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 第48章 同乡枣祗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第48章 同乡枣祗

作者:九尾糊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20 16:14:48 来源:文学城

“兄长何故不坐殿中,而独酌于此耶?”郭婉未应郭嘉之问,反诘其离席之故。

宴至半酣,郭嘉寻得间隙,悄然而出席。

他穿廊绕径,步移心随,直至抵达承光殿一侧的幽静之地。

此地远离宴席之喧嚣,唯有寒风相伴,遥闻丝竹之音,更添清幽之感。

正当郭嘉漫步于清晨的微光中,踏着露珠留下的痕迹,沉醉于这初晨的宁静之时,忽闻背后郭婉之声,如影随形,挥之不去,似是阴魂不散的厉鬼。

险些忘记这小娘子平日里就居住在禁中了。

只是不知为何从暴室乱窜至此。

郭嘉自袖中取出一壶佳酿,此乃其从承光殿案上顺手牵来之物。

轻启壶盖,酒香四溢,与周遭清新之气,相得益彰。

举杯向朝霞,浅酌一口,酒醇如火,润人心田,亦激其内之孤傲与不羁。

郭嘉转身,但见一女子身披女史宫服,容颜清丽,眼神狡黠,果不其然,正是此前一直不要脸地叫他兄长的郭婉。

郭婉行至郭嘉身旁,行礼后轻声问道:“大兄,宴中繁华,何不享乐其中,反而独自至此?”

郭嘉微微一笑,道:“繁华虽好,然吾心向静。况此冬日清晨之美,岂是宴中所能领略?”

天子驾前,饮酒岂能尽兴?

失仪于君前,实乃对曹公声誉之累也。

郭嘉心念及此,不禁有所顾忌。

心中暗忖,身为臣子,个人荣辱可抛,然主公名声,岂能轻损?

加之曹操治下严谨,管束甚严,他岂敢放纵酒兴?

恐未及数盏,便已遭曹公呵责,换以温汤暖身矣。

念及此,郭嘉复提酒壶朝向初升之日拜了一拜,似邀郭婉同酌。

他眉宇轻扬,含笑而问:“女史,何故至此承光殿耶?莫非欲借此时机,攀附陛下,博取龙颜一顾,一跃而为贵人乎?”

“抑或以倾城之姿,欲诱曹公,成其帐中郭姬耶?”

郭婉闻其言,嘴角勾起一抹狡黠之笑,答曰:“大兄此言,似是将吾视为浅薄之人矣。”

“吾虽久居掖庭,然心志高远,岂会行那攀龙附凤之俗事?”

“况曹公英明盖世,岂是吾等能轻易引诱之辈?大兄此言,实乃小觑吾也。”

郭嘉见其言辞犀利,心中暗赞,复问曰:“然则汝至此,究竟何为?莫非欲寻吾,共赏冬日清晨之景致乎?”

他可不信,郭婉是来承光殿看风景的。

郭婉轻轻摇头,眼中闪过一丝戏谑,笑道:“大兄此言差矣。”

“吾闻今夜承光殿宴乐喧天,欲借此良机,来此窥探一番。”

“然行至半途,忽见大兄独自在此饮酒,心生好奇,故来此探个究竟。或许,吾之目标,正是引诱大兄也。”

引诱他?

郭嘉闻其言,初时一愣,随即大笑出声,谓郭婉曰:“女史此言,真乃妙绝。汝既以嘉为兄,又岂能为汝所诱?”

岂真以为自己是太公望垂钓渭水乎?

嘉又岂是易为饵诱、轻咬钓钩之鱼?

郭婉听罢,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狡黠,眼中闪烁着坚定与期待,一本正经回答道:“大兄此言,实乃误解。婉虽久居暴室,但心中之志,岂是那些权势富贵所能束缚?婉之所求,非在权势,非在富贵,而在……”

言至此,她故意停顿片刻,目光温柔而坚定地望向郭嘉,似欲穿透其心灵。

仿佛下一息,就要说出心悦郭嘉的话出来。

郭嘉见其言辞闪烁,心中不禁生出好奇,追问道:“而在何物?女史不妨直言以告。”

郭婉轻笑一声,其声如春风拂面,曰:“而在成为大兄之真妹也!”

“吾知大兄才华横溢,人品高尚,故愿与大兄结为兄妹,共谋九州,岂不快哉?”

相识虽仅旬日,郭嘉业已洞悉此小女子心怀广宇,志在绘织四海之图。

亦明了其亲近之举,或非纯然无瑕,大抵欲假己之便,以近权势之柄。

然郭嘉并未对此小女子之勃勃野心及其机谋算计心生厌憎。

故仅含笑倾听,任其巧言续续,听她继续忽悠。

“吾闻今日承光殿设宴,欲借此良机,与大兄共赴,同享那难得之天伦。吾虽非大兄血裔,然心中对大兄之敬仰亲近,犹如兄亦如父。”

“若蒙大兄不弃,得为兄妹,共襄此宴,实乃吾生之至幸。”郭婉言辞恳切,目光中满含期待。

“如兄如父?”

郭嘉闻其言,不禁放浪形骸,狂笑不已,手中酒壶亦随之乱颤。

他戏谑地对郭婉说:“既如此,何不直呼嘉为父?”

