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水浒]琼英郡主逃婚啦 > 第10章 密室藏机,贵客临门

[水浒]琼英郡主逃婚啦 第10章 密室藏机,贵客临门

作者:荀霂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23:56:47 来源:文学城

刘押司那意味深长的话语,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在琼英心中漾开层层不安的涟漪。

“贵人”、“谈谈”、“军中隐患”……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指向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可能性:朝廷中枢,或者说权臣集团中,有人不仅不信任梁山,甚至可能在暗中策划着什么,连前线军中的“隐患”都在其关注范围内。

这不再是简单的猜忌,而是更具针对性的窥探,甚至可能是……布局。

“青石子”道人这个身份,此刻仿佛变成了一柄双刃剑。它带来了接触更高层面信息的机会,也带来了随时可能被那无形漩涡吞噬的危险。

回到藏身的陋室,琼英将今日所见所闻细细说与哑仆石秀。石秀听完,脸色也变得极其凝重。他比划着,询问是否要暂时避开风头。

琼英沉吟片刻,摇了摇头。避,能避到几时?既然已经引起了对方的注意,贸然消失反而更惹怀疑。如今之计,唯有以静制动,小心周旋。她需要知道那“贵人”究竟是谁,目的何在。

她让石秀近日减少外出,密切留意陋室周围的动静,同时通过“同信会”的渠道,尤其是货郎孙二和客栈伙计周五,重点打听与刘押司过往密切的官员,以及近期是否有东京来的特殊人物入住。

几天过去,风平浪静。刘押司没有再出现,仿佛那日的茶馆相遇只是一次偶然。

但琼英不敢放松警惕。她依旧以“青石子”的身份偶尔露面,言行却更加谨慎,多数时间则闭门“研读道藏”,实则是在进一步梳理情报,思考对策。

她从“同信会”零散的消息中拼凑出,朝廷对梁山军的粮草供应似乎出现了一些“技术性”的延迟,数量也有所克扣,前线的催粮文书据说已如雪片般飞往东京。而关于张清的消息,则依旧是伤势无大碍,仍在军中效力,但具体战况细节,远在郓城的她难以获悉。

这种信息不对称让她感到无力。她就像在下一盘盲棋,只能凭借有限的线索猜测对手的布局和棋子的安危。

又过了几日,一个细雨霏霏的傍晚。

哑仆石秀外出采购食物归来,神色有些异常。他关好门,急切地向琼英比划:有人在打听“青石子”道人的详细落脚点,不是刘押司的人,看起来像是江湖路子,身手不弱。

琼英心中一凛。除了官面上的人,还有江湖势力盯上了她?是巧合,还是与那“贵人”有关?

她立刻让石秀检查了屋内预设的几个简易预警机关,确认无人闯入。随后,她吹熄了灯,与石秀隐在窗后的阴影里,凝神听着外面的动静。

雨声淅沥,敲打着屋檐和窗棂,掩盖了许多细微的声响。但琼英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和原主底子的恢复,耳力远比常人敏锐。她听到,隔着一条巷子,似乎有极轻微的、不同于雨滴落地的脚步声,在缓慢地移动,像是在探查什么。

来了。

她和石秀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警惕。石秀默默将一把短刃藏于袖中,琼英则扣紧了几枚飞石。

时间在压抑的寂静中一点点流逝。外面的脚步声时断时续,似乎在犹豫,又像是在等待。

终于,在雨声稍歇的片刻,陋室那扇并不牢固的木门外,响起了清晰的、不轻不重的叩门声。

“笃,笃笃。”

节奏平稳,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不像是官府拿人,也不像是寻常访客。

琼英示意石秀稍安勿躁,自己调整了一下呼吸,用那种属于“青石子”的、略带沙哑的平静声线问道:“门外何人?夜深雨急,贫道已歇下了。”

门外沉默了一瞬,随即,一个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响起,穿透雨幕,清晰地传入室内:

“故人荐引,特来拜访青石子道长。听闻道长善解‘迷局’,在下心中有一局,困厄已久,望道长不吝指点。”

这声音……并非刘押司,也全然陌生。但话语中的“故人荐引”、“迷局”,却让琼英心头猛跳。是刘押司背后的“贵人”派来的?还是另有一股势力?

