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志吴书]朝旭于江东 > 第215章 个人篇(陆议篇之五):蜀营来信

1,

军帐内的空气混杂着汗水、铁锈和米酒的气味,气氛仿佛凝固了一般。

陆议的手指捏着那封从蜀军营地递来的绢信,目光却看向在场的其他将军。

“刘备那厮打着复仇的旗号跟咱们耗了半月,如今突然派个无名小卒来献城?当我等是三岁孩童不成!”

潘璋的斥声打破沉寂,言辞间满是对这封诈降信的不屑。

聚集在都督营中的将军们也在议论着,对此表示赞同。

陆议的目光落在信末的“偏将军邓凯”几个字上。笔记有些凌乱,显然是仓促写就。

他抬手按住案上的地图,指尖划过猇亭一带的山地——那里沟壑纵横,正是设伏的绝佳之地。

“将军,韩将军他们吵着要斩了来使呢。”守在身侧的亲信韩扁低声提醒,眼角的余光却不自觉地瞟向帐角。

陆议顺着他的视线望去,童曦正坐在那里整理竹简。她今日穿了青色短打,长发用同色布带束起,侧脸在烛火下显得格外吸引人——吸引他。

“让他们稍安勿躁,也安抚好自己的手下,不要胡闹。”陆议收回目光,镇定自若,“把来使带下去,好生看管,不许虐待。”

韩扁领命而去,帐内在短暂的脚步声后,暂时恢复了安静。

陆议的眼睛再次扫过她的方向,此时的她头也不抬,只是无言地换了片新的竹片。

陆议喉结上下动了下,强迫自己将注意力放回战事上。

他知道潘璋他们为何如此激动。

蜀军连日在阵前叫骂,骂他们是缩头乌龟,骂他们主帅陆议是靠把老婆献给孙权、又娶了孙策之女,才靠裙带关系上位的白面书生。这些自孙策以来就出生入死的老将,哪里受得了这种屈辱。

但他不能冲动。刘备举全国之力来犯,又打着为关羽复仇的旗号,士气正盛。此刻出战,正中其下怀。他要等,等蜀军锐气耗尽,等他们露出破绽。

这时,原本就不满的潘璋再也坐不住,三两步上前来,一巴掌拍在陆议面前的案上:“伯言!那姓邓的分明是诈降,你留着他的使者做什么?不如让我带三百精骑,直捣他老巢!”

陆议抬头看他,双手交叠在案上,自下而上地、冷静地凝视着他:“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刘备劳师远征,粮草不济,久必生变。潘将军是想重蹈于禁覆辙吗?”

潘璋的脸瞬间涨成了红色。

“你!”他猛地一拍案几,“我看那谣传就是真的,上杆子把老婆献给仇敌还娶仇敌之女的人,能有什么能耐,就是个小白脸!”

“放肆。”陆议站起身,将那封绢信带落在地,“不许胡言!”

两人僵持不下,周遭的其他人没有劝阻的意思,甚至还有些想趁火打劫的架势。

在一众看戏的目光中,她默默地走上前,弯腰捡起地上的绢信,重新放在案上,又顺手帮他续上茶杯里的茶水。

实际上,茶杯里的水还很多,她的动作更像是在拖延时间,让在场的其他人意识到,潘璋这段话里的另一个主角也在这里。

气氛顿时有些尴尬。

“行了,潘将军也冷静写,仲谋既然决定了,自然有他的道理。”朱然出声打圆场,“仲谋的眼光不会有错的。”

朱然言毕时,她才收起动作,再次退到角落,仿佛帐内的争执与她无关,她只是顺手帮陆议做了些小事。

陆议看着她,心中的怒火消了大半。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坐下:“军法在上,谁敢擅自出战,休怪我无情。”

潘璋重重地哼了一声,跟着打圆场的朱然一同甩袖而去。

在其他人陆陆续续陆陆续续后,帐内只剩下陆议和她。

“陆将军,”她轻声开口,声音平静无波,“若没什么事,属下先退下了。”

