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 第79章 恕难从命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第79章 恕难从命

作者:九尾糊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7 12:45:51 来源:文学城

流亡之士,身居东吴,其势自弱,难以匹敌地头之豪族,亦弗如早年随孙氏父子征伐天下之淮泗部将,此乃常理也。

焦矫受二人赠瓜之后,旋即为顾府所迎,入府而去。

门前唯余步骘、卫旌二人相视而惑,未知所从,或当返会稽,抑或在吴县谋生。

二人闻焦矫将至吴县营商,遂自会稽联袂而来,意在吴县觅得良机以讨好焦矫。

因为在会稽,有焦矫的恶徒门客所阻,不能得见其人。

彼二人择水路而行,焦矫则因行李繁重,取道陆路。

故而,二人较焦矫之队,早几日至吴县也。

郭婉静观步骘、卫旌二人对焦矫之谄媚,瞥见身旁之曹丕似有趋前之意,遂悄然退让一步,使陆议与曹丕并肩而前。

“二君子乃北地望族乎?”

曹丕大步流星,趋前与步骘、卫旌交言,“闻焦矫此人行事张扬,所至之处,无不引起轰动,此是否因顾氏之权势在背后撑腰所致?”

言毕,曹丕目光炯炯,静待二人答复。

步骘初未料有人主动攀谈,稍愣片刻,旋即拱手答道:“贵人所言甚是,焦矫之行事,确有顾氏之影。”

“然其人之张扬,亦有其自身之缘由。吾二人此番自会稽而来,欲在吴县寻机交善焦矫,以图日后发展。”

卫旌亦点头附和:“吾二人并非北地大族,只是对世事有所洞察。”

“焦矫此行,实为顾氏所邀,欲借此机会,扩大经营。吾等欲借此东风,于吴县稍作停留,观局势而定行止。”

曹丕闻言,微微颔首,心中已有了计较:“原来如此。那二君子欲在吴县勾留几日?可有具体之筹划?”

步骘轻摇其首,答曰:“吾二人已在普济禅寺之外通厢屋舍觅得一席之地,以作歇脚之所。”

“近几日,吾等欲往将军府探问,谋求些许生计。倘若能得讨虏将军之青睐,获一官半职,自是求之不得。”

“若不能如愿,吾二人便回归会稽,继续耕瓜植豆,安度余生。”

闻步骘言及“耕瓜植豆”,郭婉忽忆起许都来年之蝗灾,颇有感慨。

彼时,她已令重屋街坊周遭之农户,以备此灾,所行之法,亦是耕瓜种豆之策。

她倒是南下吴县,避蝗蝻之乱来了,却留娄圭和一众堂倌独自应对蝗虫之灾。

多少有些不仗义。

至于步骘、卫旌亦择瓜豆而种,也是因为瓜豆之熟,远较谷禾为速。

彼二人初至江东,欲速售以换资,若植水稻,未及成熟收割,恐先饿毙于途。

故择此速熟之物,以应急需。

“敢问诸位君子,高姓大名?”

见曹丕与陆议等人身着绫罗绸缎,与己等粗布麻衣大相径庭,步骘不禁好奇其身份,遂开口相询。

“是在下失礼了,吾乃曹丕,自许都而来,此番身为许都之使。”曹丕礼貌地回应道。

言罢,又侧身引介:“此位乃陆议,字伯言,乃吴郡陆氏之俊彦。”

陆议闻曹丕之言,亦点头示意,朝步骘、卫旌拱手行礼,言辞恳切:“二位君子安好,幸会幸会。”

曹丕不拘小节,复又向二人引荐郭婉:“此位乃汉宫女史,与吾同赴吴县。”

郭婉闻言,轻移莲步,施礼以应。

听几人介绍家门之后,步骘和卫旌皆有些受宠若惊。

郭婉深知步骘非比寻常,遂拉近关系,淡然问道:“闻二位君子暂寓寺内,可否容我等入内稍坐,共叙一番?”

言罢,又含笑补充,“若二位君子不弃,一同用膳,亦是佳事。”

普济禅寺,其规模之宏大,郭婉等一行人早已亲眼目睹。

此寺几占半坊之地,气势恢宏,蔚为壮观。

前中部乃佛堂、经阁、法场之所在,皆雄伟壮丽,乃吴郡权贵往来礼佛、暂居休憩之厢院。

其后,碑塔林立,其中一座舍利塔尤为宏大,矗立其间,蔚为寺中之心。

僧侣及寺中所辖之净人、杂役等众,大多栖身于寺后之通厢房舍,以避尘世之纷扰。

虽云佛寺乃清净梵天,超然物外,但为人之常情,饮食起居,排泄秽物,亦所不免。

普济禅寺,身为吴郡境内首屈一指之大佛寺,每日香客络绎不绝,游人如织。

是以,围绕寺庙而居,以供香客之需,游人之便者,人数颇为繁多。

然居于寺内者,不过其中之涓涓细流。

寺之毗邻,上西门城外,广袤无垠之寺属田邑,庄园错落有致,其间男女老幼,人口稠密,亦是寺之重要依托。

步骘和卫旌二人就暂时借住在此。

闻郭婉之意,步骘苦笑而答曰:“寺后居所,简陋不堪,杂乱无序,恐难入贵人之目,不便行入过深。”

