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据野史记载…… > 第4章 史诗级贴脸开大

[三国]据野史记载…… 第4章 史诗级贴脸开大

作者:荧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2 12:52:52 来源:文学城

是夜月明星稀,袁珩坐在檐下,看陈越秋借着月色绣香囊。

陈越秋挂念袁珩,今夜特地前来陪伴。

袁珩毛茸茸地蹭过去,在陈越秋身边坐下,劝道:“夜色昏暗,夫人歇一会儿吧,对眼睛不好。”

陈越秋放下手中绣活,偏头看向她,想起袁绍当着她的面儿寄出的信,以及今日袁基的态度,目光里带着很浅的怅然。

嘴上却不露端倪,嗔怪:“你半年前跟我说想要个兰花样式的,好不容易得空呢,你这会儿又来劝。不想要啦?”

袁珩陡然意会到,陈越秋有一种急切感。

于是她白日里就压在心头的不对劲再度加码,在此刻彻底落地、具像化了;她靠在陈越秋臂弯,没有提“过继”的事情,只轻声道:“夫人明明才十八的年纪,怎么当真如未央的母亲一般呢?”

陈越秋为之沉默。

世道向来如此,任你公主黔首,都做不了几年无忧无虑的闺阁女郎,便不得不为他人妇了。

陈越秋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值得怜惜的,可她却担忧未央——袁氏金尊玉贵的女郎,出身头一份显赫的门庭,长在诗书礼仪浸润的世家,为何郎君依然将她当作一样用来权衡的物件儿呢?

陈越秋是当真觉得世间没有人配得上她家未央,皇子也不行。

然而她不能说,更何况就算说了,也会被人耻笑;有时陈越秋也会自我怀疑,难道其实真正不平于“身不由己”的人是我,未央根本不这么觉得?

但每每只要袁珩怜惜而眷恋地看着她,仿若为她不值,陈越秋便又平静下来了。

是与不是又如何呢?未央爱她,她也爱未央,所以才各自生出万般忧虑。

陈越秋舍不得袁珩。

但她也懵懂地意识到:若不过继,郎君恐怕会害了未央。

陈越秋不说话,袁珩便问:“夫人往后,能与未央时常通信吗?”

只一句话,陈越秋便哽咽起来,泪珠滚滚而下,将袁珩揽进怀中:“……好。”

*

袁基站在不远处的树影中,将陈越秋神情尽收眼底。

他微微偏头,轻叹:“本初尚不如他的女眷通透。”

状似无意地提了一句,他近乎审视地打量着身边的荀攸,语气平静而不乏威严:“我也不同你说什么弯弯绕绕的话。荀绲看中阿珩聪颖神异,故欲结为姻亲;然自古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既然想要一个前途光明的新妇,还想借机回绝唐氏婚姻,便也得应下我的条件。”

他说话堪称无礼,荀攸却并不觉冒犯,毕竟形势比较紧张。

近来已故中常侍唐衡之女择婿,想许嫁于汝南傅公明,那边儿还在拉扯呢,便隐隐有风声传出,道是若不成,下一个就要轮到荀氏。

荀氏未婚适龄子弟,只有一个荀彧。

这年头,哪个士人愿意跟宦官扯上关系?更别提是臭名昭著的中常侍。

荀氏:当时就是害怕,非常害怕。

荀绲这事儿问得确实赶了些,偏偏袁绍又态度暧昧,好不容易换了个明白的爹,那自然得抓住机会。

荀攸很倒反天罡地为自己的叔父应承:“公业但说无妨。”

今日白天荀绲亲自前来游说袁基,态度倒也诚恳,故而他也愿意暂退一步。

他堪称刁难:“阿珩是我唯一的女儿,为她择婿再怎么挑剔也不过分。不能有姬妾、不许有二色、不容有二心、不允有异生;若不能做到——基便提前恭贺荀氏得唐氏佳妇了。”

又说:“待阿珩十六方能完婚。在此之前若有半分违诺,也不可。”

袁基的要求过分吗?

