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霹雳]如何在苦境变成人 > 第4章 第4章

[霹雳]如何在苦境变成人 第4章 第4章

作者:小北在写书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9 03:36:21 来源:文学城

接连发生的巧合,让织娘心中的疑云越来越重。她开始夜不能寐,反复回想与阿容相处的每一个细节,那些被她忽略的异常——阿容靠近时偶尔会突然噤声的鸟雀,那些对她抱有恶意之人莫名其妙遭遇的意外……

巨大的忧虑和隐隐的恐惧折磨着她,这种矛盾的心理让她备受煎熬,短短几日,便憔悴了许多。

一天夜里,织娘又从关于阿容的混乱梦境中惊醒,冷汗涔涔。她看着身旁熟睡的女儿,那恬静无害的睡颜,与白日里那些不可思议的事件形成了尖锐的对比,让她感到一种彻骨的寒意和茫然。

就在这时,阿容似乎在梦中感知到了娘亲剧烈波动的情绪。她迷迷糊糊地翻过身,像往常一样,伸出温暖的小手,准确地找到了织娘冰凉的脸颊,轻轻抚摸着。

她没有醒,只是用带着浓重睡意的,含混不清的奶音呢喃:

“阿娘……不怕……”

“阿容……喜欢阿娘……”

“乖乖……睡觉觉……”

伴随着这梦呓般的安抚,一股温暖而平静的波动,如同春日里融化积雪的溪流,无声无息地漫过织娘的心头。

她那翻江倒海的焦虑,无孔不入的恐惧,彻夜难眠的疲惫……就在这一瞬间,被这股力量温柔地抚平了。一种深沉的安宁感笼罩了她,仿佛回到了生命最初在母体中的安全与静谧。

织娘的呼吸不由自主地变得平稳深长,紧绷的神经彻底放松下来。在那股力量带来的安然中,她沉沉睡去,这是多日来她第一次睡得如此香甜踏实。

第二天清晨,织娘醒来时,神清气爽,多日的憔悴仿佛一扫而空。她看着身边还在熟睡的阿容,昨夜那奇异的,被强行安抚的经历清晰地烙印在脑海里。

这一次,再也无法用巧合来解释了。

她终于明白了。

她的阿容,她的女儿,并非凡人。

织娘坐在床边,久久地凝视着女儿纯净的睡颜,心中百感交集。有震惊,有茫然,有难以言喻的恐惧,但更多的,是一种从灵魂深处涌出的怜惜。

她轻轻地将阿容揽入怀中,动作轻柔得像是在拥抱一个易碎的奇迹,又坚定得像是要守护一个世界的秘密。

“原来……是这样。” 她低声自语,泪水无声滑落,这次不再是出于恐惧,而是出于一种洞悉命运后的心疼。

“我的阿容……没关系。”

“无论你是什么,你都是娘的女儿。”

“娘会保护你,永远保护你。”

她知道了真相,也背负起了这真相所带来的,远超她想象的重担。从这一刻起,她不仅要保护阿容免受世俗的伤害,更要开始小心翼翼地引导她,试图去理解,去安抚她体内那沉睡的,磅礴而无知的力量。

织娘开始尽可能地远离人群,试图在那片生机勃勃的山野里,为自己地女儿圈出一个更安全的天地。

同时,她也更加注重对于阿容心性的引导,反复向她灌输与人为善,坚守本心的道理,希望那股莫名的力量,系上一道名叫道德的绳。

五岁的阿容开始朦胧感知到世界的复杂,善与恶如同光影交织,而她自身那悄然觉醒的能力,则是一把尚未完全出鞘的双刃剑,既为她挡去一些风雨,也在她和娘亲的平静生活下,投下了一抹来自未来结局的阴影。