郭婉见状,生怕他狂笑不止间失手将酒壶掷来,连忙伸手接过,笑道:“兄长何不让我也饮一口?”

呼郭嘉为父?

此念一闪而过,郭婉心中暗自思量。

实则,郭嘉年长她二十岁,比她前世早生五百年,若论辈分,唤其为父亦非不可。

念及此,郭婉不再犹豫,猛地灌了一口浊酒,只觉酒液入喉,痛快淋漓。

她微微眯眼,享受着这难得的畅快时刻。

趁着浊酒在喉,郭婉正欲顿首拜称其父,岂料郭嘉似洞悉其意,知道郭婉想要做什么一般,连忙执其衣袖,复夺回酒壶于手。

此举似有阻止郭婉跪拜之意。

郭嘉敛笑正色道:“此事体大,岂是汝可轻易定夺?家族、礼法、规矩,皆需审慎考量。”

郭婉见郭嘉难得一副正经之态,亦忍俊不禁,笑得花枝乱颤:“大兄勿恼,婉不过戏言耳。”

但观郭嘉神色,似仍拒其于千里之外,郭婉面色微黯,旋即又恢复坚定。

她缓缓言道:“大兄勿疑,吾之心意,天地可鉴。吾虽非大兄血亲,然心中对大兄之敬仰亲近,胜似血浓于水。若蒙大兄不弃,得为兄妹,吾定当恪守礼法,尊重宗族,绝不为大兄添任何烦恼。惟愿大兄能体察吾心,赐吾一机。”

郭嘉出身寒微,虽蒙曹操垂青器重,然家中人丁不旺,仅遗一独子,名曰奕,尚属年幼。

郭嘉非固守礼法之徒,深知自己身体日渐衰弱,倘有不测,幼子虽得主公庇佑,但日后之事仍属难料。

今闻郭婉言辞恳切,郭嘉心中颇为所动。

再认一女,且此女心思细腻,胸怀大志,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沉思片刻后,郭嘉言道:“女史之心意,吾已了然于胸。此事确需深思熟虑,不可轻率而为。今日宴中,吾等可先相机行事,察看是否有机缘,使汝以吾妹之身份,共襄此宴。”

郭婉闻其言,心中大喜过望,但面上仍保持着矜持之态,言道:“大兄之言,吾自当谨遵。只愿大兄能始终如此体谅吾心,赐吾一个展示自我、证明自身之良机。”

郭嘉见其态度坚决,乃言道:“既如此,吾与汝共同筹谋。今夜宴中,或许会有转机。汝且随吾入宴,相机行事,共谋大计。”

郭嘉引郭婉随行,缓步复入承光之殿。

冬节之庆,将历五日,宴席自晨至夜,未曾稍歇。

今朝虽为清晓,而殿内灯火璀璨,宴席再备,天子与百官咸集,笑语欢声,盈满殿堂。

二人缓步至席间,恰逢同僚羽林监、屯田都尉枣祗,坐席在郭嘉一侧。

枣祗目光如炬,犀利异常,见郭嘉身后紧随一陌生女子,且二人神态亲密,心中不禁生出好奇,遂开口问道:“奉孝兄,此女何人?莫非乃兄新纳之姬妾,抑或是兄之掌上明珠,藏于深闺,未曾示人乎?”

言罢,枣祗又悄悄打量郭婉一番,见其身着宫人服饰,心中疑虑更甚,便又小声戏谑道:“莫非此女乃是奉孝兄方才外出,新结识之宫中佳人,特意带来赴宴,以增宴席之欢娱乎?”

郭嘉闻枣祗之言,哈哈大笑,遂引郭婉至枣祗面前,正色而言:“子适兄勿疑,此女非吾姬妾,亦非佳人,实乃吾从女郭婉也。”

“虽非直传血亲,然其才情出众,志向高远,且身世坎坷,幼失怙恃,令人怜爱。吾养在膝下,视如己出,欲为其谋一良好前程。”

枣祗,字子适,颖川阳翟人。

其人性情豁达,才识过人,与郭嘉素有交情,同为乡里之骄子。

当郭嘉向郭婉介绍枣祗时,言及二人同乡之谊,郭婉方恍然大悟,心中暗自思量:

原来如此,枣祗与郭嘉竟是同乡,难怪枣祗对郭嘉如此熟稔。

念及此,郭婉便向枣祗行礼道:“子适公冬节安好,小女子郭氏,久闻都尉大名,如雷贯耳。今夜有幸相见,实乃三生有幸。”

枣祗的大名她确实听过。

曹魏的军国之饶,起于枣祗而成于任峻。

曹操每次出征征讨,枣祗和任峻都守在后方并且供给曹军。

枣祗募民屯田,戮力劝耕,才阅数年,得积谷数百万斛,且令州郡各置田官,所在丰饶。

官渡之战时,枣祗和任峻令一千辆车为一部,十条粮道并进,布重阵来保卫,袁军不敢靠近半步。

曹操因此得用兵四方,不劳输运,卒能战胜攻取,兼并群雄。

曹氏功臣,枣祗之功,比诸两荀一郭,殊不相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