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年羹尧史同】夫君每天都在作死怎么救 > 第22章 软禁

入宫后,景宜被安排在年姝锦所居宫苑的偏殿住下。姝锦见到她,自是欢喜,拉着她的手絮絮说着怀孕的辛苦与宫中生活。景宜细心观察,发现她虽得宠爱,眉宇间却依旧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怯懦与不安,显然在这深宫之中并不真正轻松。

几日后的一个午后,她正陪着姝锦在御花园中散步赏梅,远远便看见一行仪仗逶迤而来。明黄色的伞盖在冬日稀薄的阳光下格外刺眼——是雍正帝。

景宜与姝锦连忙避至道旁,垂首跪迎。

皇帝的脚步在她面前停下。

“抬起头来。”一个平静无波,却带着无形威压的声音在她头顶响起。

她依言缓缓抬头,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面对这位掌控着生杀予夺大权的帝王。他穿着一身石青色常服,身形挺拔,面容冷峻,那双眼睛如同深潭,看不出丝毫情绪,却仿佛能洞穿人心。他此刻的目光,正落在她身上。

“你就是年羹尧的夫人,纳兰景宜?”他语气平淡,像在确认一个无关紧要的事实。

“回陛下,臣妇正是。”她垂下眼睫,声音尽量保持平稳恭顺。

“年羹尧在西北,立了大功。”皇帝的声音依旧没什么起伏,但每个字都带着千钧重量,“朕,很欣慰。”

她心中警铃大作,深知帝王说“欣慰”时,未必是真欣慰。她叩首道:“陛下天威浩荡,信任重用,外子方能竭尽驽钝,为国效力。年家上下,感念陛下天恩。”

她没有顺着夸赞年羹尧的功劳,而是将功劳归于皇帝的“信任”和“天威”,这是为人臣妻的本分。

皇帝沉默了片刻,目光似乎在她身上停留了更久一些。周遭的空气仿佛都凝滞了,连呼吸都变得困难。

“嗯。”良久,他才淡淡应了一声,“年妃有孕在身,你既入宫陪伴,便好生照料。宫中规矩多,谨守本分即可。”

“臣妇谨遵陛下教诲。”她再次叩首。

他没有再多言,移步走向同样跪在一旁、脸色有些发白的年姝锦,语气稍缓,问了几句胎象如何、饮食可好之类的话,便起驾离开了。

直到皇帝的仪仗远去,景宜才感觉那令人窒息的压力稍稍减轻。她扶起年姝锦,发现她的手心一片冰凉。

这次短暂的、看似寻常的问话,实则是一次不动声色的交锋与审视。皇帝亲眼见到了年羹尧的夫人,评估了她的言行举止,也更清晰地传递了一个信号:他对年家的一切,都了如指掌。

回到居所,她独坐窗前,看着紫禁城四方天空下沉沉的暮色,心中那股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烈。皇帝的冷静与深沉,远超她的想象。夫君年羹尧,真的能在这位帝王的掌中,保全自身吗?

年姝锦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与了然,她飞快地看了景宜一眼,带着担忧,却不敢有丝毫违逆,恭敬地应了声“是”,便低着头,带着所有宫人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并轻轻掩上了殿门。

偌大的殿内,顿时只剩下她与这位天下之主。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熏笼里银炭偶尔发出的“噼啪”轻响,以及她自己如擂鼓般的心跳。

她依旧保持着跪姿,深深垂首。

“抬起头来。”雍正帝的声音再次响起,比方才在园中更添了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仪。

她依言,缓缓抬起头,但目光依旧谦卑地垂落在地面的金砖上,不敢与天颜直视。

“看着朕。”他的命令简短而有力。

她心尖一颤,不得不抬起眼眸,迎上那道深邃如古井、冰冷如寒潭的视线。他依旧坐在上首的紫檀木椅上,姿态看似放松,但周身散发出的压迫感却如同实质,将她牢牢笼罩。

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用那双眼眸静静地看着她,仿佛在审视一件物品,又似在评估一个潜在的威胁。这沉默比任何诘问都更令人难熬。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敲打在寂静的殿宇中:“年羹尧在西北,辛苦了。朕听闻,他旧伤时有复发,如今可好些了?”

这话听起来是关怀,但她却从中听出了探询与审视。他是在关心臣子,更是在确认这柄锋利的刀,是否依旧完全掌控在他手中。

她感受到他指尖带着薄茧的粗粝触感,如同冰刃刮过眼睫,带来一阵刺痛和生理性的战栗。她强忍着没有躲闪,只是羽睫剧烈地颤抖起来,仿佛受惊的蝶翼。泪水瞬间不受控制地涌上眼眶,不是因为疼痛,而是因为这逾越礼法、充满羞辱与试探的触碰,以及那目光中毫不掩饰的、仿佛要将她剥开的审视。

“回陛下……”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哽咽和颤抖,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一个臣妇面对天威时的恐惧与无助,“外子……确实偶有不适,西北苦寒,旧伤……时有复发。然他总以国事为重,不肯好生休养,每每强撑病体处理军务政务……臣妇……臣妇每每念及,心中实在难安……”

