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 第2章 刘氏之恶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第2章 刘氏之恶

作者:九尾糊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30 10:33:34 来源:文学城

上官婉儿随着甄宓一起,并着之前那个唤他的那青衣小婢,跨入刘氏的正屋。

刷着正红朱漆的大柱子立在室中,风带动窗前树叶少女姿态般摇曳起来。

窗外细雨横斜,积水顺着屋檐悄然滴落,在地面上晕开一圈涟漪,似叹息似挽留。

为袁氏叹息,但却不知是在挽留谁。

难得见刘氏身上不着金饰华服,她薄情寡义的面孔配上单调的曲裾,似乎又变得有些内陷单薄,让人看了心悸。

袁绍在战场上呕血昏迷,前日被人给抬回来的,但至今也没有闹出什么动静。

婉儿知道,怕是袁绍情况不大好。她这么觉得,甄宓也是这么想的。

虽然刘氏一直给婉儿一种恶毒妇人的感觉,她也怨恨过刘氏在原来的历史中,在危急之际将甄夫人献出谄媚讨好曹丕的所作所为。

但不得不承认,此时刘氏一个人守在空荡阴湿的屋中,守着重伤的夫君,等着儿子回来时的妇人模样,却也可以说是可恨之人的可怜之处了。

刘氏是传统封建世族的大家女子,遵循着孔子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的《礼记》中的那“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礼制。

她嫁了四世三公的袁绍,生子袁谭和袁尚。

然而丈夫袁绍昏迷不醒,生死难论;儿子袁谭和袁尚身中箭伤,不知轻重。

听先回来报信的兵卒说是他们现在正狼狈逃回,也不知具体情况如何,何时能相见。

刘氏若是真的同时失去了丈夫和儿子,等待她的,只会是恩荣不再,在历史长河中化为一盘沙砾。

不管是真的担心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亦或是害怕丧夫丧子后,自己无法在袁氏继续享有她身为宗妇可以享受的极高待遇,刘氏被这些思绪折磨的不轻。

不经意间,婉儿感受到那个与她一同侍候甄宓的青衣小婢,站在她身旁,暗处扯了扯他的衣袖,见婉儿注意到她,她随即又朝甄宓的方向指了指。

那个青衣小婢名好,姓宋。

很好听的名字,听了就让人欢喜。

宋好是陪着甄宓一起从中山无极的甄家嫁到冀州邺城来的,婉儿听她说她从小就卖入甄家,陪甄宓长大,有很深的感情。

她的名字便是甄宓给她取的,意在愿她长长好好。

阿好比她大一岁的年纪,性情却与她原身的沉闷不同。

活泼矫健,富有生气,连一举手一投足都带着一种轻快的节奏,让人看了,即便性情郁结,也会被其欢快感染变得舒展。

两月的相处,婉儿能感觉到,原身和阿好似乎混的极熟。

她知道阿好的意思,于是赶紧跟上甄宓的脚步,跨进刘氏的正屋。

袁氏乱相显现,曹操大军兵压黎阳,距离邺城只有150里远,不知曹丕何时会攻来邺城。

按非急行军算,步兵一天40里,四日内,曹操大军便能攻到邺城来。

此战前如若袁绍驻军河北不出,休整几年,曹袁之争还难分胜负,但袁绍偏偏按捺不住。

仓亭之战后,河北以再无实力与曹操抗衡,这一战彻底决定了河北最后的归属。

正史上,袁绍明年(202年)会忧病而死,其子袁谭、袁尚争位,河北大乱。

曹操会乘乱进取,曹丕会先他父亲曹操一步,在两年后(204年)攻下邺城,占了甄夫人。

上官婉儿感觉心里有点凉凉。

她该何如?

不及细想。

甄宓走进正堂,向刘氏行了一礼,轻声问道:“问阿家安好,不知大人境况如何?”

刘氏瞥了她一眼,收敛起情绪,又恢复成平日里那个不讨人喜的深院阿姑模样。

“尚安。汝大人公(袁绍)适才清醒片刻,言道显思(袁谭字)并无大碍。”

刘氏不怎么愿意与甄宓聊天,论亲疏,甄宓所嫁之人袁熙不是她亲生,论长相,是个女人都不是太喜欢比自己漂亮太多的女人。

虽然表面上刘氏是甄宓的阿姑,但也只是维持着表面关系罢了。

窗户纸不捅破而已。

刘氏甚至有些厌恶她的这个儿妇,写在脸上的那种。

刘氏停在窗前,看着户牖上滑落的雨水,也不知道在想什么,顿了顿才对甄宓道:“不是让汝静坐房中吗,不用急匆候于此,袁熙回来,吾再唤人告知于你。”

