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据野史记载…… > 第8章 身体异常赵常侍

[三国]据野史记载…… 第8章 身体异常赵常侍

作者:荧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9 16:19:12 来源:文学城

次日进学时,袁珩不等荀攸开讲,先发制人:“先生如何看民间太平道盛行之事?”

荀攸垂眼看了看手中《春秋公羊传》,合理高度怀疑袁珩在转移话题。

……还有,到底谁是老师,谁在问谁?

但袁珩清澈的眼里流露出了那样真切的求知欲,荀攸没办法,只能暂时放下鸡娃计划。

“你想问的,是太平道因何盛行,还是太平道如何盛行?”

袁珩想了想,回答:“都有。”

以后世视角看张角与太平道,是从“民”的角度,所以后世称之为黄巾起义,而非黄巾之乱。

袁珩想知道的,是士人阶级如何看待它。

荀攸慢吞吞看了眼袁珩,而后说了一句叫袁珩脊背生寒的话来。

“那么,我便以士族身份回答你的问题。”

袁珩:“……”

袁珩面色不变,嘴甜道:“请先生赐教。”

“圣贤已死,故经典不能教化黎庶;豺狼当道,故朝政昏昏不能安民。太平道能盛行民间,既是官僚豪强的权术,也是苍生的自救。此为‘因何盛行’。”

荀攸微微一顿,才继续:“如何盛行?人生而有欲。官僚之欲为权,豪强之欲为势,黎庶之欲为生。太平道如今所作所为,能助官僚行权,护豪强处势,使黎庶聊生。又其行走黔首之间,故官僚豪强不以为意。”

寄托信仰于宗教,是乱世的写照之一。

若时政清明,官僚作为,黔首又怎会寄希望于鬼神呢?

君不见数百年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袁珩:“以先生之见,此乃长久之道否?”

荀攸斩钉截铁:“势必生乱耳!”

“乱起于何处?是民不聊生而乱?若生乱,又乱至何等地步?”

荀攸目光陡然一厉,却稍纵即逝,仿若错觉。

他一时没有作答,似是陷入沉思。

袁珩眼睛眨也不眨,追问:“先生乃荀子之后。荀子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舟民水,此先生祖宗圣言也,先生缘何不答?”

荀攸:“……”

荀攸欲言又止,不是因为袁珩如此无礼,也不是因为自己被学生逼问得失语。

他只是在这一刻,微妙地共情了袁绍。

这小崽子真是什么都敢说!

同时荀攸也恍然大悟,袁珩哪里是学不明白《春秋》,她明白得很,她就是单纯不喜欢!

荀攸很快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对袁珩道:“罚笞手三下,你可有异议?”

时下师长惩罚学生,出身士族的最多挨三下,还需要把教刑尺用布裹起来卸力,但袁珩亲眼看见,荀攸专程拆掉了竹尺上的布条。

袁珩:“……”

袁珩不答反问:“是因为珩不曾尊师重道吗?”

荀攸却摇头,郑重而严肃:“是因为你在自己不能承担相应后果时,言行失度。”

袁珩一愣,而后心服口服。

她端正神色、伸出手心,生生挨了三下没有弱化的笞罚。

今日的讲学是讲不下去了。

荀攸又令袁珩闭门思过一日,并给了她爱看的《春秋》和三份课业,袁珩流下了喜极而泣的泪水。

荀攸离开之前,袁珩又叫住了他,抹了抹已经干涸的眼泪,零帧起手。

“昨日在县郊,珩闻说当今天子亲近宦官另有内情,认常侍赵忠为母也绝非夸张。赵忠的身体其实异于常人,当年与先帝有过一段风流韵事,生下当今后为避□□言,只能先记在孝仁皇帝名下,后头才特地接回洛阳即位……”

荀攸:“……”

荀攸:“…………”

荀攸:“………………”

荀攸闻言,眼前一黑!

刚刚是我的学生在说话吗?

是我那族中四世三公、天资良材美质、尚在垂髫之年、从龙凤鸾之才的学生在说话吗?

真不是她衣裳上的红宝石成了精突然开口?

荀攸晃了一下,勉强扶住了门才没昏厥过去。

他有些麻木地想,为何我生下来就长了这双耳朵呢?

这段话太过炸裂,以致荀攸呆滞许久才找回了理智。

系统还在疑惑:【该词条虽然属于高级项目,但推荐指数仅为1,客户这样做很不划算。】

袁珩:【……我还是怀疑你嫉妒我活得太顺遂。】

那不然我跑去刘宏和赵忠面前说?