阿容依旧享受着娘亲的爱,享受着山野的乐趣,却不知,命运的齿轮,已然开始加速旋转。

日子在山林的静谧与织娘隐隐的不安里,时间如流水般流驶,阿容七岁了。

那层笼罩在女儿身上的迷雾,织娘看得愈发清晰,她不再将其归咎于巧合,而是开始尝试去理解,去引导。

织娘牵着阿容的手,走在露水未干的林间。她没有像寻常村妇那样教女儿辨认更多的野菜或躲避蛇虫,而是停在了一株被风吹折的花株前。

“阿容,你看。”织娘蹲下身,指着那断茎,“昨夜的风太急,它受不住了。”

阿容澄澈的眼中映出那抹哀然,她伸出小手,指尖尚未触及,那断茎便在她无意识的意念下微微颤动,似要自行接续。

“不要。”织娘温柔而坚定地握住女儿的手,阻止了她那本能般的举动。“它能自己熬过去,或者就此枯萎,都是它自己的路。我们不能……随便插手。”

阿容仰起头,眼中带着一丝不解:“可是,阿娘,它疼。”

“娘知道。”织娘将女儿搂入怀中,声音轻得像风,“但有些路,必须自己走。有些伤痛,必须自己承受。你的帮忙,对它们来说,可能……太重了。”

夜幕降临,油灯如豆。

织娘没有讲故事,而是拿出了一捧混在一起的绿豆和红豆。

“阿容,帮娘把豆子分开,好不好?但是,不能用手,也不能用任何东西去拨弄。”织娘提出了一个看似不可能的要求。

阿容看着那捧豆子,眨了眨眼。下一刻,红豆与绿豆仿佛被无形的流水洗涤,自发地开始移动、分离,最终在桌面上泾渭分明地聚成两堆。

织娘压下心头的震撼,面上却露出赞许的笑容:“我的阿容真厉害。但是,我们下次可以试着……慢一点,再轻一点。就像你帮娘穿针引线,要的是准,而不是快。”

她拿起一颗豆子,放在阿容掌心:“感受它。它的重量,它的形状。想象你的念头,就像你的呼吸一样,要轻轻地,慢慢地,包裹住它,而不是推开它。”

日子一天天过去,织娘的游戏也在升级。

她们会坐在溪边,织娘让阿容去听一片特定树叶的颤动,而不是感受整片森林的呼吸。

她们会凝视烛火,织娘让阿容试着只让一朵火苗变得“安静”下来,而不是让整个房间的光线都随之凝固。

这个过程充满了艰难。阿容的力量源于本能,收敛与控制却需要违背这种本能。有时,她会因过度集中精神而脸色发白;有时,微小的力量余波仍会惊走林间的所有活物。

每当这时,织娘都会将她拥入怀中,轻拍她的背,哼唱起那首熟悉的歌谣。她没有责备,只有无尽的耐心与鼓励。

“阿容,你看这潭水。”一次,织娘指着山中一池幽深的碧水,“水面越是平静,倒映出的天空就越是清晰。你的心,也要像这潭水一样。只有里面安静了,外面的世界才不会因你而起波澜。”

“力量是你的,但你不全是力量。你是阿容,是娘的女儿。你要做它的主人,而不是被它带着跑。”

成效是缓慢而确实的。

阿容依旧会在睡梦中无意识地抚平娘亲的焦虑,但那力量的波动不再如最初那般汹涌,变得更为柔和,不易察觉。

她依然能驱赶潜在的威胁,但不再是以往那种简单粗暴的意外,而是更接近于一种精准的警告与威慑,如同在恶徒的路径前,悄然垂下一根带着露珠坚韧的蛛丝。

织娘看着女儿一点点将那份神异纳入体内,学着为无形的猛兽套上缰绳,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欣慰。她知道,这只是开始,前路依旧莫测。但她更知道,她怀中这个努力学着如何“平凡”的孩子,拥有着怎样一颗纯粹而温暖的心。

夜色中,她紧紧抱着阿容,仿佛抱着世间最珍贵的琉璃盏,既要防止它被外界摔碎,也要小心不被它内里的光芒灼伤。

“慢慢来,阿容。”她在女儿熟睡的耳边低语,既是说给阿容听,也是说给自己听,“娘陪着你,一直陪着你。”