陆议点点头,她转身绕过屏风,在军帐后方,有两人同住的休息区。

他想说些什么,想问她这些日子过得好不好,想问她孙权待她如何,但话到嘴边,却只化作一句:“早点休息。。”

童曦的脚步顿了顿,却没回头,只是轻轻“嗯”了一声,进入屏风之后。

陆议望着她的背影,久久没有动弹。

他知道,从孙权称王的那一刻起,他和她之间就隔了一道无形的墙。

如今她是王后候选,他是领兵大将,昔日的夫妻情深,早已被这冰冷的君臣名分拉开深深的隔阂。

可当他在夷陵见到她时,心中那点早已被压抑的火苗,还是不争气地窜了起来。甚至愈演愈烈,他必须用冷漠才能强压下那份炽热。

他有些感激孙权的安排,用着“军中记室需知主将性情,故以旧识身份相随”的理由、让她以记录战役的官吏身份来到这里。

这荒唐的理由背后,或许是孙权的试探,但至少,他能在这数月里与她朝夕相处,哪怕只是看着她的背影,听着她的声音,也足以慰藉那颗在战火中备受煎熬的心。

“将军,夜深了。嫂夫人让我来提醒您,您该休息了。”韩扁的声音将陆议从思绪中拉回。

嫂夫人,嫂夫人。

陆议揉了揉太阳穴发胀的,点了点头:“知道了。”

他不能被情绪左右,他是三军主帅,肩上扛着江东六郡的安危。

韩扁退下后,帐内又恢复了寂静。

陆议重新铺开地图,目光在上面移动。

刘备的大军屯驻在夷陵道,绵延数百里,声势浩大。但他也看出了蜀军的破绽 ——战线过长,粮草运输困难,而且蜀军不习水战,更不适应江边的湿热气候。只要坚守不出,拖垮他们只是时间问题。

那些老将们并非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蜀军一再挑衅,他们又一再忍让,这并不符合他们的性格。

陆议眉头紧锁,心中升起一丝不安。

2,

数日后的清晨,她一大早就整理好衣服去了营中,留下陆议在军帐里对着地图标注蜀军位置。

忽然,一阵喧哗声从军帐外传来,韩扁掀帘而入,脸上带着按捺不住的兴奋:“将军!周胤将军带小队突袭蜀军辎重营,大胜而归!得二十车粮草、十数俘虏!”

“周将军说蜀军大清早的守卫肯定稀松得很,不能错过这个好机会。”

“战报写了吗?拿来给我。”

陆议却眉头一皱,从韩扁手中拿过周胤的主记送来的战报。

战报中的种种记录都透露着诡异的顺利。

陆议心说,刘备久经沙场,怎会如此轻易就让人得手?

“让周胤来见我。”

......

周胤进来时,年轻的脸上满是得意:“伯言叔你是没瞧见,蜀军那些兵丁,见了咱们就像耗子见了猫,扔下粮草就跑!”

“他们的守卫是何种装束?” 陆议打断他的话,“你确定看到的是蜀军主力?”

周胤愣了愣,挠挠头:“呃,我没太注意。”

帐内的空气骤然冷了几分。

陆议走到地图前,指尖敲在周胤报告里所说的“蜀军辎重营”的位置:“此处若真是刘备屯粮的要地,怎会如此疏于防备?”

周胤脸上的笑容淡了些:“或许是蜀军轻敌了?”

陆议心中咯噔一下,一个念头闪过脑海。

他挥手让周胤退下,独自在帐中踱步。

刘备这是在玩什么把戏?先是派人行诈降,击退吴军擅自进攻的小队后,又纵容吴军小股部队得手,他难道是想……

陆议的目光无意中落在案上那封最初的绢信上。

他在这个瞬间得到了答案,但也就是在同时,他突然不准备立刻处理这件事。既然刘备想给他们设陷阱,那他也正好借这个机会,给他们点教训。

接下来的日子,怪事接连发生。

先是有小将带亲卫劫了蜀军的巡哨,缴获了两匹战马;接着韩当的儿子韩综,居然趁夜摸进蜀军前营,砍了个小校的首级回来……

将领们聚在帐外小声议论,说刘备不过是纸老虎,说陆议太过保守。陆议听着这些话,只是让亲卫加强巡逻,假装不知道那些将领“瞒着他”擅自出战。

韩扁看得急了:“将军,再这么下去,怕是没人肯听您的了!”