曹丕闻言,负手而笑,豁达道:“无妨无妨,吾等亦非娇生惯养之辈,但求一席休憩之地即可。”

郭婉颔首微笑,意已决矣。

步骘见状,亦不再多言,遂引领众人,踏入这片杂乱无序的窝棚之区。

沿途所见,皆是简陋屋舍,杂草丛生,偶有鸡犬之声相闻,更显此地之荒凉。

于寺中曲折前行,众人终至役户所居之隅。

其间,污水坑洼,需不时踮足跃之;

蚊蝇成群,须挥袖以驱。

彼等之至,亦引此地众人之瞩目。

此地,寺中最污秽阴暗之所也。

除僧徒管事往来驱使役力,鲜有外客至此。

是以,此陌生之来客,周遭居户皆投以好奇之目光,打量不已。

彼此点头示意,郭婉亦在曹丕伸手拖拽拉扯之助下,越过此堆杂物垃圾,终至步骘、卫旌所栖之棚户。

其背靠寺墙,棚顶覆草,空间狭小;

旁有排水沟渠,恶臭扑鼻,令人掩鼻。

虽居处颇为污秽,然步骘与卫旌二人,身着洁净之粗麻布衣,并无恶臭之气缠身。

“如此脏乱之地,如何住得下人!”

刚才,曹丕、陆议和郭婉还在前方华贵的佛堂之中,跟那秃僧坐了半天。

此时见到如此环境,落差巨大。

曹丕满脸愧疚,轻轻拍了拍步骘肩膀,而后叹息道:“此地当真是委屈了子山与子旗!”

步骘身被麻布短褐,闻曹丕之言,只是咧嘴而笑曰:“唯虑此地简陋,难以款待贵人。然吾等日常有居有食,亦不算过分艰难!”

观步骘今日愿意躬身讨好焦矫,便知其人善折节降志,能屈己辱身。

曹丕思忖,步骘此人,必有大智慧,方能屈身至此。

因自幼受其父“唯才是举”之熏陶,于贤才良将,曹丕皆以谦恭之态相待。

步骘躬身整理出一片稍洁之地,铺陈草毡,请曹丕等人席地而坐。

卫旌见曹丕等人并无嫌弃之意,心中亦感惊喜,遂言道:“既如此,便由旌为诸位贵人烹煮些饭菜。”

原来,二人暂居于此,平日里皆由卫旌掌勺,负责炊事。

此地自然难享山珍海味,卫旌所烹之饭菜,大抵皆是豆饭配以野菜。

曹丕初时还虑及陆议出身大族,恐对此粗茶淡饭有所不悦。

但偷瞥之间,却见陆议面容平和,并无丝毫不快之意,心中不禁暗赞其涵养。

显然座中之人,皆非等闲之辈。

卫旌起身烹煮豆饭之际,众人亦未曾闲暇。

曹丕似有意又似无意,向步骘问道:“足下若入将军府,欲求何职?”

步骘闻言,目光微闪,眉宇间闪过一丝深思,旋即笑道:“尚未深思熟虑,然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以图报国。”

当然是孙权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了。

这可容不得他挑选。

曹丕闻此,哈哈大笑,复又打趣道:“伯言现为将军府令史,子山若与之交好,他日引荐之事,岂不水到渠成?”

陆议苦笑不已,自谦道:“议不过区区一令史,下等末吏,连见主公之面亦难,何谈提携他人?若步兄能得主公青睐,还望多多关照才是。”

曹丕笑声更盛,道:“伯言亦过谦矣。他日若得风云际会,定能一飞冲天,勿忘今日之谦言。”

“倒是公子,才非池鱼。司空长子,安可与我辈同日而语乎?”

无论何处的相互吹捧,郭婉皆心生鄙夷。

此群日后皆有所为之青年,尚未举杯共饮,便已畅谈日后之事,实乃可笑。

但是也能理解。

失志之青年相聚,除却如曹操、袁绍幼时那般,共窥新娘以取乐,便只能于餐饭之间,谈论未来之志向。

郭婉一个老妇人,颇能解此辈青年之血气方刚。

尤其还是在乱世。

凡有志之士,孰不对自身之未来满怀憧憬乎?

言及兴头,忽闻曹丕诚挚问道:“许都,乃天子之所在,百官云集,仕途广阔,不乏进取之机。”

“倘若于讨虏将军府中难以施展抱负,子山兄可愿跟子棋一同,随吾返回许都乎?”

步骘闻言,微微一愣,旋即神色凝重,沉吟片刻,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多谢公子厚爱,吾铭记于心。他日若真有需,定当不负公子所望。”

曹丕复向陆议问道:“伯言,若吾亦邀汝共赴许都,可愿同行?”

郭婉察言观色,心中暗忖:

招揽失志的步骘和卫旌或许可行。

但陆议身为吴郡本地人,出身名门望族,又已在讨虏将军府中任职,岂会轻易随曹丕离去?

果不其然,陆议微微一笑,婉拒道:“多谢公子美意,然议世居吴郡,难以割舍此地之情,恐难以从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