然而就在织娘为女儿的进步稍感欣慰,但她自己的身体,却开始亮起了红灯。

起初只是偶尔的,短暂的眩晕。她会突然停下手中的活计,扶住额头,晃一晃脑袋,那晕眩感便过去了。她只当是劳累,没有告诉阿容。

接着,是越来越频繁的头痛,像是有细小的针尖,一下下刺入她的太阳穴。

有时在夜里,她会因为颅内的钝痛而醒来,听着身边女儿均匀的呼吸声,默默忍受,直到天明。

更让织娘恐惧的是,她开始出现轻微遗忘,有时想不起某味草药放在那里,有时会重复问阿容同一个简单的问题。

“娘亲,你怎了?”阿容敏感地察觉到娘亲的异样,小手抚上了织娘的额头,眼里满是担忧。

“娘亲没事,只是有些累了。”织娘总是这样安慰她,扯出一个勉强的笑容。

但她清楚,这不是劳累,而是一种从内部开始的崩坏。

她的思维有时会变得有些混乱,像蒙上了一层薄雾,她不敢深想这变化的根源。

直到那个傍晚。

织娘在灶前准备晚饭,想让阿容去院里摘几根葱。她张了张嘴,那个葱字在舌尖打转,却怎么都说不出来。

她清晰地知道想要的是什么,那个东西绿绿的,长长的,有特殊的香气,可它的名字,像是从脑海里擦去。

织娘愣在那里,举着锅铲,脸色一点点变得苍白。

阿容正蹲在院子里看蚂蚁,等了半天没听到娘亲的下文,回过头,看得娘亲僵硬的背影和微微颤抖的肩膀。

“娘亲?”阿容站起来,走了过去。

织娘猛地回神,仓促地转过身,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没……没什么,阿容,去帮娘亲……把那个绿色的,长长的……拿几根过来。”她模糊地比划着。

阿容歪着脑袋看了看她,乖巧地应了一声,跑去拔了几根葱。

织娘接过葱,指尖冰冷,她看着女儿纯净无邪地眼睛,一股巨大的恐惧袭上心头。

她想起阿容的能力,那股能够影响到他人的力量。她想起了自己日益加剧的头痛和记忆断层。

一个可怕的,她一直不敢触碰的念头,浮上心头。她的病,她的异常,是否……正来自于自己最爱的孩子呢?

这个想法就像一条毒蛇,紧紧缠着自己的心脏,让她几乎窒息。

那天晚上,织娘没有睡着,她借着微弱的月光,凝视着身边熟睡的女儿。

阿容与自己相似的脸在睡梦中美好恬静,呼吸均匀,全然不知道自己可能是一把缓慢刺向娘亲的无形利刃。

她缓慢起身,将武君的神位从桌子旁的暗格里取出,把佛像取下,换了武君的神位上去。

织娘跪坐在神位面前,双手合十,闭眼睛向着武君祈祷,恭敬地拜了拜,眼泪从眼角滑落。

她不怕死。她这一生已经经历过太多死亡了。

四岁丧母,十岁失父,十五岁看着弟弟跌落山崖的尸体,十八岁未过门便守了望门寡……死亡对她而言,不过是又一个必经的轮回,是迟早会重逢的故人。

从捡到那块石头开始,从她亲手抱着还是婴儿的阿容开始,她的人生就已经是一个奇迹,她早已心满意足。

她怕的是,如果她的死因真的与阿容有关,她的女儿将来要如何自处?这残酷的真相会如何摧毁这个孩子纯净的灵魂?

那无声无息的力量,若果真沾上了弑亲的血,阿容将如何背负这永恒的、源自本能的罪孽?

她也怕,如果自己真的逐渐疯掉,忘记一切,变成一个连女儿都不认识的痴人,她的阿容该怎么办?谁来保护她?谁来引导她控制那危险的力量?谁会在这个充满恐惧与误解的世间,给她一个拥抱,对她说“没关系”?