“不吃点亏,他们不会冷静下来听我说话。”陆议倒不着急,只是淡淡地摆手,让亲信退下。

就在这时,她抱来一个月以来的突袭记录,轻放在案上。

“陆将军。”她轻声唤道。

陆议抬头看她,这一个月来,她瘦了不少,眼下有淡淡的青影。他们住在一起,他又怎会不知道她一直在熬夜整理战报,心中不由泛起一丝怜惜,但这念头很快被他压了下去:“放下吧。”

她却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站在案前,欲言又止。

陆议知道她想说什么。这些日子,她看他的眼神里,除了对他的冷漠的怨恨,更多了几分不解。她不明白他为何要如此隐忍,为何要眼睁睁看着将士们违反军令却无所作为。

“还有事?”他故意板起脸,语气冰冷。

她咬了咬嘴唇,像是下定了决心:“将军,属下想……”

“若非公事,不必多言。”陆议打断她的话,“你是陛下的妻子,当知分寸。”

听完这句话,她的嘴唇颤抖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低下头:“属下告退。”

看着她单薄又落寞的背影,陆议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住,疼得他几乎喘不过气。他知道自己话说得太重,可他必须这样做。如果不狠下心,那么对她的思念和爱就会夺走他的所有理智,让他无法全神贯注于手中的事情。军中安危容不得半分私念。

她走后,帐内变得异常安静,只有烛火燃烧的噼啪声。

陆议拿起那些突袭记录,一页页翻看。上面详细记录了每次突袭的时间、地点、兵力和战果,看起来确实是节节胜利。

可这些所谓的胜利,太过刻意,太过整齐划一,就像是刘备精心安排好的剧本。

那些将军们不服他,又被这接连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根本无法控制。

他将竹简反扣在案上,走出了军帐。

3,

读完那厚厚的战报时,已是夜深人静时,陆议独自站在帐外,望着天上的明月。

月光洒在营寨的旗帜上,泛着淡淡的银光,远处传来巡逻士兵的脚步声。

他想起多年前,也是这样一个月夜。

在他临行之前,她缩在他的怀里,因为他的离开而颤抖着身体,她哭着说不想和他分开。

那时他才刚入幕府,没多久就被孙权派去了物资匮乏的海昌县出任屯田都尉,他有心带她走,却在繁忙中得知她生下他们的孩子,她的身体虚弱,短时间无法远行,而孩子也还年幼,他不可能让他们长途跋涉去见他。

加上他自己也事务繁忙,总也得不到返回的日子。

他们最终渐行渐远,至于到了现在这般地步。

“陆将军。”

忽然,身后传来她的声音。

陆议猛地回头,见她揣着厚厚的一册书卷站在那里,月光洒在她脸上,居然让他看得晃了神。

他下意识地后退一步,拉开距离:“你怎么还没休息,何事?”

她的手微微一颤:“属下回帐里听□□说将军还没入睡,我便出来找您。您该休息了。”

“原来如此。” 陆议别过脸,不敢看她的眼睛,“我们虽住在一个军帐,但毕竟身份有别,你先回去吧。”

她沉默了片刻,咬牙道:“夜深露重,将军保重。”

她转身离去,脚步声比以往更重了些。

陆议望着她站立过的地方,似乎能看到她留下的脚印。

4,

几日后的清晨,天刚蒙蒙亮时,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韩扁闯进帐来,猛推他的身体:“将军,不好了!潘将军、潘将军私自带兵出战了!”

