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年羹尧史同】夫君每天都在作死怎么救 > 第5章 再来

新房内红烛高燃,一片喜庆的红色。景宜端坐在床沿,听着外面的喧闹声渐渐远去。不知过了多久,脚步声由远及近,房门被推开,年羹尧身上带着淡淡的酒气,走了进来。

喜娘说着吉祥话,引导他用喜秤挑开了她的盖头。

视线豁然开朗。景宜抬眸,对上了他的目光。烛光下,他俊朗的面容比平日少了几分冷峻,多了些许暖意。他也正看着她,盛装之下,她容颜更显绝丽,眉眼间带着新嫁娘的娇羞与一丝不安。

合卺酒被端上。两人手臂相交,饮下杯中酒液,辛辣中带着一丝甘甜,如同此刻复杂的心绪。

喜娘与侍女们终于退下,新房内只剩下他们二人。红烛噼啪作响,气氛一时静谧得有些令人心慌。

他走到她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她,声音比平日低沉些许:“累了么?”

景宜轻轻摇头。

他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她凤冠上垂下的流苏,动作算不上多么温柔,却带着一种宣告主权般的意味。“今日起,你便是年家妇,我年羹尧的妻子。”他的话语笃定,不容置疑。

这一刻,身份彻底转变。她不再是纳兰家的闺秀,而是年侍郎的夫人,未来封疆大吏的正室。前路是携手与共,还是风雨同舟?她看着他深邃的眼眸,知道答案,需要他们用未来的岁月共同书写。

红烛高燃,映满室暖光,却不及他眸中渐深的灼热。他的动作起初尚带着世家公子的稳重章法,不急不缓。

……

……

短暂的静默后,他撑起身,俊朗的脸上掠过一丝极快的不豫与挫败,快得让景宜以为是烛光晃动下的错觉。

他替她掖好被角,声音带着事后的沙哑,却依旧有着不容置疑的力道:“安置吧,景宜。” 随即,他长臂一伸,强势地将她揽入怀中,让她枕着他的臂弯,紧密相贴,不容丝毫间隙。

景宜能清晰地感受到他胸腔内尚未平复的心跳,以及那份因未尽兴而产生的、萦绕不散的燥热。她依偎在他怀里,一动不敢动,脸颊贴着他微汗的寝衣,鼻尖全是属于他的、混合着酒气与淡淡松墨的气息。

然而,不过片刻,她便感觉到他身体的再次紧绷。他倏地翻身,再次将她笼罩于身下。烛光下,他的眼眸深邃,里面燃着她之前未曾见过的、隐隐的火焰,带着一种不服输的执拗与更深的渴望。

“再来。”他低哑道,这次不再急切,而是带着一种审视与探索的耐心,仿佛要将方才的失地一寸寸重新丈量、征服。

他的目光紧紧锁住她,不放过她脸上任何一丝细微的变化,指尖带着薄茧,抚过她微微颤抖的肌肤,点燃一簇簇新的战栗。

这一次,和谐持续和谐了很久,和谐久到她终于和谐忍不住和谐破碎的和谐呜咽,久到他额角的汗珠滴落在她的颈侧,直到他们都筋疲力尽,共同沉溺和谐和谐顶点……

一切终于平息。红泪将尽的烛光变得柔和。他没有立刻起身,而是就着相拥的姿势,一下一下,带着事后的慵懒与一种难以言喻的占有意味,抚着她散落在枕上的长发。他的手掌宽厚,动作算不上多么温柔,却充满了宣告归属的意味。

静默在空气中流淌,只有彼此渐趋平缓的呼吸声。

忽然,他低沉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带着不容商量的决断:“景宜,我改主意了。”

景宜微微一愣,仰头看他,对上他垂下的眼眸。那里面已恢复了平日的深沉与锐利,只是多了几分刚刚餍足的松散。

“你后日,随我一起走。”

不是商量,是通知。是他在这个夜晚,在彻底拥有她之后,做出的一个新的、关乎他们未来的决定。四川之行,他不再打算将她留在京中,而是要带她一同奔赴那未知的疆场与仕途。

年羹尧的决定如同军令,不容置疑。短短一日之内,纳兰府和年府都因这突如其来的变动而忙碌起来。景宜的嫁妆需重新清点打包,随行人员要安排,诸般事宜,千头万绪。纳兰性德虽忧心女儿路途劳顿,但见年羹尧态度坚决,且此举亦显其对女儿的重视,终究是默许了。

出发那日,天色微熹。景宜辞别父母,眼中含泪,却强忍着未落下。母亲一遍遍叮嘱,父亲只是重重拍了拍她的手。年羹尧一身戎装常服,身姿笔挺地立于车前,见景宜过来,伸手扶她上了那辆宽敞却并不奢华的马车。