她不断祈求着,声音因压抑的哽咽而断断续续:

“武君大人……信女织娘,别无所求……”她的声音带着绝望的颤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微弱,“我自知命数或许已至,不敢强求寿元……”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祈求变得清晰,这或许是她能为女儿做的,最后几件事了。

“我只求三件事……”

“第一求,”她的声音带着哽咽,“求您……保佑我的阿容,在我走后,能平安长大。她心思纯粹,力量……特殊,易遭人忌惮。求您冥冥之中,为她挡去一些明枪暗箭,让她……能有一条生路。”她不敢求阿容大富大贵,只求她能活着。

“第二求,”她抬起头,泪眼模糊地看着那沉默的神位,仿佛在凝视唯一的希望,“若……若我的死,真的与那孩子有关……求您,让她永远都不要知道这个真相!让她以为娘亲只是得了普通的急病,让她……能毫无负担地继续走下去。所有的罪,所有的孽,都由我一人带走,千万不要让她背上这枷锁……”

这是她最深的恐惧,也是她最痛的祈求。

“第三求……”织娘的泪水汹涌而出,几乎泣不成声,“我……我若真的神智昏聩,忘了她,甚至……伤害她,求您在我彻底失控之前,带走我!让我至少……能以娘亲的样子,留在她的记忆里。我不能……不能成为她的噩梦……”

她一遍遍地叩首,仿佛要将这些话语烙印进天地法则之中。

“她还那么小……她只有七岁……她不能没有娘……可是……可是我……”织娘语无伦次,巨大的悲伤与无助几乎将她淹没。

不知过了多久,她哭得累了,身心俱疲,只是瘫坐在那里,望着跳跃的灯火发呆。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细微的脚步声。

织娘慌忙用手背擦去满脸的泪痕,努力平复呼吸。

阿容揉着惺忪的睡眼,抱着她的小枕头,赤着脚走了过来。她似乎被娘亲不在身边的空落感惊醒,循着本能找来。

“阿娘……”她软软地唤着,带着未醒的鼻音,“你怎么不睡觉?你在哭吗?”

织娘心中一痛,连忙将她小小的、温暖的身体紧紧搂进怀里,仿佛要汲取最后的力量。

“没有,阿娘没哭。”她将下巴抵在女儿的头顶,声音还带着一丝沙哑,“阿娘只是在……跟武君大人说说话。”

阿容在她怀里蹭了蹭,找到了熟悉的位置,安心地趴着。她仰起小脸,在昏暗的光线下看着娘亲红肿的眼睛,伸出小手,轻轻拭去她眼角残留的湿意。

然后,她用那带着奶香和睡意的、最纯粹的声音,认真地说:

“阿娘不怕。”

“武君大人是好人,他会保佑阿娘的。”

“阿容也会保佑阿娘。”

伴随着这稚嫩却坚定的承诺,那股熟悉而温和的力量再次无声地蔓延开来,如同最轻柔的羽纱,将织娘那颗千疮百孔、恐惧不安的心,再一次温柔地包裹、抚平。

织娘闭上眼,感受着这来自女儿的、她无法完全理解却又无比依赖的安抚。她在心中无声地呐喊:

“看啊……她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

“她只是想保护我……”

“这样的孩子……我怎能不留恋?我怎能不拼尽最后一口气,为她铺哪怕一寸平路?”

她抱紧了阿容,仿佛抱住了黑暗中唯一的光。

前路未卜,危机四伏。

但此刻,抱着怀中这温暖的小小身躯,织娘知道,她不能倒下。

至少,现在还不能。

织娘的预感像一片不断积聚的铅云,沉甸甸地压在她的心头,也压在了这个曾经温馨的小家之上。她知道,自己清醒的时间,可能不多了。一种无形的沙漏开始倒计时,沙粒坠落的声音,只有她一个人能听见。

她开始以一种近乎疯狂的速度,为阿容安排着一切。

她不再仅仅是教导阿容控制力量,而是开始灌输更为具体、甚至残酷的生存法则。

“阿容,记住,”织娘握着女儿的手,眼神是前所未有的严肃,“如果有一天,娘不在了,有人问起你的来历,你就说……是逃荒的孤儿,父母都病死了。”

