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孽海记 > 第80章 第八十章

[三国]孽海记 第80章 第八十章

作者:李夸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18 23:50:48 来源:文学城

崔若愚今日第一天正式使用姜维的青鞘剑。姜维讲解了一些基本的身法。她拿着剑练了约半个时辰。

中途休息的时候,姜维递给她一方锦帕。

崔若愚见那帕子上并无花纹,可摸着柔软如云。“这是什么?”

“蜀锦。”姜维从她手中接过长剑,插回剑鞘中。

“啊?怎么没有花纹?哇……好软好舒服。”崔若愚惊喜地把帕子翻过来,看了两面都没有花纹。

“不知道你喜欢什么花纹。看你平时,见到梅花也开心,见到玉兰也开心,见到小野花也开心。就不知道该让人绣什么花样。”姜维抱着长剑,看着压抑着兴奋但嘴角一直上扬的崔若愚。

她笑得好甜。姜维一向不爱甜物。如今隐隐觉得,人性喜爱沾甜,自有道理。

“这可以拿来做什么呀?”崔若愚如获至宝地把蜀锦叠好。

姜维把剑挂回腰间。今日练的身法,够若愚慢慢琢磨一段时间。

听到崔若愚这么问,姜维哑然失笑,他从她手中抽走蜀锦,按到她额头上。

她有些惊慌地抬起头,下意识地往后退。

姜维早预料她会如此,一手轻柔但坚决地扶住她发髻,一手用蜀锦帮她擦去额头的细汗。

“这是送给你的汗巾。”姜维擦完了,叠好那方蜀锦,放到她手中。

崔若愚小小的脸蛋上,眼睛瞪得大大的。“当汗巾?”

“嗯。不喜欢吗?那我拿走吧。”姜维作势要拿走。

崔若愚连忙把蜀锦藏到背后去:“不行。送给我,那就拿不回去了。跟你的剑术一样。”她笑意盈盈地说。

姜维忍不住拍拍她发髻。她连人带发髻,也才到姜维鼻尖处。

崔若愚用力地晃了晃脑袋,不让姜维继续拍。她扬起晶莹剔透的眸子,不服气地瞪着姜维:“我不是小孩子。不要拍我的发髻。再拍我就长不高了。”

姜维被她不服不满的神态逗笑了。他背着手,略微低着头对若愚说:“好。不拍。可若愚不是孩子了,怎么还长高呢?”

崔若愚被噎得只能哼哼两声。眼看天色不早了,姜维虽然不说要走,可杨仪在大营里,姜维不能离开太久。

这是崔若愚跟在司马师身边得出的结论。当大将军的,简直不能离开那座营帐。走开一会,再回到营帐,就要怀疑自己是不是离开了一百年——军务公务堆满了案桌,还有那些排着队要找大将军的人。

她正要开口——

抬眼蓦地看见,阳光从姜维身后洒下来。他的发冠和肩上,都和阳光融成一体。

儒将的风骨,在耀眼的阳光中更显擎天一柱的沉稳巍峨。

崔若愚暗暗惊叹。自己也是见识过钟鹤和司马师的人,还总是不经意被姜维的容貌击中,偶尔有意识混沌。她下意识地说:“啧。姜维你长得真是……惊为天人。一不留神,杨曦月就是我自己了……”

姜维闻言,那双状如飞凤的眼睛含蓄地看着崔若愚。

崔若愚心虚地笑起来。“我不是那个意思。”

“什么意思?”姜维低声问眼前人。

“你有所不知。杨曦月对你真的是迷了魂一样。我前几天夜里……”崔若愚意识到说漏了嘴,连忙转过身去,背对着姜维。一双眼珠子乱转,心想着如何把话圆回来。

姜维伸手将崔若愚的身子扳回来,面对着他。“前几天夜里,怎么了?”

崔若愚像做错事的小孩,有些说不出口。但转念又想,我怎么做事,谁能管?

她已经不是四年前惊惶不安、把钟鹤的喜恶当做金科玉律的崔若愚了。

崔若愚清了清嗓子,大大方方地说:“那天夜里杨曦月半夜拉我去,想办法让大将军倾心于她。我……睡觉被吵醒了,一肚子火气,就想着挖坑埋了她。”

姜维一愣,双手还扳在崔若愚的臂膀上:“挖的什么坑?”