“启程。”他一声令下,车队辘辘而行,将熟悉的京城渐渐抛在身后。

马车内,景宜与他相对而坐。他并不多言,大部分时间闭目养神,或是翻阅随身携带的文书、地图。景宜则安静地看着窗外变换的景色,从京畿的繁华平坦,逐渐变得荒凉崎岖。这是她第一次离家远行,前往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身边是已成夫妻却依旧感觉熟悉的陌生人。

路途并非一帆风顺。入蜀道路艰险,时有颠簸。有时遇到道路损毁或天气不佳,还需就地扎营。年羹尧处事极有条理,命令下达清晰果断,随行护卫、仆从无不凛然遵从。他并未因景宜而特殊照顾,行军般的节奏让她颇感吃力,但她始终咬牙坚持,未露半分怯懦与怨言。

这日晚间,车队在一处驿馆歇下。驿馆条件简陋,晚膳也只是些粗粝食物。景食用了一些,便觉有些难以下咽。年羹尧坐于她对面,将她的神色尽收眼底。他放下筷子,淡淡道:“蜀道艰难,日后比这更甚者亦有之。既选择随我同行,便需习惯。”

他的话不带责备,只是陈述事实,却让景宜心头一紧。她垂眸:“景宜明白。”

他看了她片刻,忽然将他面前那碗未曾动过的、看起来稍微精细些的米粥推到她面前:“把这个用了。”

语气依旧是不容拒绝的。景宜微微一怔,抬眼看他,他已重新拿起一份舆图研究起来,侧脸线条冷硬。她默默端起那碗温热的粥,小口小口地吃着,心底泛起一丝复杂的暖流。

夜间,驿馆床榻硬冷,窗外风声呼啸。景宜初次在如此环境下与他在一处安歇,有些难以入眠。他似乎察觉她的不安,在黑暗中准确无误地握住她的手,他的手掌干燥而温暖,带着令人心安的力量。

“睡吧。”他只说了两个字。

景宜依言闭上眼,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温度,一路的忐忑与身体的疲惫渐渐被驱散。她知道,前路未知,但至少此刻,他们是在一起的。

历经近一月的跋涉,车队终于抵达成都。四川巡抚衙门早已接到消息,属官衙役列队相迎。年羹尧甫一抵达,未及休整,便直接进入官署,召集属吏问询政务,雷厉风行。

景宜被安置在巡抚官邸的后宅。宅邸比京中的年府和纳兰府都要简朴许多,带着蜀地特有的潮湿气息。仆从多是本地新募,规矩生疏,一切都需要她重新整顿打理。

初来乍到,景宜既要适应水土,又要掌管中馈,还要应对成都官眷们的拜会试探,忙得不可开交。年羹尧更是忙碌,整日埋首公务,时常夜深方归,甚至宿在衙署。他们虽同住一府,见面交谈的机会却寥寥。

这日,一位布政使夫人来访,言语间多有对年羹尧新官上任、手段强硬的试探,甚至隐晦提及本地官员盘根错节的关系。景宜心中警觉,面上却始终带着得体微笑,只言片语便将话题引开,既不接茬,也不得罪,最后以初来水土不服、需要静养为由,客气地送走了客人。

当晚,年羹尧意外地回来得早些。他踏入房门时,景宜正对灯查看府中账目,眉宇间带着些许疲惫。

他走到她身边,目光扫过账本:“今日布政使夫人来了?”

景宜心中微讶,他消息竟如此灵通。“是,来坐了坐,说了些闲话。”

“说了什么?”他语气平淡,却带着审视。

景宜将今日对话择要说了,略去那些试探之语,只道:“夫人甚是热情,关心我是否习惯此地水土。”

年羹尧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他伸手抬起她的下巴,让她直视他的眼睛:“我的夫人,倒是学会跟为夫打官腔了?”他目光锐利,仿佛能洞穿人心,“她那些话,你当真听不出深浅?”

景宜心头一跳,知瞒不过他,只得低声道:“听出一些……只是觉得,初来乍到,不宜多言。”

他松开手,语气听不出喜怒:“做得对。此地关系错综复杂,远非京城可比。你只需稳住内宅,对外,谨言慎行,一切有我。”他顿了顿,又道,“若有那不识趣的,直接打发了,不必顾忌。”

这是他第一次明确地将后宅与外事的部分压力交托于她,也是警告。景宜感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

“妾身知道了。”她轻声应道。

他看她一眼,忽然道:“明日我要去都江堰巡视水利工程,来回需数日。府中之事,你多费心。”

这是他首次向她报备行程。景宜点头:“夫君一路小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