她带着阿容,走遍了山林更深、更隐秘的地方,告诉她哪些植物可以果腹,哪些可以疗伤,哪些地方有隐蔽的山洞可以暂避风雨。

“人心复杂,阿容,”织娘在灯下,抚摸着女儿的头发,声音疲惫而沧桑,“有的人表面笑,心里可能藏着刀。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也不要……轻易显露你的不同。”

阿容安静地听着,学着。她能感觉到娘亲话语里那份几乎要溢出来的急切,以及隐藏在急切之下的、巨大的不安。她不明白为什么,但她知道要记住,全部记住。

阿容怎能意识不到娘亲的衰弱?

那股让她与生俱来、曾用来安抚娘亲,驱散威胁的力量,此刻被她调动起来,指向了她最想留住的人。

当织娘头痛欲裂时,阿容会悄悄握住她的手,将那温暖而平静的波动,如同细流般试图渗入娘亲混乱的识海,抚平那些尖锐的痛楚。

当织娘因遗忘而茫然无措时,阿容会集中精神,用她无形的意念,如同最精密的梳子,一遍遍梳理娘亲那些变得纠缠、断裂的记忆丝线,试图将它们重新接续。

起初,这似乎是有效的。

织娘会在那股力量的安抚下,获得短暂的宁静,头痛缓解,记忆也似乎清晰了片刻。她会抱着阿容,喃喃道:“看,娘的阿容真厉害……”

但很快,织娘和阿容都绝望地发现,这不过是饮鸩止渴。

织娘的身体在她的力量维系下,奇迹般地保持着健康,甚至面色红润。但精神上的滑落,却像指间沙,无论如何也握不住。

阿容的力量,可以抚平症状,却无法逆转根源。那源于本质的,意识层面的侵蚀与过载,如同一种无法治愈的绝症,正在从内部缓慢而坚定地瓦解织娘作为普通人的精神结构。

更可怕的是,阿容的干预,就像在不断修补一道注定要崩塌的堤坝。每一次修补,都让下一次的崩塌来得更加猛烈和彻底。

织娘的身体,在阿容力量无意识的维系下,依然健康,甚至比以往更显出一种异常的生命力。但她的意识,却不可抗拒地滑向深渊。

她开始变得嗜睡。常常说着话,眼神就渐渐涣散,然后陷入沉沉的睡眠。醒来后,会有更长一段时间的茫然,需要很久才能辨认出眼前的人是她的阿容。

她发呆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会坐在门槛上,望着远山,一看就是一两个时辰,眼神空空洞洞,仿佛灵魂已经飘向了某个阿容无法触及的远方。

有时,她会对着空气喃喃自语,呼唤着早已逝去的亲人的名字。

有时,她会在深夜突然惊醒,紧紧抱住阿容,恐惧地问:“你是谁?我的阿容呢?你把我的阿容藏到哪里去了?”

每当这时,阿容只能用力回抱娘亲,一遍遍地,用带着哭腔的声音重复:“阿娘,我在这里,我是阿容,我在这里……”

她继续徒劳地动用着她的力量,像一个小小的西西弗斯,拼命想把滚落的巨石推回山顶。她能清晰地看到娘亲精神世界里那些不断扩大的空洞和裂痕,她能暂时用自己的力量去填补,但那些空洞很快又会以更快的速度蔓延开来。

她救不了她。

这个认知,像最冰冷的刀子,一刀刀剜在七岁、八岁、然后九岁的阿容心上。

织娘在那些清醒的、珍贵的间歇里,看着女儿眼中越来越深的绝望和执拗,她心如刀绞。她想告诉阿容:“停下吧,没用的。”

