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 第65章 别来无恙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第65章 别来无恙

作者:九尾糊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7 12:45:51 来源:文学城

江东的麻织,于东汉之初已蔚然成风。

如今江东,富贵者披绸裹缎,劳苦大众则衣葛着麻。

麻葛织品,其细腻与韧性,更胜一筹,然论及丝织之质,犹未及蜀、魏之精工细作。

时曹魏尚未立国,而许都的丝织,技艺精湛,色彩斑斓,于江东犹为珍稀之物,非轻易可得。

孙权承继父兄之鸿业,未及二载,虽已整肃江东,但其地的富庶,犹未及日后建邦立国之时。

朝廷所赐丝织华服,于讨虏将军孙权而言,实乃荣耀之赠,足增其颜面矣。

织室中,但见织女们忙碌于机杼之间,梭子飞舞,丝线交织,犹如一幅幅生动的画卷。

曹丕轻咳一声,织女们抬头,见是司空长子,皆面露惶恐之色,停下手中之活计,躬身行礼。

“诸位无需惊慌,吾今日来此,只为寻觅一件织品,欲赠予江东孙权。”曹丕语气平和,负手而立。

织女们闻言,心中稍安,其中一位年长者,乃是织室技艺精湛的老宫人,上前一步,恭敬道:“司空公子亲临,乃是我等荣幸。织室之中,确有数件珍品,愿呈上以供挑选。”

言罢,她转身吩咐其余女织,将织室中最精美的织品取出,一一展示于曹丕面前。

有色彩斑斓的罗纨,有轻薄如蝉翼的绮縠,皆是织室丝织之精华。

曹丕细细观赏,时而点头,时而蹙眉,显然对织品的质、色、纹皆有极高要求。

最终,他目光落于一件织工精细、色彩淡雅、质地柔软的绮縠之上,心中满意。

“此品甚佳,吾欲以此赠予讨虏,使其无论是裁衣还是制器,皆能彰显我大汉风采。”曹丕道。

织女们闻言,皆面露喜色,知此织品能得司空长公子青睐,实乃荣幸之至。

她们将绮縠小心卷起,呈于曹丕手中。

此刻,老宫人缓缓而言曰:“公子若欲携此绮縠以使东吴,其运输之道,需慎之又慎,公子可知其妥善保存之法乎?”

曹丕经陆路南下,乘马车至江东。

织品如何保存?

只能将其放在车舆之中。

曹丕略一沉吟,先言曰:“或可将其纳入妆奁之中,再以细软布帛重重包裹,以避风尘。”

复又思索道:“亦或可将其装箱匣之内,安于平稳马车之上,以减少颠簸。”

老宫人闻之,皆轻轻摇头,否之曰:“妆奁之内,空间狭小,恐绮縠难以舒展;”

“箱匣置于马车,虽可避风雨,然路途遥远,难免颠簸,皆非上策,恐损绮縠之质也。”

曹丕闻言,眉头紧锁,面露难色,摇头以示不知,复向老宫人恳切询之:“吾出使吴郡,路途不便,应如何妥善保存此绮縠,方能使其完好无损?”

此时,另一位女织轻启朱唇,柔声答曰:“公子有所不知,暴室之中,有专门封存绫绸绉纱之盒,内衬柔软丝绸,且密封性能极佳,可防潮防尘,又能保持绮縠之平整,方能保其无虞也。”

暴室较之逼塞的织室地广,通常此等运输装盒都是存放在暴室。

“暴室?”曹丕闻之,眉心微蹙,思绪飘远。

他虽未曾踏入暴室半步,然心中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位端门前,曾劝他投身曹营军中的暴室女史——郭婉的音容。

其言犹在耳畔,激励之情,历历在目。

若非此女史的激励,他曹丕也不会亲往曹营争取如今出使吴郡之事。

念及此,曹丕拱手向一众女织,言辞恳切道:“既然暴室有专门封存绫绸绉纱之盒,吾欲往一行,以取此盒保存绮縠。有劳女织引领,丕感激不尽。”

老宫人闻言,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却也未多言,令一名女织转身引路,向暴室行去。

曹丕紧随其后,心中暗自思量,此行或许还能再见郭婉一面。

“今日暴室之中,是何人当值?”曹丕忽而开口询问身旁引领的女织。

女织闻言,脚步未停,轻声答曰:“暴室之中,狱务繁重,暴室令常守狱中,以司其职。”

“而织作染练等事务,则由女侍中、女史、暴室丞及啬夫等人分掌。至于今日当值者,奴婢亦不甚清楚,需至暴室方可知晓。”

曹丕闻之,微微点头。

暴室与织室,仅隔一垣,相距甚迩。

故二人未几便行至暴室之前,女织驻足,回首谓曹丕曰:“公子稍待,奴婢往内通报一声。”

曹丕颔首应之,静候女织归来。

须臾,女织返,引曹丕步入暴室之内。

但见暴室内染缸罗列,工匠们各司其职,忙碌异常。

色彩斑斓的布料,琳琅满目,蔚为壮观。

曹丕环顾周遭,目光如炬,欲寻郭婉的身影,然遍寻未果,未见其踪。

心中不免生出些许失落之感。

但曹丕并未久留,于众工匠间穿梭,终寻得一封存绮縠之盒,在啬夫指点如何装入织物后,将绮縠小心置入其中。

对于没有遇到暴室女史郭婉之事,心中虽有些许遗憾,却也知此行目的已达成,遂欲离开。

“咦,此非司空公子乎?”