她巧妙地将年羹尧的“不适”与“忠君为国”、“不肯休养”联系起来,既回答了皇帝的问题,又将年羹尧塑造为一个鞠躬尽瘁的忠臣形象,同时她自身的担忧与柔弱,也在此刻成为了一种无声的辩护。

雍正帝的手指停顿在她湿润的眼角,没有立刻收回。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她身体的微颤和泪水的温热。他深邃的眸子紧紧盯着她泫然欲泣的脸,仿佛在判断这眼泪和恐惧有几分真,几分假。

殿内静得可怕。

良久,他才缓缓收回手,指尖无意般擦过她自己的泪痕。他重新靠回椅背,目光依旧锁在她脸上,语气听不出喜怒:

“是吗?他倒是一门心思,都扑在国事上了。” 这话像是肯定,又像是某种更深的讽刺。

他不待她回应,忽而话锋一转,声音低沉了几分:“那你呢,年夫人?你夫君位极人臣,功高盖世,你在成都,可还习惯?他……待你如何?”

这个问题,比之前那个更加凶险。它触及了臣子的私德,更是在试探她对年羹尧的态度,以及年家的内部是否铁板一块。

“回陛下,外子待臣妇极好。臣妇一介女流,能得夫君垂爱,安稳度日,已是万幸,从无他求。”

他喉中溢出一声极轻的、意味不明的笑,那笑声在寂静的殿宇中回荡,带着冰冷的讽意,让她遍体生寒。

“既如此,”他淡淡开口,目光依旧如同实质般笼罩着她,“你便在宫中,多呆一些时日吧。年妃初有身孕,需要亲人陪伴。你既是她嫂嫂,又如此‘深明大义’,留在她身边再合适不过。”

这句话,轻描淡写,却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将她扣在了这深宫之中。这不是商量,是命令。名为陪伴,实为质留。他将她与年姝锦一同,变成了悬在年羹尧头顶的、另一把更加贴近的利剑。

她心脏骤缩,指尖深深掐入掌心,却不敢流露出丝毫抗拒,只能深深俯首,声音带着压抑的颤抖:“臣妇……遵旨。谢陛下恩典。”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不再仅仅是年羹尧的妻子,她成了皇帝手中一枚活的棋子,一个用来试探、警告、甚至胁迫年羹尧的人质。她的安危,她与孩子们的分离,都成了帝王权术的一部分。

他不再看她,仿佛她已是一件安置妥当的物品,挥了挥手:“退下吧。”

她几乎是凭借着本能,维持着最后的礼仪,躬身退出了大殿。厚重的殿门在身后合上,隔绝了那道令人窒息的目光,她才感觉重新获得了呼吸的能力,但四肢却是一片冰凉。

回到年姝锦的宫苑,她见到景宜苍白的脸色,担忧地迎上来:“景宜姐姐,陛下他……”

她握住她冰凉的手,强行挤出一丝安抚的笑意:“无事,陛下只是关怀姝锦你的胎像,嘱咐我好生陪伴你。” 她不敢告诉她真相,那只会让本就胆小的她更加恐惧。

是夜,她躺在宫中陌生的床榻上,望着雕梁画栋的屋顶,彻夜难眠。皇帝冰冷的目光、那声轻笑、以及那句“多呆一些时日”的话语,不断在脑海中回响。她知道,她必须尽快将这个消息,以及她在皇帝身上感受到的那股毫不掩饰的杀机,传递给宫外的年羹尧。这可能是最后的机会了。

她知道,任何直白的警示在宫禁之中都可能被截获,反而会加速灾难的降临。她必须用只有他们二人才懂的方式传递信息。她铺开素笺,泪水不受控制地大滴大滴落下,晕开了墨迹。她毫不在意,甚至刻意让泪痕沾染信纸,提笔写下:

“哥哥亲启:

见字如晤。宫中一切安好,姝锦妹妹胎象平稳,陛下仁厚,准妾身多在宫中陪伴些时日。勿念。

唯念成都家中,熙儿、煦儿、玥儿年幼,万望哥哥多加看顾,保重自身。待妾身归家之日,盼能与哥哥同赴海南桃屿,静看潮生,不复问外间风雨。

妻景宜 手书”

“海南桃屿”是年家一处极为隐秘的避暑别院,位置偏僻,知之者甚少。她在此刻提及,并用了“静看潮生,不复问外间风雨”这样的词句,是在向他传递最紧急的暗号——尽快安排退路,必要时放弃权位,避祸远走。

她看着信纸上斑驳的泪痕,知道心细如发的他定然能察觉她的异常与绝望。她胡乱擦干眼泪,将信封好,通过一条姝锦告知她的、相对隐秘但并非万无一失的渠道,将信送出了宫。她祈祷这封信能平安抵达他手中,更祈祷他能读懂她字里行间的血泪与警示。

快了快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软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