崔若愚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怂恿她去哄杨长史……”

她老老实实地把事情说了一遍。末了,很失望地说:“我没想到,低估了杨曦月的脑子。她竟然不肯跳我的坑。说到底,还是我挖的不够好。”

姜维嘴角牵了牵。

“怎么?害怕了吧?我就是个蛇蝎小人。”崔若愚耸耸肩。“还敢教我剑术吗?我学会了,可能会对你也不利哦。”

“既然如此。我教你剑术,你教我挖坑之术。岂不是礼尚往来?”姜维认真地看着崔若愚有些躲闪的眸子。

崔若愚被他看得腼腆了,又无奈地说:“那你吃亏了。你的剑术独步天下,我的挖坑术……连杨曦月都坑不到。”

“慢慢来。我相信你一定能挖得越来越好。”姜维真挚地说:

“杨曦月之所以迷恋大将军,无外乎是贪恋万人之上的权势。她没有机会进宫当皇后。朝中又无其他皇亲国戚能容忍她嚣张跋扈。想来想去,便是空悬多年的大将军夫人之位,可以让她享受那种权势的荣耀。她很难放弃。”

“以她自恃清高的性子,只要继续挖,她一定能掉进若愚的坑里。”

姜维像在说着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把杨曦月当作示例,给崔若愚讲解起不同出身的人,不同的心性和弱点。

她苦着脸。这姜维是什么人呐,非但没有生气,反倒跟她请教如何坑害别人。和他正直无邪的容貌相去甚远。“你就不怕我坑她太狠,连累了你或者剑阁?甚至……整个蜀地?”

“喔……”姜维装作沉思了片刻,眸子又缠上崔若愚的视线:“若我也不能解开若愚的坑术,那岂不是该若愚教我的时候了?”

崔若愚无可奈何地摊开手:“其实在你眼里,我不管做什么,都像小孩子一样被一眼识破。所以你才能这么轻松自如地逗我乐。早晚让你后悔一次。”

姜维也不否认,他坦诚地说:“我虚长若愚许多年岁,又身在朝中军中,各种手段见得比若愚多一些。以若愚的聪慧,如果能坚定心志,日日磨炼,必定很快就叫我猜不透。”

崔若愚知道他说的是真心话。坚定心志,什么是心志呢?

她微微地叹了口气。世道太乱,瞬息万变,她每次以为能安稳度日,命运又将她抛到另一个困境之中。“你快回去吧。当大将军的,都忙得分不开身。”

“不急。”姜维抬起头目测了日头的位置。“再练半个时辰。方才的身法,你回去之后多加练习。现在教你剑招。”

两人又呆了半个时辰才分开。崔若愚更擅长近距离拆招,这方面很快就能与姜维对拆。但她还需要练得更快更准。

崔若愚的身形和手法都逐渐熟练,但也开始疲惫。姜维便示意到此为止。

姜维临走前,特意叮嘱崔若愚:“无论如何对杨曦月,若愚务必要先保全自己。若愚,不要跟我见外。需要我的时候,要告诉我。”

崔若愚点点头。转身把那瓶酒抱在怀里。冲着姜维笑:“放心呀姜维大将军。她不惹我,我不会一心想着对付她的事。我还要好好花时间,想想我以后该怎么走呢。”

姜维原本要离开,又停下脚步。他看着她。

他很想亲自牵引着她去看清未来的路。他也是这么做的,想方设法让她变得更强。

可若愚确实聪明。他若不能一直走在她前面,她很快就会早他一步,定下她的路。

他一时恍惚。这些年来,他心志十分坚定,那便是北伐至死。

无论朝中军中发生了什么,都会被他拉回北伐的道路上。这心里,多年没试过患得患失的感觉。

崔若愚看出来他的异样,走过来关心地说:“姜维,你怎么了?不会是中暑了?”

她抬起手帮他挡住阳光,另一只手探了探额头,见他没事,便又在他脸边扇风。“快回去吧。对了,这个给你。”

她拉着姜维走到山背后的阴影中,让他贴着山壁坐下。自己也坐下,又拿出一本小册子。“回去再看吧。唔,下次什么时候练呀?”

姜维只是微微侧过脸,没有直视她娇媚得惊心动魄的容颜。“一旬后。若愚应该能练好今日的剑术。到时候,我再来寻你。”

她帮他择走了发冠沾上的飘絮。帮他整理了衣冠。然后,往后仰开去,稍远些看他仪容,像欣赏一幅绝美的古画:“嗯!那我们就约好了。等我再找个更好的地方,离你近,又舒舒服服的,也不让你这么累。”

姜维心头无来由地涌上暖甜暖甜的滋味。她还以为他是累得不舒服了。

他想在这种滋味里待久些,所以没有辩明,他并无不适。

“好些吗?我去给你拿水吧?”崔若愚还在给他扇风。两人背靠着阴凉的山石,暑气尽消。

姜维帮她把乱发绕回耳后。低声说:“不用。”

一直到午饭时间,姜维才回到大营之中。马原来报,杨长史带着杨曦月来了两趟。

姜维摆摆手。马原便走出营帐,放下营帐的门,低声示意守卫:“看好了,任何人都别进去打扰。”

大将军的眼神,有些恍惚。这么多年,他没从大将军那见过这种神色。无论是滔天的权势压迫,还是艰险的行军打仗,大将军眼中永远是沉着冷静,一双凤眼中只有战和退的挥洒自如。

但只要是人,总有裂口。没有人能像一块石头一样,毫无情感。马原舒了口气,望着天边。大将军第一次北伐失利,朝野掀起滔天怒火,夫人借佛门避祸。大将军就孤身一人至今,四处征战,义无反顾,心无旁骛。

今日的神色,不晓得是不是跟前些日子大将军看花看鸟有关?

