场内,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
菊丸英二不知何时凑到了不二身边,用胳膊肘轻轻撞了他一下,压低声音说道,“哇哦,不二不二,你看他们都被雪之下的外表骗了啦!他们肯定不知道她以前英勇的战绩!”
不二闻言,弯起眼睛笑了笑,没有回应,只见菊丸已经活泼地跳了起来,隔着铁丝网用力朝雪之下的方向挥动手臂,大声喊道,“雪之下!这里这里!”
雪之下听到声音,转过脸来,看到是菊丸之后脸上那层淡淡的疏离感稍稍褪去,唇角微微向上弯起一个清浅的弧度,也抬手朝他挥了挥,算是回应。
这一下,几乎大半个球场的人都注意到了这边的互动,目光齐刷刷地在菊丸和场外的雪之下之间来回移动,充满了好奇与探究。
菊丸毫无所觉,依旧笑嘻嘻地隔着铁丝网大声问,“你是在等人吗?”
雪之下点了点头,声音透过铁丝网传来,“嗯,在等不二。”
更多意味深长的目光投向了不二周助,然而处于视线中心的不二只是保持着微笑,朝场外的雪之下微微颔首示意,便转身继续未完的训练。
社团活动结束时,夕阳已将天空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不二换好干净的校服,从社团活动室里走出来,远远便看见雪之下还站在原地等着,只是她身边多了两个看似是同年级的男生,正围着她说着什么。
不二缓步走近,恰好听到其中一个男生略显紧张又期待的声音:“……所以,雪之下同学,可以加一下你的LINE吗?以后关于社团或者学习的事情也好联系……”
雪之下抱着双臂,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手中的折叠手机折成了一个小方块,透明的塑料链条挂在手腕上像一个精巧的小包,但她还是理直气壮地说,“不好意思,我没有带手机。”
那两个男生显然没料到会得到这种离谱的拒绝,一时愣在原地。
不二适时地走到她身边,仿佛没有看到那两位男生的存在一般,自然地问道,“等很久了吗?走吧?”
他这才将目光转向不二,极其自然地应了一声,“走吧。”
不二朝那两位愣住的男生抱歉地笑了笑,便和雪之下并肩,朝着校门的方向走去,留下两个男生在原地面面相觑,半晌没反应过来。
“……她刚刚手上拿着的,是手机吧?”
街道是一片暖融融的金色,下班放学的人流渐渐增多,空气里漂浮着尘埃与淡淡的车尾气味道,却又奇异地混合着路边甜品店刚出炉的面包的香气。
雪之下满月和不二周助两人之间隔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影子在身后被拉得细长,偶尔因步伐交错而短暂重叠。
穿过几条喧闹的商店街,转入相对安静的住宅区街道,车辆稀疏,两旁栽种的行道树吐出嫩绿的新芽,在晚风中轻轻摇曳,远处传来电车驶过铁轨的规律声响,如同城市的呼吸。
他们在一个十字路口停下,面前是闪烁的红灯,等待通行的人群逐渐聚集在他们身后,形成一个安静而焦灼的团体。
不二周助微微侧过脸,看向身旁的雪之下,夕阳的光芒毫无保留地倾泻在她的脸上,在她的眼眸中沉淀下温暖的光点,却也并未融化那深处的清冷。
似乎是感觉到了他的目光,她的目光依旧停留在对面跳动的红色数字上,只是忽然轻声开口打破了这份并肩的沉默,“在工作室的工作,还习惯吗?”