陆议从床上坐起身:“何时的事?”

说话时,他还瞄了眼在旁边的床上裹紧毯子的她,微微皱眉,道:“小点声,她还没醒。”

“半个时辰前,” 韩扁会意,压低声音,“听守营的士兵说,他往蜀军西营去了!还、还说,要是败了,任凭将军处置,要是胜了,就请将军收回成命。”

“胡闹,传朱然将军。”

然而,当韩扁跑出又跑回军帐中时,带回的却不是朱然,而是朱然在事发后就已经带兵去营救的消息。

陆议一时间不知道该作何反应,甚至有点想笑。

“将军,现在该怎么办?”

“怎么办,能怎么办?一个想打一个想救,就是没人问我的意见。”陆议气笑了,“还能怎么办,等他们回来了就立刻让他们来见我。”

陆议披上披风,走到帐门口,只见营寨外尘土飞扬,隐约能听到厮杀声。

一个时辰后,朱然回来了。

他的甲胄上沾着血迹,身后跟着被两名亲兵架着的潘璋。

“将军,” 朱然单膝跪地,声音带着喘息,“潘将军中了蜀军埋伏,末将赶到时,他已折损了近百名亲兵。”

陆议看着被按在地上的潘璋,目光扫过潘璋渗血的衣袖,又看了看低头请罪的朱然,缓缓开口,道:“潘将军,你可知罪?”

“要不是朱义封来得晚,我早就踏平蜀军西营了!” 潘璋愤愤地朝地上碎了一口。

“胡闹!” 陆议的声音陡然拔高,“擅离职守,违抗军令,致使亲兵折损,你还敢狡辩?”

他又转向朱然:“你呢?谁让你擅自出兵的?”

朱然一怔,随即叩首:“末将听闻潘将军危急,情急之下……”

“情急?” 陆议再次气到笑出声,“军中只论军令,不论情急!你未禀明主将便擅自调动兵马,同样该罚!”

帐外的晨光透过帘缝照进来,在地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带。

“来人,” 陆议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潘将军违抗军令,杖责二十,罚俸半年。朱将军擅动兵马,理应杖责十,罚俸三月,但念在是为了营救潘将军,可减轻惩罚,但仍要罚俸一月,即刻执行!”

“将军!” 潘璋还想争辩,被亲兵堵住了嘴,拖拽着往外走。

朱然默默叩首,起身时看了陆议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复杂,转身跟着亲兵去领罚。

帐内只剩下陆议和韩扁。

陆议这才想起,平日里应该出现在军帐内充当他的记室的她并不在场。

“记室呢?”他下意识询问,生怕她也跟了出去。

“这个时间应该是在偏帐整理前日军情。听闻昨夜她也守到了后半夜,早上起迟了,要把这件事告诉她吗?”

“不,” 陆议望着地上的血迹,声音低沉,“就说蜀军小股袭扰,已被击退。”

韩扁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是。”

陆议忽然想起自己对众将说‘知己知彼’,如今却对最在意的人瞒了实情,嘴角不由得泛起苦笑。

半个时辰后,她抱着整理好的竹简来中军帐。

进门时,正撞见韩扁指挥亲兵擦拭地上的血迹,见她进来,慌忙用草席盖住。

“陆将军。” 她将竹简放在案上,目光似是无意地扫过帐内, “这是前日的巡哨汇总。”

陆议点头,拿起一片竹简翻看,手指在 “蜀军西营未有异动” 上顿了顿,抬头时已恢复平静:“放着吧。”

她点头,又想起什么似的:“今日换岗的马蹄声好像有些响,是‘蜀军小股袭扰’这件事吗?”