刘氏是袁绍后妻,却也是大妇,袁熙是庶子,虽然刘氏不叫显奕,直呼袁熙大名本没错,但无礼与蔑视却也是显而易见的。

袁熙中箭矢,又失了兵马,不能回暂时也回不去幽州,要逃只能往冀州这里的袁氏大本营逃。

而袁谭无碍,失的兵马也不多,婉儿听说他趁乱,在袁绍昏迷败归之际,当时收整了一下手下人马,又回他的青州老巢去了。

青州是袁绍两年前让袁谭去镇守的地方,相当于是实打实的封给他了。

袁谭到青州后,先后击败田楷、孔融等人,除了部分郡县在曹操手中,也算是他自己的势力完全占据青州。

而袁谭情急之下,竟然逃往青州而不愿回冀州邺城,他的野心似乎昭然若揭。

对于袁绍外甥高干的行踪去向,婉儿暂时未得到具体消息,但她设想高干其人,应该也往西边,回他的并州去了。

袁绍、袁谭、袁熙、高干……咦,好像还少一个人。

受到袁绍偏爱的小儿子袁尚呢?

哦,他这次参加仓亭之战,就是走个过场。

袁绍原本以为此战稳妥,不会失败,想为袁尚捞点政治资本和军中威望。袁绍觉得,这样以便一旦他日后春秋高,袁尚也能立足于河北,他日休整后再进兵中原。

于是袁绍年初就带袁尚一起,与曹操的兵马会战于仓亭。

如此看来,袁绍想要凭自己之力打败曹操,统一天下的野心或者说是雄心,似乎经历官渡之败后,改变了不少。

他不再想着自己能一统中原,而在幻想他的儿子日后继承他多年的资本,继续进兵,铸就袁氏的辉煌。

这一切想要给袁尚,还真是偏爱幼子啊。

上官婉儿又唏嘘了一番袁本初的偏心。

但是未料,袁氏却是惨败。

都说无根浮萍,前次官渡之败,似乎是拔去了袁氏萍草的根,但是这此仓亭惨败,好像连浮萍都输的快没有了。

袁绍很伤心,很气愤,于是吐血昏迷,据说让人抬回。

之前袁绍偏爱袁尚,觉得他年幼,或者是有什么别的打算,让袁尚的大兄袁谭去青州,二兄袁熙去幽州,就连外甥也让去了并州,但是却没将袁尚封出去,只是把他留在冀州。

袁绍吐血昏迷,没顾得上他,当时战况失控,也不知道袁尚哪里去了……

听跟着袁绍回来的兵卒说,袁尚好像是中了一箭,还躲了起来。

反正现在也没回来。

曹袁双方于仓亭相遇,此次袁绍的兵力依旧比曹操多,但吸取了上次官渡一战的教训,步步为营,不急于进攻,慢慢逼近曹操,以寻找有利战机。

曹操急于求战,为此焦头烂额。

然曹操手下谋士程昱献上“十面埋伏”之计,于是曹操主动撤退到黄河边,并用许褚引诱袁军发动攻击。

因曹操背水一战,手下将士又是百战精锐,因此剧情扭转,再次将袁军击败。

袁绍败退时,十支伏兵依次杀出,袁军开始崩溃性的溃散,而这其中不乏弓弩兵,又趁乱杀敌无数。

至此曹操再一次击败袁绍,将袁绍的元气彻底击散。

袁绍也就不堪惨败之际,口吐鲜血三声,倒地昏迷不醒。

虽是尚未气绝,但是其子袁谭、外甥高干却是趁其昏迷不能管事,私自回青并二州去也。

黄河以北四州之地,已显分崩离析、各自掌权的模样。

哎,袁氏越来越乱了,尤其是袁绍昏迷之后。

其子皆怀私心,曹操平定河北,果然是大势所趋。

上官婉儿感慨。

她觉得,自己好像在这里呆不了多久了,至少这两月平稳的日子要结束了。

“汝先回罢,袁熙等人尚未进城,等其归后吾再唤汝。”刘氏跟甄宓说道。

她不愿与甄宓多待片刻。

婉儿感受到刘氏满脸写着的厌恶。

仓亭位于黎阳,距离邺城不远,袁熙就算是还未回府,也快进城了。现在让甄宓回自己房里等着,不是存心麻烦她吗?

在前院等袁熙,与他一起回屋显然更合常理。

况且甄宓此时心情颇为不安,让她回屋干坐枯等,只会折磨她不安的内心。

婉儿站在甄宓身旁偏后侧,愔愔于思,微皱眉头,凝视窗外飘飞的雨丝。

十一二岁的小女婢蹙眉远望,一副大官气质,叫谁看了,都会觉得有些滑稽可笑。

“阿家侍候大人就行,不必管妾,”甄宓停顿片刻,身形略显单薄,脸上强扯一丝笑,道,“吾在外屋等二郎便行。”

“随汝,要等便等罢。”

刘氏甩了甩衣袖上莫须有的尘粒,头也不回的进了屋。

甄宓福了福身,目送刘氏离开,正准备找片席子端坐静候,却听门外响起急骤的脚步声,和兵戈碰撞声参杂在一起。

让人心里一凛,又让人能深刻地感觉到其中之慌乱。

上官婉儿了然,袁熙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