以时势来看,其实不然。

再说了,牺牲一个荀彧(划掉),保住荀氏清名,怎么看都比较划算啊。

且袁珩才八岁,这桩联姻更多是一种交易——荀绲需要一个顶级门阀的新妇来拒绝唐氏,袁基需要一个名声清正的女婿来让袁绍死心。

至于会不会真的有完婚那一日……

两人心里都清楚,真正完婚的可能性太小了。

荀攸大为心动,但也说要去问过荀绲、荀彧才行;袁基见状反倒放心,真要是一口应下,才会叫人质疑。

两人一边往外走去,一边谈论着时政;袁基不期然想起荀绲提起的,许劭对袁珩的评语来。

——失鹿之虎豹,从龙之凤鸾。

当真是很了不得的评语啊……袁基初闻时大为惊愕,恍惚竟共情了袁绍看似荒谬愚蠢的安排。

他想将袁珩嫁给皇子辩,哪里是出于野心,哪里是为了当外戚呢?

分明是掩耳盗铃似的自欺欺人,盘算着将之定义为“凤命”,而非其他不可言说的意义。

他让袁珩拜师于荀氏,当真是为了让她更加博闻强识吗?

分明是想叫他们“教化”她……

于是极其顺畅地,袁基想起了三年前那桩他亲自目睹耳闻的往事。

……

袁绍看过袁珩课业,疑惑发问:“《春秋》此句——‘郑伯克段于鄢’,阿珩缘何不作释义?”

年仅五岁的袁珩反问:“应作何释义?”

“……君臣兄弟,礼法伦常。我不信你不懂。”

“若阿父直接问君臣父子,未央自能作答。然《春秋》者,史书也;史书者,著之则私,入之则变也。世人以史论今、以史鉴今,也不过为利私之变之,于本绕道行之!”

袁绍默然,袁基愕然。

袁珩说:写史书的人有私心偏向,被记在史书中的人也有了异变;如今这些以史书为经典的人,也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的利益披上圣贤学说的皮,加以利好自己的注解,却失去了最基本的“道”。

袁珩的声音尚且稚嫩,然而她的不凡,或者说她仿佛与生俱来的“悖逆”,已然初见端倪。

她所质疑的,乍一听是圣人与其经典学说,可事实上呢?

她道破了天子与士族的治世之本,以一种堪称蔑视的姿态。

算算时间,此事恰发生在许劭评论袁珩之后两日。

袁基心下微叹。

本初啊。

这样一个神异的孩子,你永远只能去引导她,教她伪装自己;却全然不可以禁锢她,令她按世俗生长……

*

八月初一,秋阳微暖,袁珩开始进学。

无论过继还是婚姻,都不是她能够操心的事情,若真有什么不合意的也可从长计议,但跟随“算无遗策”荀公达学习的机会,却是可遇不可求。

袁珩对于联姻一事,也暂时没有发表意见。

八年的东汉门阀人生教会了她一个道理:怒火、痛苦、癫狂,若不能被用来达成目的,那便是无意义的;在恰当时机借题发挥的“外用”可以,化为动力坚定心志的“内服”也行。

再说了,要真把她惹急了,系统商城还有大把大把的慢性药呢!

思及此,袁珩露出了善良值为15的笑容。

她愉快地往荀氏特地准备的书房走去,心里琢磨着酝酿了四个月的野史任务。

她戳了戳系统:【按你之前说的,当着本人的面造谣能至少80分,如果换成与主角关系匪浅的人呢?】

系统耐心解答:【依据实际情况而定。例如这两人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与谣言内容的匹配度,变量甚至也包括客户您本人。如果适配度高,满分也是有可能的……这也是推荐指数的内在机制。】

袁珩若有所思。

*

袁珩还在赶来书房的路上,另一边的荀攸却陷入了沉默的漩涡。

今日族中有名士来访,那人膝下有一名六岁年纪的独女,他听说袁氏女公子正随荀攸进学,便顺手将自家女儿也塞过来了。

——名士蔡邕遭宦官诬陷,为躲避迫害,他正欲往吴会去,途径颍川时顺道拜访荀氏。

荀攸当然没有不应的,直到他发现这位女郎把沉默是金贯彻到底。

荀攸偶尔会有些耳鸣症状,是他幼时被醉酒的叔父误伤所致;他反复确认了许久,才敢肯定不是自己童年创伤突然史诗级加强,而是蔡氏淑女确实只张嘴不说话。

蔡琰试图沟通失败,想了想,执笔写字:昨日阿父命我闭嘴,琰不敢不孝。

荀攸:。

他不由开始沉思——蔡琰这究竟是不知变通,还是故意为之?