其实袁珩这么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的词条是真不能贴脸开大,不然试试就逝世,与其放着落灰,不如趁自己还有孩子buff的时候早些完成,成就点有多少算多少。

荀攸回过神后第一件事,是问袁珩:“这是谁同你说的?”

正如袁珩所料,他不觉得袁珩能自己想出这种非人的谣言。

袁珩再怎么聪明,也对男女之事一窍不通,怎么会揣测赵忠是……呃,这种情况!

于是荀攸笃定是别人说的,且不可能这般详实;但袁珩记性好、悟性高,自然而然便补全了谣言的完整度。

袁珩无辜地看着荀攸,似懂非懂,天真烂漫:“先生,赵忠身体异于常人是什么意思?”

荀攸:“……”

荀攸拳头一紧。

他艰难地扬起唇角,不再追问袁珩是从哪儿听来的,用尽毕生力气才保持住了和蔼的笑容:“这话往后不能再说了。”

略顿了顿,加重语气:“妄议天子是大罪,明白吗?”

嘴上一派严肃威仪,心里却苦苦哀求神仙庇佑,切莫让袁珩再追问了!

有求必应的不是神仙,而是善良的袁珩;袁珩当即点头:“是珩之过。珩自请闭门思过三日。”

荀攸竟诡异地感到了欣慰——我们未央还是知错能改的,至于别的,慢慢教也就是了。

自然是答应了袁珩的请求。

只是荀攸难免将那个……呃,记在心里,心事重重,迟疑许久,最终选择同自己的妻子隐晦提起此事。

荀攸的妻子出身颍川陈氏,正是陈寔的孙女,本就是通家之好、总角之交,结为夫妻也是顺理成章。

而值得一提的是,陈越秋便与颍川陈氏沾亲带故,只是关系有些偏远,故不常走动——荀攸打的主意,就是叫自己的妻子与陈夫人通个气儿,有的事情还是得教孩子的。

荀攸暗示陈妙:“未央幼年失恃,慧姬如今既是这孩子的师母,可与她多亲近些。”

陈妙略一想,便隐隐猜到了什么,只是袁珩另有抚养她的慈母在,闺阁教养一事总不好越俎代庖……

她心领神会:“说起来陈夫人也算是我族妹,如今都在颍川,很该走动一二。”

荀攸闻言,大大地安了心!

而后又不免忧心忡忡地想:袁氏把好好一个从龙之才送到荀氏学习,如今却仿佛教出了亿点小问题……

荀攸头皮发麻。

*

系统:【我还以为荀攸会晕过去。】

袁珩意犹未尽:【如果老师真的晕过去了,恐怕能拿更高的评分吧?】

系统:【……】

有时候它也会怀疑,它和袁珩到底谁不是人。

系统也没想到自己还有转移话题的一天,诚如袁珩所说,它越来越像人了,但这绝非因为它足够智能:【客户这三天打算怎样度过?】

袁珩托着下巴想了想,跃跃欲试:【想写一篇谈论孝道的文章。若干年后等我死了,再把我和武遂公主、昭姬、霍贞的孝子行为真相刻在棺材里,还能收集点儿别人的……然后等着被考古,嘿嘿……】

系统:【……】

系统:【客户的三份课业不打算写了,是吗?】

袁珩迟疑着问:【你是人工智能,就不能帮我跑出来?】

系统震撼,她好熟练,居然用的“跑”字。

系统拒绝:【抱歉,这不符合规定。】

袁珩颇为遗憾。

是夜,袁珩挑灯夜战,三个时辰憋出三百字。

是夜,系统精疲力尽,五味杂陈地写着工作日志。

“这是我带的第一个客户,我曾经也想过抱着她跳楼……”

*

三天之期已到,袁珩成功出狱,带着她忍气吞声写好的三份课业。

第一份是基础题(只有荀攸这么认为),以纯粹的《左传》《公羊》双视角释义《春秋》桓公篇。

第二份是进阶题,积极【重音】辩论古文与今文的核心,并积极【重音】阐述《左传》与《公羊》如何兴盛。

第三份是应用题,问袁珩如何说服当权者施行善政,划重点:只能援引《春秋》及二传。

荀攸看过袁珩的课业,颇觉惊奇地看着她:“原来是可以写得这样好的!”