曹丕正欲抽身离去之际,忽闻背后传来一缕熟悉的女声,温婉而清越。

音非来自其适才顾盼的染缸一侧,反而在其背反之处,一女立于一口大锅之后,赫然在目。

郭婉手执盈满浆果之篮,笑靥如花,轻启朱唇:“公子可愿品尝这桑葚之甘美?”

言罢,篮中桑椹晶莹剔透,诱人垂涎。

古之衣物,多以草木花果的浆汁敷彩,织室布帛之染色,亦是暴室职司所在。

郭婉手执桑椹,乃汉室染色常用的佳果,她正准备将桑葚倒入锅中。

渲染工艺繁复,需历经捣碎取汁、煮沸桑液、布匹扎结、沉浸染色、清泉漂洗、盐水固色及日晒晾干诸道工序。

例如如今郭婉面前的浆果桑葚,若是拿此染色,需以下几个步骤。

初,采撷鲜桑,细细捣之,取其醇厚之汁;

继而,置于釜中,煮至波涛翻滚,香气四溢。

而后,以绳索或橡皮筋束布,随意扎结,使之成形;

再将扎布投于沸桑之锅,煮之十数刻,捞出,清水涤去果肉之痕,复浸盐水以固其色,终得晾晒于日下,以待其干。

此刻,郭婉正忙于烹煮桑液。

暴室之内,空间旷达,视野无垠。

曹丕甫入暴室,其实郭婉便已察觉其行踪。

初时,她还诧异于本应身在曹营的曹丕,何以会现身于掖庭这等后宫之地。

但一眼瞥见曹丕身旁的女织,心中便已明了七八。

定是身负要务,方至此地。

至于是否上前与之寒暄,郭婉心中亦有一番思量。

思忖间,愈发愈觉得,此是“刷存在感”的良机,岂容错失?

至于曹丕此行所为何来,有何要务,她则未予深究,不甚挂怀。

曹丕闻声而旋,望见郭婉,面含笑意,道:“女史原来在此,别来无恙否?”

语毕,曹丕迈步向前,竟径直从她手中接过桑椹。

郭婉原以为仅是寒暄之辞,未曾料想曹丕竟如此洒脱不羁,直接品尝起来。

她心中微惊,暗忖:“此桑椹乃染色之用,怎可食用?”

但见曹丕轻轻咀嚼,品味着桑椹的甘美,神色自若,似乎全未察觉有何不妥。

郭婉心中虽惊,面上却未露声色,只是淡淡笑道:“公子好兴致,竟以此桑椹为果腹之物。”

曹丕闻言,微微一笑,道:“此果甘甜可口,岂可暴殄天物?再者,女史既发邀请,吾便尝尝鲜,又有何妨?”

果然入口之后,曹丕微微皱眉,似在品味其中酸甜;

继而,眉头舒展,面露满意之色,仿佛这桑椹之味,竟也颇为可口。

郭婉睹此景,心中暗自讶异。

她深知暴室中用以渲染的浆果桑椹,其味酸涩,绝非可口之物。

因为昔日她也曾私下品尝,深知其味。

并不好吃。

而今见曹丕从容品尝,面露满意之色,郭婉不禁笑道:“公子真乃妙人,连此桑椹之酸涩,亦能品出其中独特之韵味。”

曹丕闻言,哈哈一笑,道:“人生在世,何须诸多忌讳?”

“此桑椹虽非珍馐美味,却也别有一番风味。吾等若能随遇而安,品味世间万物,方显豁达本色。”

“丕欲往吴郡一行,未知女史有何金玉良言以教我?”

曹丕毫无隐晦,坦然相告其即将踏上吴郡之旅。

“可是那吴郡讨虏将军孙权之所?”郭婉闻之,手中欲倾桑葚入锅的动作倏然一顿,眸光中闪过一丝讶异之色,“公子此行,莫非欲为使节,出使东吴乎?”

曹丕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道:“以东吴之名冠于吴郡孙权之上?”

“彼偏安东南一隅,尚未有问鼎中原之实力,何以能妄自尊大,称之为东乎?”

郭婉轻颔其首,复言道:“公子所论甚是,东南吴逆之号,恰符其实。”

“彼等贼子,妄凭一隅之地,欲与中原雄师抗衡,真乃蚍蜉撼树,不自量力也。”

语毕,二人相视而笑,默契于心。

郭婉对于曹丕的野心,已略窥一斑。

这么小的年纪,就看不上孙权的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