想到蔡邕时时提起自家女儿的才华,荀攸恍然大悟:是故意的。

于是袁珩刚进来,入目就是大眼瞪小眼的尴尬场面。

荀攸见袁珩到了,诡异地感到一阵心安:“未央来了。这位是蔡伯喈之女蔡琰,字昭姬,随父访友荀氏。”

袁珩:哦哦哦,蔡琰!蔡文姬!

袁珩双眼一亮。

这可是韩愈评价“蔡邕有女能传业”的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有过目不忘之能、一人默下四百余篇古籍的大才女!

其实若要拉关系,蔡琰的大母正是出身陈郡袁氏,与汝南袁氏乃同源分支。

只是两支的政治风格和命运都大不相同——陈郡袁氏低调克己,家风清正,得以活跃至南朝时期,作为四大侨姓之一,门阀地位稳稳的很安心;汝南袁氏高调发展,喜好联姻,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不出意外还有二十年左右寿命。

你懂什么是枪打出头鸟。

短暂且并不真诚地唏嘘了一下,袁珩没深究为何是荀攸代为介绍,主动示以亲近:“昭姬素日都爱读什么书?”

蔡琰嘴唇动了又动,似是想说什么。

而后抓起那张字,又匆匆写了几笔,递至袁珩跟前。

昨日阿父命我闭嘴,琰不敢不孝。

见过珩女公子,昭姬近来多读易传。

袁珩:。

袁珩想了想,也没顾及荀攸在场:“眼下令尊并不在此处,昭姬若‘闭嘴’,怕是有些亏了。”

荀攸:“……”

蔡琰恍然大悟,而后弯了弯眼睛,笑得腼腆:“昭姬失礼了。见过荀先生,见过女公子。”

袁珩“嗯嗯”一声,而后看向荀攸,目光中透露出对于学识的渴望:“先生今日以何教珩?”

荀攸深深地看她一眼:“先讲论语颜渊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袁珩泰然自若:“先生请。”

笑死,假装没文化,听不懂在内涵。

*

荀攸讲学是有点东西在身上的。

他并非荀氏最擅长治经的人,看上去还有些温吞,但正应了曹操那句“外愚内智”的评价,袁珩也愿称之为静水流深。

他讲得并不细致,不会逐字逐句抠出来作解,大多时候只先解释大概本义,而后抛出问题,引导袁珩与蔡琰深入思考,就连句读也是如此。

荀攸这么认真,袁珩几乎快要不忍造谣了。

如是一个上午过去,休息时蔡琰往前院去寻蔡邕,书房内便只剩了袁珩与荀攸,另有六名女婢守在门前。

连一刻都没有为荀攸考虑,袁珩故作踟蹰模样,看着他,欲言又止。

此时的荀攸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和蔼问询:“未央有话要说?”

袁珩状若忧虑:“从洛阳来颍川的路上,珩闻说文若世兄堪称国色天香,如冰之清,如玉之絜,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只可惜被族人厌弃,将成残花零落,被送往唐氏榻上……”

荀攸:“?”

荀攸:“??”

荀攸:“???”

荀攸陷入了沉默的漩涡。

袁珩双眼无辜地看着他。

忽而,袁珩听见门外传来一声瓷器落地的碎响。

袁珩:“……”

她表情一顿,而后机械地、僵硬地扭头看去。

年迈儒雅的荀绲,神情恍惚如老年痴呆。

矜贵从容的袁基,面色苍白似命不久矣。

……以及无助茫然得令人心疼的,荀彧。

他手上还维持着一个虚空抱物的动作,脚下是碎成片的瓷瓶,弥漫开的清水,一株开得艳丽的鲜花。

袁珩:“…………”

……最后那段写完,我的脚趾也蜷缩到扭曲的地步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史诗级贴脸开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