但她说不出口,因为她同样贪恋着女儿带来的、短暂的清醒和安宁。

她也害怕,当自己彻底迷失后,阿容会因为耗尽力量而虚弱,会失去最后的保护。

这最后三年,对母女二人而言,是一场缓慢的、公开的凌迟。

山野依旧静谧,但在那小屋里,温暖的光正在一点点熄灭,只剩下一个孩子,用她稚嫩的肩膀和看似强大、实则无助的力量,对抗着步步紧逼的,名为命运的巨兽。

织娘清醒的时刻越来越少,她的记忆如同退潮的海水,大片大片地裸露出发白而荒芜的沙滩。她为阿容准备的后路,那些叮嘱,那些生存技能,不知道还能在她最终混沌的脑海里,留下多少。

白日里,她更加紧迫地将所有生存技能灌输给阿容。

她不再仅仅教导可食用的野菜,更着重强调哪些是致命毒菇、带刺植物、危险蛇虫。她会反复考校,直到阿容能闭着眼睛凭气味和触感分辨清楚。

她手把手地教阿容如何生火、煮饭、腌制简单的菜蔬,如何判断食物是否变质。

她要求阿容独立完成缝补自己的小衣,告诉她保持洁净是远离疾病的关键。

这些教学,常常被织娘突然的眩晕或记忆断层打断。她会愣在原地,茫然地看着手中的草药,或是忘记接下来要说什么。

“阿娘?”阿容担忧地唤她。

织娘总是迅速回神,用力掐一下自己的虎口,挤出一个笑容:“没事,阿娘刚才走神了。来,我们继续。”

对于阿容的力量,织娘的引导进入了最艰难的阶段。她知道,自己可能等不到阿容完全掌控的那天了,她必须留下最强的禁令。

一天,她郑重地拉着阿容坐在面前。

“阿容,看着娘。”织娘的神色是从未有过的严肃。

阿容似乎感知到什么,也乖乖坐好,澄澈的眼睛一眨不眨。

“阿容,你的力量,很强大。但它就像山里的老虎,可以守护家园,也会伤及无辜。”织娘一字一句,说得极慢,“现在,娘要你答应我二件事,永远,永远都不能忘记。”

阿容用力点头。

“第一,除非生死关头,绝不可用力量伤害别人。” 这是织娘最恐惧的地方,她怕女儿因此迷失自我,或遭天道反噬。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条——” 织娘紧紧握住阿容的小手,目光如炬,“无论发生什么,无论你多难过,多愤怒,都绝不可以……用你的力量,伤害你自己!”

她不知道这禁令能起多大作用,但她必须种下这颗种子。这是她作为娘亲,能对女儿那危险本能,设下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屏障。

十岁的门槛,就在前方,倒计时的沙漏,即将流尽。

那是一个奇迹般的,宁静的清晨。

织娘醒来时,眼神是许久未有的清明,甚至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温润与平和。她没有像往常那样茫然或痛苦,而是微微侧过身,看着身边蜷缩着,即便在睡梦中眉宇间也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执拗与哀伤的女儿。

她伸出手,极其轻柔地抚平阿容紧蹙的眉头。

阿容立刻醒了,长长的睫毛颤动,睁开眼,对上娘亲清醒的目光时,她眼中瞬间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彩,随即又被巨大的恐惧所覆盖,她怕这又是一场短暂易碎的梦。

“阿容,”织娘开口,声音有些沙哑,却异常稳定,“今天天气真好,陪阿娘出去坐坐,好吗?”

那一整天,织娘没有教导任何生存技能,没有提及任何关于力量、危险或别离的字眼。她只是牵着阿容的手,像世间最普通的一对母女。

她们坐在院子里,看云卷云舒,听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织娘指着偶尔飞过的小鸟,告诉阿容那是什么鸟,叫声是怎样的,就像阿容还很小很小时那样。

她让阿容去摘来最新鲜的野菜,母女俩一起慢慢地准备了一顿简单却温暖的午饭。织娘吃得很慢,细细品尝着每一口,目光温柔地落在阿容身上,仿佛要将女儿此刻的样子,一丝不差地刻进灵魂深处。

午后,阳光暖融融的。织娘靠在躺椅上,阿容便依偎在她身边,把头枕在娘亲的膝上。织娘有一下没一下地梳理着女儿柔软的发丝,哼唱着那首阿容从小听到大的、模糊了词句的古老歌谣。