“还好,”刚开始的这几天只是在熟悉拍摄的流程,并没有太多困难,确实没什么不习惯的地方,她似乎是思考了一下,才继续道,“部活,学习,现在再加上工作室的助理工作,负担很重,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那双总是弯着的冰蓝色眼眸里,此刻却盛着一种温和的坚定,他笑了笑,声音依旧轻松,“嗯,我知道,但是……”
他顿了顿,望向眼前川流不息的车辆和远处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我想尝试一下,尝试什么都不放弃。”
无论是热爱的网球,还是重要的学业,亦或是……摄影,他都想牢牢抓住。
嘀——嘀——嘀——
绿灯亮了。
清脆的提示音响起,停滞的人群瞬间如同解冻的河流般开始涌动,从他们身边熙熙攘攘地交错而过,奔向各自的方向。
就在人潮推着他们也即将迈开脚步的瞬间,她清冷的声音清晰地穿透了周围的嘈杂,落入了不二的耳中。
“那好。”
她率先迈开步子,汇入前行的人流,却微微侧过头,对上他略带询问的目光。
“今晚来跟我加班吧。”
东京的夜晚褪去了白日的喧嚣,披上了一层由无数霓虹灯、车灯和办公楼灯光编织成的璀璨外衣,雪之下满月带着不二周助穿过熙攘的人流,最终停在了一处视野开阔的人行天桥上,脚下是川流不息的车河,尾灯拉出一道道红色的光轨,两侧是林立的高楼,巨大的电子广告牌变幻着绚丽的色彩,将整个空间映照得如同幻境。
她没有立刻说话,她扶着天桥的栏杆,冷静地审视着眼前的夜景,她的视线快速移动,评估着光线的方向、强度、色温,以及它们在不同材质表面产生的反射和折射。
“这里的环境光太杂,”她忽然开口说道,“广告牌的色温偏高,偏冷蓝,而车灯和路灯偏暖黄,直接拍摄,人脸很容易要么惨白,要么蜡黄。”
说着,她指向远处一个相对昏暗的转角,“那个位置,背后有大片深色建筑做天然吸光背景,侧面有一盏暖白色的路灯,如果能利用好单一光源的角度,反而更容易塑造轮廓和质感。”
不二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他能感受到那片区域的光线似乎更“干净”一些,但要像她那样瞬间分析出利弊,并联想到人物置入后的效果,对他而言还相当陌生。
他更习惯于用眼睛捕捉瞬间的“感觉”,而非如此理性地解构光线。
“如果是你,你会把机位选在哪里?”雪之下忽然抛出一个问题,目光依旧没有离开眼前的景致,像是在考验他。
他环视四周,略微思考后,指着天桥另一端靠近楼梯口的位置,“那里怎么样?可以借助天桥的结构形成自然的框架构图,而且背景的车流光轨能形成动态的虚化背景,应该很有层次感。”
雪之下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想法不错,但那个位置正对着最大的那块电子屏,它的强光和频繁变化的色彩会成为巨大的干扰,除非你想拍的是剪影或者故意突出这种光污染的效果。”
她拿出随身的平板电脑,快速勾勒着分镜草图,记录下刚才观察到的点和自己的灵感,说出来的话却像是在教他一般,“夜间动态摄影,控光比捕捉光影更重要,我们需要的是创造光,而不是被环境光牵着鼻子走。”
“快门速度要慢,拉出车流的光轨,但模特必须是相对静止的,或者有非常精准的补光跟随,否则就会模糊,ISO不能太高,否则噪点会让画面显得脏……可能需要多盏低功率的便携LED灯多角度布光,或者……”只是她说着说着,后面的声音就更小了一些,指尖无意识地敲着平板边缘。
不二看着她专注的侧脸,她好像已经忘了自己的存在,眼里只剩下屏幕上的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记录,他靠在天桥的栏杆边上看着她,轻声问道,“为什么会突然想到要尝试拍摄这种夜间动态的视频?听起来难度和成本都很高。”
雪之下记录的动作顿了顿,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反问道,“不二,你有关注过买车吗?”
不二被这个跳跃的问题问得微微一怔,摇了摇头,“还没有。”
“车辆定制,在以前几乎是顶级豪车的专属权利,外观颜色、内饰皮革、轮毂样式、高性能配件、乃至智能互联服务……”她说着话,手中的笔也一点儿都没停,“但现在,个性化定制已经下沉,成为了几乎所有汽车品牌争夺市场的关键策略,从经济型到豪华型,每个人都在希望自己的消费能享受到独一无二的服务,证明自己的选择是特别的。”
笔尖和屏幕相触又相离,留下清脆的一声,她转过身,背靠着栏杆,任由身后的车流光轨成为她的背景,抬眼看向他。
“找到消费者愿意为之付费的心理阈值和审美偏好,然后为他们定制出相应的、看似无限自由实则经过精密计算的选配套餐,让他们在过程中获得参与感和专属感,最终即使支付了更高的价格,也会因为这种独一无二的情绪价值而感到满意,认为自己做出了真正自由的选择。”
“世界上所有的消费都是这样,我要做的也一样。”
晚风拂过他栗色的发丝,带来远处城市模糊的喧嚣,他望着身旁的雪之下满月,霓虹灯变幻的光芒在她脸上流淌。
他恍惚觉得,这中间仿佛隔着一层模糊不清的玻璃,她站在玻璃的另一侧规划、算计、丈量,而他自己还停留在玻璃的这一边相信着光影本身的力量,相信瞬间捕捉的情感价值。
“如果你只是想做摄影师的话,”她顿了顿,目光从夜空收回,正迎上了他的目光,“没必要来VENUS STUDIO。”
不二微微一怔。
“它和你想象中的摄影,并不一样。”
“生意就是生意,它的首要存在目的是为了盈利,而不是审美。”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2章 现实与梦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