“对,” 陆议的声音平稳无波,目光始终落在竹简上,“已处理了。”

她没再追问,掀帘而出。

帐门合上的瞬间,陆议才抬起头,望着她离去的方向,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他这才把朱然交上来的真实战报与童曦的竹简并列,一起摆在案面上。

潘璋中伏,折损百余人,蜀军伤亡相当。

蜀军西营未有异动。

他闭上眼,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我这是在做什么?我这不也是在瞒报军情吗?”他忍不住喃喃自语。

5,

军帐内的烛火被穿堂风搅得摇晃不定,将众将的影子投军帐上,像一群沉默的困兽。

案上的酒坛只动了半坛,陶碗里的酒大多成了摆设,没人有心思痛饮。

陆议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她所在的那个角落,看着她安静地吃着晚饭。直到潘璋站起身,他才无言地回过神。

潘璋右臂缠着渗血的绷带,率先打破沉默:“伯言,我知错了。”

陆议没接话,只是将那封绢信取出,目光扫过众人,站起身,道:“刘备的网,已经撒了一个月。”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周将军得的粮草,小韩将军斩的首级,都是他故意喂的饵。”

帐内响起倒抽冷气的声音。

“你的意思是……”

“你们都是陛下身前不可多得的人才,我知道你们对陛下授予我重任的事情不满,我对此也诚惶诚恐,但是这次的事情,不妨请各位听听我的拙见。”

陆议瞥见角落里的她停下了吃饭的动作,掏出了自己的笔,手中的笔悬在竹简上方,等待着陆议展开话题。

他拿起那封被众将遗忘了很久的绢信:“这封诈降信,就是他计划的开始。

“刘备先派邓凯的使者诈降,故意露出破绽让我们识破,目的是让我们觉得蜀军的计谋不过如此。接着,他又纵容我们的小股部队得手,用小利来骄纵我们,让将士们贪功冒进。当然,诸军也不是傻子,一直赢势必引起我们的怀疑,所以还要适当地给予反击,而这第一次潘将军遇伏,就是故意为之。

“这种赢几次输一次的模式,最能麻痹人心,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放松警惕。刘备就是要让我们觉得,只要小心谨慎,就能取胜。”

“将军,这……这可能吗?” 一名小将迟疑地问道。

“你可以认为我依然过于警惕,过于愚笨。但我先前就告诉过各位,军令如山,不得违抗。我原先觉得适当的活动身体有利于你们保持作战的斗志,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既然现在我已经将分析告诉给各位,各位却还是执意违抗,我也只能严格按照军法,惩治各位了。”

一时间,军帐内又只剩下了她写字时的声音。

潘璋突然举起碗,将其中的酒一饮而尽:“那我这顿打,合情合理!”

“感谢潘将军的理解。”陆议顿了顿,扫过帐内众将,“刘备吃了这次亏,定会加快收网。接下去的日子,不得再擅动一兵一卒。”

没人再反驳。

夜色渐深,将领们鱼贯而出返回各自营帐。陆议独自留在帐内,看见她正将散落的竹简一一归拢。

陆议伸手接过最上面的一摞竹简,指尖划过竹片上细密的纹路。烛火落在她低垂的眼睫上,投下一小片阴影。

“你就不担心他们说你马后炮?”她将最后几片竹简归拢,看似漫不经心地说。

陆议的动作顿了顿,目光落在她正在给竹简缠上绳结的手指上。

他将竹简码齐,声音平静:“战场之上,胜负便是最好的辩解。若真能赢,让他们说几句又何妨。”

童曦绑绳结的手停了停,忽然低头浅笑。

那笑意极浅,却像投入静湖的石子,在陆议心湖里漾开阵阵涟漪。

两人继续整理剩下的竹简,指尖忽然碰到一起。竹片的凉意混着她指腹的温软,不经意间搅动着他心底的柔然。

她浑然不觉,抽手去捡掉落的一片竹简。

陆议却僵在原地。

趁她低头整理的间隙,他飞快地将刚才碰到她的手指蜷起,另一只手轻轻覆上去,像是在抚摸什么稀世珍宝。

帐外的风不知何时停了,烛火在昏暗地军帐中稳稳地亮着。

他缓缓地将手指凑到唇边,虔诚地吻了下去。

个人篇(陆议篇之五):蜀营残笺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