袁珩:“……”

原来您根本没指望我写出来吗?!

她表情一时没能藏住,荀攸不由笑出声,却是很满意的模样,感慨道:“第三份课业尤为出众……未央若能入仕该多好?”

袁珩没应声,她知道荀攸并非看不起自己,而是实打实地惋惜——若换成蔡琰他便不会这样说,因为治学与从政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

一个是难不难,另一个却是能不能。

袁珩本想说,乱世将至,汉室将倾,届时或许我当真能搏出一条出路;可那日荀攸的教导仍铭记心头,她最终还是保持了沉默。

对于国祚四百年有余、几经断代而又复起的大汉君臣百姓而言,天下分裂、汉祚将终是一件堪称荒谬的事情。

这无关学识与见地,无关地位与身份,身在局中者,就算看清局势也会压在心里,抱着或侥幸或怀疑的心态继续生存。

袁珩不想被打成异端,只能故作强颜欢笑的模样安慰荀攸:“焉知来日没有出路呢?”

荀攸倒是后悔起来,觉得自己失言,也有意叫袁珩好受一些,轻快地笑了笑:“明日请叔父带你去城中闲逛一二?你已闭门三日,若闷坏了,你父亲怕是要打上门来。”

昨日两家已行了“纳采”礼,现在又开始忙着准备“问名”与“纳吉”;还是那句话,有空带孩子的只有荀彧。

能出去玩就是好事,管他谁带呢——袁珩欢欢喜喜应了,走路的时候都没忍住蹦了几下。

系统也松了口气,只要袁珩不是一个人待着就好,否则它会被骚扰到崩溃。

可惜袁珩这份轻松没能撑到过夜。

飧食后陈越秋与陈妙相携而来,左一个右一个拉着袁珩坐在胡床上,都是一副要促膝谈心的驾势。

袁珩是第二次见陈妙,这位师母喜好风雅,颇精书法与琴艺,但她不爱热闹,只在拜师次日私下见了袁珩一回。

在这样的前提下,袁珩便不由觉得恐怕出了什么很要紧的事,不然师母怎么走了这么远的路程,跨越了足足四个院子。

袁珩心下一瞬划过许多念头。

什么荀攸忽然晕厥了现在还没醒过来啊,袁基突然又要折腾荀彧所以来找她说情啊……

却没想到先行开口的是陈越秋,哽咽着将她搂进怀里:“是我不好,是我疏忽了……”

袁珩愣了愣,下意识靠进陈越秋怀里,略显茫然:“夫人这是怎么了?”

陈越秋拍了拍她的背,低声:“未央竟于男女之别一无所知……”

袁珩:“嗯?”

是她空耳了吗?

陈妙见状,微微叹了口气:“未央身边,还得配一名年长稳重又知事的侍女才行。”

陈越秋年轻,另一名夫人李明月与她同岁,袁绍自己更是生母早逝,故而家中还真没德高望重的长辈能教养女孩儿。

尤其当袁珩这个女儿比儿子出息得多,袁绍反而觉得教她女红、内则纯属浪费,便不曾考虑过这一方面。

随着陈越秋和陈妙你委婉一句我隐晦一句,袁珩总算摸清了其中内情,而后:“……”

袁珩感到尴尬,并为此破大防——荀公达,你管得太宽了!

浑然不在意是她先狠狠地创了荀攸。

好不容易糊弄完这一茬,两位夫人千叮咛万嘱咐地离开;那边荀彧又遣人来递口信,说明日朝食之后相见,一起去看乐舞百戏。

袁珩上一次看这类表演还是去岁元旦,脸上刚露出兴高采烈的笑意,还没来得及应下,荀彧那边又遣人来了。

大概是说——荀爽路过听说了此事,认为有玩物丧志的嫌疑,所以推荐他们去拜访颍川郭氏那位小郎君探讨学问,同时建议他们多住一段时间算是游学。

袁珩的笑容凝固,继而消失得无影无踪。

她面无表情:“知道了。”

荀慈明——你也管得太宽了!

陈妙也是原创人物。

-

1.“君者,舟也……水则覆舟”:出自《荀子·王制篇》

2.“南朝……烟雨中”:出自杜牧《江南春》

3.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在东汉末年竞争得没有早年厉害,并且这个时段有经学大师郑玄“综合百家、编注群经”,打破两家经学的界限和壁垒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身体异常赵常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