时光仿佛被拉长了,又仿佛在加速流逝。

阿容紧紧抓着娘亲的衣角,贪婪地汲取着这片刻的安宁与温暖,心中却如同悬着一块不断下坠的冰。她知道,这是回光返照,是命运从她手中收回娘亲前,最后、也是最残忍的施舍。

夜幕降临,织娘精神依旧很好,甚至自己打水,细细地洗漱,换上了一件干净整洁的、阿容最喜欢看她穿的淡青色衣衫。

她将阿容揽在怀里,母女俩一起看着窗外稀疏的星子。

“阿容,”织娘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这夜的宁静,“娘这一生,吃过很多苦,但最后能有你,是娘最大的福气。”

阿容的眼泪瞬间涌了上来,死死咬住嘴唇,不让自己哭出声。

织娘感受到了女儿的颤抖,将她搂得更紧些,下巴轻轻抵着她的发顶。

“我真希望……我们只是一对最普通的母女,该多好。”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悠远的怅惘,随即又化为更深的温柔,“不过,这样的阿容,也很好,是独一无二的,是娘的宝贝。”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郑重,甚至带着一丝恳求:

“不要怪自己。永远,都不要怪自己。这一切,都不是你的错。”

她捧起阿容泪湿的小脸,用指腹一点点擦去那滚烫的泪水,目光慈爱而坚定:

“你要好好活着,平安快乐地活着。娘亲最希望的,就是能看到阿容长成大姑娘的时候……”

她的眼神飘向远方,仿佛穿透了时间和空间的壁垒,看到了一个美好却无法触及的未来,嘴角勾起一抹温柔而遗憾的弧度:

“十八岁的阿容,那一定……很好看吧。只是……娘亲看不到了。”

看到阿容的泪水更加汹涌,织娘心疼地将她按回自己怀里,轻轻拍着她的背,像安抚一个初生的婴儿。

“别哭,阿容,别哭……你一哭,娘亲这里,”她拉着阿容的手,按在自己心口,“就疼得厉害。”

“娘亲的阿容……要笑着,才最好看。”

阿容的身体剧烈地颤抖着,她努力想挤出一个笑容,回应娘亲最后的愿望,嘴角却只能无力地牵动,泪水更加汹涌地浸湿了娘亲的衣襟。

织娘的呼吸渐渐变得轻缓,抱着阿容的手臂也微微松了些力道。她脸上没有痛苦,只有一种耗尽所有后的疲惫,以及一种尘埃落定的安然。

“阿容……” 她最后的声音,轻得像一声叹息,融在夜风里,

“放手吧……”

“娘亲……想睡一会儿了……”

她的声音渐渐低下去,终不可闻。

那始终紧紧环绕着织娘,试图强行留住娘亲生命气息的、属于阿容的无形力量,在这一刻,骤然停滞。

就像绷紧到极致的琴弦,终于……断了。

阿容僵在娘亲怀里,一动不动。

她能感觉到,娘亲身体里那盏微弱的、她拼命守护了多年的灯火,在这一刻,彻底地、安静地熄灭了。

世间万籁,仿佛在这一刻一同沉寂。

只有娘亲最后那句“要笑着才好看”,和她让自己“放手”时那温柔又决绝的语气,在她空茫的脑海里,反复回响。

然后织娘的身体就像由萤火虫般的光粒构成一样,开始消散,阿容想要抓住消散的光,却只抓德住娘亲的衣服。

原来在这之前,织娘的身体就已经完全由阿容的力量支撑了,今天是织娘破碎的意识能够坚持的极限,就算阿容继续使用力量支撑,也拦不住娘亲意识的破碎。

阿容的力量太强了,织娘就像那支脆弱的花,阿容握的越紧,花折得更快。

最后所剩得也不过是个无意识的□□空壳罢了。

前世因为实验室的灾难,她虽然许下了变成人的愿望,其实她内心想要自己不存在。实现的方式呢就是逃脱这个她已经锚定的实验室世界,突破物质世界的界限,导致她的力量大量消耗,到了苦境的时候只剩下小部分了,再加上她的意识低沉,就被关起来了。而后为了给自己造个身体又消耗了大部分恢复的力量,导致了阿容刚出生的时候还真是个普通婴儿。

