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 第3章 郑伯克段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第3章 郑伯克段

作者:九尾糊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30 10:33:34 来源:文学城

急骤的脚步声,兵戈摩擦碰撞之声参杂,让人一听,便觉慌乱。

甄宓一惊又喜,连忙起身拜礼,连带着满屋子人跪了一地。

“都起来吧。”

袁熙略显沙哑的声音从前方传来,上官婉儿似乎感觉这人陌生了些。

虽说本来也不是很熟稔。

毕竟,这两年袁熙一直都在幽州刺史任上,就两月前她刚魂飞此处时,远远见过一次回过邺城的袁熙。

再即便是逢年过节,他也只是在幽州派人捎个口信,带封文书什么的。

与甄宓分居是常态。

袁熙发冠有些凌乱,散落的几根头发丝垂落在他颇为俊朗的脸颊旁。

袁家四世三公,儿郎样貌自是不赖。

甄宓不愧是甄宓,虽然上官婉儿感觉她过于单纯了,不足以应对权力漩涡中心的勾心斗角,但毕竟是豪族大户出身,见袁熙和他的亲卫们这般浴血的模样,仅仅是愣了一下,也没有被吓到花容失色。

甄宓仪态极佳。

“汝二人去禀告阿家一声,唤医者来,其余人跪安吧。”甄宓不见慌乱地吩咐道。

甄宓目光示意婉儿和阿好,让她们先留在屋里。而后转身,正要上前扶着袁熙,到独榻上坐着休息一会儿。

婉儿本是袁熙奴客,虽说算不上他们一家的亲信,但知根知底的,侍奉个起居,倒也问题不大。

袁熙却没有听甄宓的话,避开甄宓上前搀扶他的手腕,微抿嘴角,思索一二,面朝着跟他一块儿回来的众人,深揖及地,言道:

“熙多谢诸位以命护送熙,于战乱中脱身。”

“若无汝等,熙恐已无命矣。”

“受熙一拜。”

袁熙在回邺城途中,箭伤草草地处理了一下,敷了点草药,缠上了麻布绷条。

现在似乎有些崩裂渗血。

虽然看袁熙面色仍有些苍白,但相比较跟他一起回来的亲兵们,他的伤势或者说是伤后的处理,已经算是最好的了。

前番说袁熙浴血的模样其实不妥,真正浴血而归的,是他的亲卫们。

一个个都挂了彩,衣衫褴褛,鲜血如汩水喷涌。

他们比袁熙更为狼狈。

上官婉儿抬头看向袁熙的亲兵们,对袁熙礼下庶人的行为表示略微惊奇。

她未曾想到,历史上没留下什么正面评价的袁绍庶二子袁熙,竟然懂得并且愿意去做这般拉拢人心的手段。

还做的挺不错。

她甚至想为袁熙鼓掌叫好。

袁熙的亲兵们也没想到。他们一直觉得,他们侍奉的主公,是袁氏之子,是四世三公,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谁能赏他们全家一口饱饭吃,赏他们一家人一个遮风避雨的屋檐,那便是值得他们以命相护之人,是他们一生誓死追随的主公。

袁熙突然对他们行如此大礼,让他们“站如针毡”,不知道该怎么站好,该站到那里去。

堂下切切查查,上官婉儿偷瞄看到亲卫们热泪盈眶,后知后觉突然明悟。

她明白了。

和后世她生活的大唐不同,这是三国,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不二臣之风。

她大唐虽是繁荣,但贰臣竖子比比皆是,叛国窃私的乱党砍都砍不完,比不得先汉士人风骨。

“主公……承蒙主公信任,吾辈生是主公之兵,死亦是主公之仆。护主公周全,是吾等之使命,敢不效死!”

一个亲兵上前如是说,音言哽咽。

他的话似乎感染了其他亲卫,只听见正堂内,这八个人齐刷刷地单膝下跪,一齐高声道:

“敢不效死!”

“二三子快快平身!”

“熙这身病骨,日后也有的是麻烦诸位。”袁熙加了点自嘲意味在里面。

原先袁熙在幽州时,总共挑选了亲卫三十人。经这次仓亭惨败,只剩下八人。

虽然人不多,但忠心足矣。

袁熙这手段,终是收获二三子的心。

在日后袁熙奔逃之途,估计他们也会全力抵命护送。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袁熙听见他面前这八个亲卫的话,似乎也被感动了一番,留下一行热泪,连忙让他们先回去治伤休息。

就连没有亲自冲上前阵的袁熙都挂了彩,八人自然也不会无损。

“咳咳咳咳……”

他们八人刚跨出大门,袁熙就掩嘴重咳起来,身形一晃,似要倒下。

“显奕,”甄宓这时上前扶住他,“征战辛苦,汝去榻上歇息片刻可好,若有急事,妾再使人唤你。”

