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据野史记载…… > 第7章 颇有急智袁未央

[三国]据野史记载…… 第7章 颇有急智袁未央

作者:荧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5 12:56:22 来源:文学城

待到归家的时辰,四个人都各有收获。

蔡琰将荀彧的“士无不孝”论牢牢记住,频频回味,还与袁珩一起跟霍贞互通了姓名家世,得知霍贞即将往安平国信都去,又当场作了首思友诗,诗末特地提了一句非常要好的新朋友袁珩,托霍贞带给武遂公主。

荀攸结交了许多外地名士、本地新秀,尤其对邺县名士霍岭,以及颍川郭氏一名总角年纪的奇童赞不绝口,还用作例子卷袁珩。

“郭嘉只长你两岁,心有大志而潜心研学,听说他已能通读五经,近来还在钻研兵权谋与兵形势。我也不会揠苗助长,令你现在就读兵书,但我发现你对《春秋》颇有些排斥,这可不成……”

袁珩:“……”

继荀令君的光环破碎,郭祭酒顺利成为袁珩的童年阴影。

刻在中国人数千年基因的怪谈:别人家的孩子。

最可怕的是,哪怕你自己已经是别人家的孩子了,长辈永远能再给你扒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出来……

袁珩冷着脸想,今晚这么多她的同龄人,荀攸为什么精准找出了郭嘉这个鬼才!

难道这就是你们曹营人特有的羁绊?

……等等,不对。

袁珩忽在此刻回过味来,她这个袁绍长女好像被曹营包围了。

虽然本来袁绍与曹操就是好友,据说袁珩小时候曹操还抱过她;但袁珩实际上没有见过她父亲口中“仗义不羁,有豪侠之风”的“孟德世叔”,这与直接住在曹营谋士老窝(划掉)颍川完全是两种体验。

他们都是曹操班底核心中的核心,某些人都经历过弃袁绍投曹操,还有极个别人堪称曹营白月光。

她如是对系统感慨了一番,系统却并不认同,坚称是她一个人包围了曹营核心——曹操的两位荀令,如今一个是袁珩未婚夫,一个是袁珩恩师,只要她愿意,她便能悄无声息灭掉曹操心腹!

袁珩:【……不是,哪怕是我,都觉得你有点偏激了哈。】

那边,曹营白月光·荀彧成功捉了一只膘肥体壮的活雁,置于竹笼之中,还用树根雕刻打磨了一个小玩意,送给了袁珩。

袁珩拿在手里观察片刻,实在没能看出这是什么物种,只能开启糊弄模式:“世兄好刀工,竟如此栩栩如生!”

荀彧微微讶异:“……可他们都说雕得不好,浑然不似兔子。”

袁珩错愕反问:“这哪里是兔子?”

她一边说,一边状似镇定地快速运转大脑,丝滑接下去:“分明是木桃呀。”

“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嗯,退可为结盟之示好,进可为联姻之往来,不管在自己人还是外人面前,都有一套完美且不失礼的说法。

不愧是你,荀文若。

荀彧这下更加惊奇了,不像演的。

他“嗯”了一声,对袁珩夸赞道:“未央颇有急智!”

袁珩面不改色,只是戳了戳系统:【能检索关键词为“荀彧”的词条吗?八月中旬了,是时候造谣了。】

系统好似一个熊家长,闻言不仅自发开创了【野史-荀彧】板块,还提出建议:【客户如今与荀彧关系匪浅,有关他的词条推荐指数全部是5。客户可以用来刷成就点,还有不到三个月,商城会迎来一年一度激动人心的双十一折扣活动,建议提前攒一攒。】

袁珩心情顿时舒畅,抬头冲荀彧笑了笑:“我哪里有急智?分明是世兄雕工大巧若拙,易于辨认。”

旁边的蔡琰看得叹为观止,袁珩的心态真的很稳啊!

但她不知道,那是因为有别人的清白在替她的心态负重前行。

荀彧却忽然微笑起来,眉眼弯弯,低声:“其实,这真就是兔子。”

袁珩:“……”

袁珩:“…………”

荀攸忍无可忍,截过了话头:“叔父如今也取了表字,当稳重自持才是。”

时下士族多有及冠前取字的习惯,是为出仕与养望做准备。

无需中译中,大家都明白荀攸这是看不惯荀彧逗小孩儿了,尤其这孩子姓袁名珩,还是他荀公达的学生。

荀彧虽是长辈,但荀攸更年长,两人偶尔是共轭叔侄,而这一次,很显然轮到荀彧暂退为晚辈。

返程路上袁珩依然与蔡琰同乘,蔡琰有些疲倦了,脑袋搭在袁珩的肩头,任马车颠簸,睡得却安心。

忽而越过泥泞石子,蔡琰猝然惊醒,迷蒙地看向四周,又在目光触及到袁珩时有些赧然,轻声:“哎呀,今天好累……”