无论如何,大将军偶现失态,马原反而感到欣慰。至少意味着大将军并非时刻紧绷着,“也该卸下重担,休息些日子。”他低声自言自语。

那就让他带着军士们好好守护吧。

营帐内,姜维从袖子中拿出崔若愚给他的小册子。展开一看,原来是若愚的治军见解。

原来那日她跟着巡军,也将一切情形都记在心上。花了不少心血,写下了她认为不妥之处,还努力地写了解决问题的手法。

这些治军手法,有些笨拙稚嫩,有些直中要害。看得出来,崔若愚在拼尽全力为他排忧解难。

姜维眼前似乎看到崔若愚在月光下咬着笔头苦思的样子。

姜维的目光落在其中一则治军计划上。若愚写的是“军民相融”。

原因是剑阁群山之中,山民与剑阁守军有远近亲疏。而这些疏远的山民,散布在许多入剑阁的野路上。倘若有敌军从野路进入剑阁,山民知情不报,剑阁守军恐延误战机。

再者,剑阁守军每日操练,却无战事,容易有倦怠之心,同袍之情也会消退,容易分帮结派。巡军时有些端倪。

若愚写道,可借杨长史犒赏剑阁的机会,拿出一部分军资,择一处镇墟办一场军民相融的盛会,可游戏可竞技,胜出者有战果可分。要将山民和各营士兵混编以实现军内外互相融合。

“以乐治军”。她在最后写道。似乎有些不太自信,又划掉了。

姜维总觉得她就在眼前。字如其人,文如其人,生动而纯净。

姜维支着额头,小憩了片刻。恍惚之间,看见一叶孤帆在波涛汹涌的大浪中前行。他独自站在船头,冷漠地看着一个个狰狞的浪头。

突然船舷边浮上来一个如海妖般美丽的女子。她扬起脸冲他笑。

一霎那,风平浪静。星月的光细碎地落在海面上。孤舟静静地停泊,他像着了魔一样单膝跪在船舷边,轻轻捧起那张魅惑的脸。

“姜维。”她笑着叫他。叫得他心里甜开来。

大将军遽然睁开那双绝美的凤眼。眼中深邃如混沌太初时。

崔若愚跑回营帐之后,就听说了杨曦月发脾气的事。

她猜测是杨长史拒绝了杨曦月那些古怪的要求。

杨曦月没找她,她便不去自讨苦吃。悄悄躲起来,去找董大他们垦军田去了。

闲谈之间,得知大将军夫人一位空悬多年,是因为大将军执意北伐,不死不休。夫人也是蜀地士绅小姐,生性胆小懦弱,担心被大将军连累,便以遁入空门为由,离开了大将军。

董大打趣崔若愚:“若愚老弟,以后娶妻,要先问清楚,咱可是剑阁守军,也是要北伐的。问她肯不肯嫁,可别嫁了又说信了劳什子释伽牟尼。”

崔若愚哈哈一笑,“换作是我,连释伽牟尼一起拉过来北伐!他手下多少门徒?全算作剑阁军罢。”

冷不丁脑后被人拍了一巴掌。

回头一看,“黑脸阎罗!”崔若愚惊呼一声。

马原听了这个名字,脸更黑了。底下董大几人都不敢说话。

崔若愚丢下手中的秧苗,忙不迭地认错:“马将军,我认错人了。”

马将军不满地哼了一声。“远远看见你们鬼头鬼脑地,走过来就听见你们胡说八道。”

大将军小憩之后开始找杨长史和将领们谈公务。马原就出来巡军。

见这几个不省心的人聚在一起,就知道必定不干正经事。“搬弄是非祸害精,嚼舌根嚼到大将军头上。下次还敢瞎说,脑袋都别要了!”

崔若愚吐吐舌头。等马原走了,她也回了杨曦月营中。

一轮明月爬上来。崔若愚抱着那瓶酒,偷偷爬上小木屋的屋顶,对月自饮。

她本想与董大他们分享这瓶酒。不知怎地,有些舍不得。

这酒后劲十足。崔若愚还来不及发现这一点,就在屋顶醉得睡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