“可。”袁熙点点头。

于是,婉儿就被留在袁熙房内。

她不置可否。

历史对袁熙的评价不高,无处不在说他平庸。

她为数不多的几次和袁熙见面,她如果不留心的话,或许也会觉得袁熙无才德无雄心。

实际上他是没什么野心,毕竟从小就是庶出,差了袁谭和袁尚不止一截,袁氏四世三公名门大族,自然不会刻意培养他,好的资源他也捞不着。

但是他还是有些才华的,比如说他现在就端着缣帛书倚在榻上,只当上官婉儿是个小透明,也不理会她。

可能是刚包扎了伤口的缘故,袁熙原本就不黑的脸更显苍白。

“咦,是你啊,我还记得你……你可是叫婉儿,当年吾让汝侍奉夫人车舆的小奴客。”

上官婉儿哪里知道这些,她又没有原身的记忆。

“幸蒙郎君厚爱。”她不想跟他聊半句。

“汝可真是,性子一点都没变,小小年纪还是这么闷,”袁熙放下书,笑眯眯的看着眼前想躲着他的婉儿,“听人说汝这二年,一直在看吾的书册?”

婉儿头皮发麻,她怎么知道。

估计是这两年袁熙远在幽州,空留甄宓在他的府院。

甄宓对下面的人管教宽慈,然后曾经的婉儿便在一些闲暇时间蹭到袁熙书房,翻翻古书。

是个知上进的。

上官婉儿虽然熟读经史,对于两汉三国十分熟悉,但对于五百年前的书册其实也还是很乐意去重新翻阅的。

于是她也没有否认自己前身的行为。

上官婉儿的头皮发麻,她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袁熙,总不能承认郭婉已非郭婉。

袁熙却没想着质问上官婉儿跟他要答案,他只是停了片刻,又接口说道:“吾常镇幽州,那些竹简许久也不曾细翻了。”

“……”

“竹简厚重,也不好劳兵伤财搬到幽州去。”

“……”

“夫人经常给吾写信说你聪慧。”

“……”

“这一点我刚才在看你,便就知道了。”

“……?”上官婉儿心里揣测,感情您老刚才不是在看书,而是在观察吾?

“吾考校汝一番如何?”

“……?!”

上官婉儿无语。

上个敢考校她上官婉儿的,还是则天大圣皇帝。

“翻过《左氏传》没?”

婉儿第一次发现袁熙这么能说话,还是对着一个奴客这么说。

这不太合适吧……

她感到深深的恶意。

沉默是无礼的,上官婉儿想了想还是低声道:“看过几篇。”

袁熙原本闲来无事,又无睡意,在屋里见郭婉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便只是想逗逗她。袁熙一开始其实并无真正要考校她的意思。

所以袁熙对于上官婉儿的回话很吃惊,便真的生出想要问她一番的心思。

幸好外表12岁的上官婉儿不知道袁熙的想法。

不然心理年龄已逾中年的上官婉儿定会吐血,吐得比袁绍还惨的那种。

“看过几章,那第一篇你一定是看过了的,”袁熙折起他手中的帛书,打量起郭婉来,语气听不出喜怒,“你靠近些。”

她行稽首大礼,并不敢动弹。

“两年不见,尔怎么这么磨蹭。当时吾让你跟了夫人时可没见你这般不爽快。”

袁熙突然出口的话又让上官婉儿心里一颤。

袁熙这人不太好糊弄。

“汝可知,第一篇讲的什么?”上官婉儿刚按吩咐凑近一点,就听袁熙又重复一遍问道。

“郑伯克段于鄢。”史册记载惜字如金,她也惜字如金。

“庄公和太叔段,你怎么看?”袁熙问。

“二人少智。”上官婉儿答。

“咦,你缘何言此?我以为你会言庄公之恶,叔段之愚。”袁熙问。

“篇一曰‘郑伯克段于鄢’,丘子把郑庄公称为‘郑伯’是讥刺他未尽教诲之责。庄公险恶心思,明眼人便知。庄公为争口气而失望于众,是为不智。”

“太叔段骄横奢侈窃行谋逆叛乱之事,‘多行不义必自毙’。丘子章题不言‘克弟于鄢’亦是认为太叔段所为不像兄弟,所以不言‘弟弟’字。不能举大计早已注定,是以亦不智。”

“不想你是12岁罢,竟有此见解。”

袁熙瞅了瞅郭婉的眼睛,想再看出点什么。却不想郭婉早已低头不语。

古代时兴说虚岁,这里所言皆为虚岁。

“那你试言谁人有智。”

言多必失。

她不愿再说了,她觉得刚才说的有些过火。

不是她这个身份和地位该说的。

袁熙倒是不着急,自顾自地端起甄宓走之前留下来的盌,轻啜一口茶汤。

嗯,有点凉了。他看了眼把头快要低到地底下去的郭婉,笑着抚了抚四寸长的胡须等着郭婉回答。

哦,其实袁熙的胡须真不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