袁珩:“再睡会儿?快到了我叫你。”

蔡琰便又继续枕着她的肩休憩了。

袁珩替她捋了捋头发,而后抬眼盯着车顶,神游天外、漫无边际地想——

昭姬,你在匈奴颠沛流离的一十二载、归汉后身不由己的哀哀半生,成就了《胡笳十八拍》与《悲愤诗》之绝响,可这样的青史留名,当真是你想要的么?

若有可能,我多希望你此生最颠簸的时候,便只在光和三年秋夕的荀氏车马之中。

*

荀氏府中,袁绍与袁基保持着高质量沉默,与荀爽、荀绲坐在院中,安静得像是身处坟场。

据说人在尴尬的时候总会莫名其妙很忙,一秒八百个小动作,但在场的没有普通人,都很沉得住气,不知道的还以为哑巴开会呢。

最终还是袁绍先忍不住,不顾自己还在人家府中做客,看向袁基:“大兄是否有事瞒着我?”

袁基心平气和地看他一眼:“本初,这就是你的为客之道?”

袁绍觉得更不对劲了。

他又问:“我们在等什么人?未央多久回来?”

袁基叹了口气。

而后耐心道:“在等文若世侄。”

袁绍不妙的预感落了地,却仍带有一丝侥幸:“若是考校学问,那我便先行离……”

被袁基一个凌厉眼刀中止。

而后袁基有些歉疚地对荀氏两兄弟道:“抱歉,本初禁步碎了,我且先带他去换新的,失陪。”

袁绍低头看着完好无损的禁步,知道袁基只是想找个借口私聊,但这借口是否太拙劣了些?

袁基与袁绍入室内去了。

荀爽清了清嗓子,看向荀绲:“二兄。”

荀绲知道他想说什么,自己也颇为一言难尽:“袁公业这是故意摆给我们看呢。他下午与袁本初密谈许久,偏联姻一事要放在此时提起,故令其色厉胆薄一览无遗,可同样也将袁氏内矛盾暴露,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啊。”

荀爽却另有看法:“正因袁本初色厉胆薄,袁公业才有这一出。若不然,来日袁氏兄弟阋墙,因袁珩之故,文若难免为难。”

荀绲呵呵冷笑一声:“或许你我会难做,但文若,甚至袁珩本人,绝非多端寡要之辈。”

这边荀氏兄弟还算和睦,室内的袁氏兄弟却吵得天翻地覆。

袁绍气得原地转圈:“就算——就算大兄要断了我的筹划,便不能先与我私下商议?!哪怕要替未央择婿……苍天,她才八岁,你便给她定了婚约,你还是人吗?!”

袁基冷笑:“此时不与荀氏联姻,莫非等你犯蠢将未央嫁与皇子?若非你色厉胆薄,未央本不至于到这地步!”

说袁绍胆子大吧,他又被“失鹿之虎豹,从龙之凤鸾”吓得失去理智。

说他胆子小吧,他又盘算着把袁珩嫁给皇子,全然不顾整个袁氏的死活。

袁绍一噎,而后退一步讲:“好,就算如此,为何是荀文若?他固然有才名美名,但他都快十五了!哪怕袁氏再与杨氏亲上加亲,也好过他荀彧!譬如小妹的那个孩子——杨修!杨修如今五岁,又是表亲,哪里不比荀彧合适?”

又深觉荒谬,大为破防:“我才年长荀彧多少岁啊?少时见过一回,那会儿他喊我都还是世兄呢!”

袁基吵架从来不自证,只攻不防:“不管如今谁是谁的世兄,那不都是你作的孽?”

顿了顿,语气软化:“行了,闹成这样有意思么?未央生有神异,来日这婚事究竟如何还是两说。我已与荀氏约定,她十六之前不会完婚,荀文若也须得洁身自好,未央不是会吃亏的性情,我也不肯叫她受委屈的。”

又喂了颗甜枣:“未央虽已过继给我,但她有多孝顺你也知道,怎会轻易断绝与你这生父的感情?我也并非无情之辈,往后她还是唤你阿父,唤我便是父亲;教养学习一应由我做主,逢年过节便回你那边小住。”

袁绍:“……”

袁绍:“…………”

