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 第76章 三味药剂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第76章 三味药剂

作者:九尾糊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7 12:45:51 来源:文学城

与三藏法师言谈之际,郭婉心中暗自筹谋,思绪纷纭。

首先欲明之事:

三藏在吴郡所司何职?

于普济禅寺之内,是否手握重权?

于吴夫人之前,能否言必听从?

太夫人又对其信重几何?

至于三藏自身性情如何,实非关键。

此僧并无独立之人格,唯吴太夫人之附属耳。

但俗话云:“县官不如现管。”此言不虚。

周瑜重返吴郡,郭婉心生重压。周瑜史上皆非赞同遣质于曹操者,郭婉心知肚明。

孙权及其擅长制衡互牵,在某些事情上面,容易优柔寡断,吴夫人之意,更显举足轻重。

前两年孙策刚死,就是在吴夫人的协助下,诸臣文武才逐渐接受了孙权嗣业。

如今的吴夫人,在江东很是说得上话。就连孙权都要听之□□。

换言之,郭婉思忖,能否以巧言哄骗三藏法师,而谋得吴夫人在送质一事上面的偏向。

尤在此际,三藏于某种程度上,已近乎吴太夫人之化身也。

故而,当务之急,乃先稳住三藏法师,维系此层关联。

至于借此能有何作为,尚需徐徐图之,进一步试探为上。

她唯垂首轻叹道:“人间悲欢离合,虽难求全,然既生而为人,怎任轻弃?”

“寒冬思暖阳之温,酷暑慕冰霜之凉,世俗之情,无非一时之迷。”

“吾虽齿序未长,然亦屡经濒危。法师赞吾懵懂,吾亦乐此懵懂,但懵懂一去不返,反忆当时。”

本已倨傲之态尽显的三藏法师,闻此语,不禁皱眉沉思片刻,那稍有回落的心绪复又被牵动,遂又盘膝倾身向前,疾声问道:“香客所言,似有所告?”

三藏之所以与吴夫人有私,实乃其性情不安分所致。

彼欲谋权求财,欲在人前显赫。

对于郭婉“怎任轻弃尘世繁华”之论,三藏颇为赞同。

闻郭婉似有弦外之音,三藏遂前倾身躯,探询其意道。

“婉能告于法师者,皆凡尘俗念,唯求生而非求死。长生久视,乃世人所共慕,除此而外,别无所求。”

言外之意:

汝但专注于生前,尽心竭力以勾连吴夫人,确保此生之荣华富贵足矣。

至于死后,阴司地府之中,自有那逝去之汝继续努力。今之汝,无需挂念身后之事也。

三藏闻此,复撇嘴而哂笑曰:“此皆庸人之语,何须汝来赘言于我。长生固为人生之乐,然几人能及?徒增烦恼,无益身后。”

郭婉微辩:“法师所言长生,与吾所言,终有径庭。”

“法师春秋正盛,荣禄盈门,体魄强健,本无近死之忧,偶思长生,不过茶余饭后之谈资耳。”

“至于吾,则与法师迥异。吾身羸弱,久病缠身,风稍大则恐折,劳稍久则易伤。”

“于吾而言,长生犹如溺水者之浮木,渴者之甘霖,日夜期盼,讳言死事,岂是闲谈?”

汝此榆木脑袋,何以解吾意?

汝正值盛年,未觉迫切,然有人所求甚急!

亟与尔之相好老姘头谋之,令其遣宗亲暂居许都,而后尔二人得有暇时相与为欢也!

郭婉心中暗叹。

三藏法师闻此,双眉微蹙,旋又舒展。

他本非心思玲珑之人,虽有少许机智,然泰半用于应对吴太夫人,自不会曲尽其意,深究郭婉之言外之意。

而郭婉又忌惮三藏背后的吴夫人与孙权,诸多心意难以直言,故彼此交谈之际,难免晦涩曲折,效率自是低下。

三藏于寺中,虽未深谙佛理,然亦时或踱步其间,聆听高僧阐扬生死轮回之奥义。

闻其穷究微渺,心中未免稍感悚惧。是以,三藏常向过往香客探问阴司之事。

今有女香客在前,初时言辞颇繁,但终究还是不识大体,遮遮掩掩,言不尽意,诚为女子之难养也,令三藏大为扫兴。

气氛沉闷少许,三藏遂自席上起,甩动紫红相间的宽大僧衣,踱步至门前,似有离去之意。

但举目仍见日色犹高,面色遂稍显迟疑。

郭婉若是没猜错的话,如若所料不差,三藏法师或有访吴夫人之意,但今日周瑜归府,吴夫人或已嘱其稍缓来访。

时下辰光尚早,未至吴夫人所约之时。

私会太早,那叫白日宣淫。

所以得晚点。

观三藏法师似有离去之象,郭婉所求尚未如愿,岂肯轻易使之脱身乎?