她心念电转,知道避而不见已不可能。对方能找到这里,必然已有所凭恃。

她对石秀使了个眼色,让他退至内室门后戒备,自己则整理了一下道袍,走上前,缓缓拉开了门闩。

门外,雨丝如幕。一个身披黑色斗篷的高大身影立于阶下,兜帽遮住了大半面容,只露出线条冷硬的下颌。雨水顺着帽檐滴落,在他脚边汇成小小的水洼。他身后,雨巷空幽,并无随从,但那股无形的压迫感,却比那日的刘押司强了何止数倍。

那人抬起头,兜帽下的目光如同暗夜中的鹰隼,锐利地扫过琼英的脸,在她那头刻意染就的灰白头发上停留了一瞬。

“道长,叨扰了。”他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

琼英侧身让开通道:“居士请进。陋室狭窄,莫要嫌弃。”

那人迈步而入,带进一股湿冷的寒气和水汽。他身形挺拔,步伐沉稳,即便穿着宽大的斗篷,也能感受到其下蕴藏的力量。他进屋后,目光迅速而隐蔽地扫视了一圈屋内简陋的陈设,最后落在桌面上那本摊开的、琼英用来伪装的《南华经》上。

琼英关上门,点亮了油灯。昏黄的光线照亮了斗篷客的半边脸庞,看起来约莫三十五六年纪,面容算不上英俊,却有一种久居上位的威严和历经风霜的沉毅,眼神深邃,仿佛能洞悉人心。

“居士请坐。”琼英在桌旁坐下,做了个请的手势,“不知居士所说的‘迷局’,是何局面?”

斗篷客并未依言坐下,而是站在桌旁,低头看着琼英,声音压得更低,却字字清晰:

“局面……关乎一群离水的蛟龙,前有猛虎拦路,后有无底深渊。有人欲驱龙斗虎,无论胜负,皆欲断其归路。敢问道长,这群蛟龙,是该奋力搏虎,以证忠诚?还是……该寻一处新的水泊,以待天时?”

琼英握着拂尘的手,指节微微泛白。

离水的蛟龙!前有猛虎(王庆),后有无底深渊(朝廷鸟尽弓藏)!驱龙斗虎,断其归路!

这比喻,何其直白,何其凶险!这几乎就是她和张清所担忧局面的**裸的描绘!

此人是谁?他绝非寻常说客或者探子!他能说出这番话,意味着他对梁山泊的处境有着极其清醒,甚至堪称“大逆不道”的认知!

琼英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迎上对方锐利的目光,缓缓道:“居士此局,确是凶险。蛟龙离水,本已失了地利。若再不知进退,一味逞强,只怕搏虎不成,反坠深渊,万劫不复。”

她顿了顿,观察着对方的神色,继续以道门机锋应对:“然,天无绝人之路。蛟龙之能,在于兴云布雨,而非与猛虎角力。既然旧水泊已不可归,何不……另觅江海?天地之大,岂无容身之所?待风云际会,或可直上九天,又何须困于这虎踞深渊之地?”

斗篷客的目光骤然亮了一下,如同暗夜中划过的闪电。他紧紧盯着琼英,仿佛要将她从里到外看个通透。

“另觅江海……直上九天……”他低声重复着这几个字,嘴角似乎勾起了一抹极淡、极复杂的弧度,似是欣赏,又似是嘲讽,“道长好大的气魄!只是,这‘另觅’二字,谈何容易?旧水泊尚有情义牵绊,新的江海又在何方?况且,猛虎在侧,深渊在后,蛟龙……又如何能安然‘另觅’?”

他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直指核心困难。

琼英知道,此刻绝不能露怯,也不能空谈。她必须展现出足够的“价值”,才能赢得对话的主动权,甚至……争取到这个神秘人物。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沉静如水,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笃定的力量:

“情义固然重,然存亡之道更重。若为虚妄之情义,赔上所有蛟龙的性命,此非真义,实为愚忠。至于新的江海……居士岂不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涓涓细流,汇成江海’?猛虎虽凶,亦有打盹之时;深渊虽险,未必没有潜龙之渊。关键在于……蛟龙之首,是否有破釜沉舟之志,以及……是否能有洞察先机之眼,提前布下那‘星星之火’与‘涓涓细流’!”

“星星之火……洞察先机……”斗篷客喃喃自语,看着琼英的眼神彻底变了。那不再是审视与试探,而是带着一种发现瑰宝般的震惊与灼热。

屋内陷入了一片死寂,只有油灯燃烧的噼啪声和窗外连绵的雨声。

良久,斗篷客忽然抬手,缓缓摘下了兜帽,露出了完整的面容。那是一张饱经风霜却依旧难掩英武之气的脸,眉宇间带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他朝着琼英,微微拱手,语气是前所未有的郑重:

“在下……姓卢,草名俊义。今日闻道长一席话,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冒昧来访,实非得已,还望道长……不吝赐教!”

卢俊义!

梁山泊第二把交椅,“玉麒麟”卢俊义!

琼英只觉得脑中“嗡”的一声,尽管有所猜测,但当这个名字真的从对方口中说出时,带来的震撼依旧无以复加!

他竟然亲自来了!在这郓城县的雨夜,秘密来访她这个身份不明的“青石子”!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梁山核心领导层中,对招安前景抱有疑虑的,绝不止张清一人!甚至可能……包括这位地位尊崇的卢员外!

历史的车轮,似乎真的在她这只小小蝴蝶的翅膀扇动下,开始偏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