他有火发不出,袁基这几套说辞跟软刀子似的,乍一听全是皆大欢喜的考量,但不能作细想,字里行间全是令袁绍懊悔且无力的暗讽。

片刻,他终究还是妥协了,算是默认此事。

只是格外郑重地对袁基说:“……我或许当真教不了、也教不好她,然爱子之心,绝无半分虚假。来日我儿若有行差踏错之时,还望大兄勿要不教而诛;若有不可挽回的罅隙,更勿要放任生厌,且将我的女儿还给她的阿父。”

袁基这才露出一个真切笑意。

“大善。这话听起来,倒像是一名父亲了。”

*

次日,袁基前往颍川置办的别庄居住,既方便之后的六礼流程,又能继续守孝;虽按说袁逢病故,作为新孙女的袁珩也得服齐衰孝一年,不能议婚,但——

拜托,门阀士族的政治联姻有的是手段和力气,先行纳采、问名、纳吉还是没问题的,孝道岂是如此不便之物!

这是一个离别之日。

蔡邕与蔡琰离开了。

袁绍也离开了。

袁绍走时欲接陈越秋同归,陈越秋却拒绝:“妾母亲病重,恐时日无多。郎君且先返家去,重阳前妾自会还京。”

她这么一说,袁绍当然不能勉强;且他心里清楚,陈越秋分明是放心不下袁珩,毕竟她客居颍川,连个女性长辈也没有。

袁绍便说:“既如此,那重阳前我再派遣车马来接你与未央。”

重阳是正经节庆,未央自然是该跟自己回去的。

陈越秋含泪辞别了袁绍,又依依不舍目送他的车马离开,一直到彻底看不见。

她拭去眼泪,露出一个兴致勃勃的笑容,转身对身边侍女比划:“新做的冬衣可都收好了?未央喜爱朱红色,郎君给的白狐皮恰好很相配,不如再赶一件狐领的大氅……”

侍女咳了咳:“夫人,人多眼杂。”

请您多演一会儿。

陈越秋一顿,而后调整到了合适的表情,轻声:“……嗯。”

又转移话题,关切地看向侍女:“潇湘,昨日听你说起老家荆州生疫,你家中可还安好?”

潇湘家中本算是寒门,自小读书识字,然数年前一场大疫后仅剩她与母亲、长嫂、侄儿得存。

后来兜兜转转孤身到了汝南,入袁氏为婢,恰逢陈越秋想学习认字,便点了她跟从。

陈越秋不知她原本姓名,只知她荆州老家还有几个血亲,如今听说那边又生疫病,难免关切一二。

潇湘:“劳夫人挂念,阿母信中言说有太平道人途径乡里,符水以赠,救了侄儿一命。”

陈越秋并不深究“太平道人”是谁,做了什么,只是轻快地笑起来:“救回来便好。往后要么将她们接来颍川与我娘家作伴?也免得时常挂念而不得见。”

潇湘莞尔,摇摇头:“家母年迈,哪里扛得住路途遥远呢?”

陈越秋也反应过来自己所说的不合时宜——年迈倒是其次,如今四处天灾,还有流民山匪之乱,老妪妇孺跋涉山水,岂止“路途遥远”这样的阻碍?

因心生感慨,晌午后陈越秋去荀氏府上看望袁珩时,便提起了潇湘的事情。

袁珩正在被迫学习《春秋》,学得很痛苦;但她痛苦,指点她课业的系统比她更痛苦。

系统觉得自己的代码都快崩溃了:【这是智慧为92的人能写出来的东西?客户快醒醒,别说梦话了——问你为什么不记录隐公即位,问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而已,很难吗?】

气得跳脚:【《春秋公羊传》都告诉你答案了,说“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你就老老实实围绕礼法、君臣、尊卑来说,这是什么很困难的事情吗?】

为什么要大谈特谈“让隐公名正言顺即位的七十二种方法”?

袁珩看系统这么崩溃,心里一下子舒服多了:【我第一次见你这么生气,越来越有人样啦,统!】

系统:【……】

系统哽咽:【客户,你好好攒一攒积分,答应我,之后买一份名师一对一《春秋》课程,好吗?】

不好。

一人一统静默无言,陈越秋的到来堪称救赎,尤其当她提起“太平道”。

“……那日我也听窦夫人说过,先前她随荀仲慈在济南国时,乡间也有太平道盛行。”陈越秋说者无心,然袁珩听者有意,“听说信众很多呢。”

袁珩微微愣住。

自动捕捉关键词:太平道。

运转生成结果:黄巾之乱。

或者说——黄巾起义!

曹操:世侄,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

袁珩:……喷不了,这个是真的。

以及系统逐渐变成耀祖妈的形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颇有急智袁未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