“法师请暂留步,稍移玉趾,至此便是。”

郭婉示意陆议轻推三藏法师,使其复立于阳光洒落的厅堂。

霎时,华服僧衣、光头铮亮,于阳光映照之下,熠熠生辉,夺目异常。

三藏法师面露疑色,复见郭婉怔怔凝视己之头顶,不禁略感局促:“香客欲观何物?”

“婉性好养生,慕玄逸之道,亦略通望气之术。”郭婉轻退一步,缓启朱唇,“观法师印堂,赤光隐现,或为吉兆鸿光,或为不祥凶兆,吾实不敢妄断。”

岂能不红?

本就有那紫红僧衣相映成辉,加之秃僧于席间以手摩顶,不下十数回,其红更显矣。

俗话说,人生运势若佳,纵有大过亦非罪;运势若衰,微喘亦成恶行。

载初之时,有奇才傅游艺,热心于拥戴神皇之事,于一岁之中,由县主簿擢升为鸾台侍郎,进而拜相。

其仕途青云直上,历青绿朱紫,时人号为“四时仕宦”。

比上官婉儿升官还快。

但至武周革命后天授二年,傅游艺梦登湛露殿,竟以谋反之罪而殒身。

以彼老先生一飞冲天之势,梦登湛露殿犹不足论,梦骑武则天又有何难?和尚可梦,吾辈岂不能梦?

然则,至极则衰,圣母神皇当年亦未免方寸失衡。滥赏之后,自觉失态,遂以微末之由,轻易处置之。

昔年,她上官婉儿,其命运之升降,亦唯神皇一念之间耳。

今之,圣母神皇变为吴太夫人,薛师怀义则变作三藏法师,而上官婉儿亦成为郭婉。

虽旧瓶装新酒,但应对之策,郭婉未尝或忘。

闻此言,三藏法师遽然警觉。

久沐佛法之恩,自惧阴司地府之中,遭孙坚之报复,此等说法,岂容轻忽?

是以,听郭婉如此说,三藏法师心中不免忐忑,方显之倨傲之态,霎时收敛。

遂执郭婉之袖,俯首以额触其前,复言曰:“香客再为谛观,吾之印堂,究竟是鸿光之兆,抑或凶光之征?”

“吾于望气之术,不过浅尝辄止,于己尚且未敢深信,况敢妄言以欺他人,邀取宠信乎?”

“料想法师深得吴夫人之眷顾,鸿光当多于凶光。”

“然吾仍建议法师访求许都之道德高士,彼等所观所言,自当更为可信。”郭婉恭敬答之。

“许都高士?香客皆乃许县人耶?”

三藏最开始听郭婉所说,初意已决,稍后必访道德玄士以占吉凶。

但复聆郭婉之建议,始觉其等口音非吴侬软语,乃北人之腔调也。

尤以名“丕”但黑袍男子,其语调尤为显著。

郭婉虽难觇三藏法师之心思,然能揣度其意,欲使之疑惧交加。

“许都卢女,素有相面之术。”郭婉正色而言。

“方才法师曾言吾辈面相非凡,未知法师可否为吾等推算一番功业之缘,以窥何时能拜将封相乎?”

郭婉含笑而问,复引三藏法师入座。

“拜将封相?”三藏法师睥睨三人,心生鄙夷。

吾尚未登高位,此辈香客竟妄言拜将封相,何其大言不惭也!

但三藏也是好面子的。

不欲直言相讥,只是淡然一笑,曰:“世事难料,功业之缘,岂可轻易窥测?”

“诸位若怀壮志,当勤修德行,广积善缘,以待天时。至于拜将封相之事,非吾所能预知也。”

“闻普济禅寺素以佑民寿数为名,未知三藏法师可否为吾等推算寿数乎?”陆议随郭婉之言而问。

不能算功业,那算算寿数不难吧。

三藏顿觉头大。

轻捻佛珠,闭目养神,似已不愿再与三人多言。

他半吊子出家,会推算个锤子。

“法师既感疲惫,当善自休憩。婉与卢女素有交情,若法师有所需,可前往掖庭暴室寻婉,婉必扫榻以待。”

此言在三藏法师心田,悄然种下许都之疑虑。

既猜三藏将往见吴夫人,虽未知吴夫人对遣送宗亲质子至许都之事持何态度,但三藏法师对许都之好奇,已悄然萌生。

“许都道远,法师既需常侍吴夫人左右,恐难轻离以赴北地。若有他人能代劳此行,再好不过。”

郭婉似自语然实非自语,在座者皆明了,此乃对三藏法师而言也。

其实今朝,郭婉给三藏法师下了三味药剂。

其一,遣孙氏入朝,得令三藏坦然续与吴夫人之私,无孙氏子孙众多在侧窥探。及法师殁后,入冥府,向孙坚控诉的子孙亦鲜矣。

其二,孙氏既赴许,日常鲜有人敢近吴夫人之侧,法师乃得更多光阴与吴夫人相守。

其三,遣孙氏入许,三藏可趁机遣人同往,以探卢女道行深浅,并习得许都相面之术。

成败与否,今皆系于三藏法师能否说服吴夫人遣子入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