就是她的力量是和她的意识挂钩的,而她的意识其实类似一团气体,会因为和外界的交流变多而变得强大,意识变得庞大,产生的力量就变得强大,最初比较弱,对于环境也没有什么影响的,是真的婴儿,不过随着成长,到了能够用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到了影响外界的界限。

她的力量和她的意识一样是散的,其实阿容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只是觉得自己和人类不一样,也没谁告诉她要收敛自己的力量,直到实验室悲剧的发生才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对于别人多么的恐怖。

她想她就能做到,她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她又没遇到前辈告诉她怎么怎么,只能一遍遍去试。

今生,因为前世的悲剧,而且她很喜欢自己老妈,就已经在控制自己了,压制自己了,要不然今生可能在接近阿容五岁时候,她妈就彻底脑死亡了也说不定。

对于阿容来说,压制,堵的方式还真不适合她,她的力量是随着意识活跃而增长的,是可以无限增长的,就像水坝一样,而水坝的材料还是她自己,很容易受到阿容情绪的影响,就导致她妈发现和没有发现很多巧合和意外。

今生她就想压制控制自己的力量,让自己成一个普通的人类,和母亲一起过一个平凡的一生。

不过当巧合出现的时候,织娘就已经受到阿容的影响了,意识在若有若无地受到阿容力量的覆写和辐射,就想毒素在积累,毒药剂量在增大一样。

织娘还算慢了,相处七年才开始慢慢出现症状,前世的研究员们都是第五年就开始出现症状,一年内就疯了,意识已经被信息篡改的面目全非了

与其说是力量,不如说是辐射,还是活的信息,能篡改意识的那种,那种高权限的暴力覆写。

伤害是伤害,美好是美好,阿容确实对于周围人有很多伤害,但都是她无意识的,就像太阳一样,这是她的生存原本的状态。

也不用说研究员们有多么可怜,其实在实验室四年里,他们用阿容做了很多实验,好的坏的都有,让阿容很难受,然后能力就失控,导致实验室的系统全坏了,然后阿容就被关起来了,隔离,不用她做试验了,然后阿容情绪稳定了许多,就没有出现过力量失控了。

她的力量是散的,使用就会有信息辐射,存在就会有辐射,会东跑西跑的,这是她天生的状态,力量是意识的延伸,不是失控,只是身边的人承受不住影响。

她开心难过,力量就会洒出来,只是今生在阿容自己的控制下,洒出的比较少而已,而这个少是随着她年龄的增长,是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导致后期她一使用力量就会弥散一部分。

今生为什么会使用力量呢?是她以为她已经控制得很好了,不会出现什么不好的了,她老妈死前阿容是比较天真单纯啊。

人类对于自己人怎么样,个人有个人的看法,更何况阿容一个不是人又有人类思维情感的生命呢

可以说这从过去到未来,唯一一个没有利用阿容,真心地对阿容好的就只有织娘了。

实验室那部分为什么都是好回忆呢,因为阿容记好不记坏,她记的都是自己的不好,都是自己的不对。

常看布袋戏的好友们就看出来了,织娘身上是有邪天御武的诅咒的,是活不过阿容十岁的,其实苦境的灾难那么多,就算阿容不来,织娘也活不了多久,活不到刀龙传奇的。

不过也不能这样说服自己不是,不能因为别人本来就会死,别人很坏,而掩饰自己造成的伤害不是,伤害就是伤害,没有什么可辩解的。

所以我本人也难受,我也不理解我为什么要写这样,但对于什么都不懂的阿容来说,痛苦是常态,她只要向往连接,向往和人相处,就会带来痛苦,只能自己走。

不过后期她接受自己了,自我修炼完成了,完美地让能力听话了,就不会出现了这些意外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4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