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摩三]叙旧 > 第6章 第 6 章

[摩三]叙旧 第6章 第 6 章

作者:十方生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2 12:58:29 来源:文学城

在将曹操驱逐出领地后,那股总是伴随着对方的混乱也终于随之消散。

袁绍正襟危坐。这彻底掌握局面、达成预设目标的感觉,让他不由得发出一声谓叹。

真是一场......充满悬念、幽默和激情的戏剧啊。

‘维护我作为关东盟主必须维持的‘秩序’’?那拙劣的操纵当年对方没认,如今居然认了。袁绍低笑,那唯一的秩序权威,从来只有他袁本初而已。

阿瞒,看来你对我那番解释非常满意,你心底终究觉得自己与其他所有人并无不同,都只该被我袁绍当作一枚棋子对待。思及此,袁绍心中有些嘲弄。又想到曹操那充满攻击的姿态之下的脆弱和顺从,面色不禁变得有些怪异。

当年一起读书,阿瞒性子跳脱,他便时常忍不住去逗弄对方。知晓那人真心待他,看对方因他而露出那种强装恼怒、实则羞窘的神情,的确是一件趣事。而对方也总爱故意挑衅,对此他向来报以宽容,皆因他自信已经完全掌控了他们这段关系的主导权。

事实也如此,每当曹操触及他袁绍划下的红线时,只需他稍加警告,对方便会立刻显露驯服。

这种关系曾经对他而言是一种特殊的放松乃至享受。那是他每天都需要维持形象、权衡利弊、应付家族和周旋于庞大的人际关系之中仅有的,能让他感到安全且充满趣味的闲暇。

袁绍的思绪回到那光怪陆离的梦境,想到曹操那些令他倍感折磨又不合时宜的亲近。

时移世易,他们的关系早已面目全非,怎么可能再沿用旧日的模式相处?

他有些惫懒地卧进椅中。这座由他意念构建的、秩序井然的邺城宫殿,此刻陷入一片宁静,只有宫灯里逸出的熏香还在无声流淌。

没有混乱,没有烦扰,一切都稳定而肃穆。

袁绍沉浸在这来之不易的安宁里。生前,他从未认真思索过亡者的归宿。思考这种虚无缥缈的事只会影响心神,按礼制他理应享受香火供奉,总归不会差。

可那个罪魁祸首颠覆了一切。

袁绍蓦地从座位上站起,大步走向偏殿,径直推开了卧房的大门。他需要彻底的休息。

自从被强行扯入梦境,他便时刻忍受着那变乱的场景切换。

躺到床上,他阖上双眼,试图理清思绪。

最初,他在曹操任骑都尉时的旧宅中醒来,试图以粉碎对方意志的方式粉碎梦境,然而下一刻,他便置身于汴水之战后曹操养病的医院。

推开门与曹操目光相对时,就发现问题——以对方的心性,绝无可能如此快速地平复情绪。那个场景的最后,周遭骤然陷入黑暗,亮起时,他已站在洛阳皇宫的走廊。后来他将曹操灌醉借此脱身,谁知在他检视记忆的过程里,对方又毫无征兆地出现。

每一次,曹操的反应都明显存在一段情绪的过渡期,问题出在他自己身上,他的意识,是随着曹操入睡并梦见他而被唤醒的。

现在究竟过去了多久?

袁绍看了眼手腕上指针停滞的金表,随着他的意念,它们走动起来。

他毫无困意地坐起身。看来鬼魂不再需要睡眠,然而这源于意志的持续消耗无法通过常规的形式来缓解,他必须尝试其他方法。

起身离开卧室,袁绍步入书房。目光掠过架子上那些用于卜算的工具,随即移开,最终停在留声机上。他拧开开关,坐在椅中,任由一段喜爱的歌剧旋律在室内流淌。

闭着眼,眉头却在乐声中渐渐锁紧。他赢了每一次交锋,如今更成功地将曹操驱逐出境,然而胜利的快感之下,一种深刻的焦虑依旧在他体内盘踞不去。

活着的时候总觉得时间紧迫,死了反倒无事可做。没有谋士在眼前献策,没有亟待决断的问题处理。袁绍抬眼瞥见身旁的棋盘,下意识地伸手,欲将棋子摆上,意图在这虚无中自行对弈。

可他居然没有拿住,“王”棋脱手,“嗒”的一声脆响,滚落在光洁如镜的地面。

袁绍盯着那枚静止的棋子,仿佛在看一个无法理解的错误。躁意沿着他的胃里爬上来,他试图将其压下,像过去无数次那样用理性的思考来解决问题。

他强迫症般地开始检视自己的记忆。

“自己”坐在椅子上,面前摆着一盘国际象棋,正拿着手机给曹操回复短信。

袁绍都不需要看,就记得当年对话的信息,他盯着画面里的“袁绍”,那才是他要确认的东西。

毕竟两个心怀鬼胎的人的对话,没什么好看的。一个并非真情实意的恭喜,警惕自己的朋友是否打算脱离掌控,一个用阻击袁术的道理掩饰胆怯和乞求,以臣服的姿态企图保住手里的土地获得发育力量的时间。

所以即使当时阿瞒的企图如此明显,掩饰的手段如此拙劣,他心里反而放松了,这说明他的威慑仍在。

‘阿瞒如此为我着想,果然是我永远的朋友,我当然要奖励他、安抚他那颗揣揣不安的心了。^ ^’

“自己”的心声响起,袁绍冷冷的看着“自己”脸上满意的表情,看“他”打开电脑文档,哼着歌,以天子的名义越俎代庖地给曹操写东郡太守的表书。

又给许攸打电话,让其准备一个简短的新闻发布会。

下一秒,画面切成曹操的父亲曹嵩一家在徐州被害,“他”邀请记者,表达哀痛。

“各位百姓!我的好友曹操…因为邪恶的敌人,失去了家人!”“袁绍”流着眼泪,面对记者们的闪光灯。

“所以,我要派遣冀州军,帮助我的朋友!”

“我将与曹操联手,让大家看到正义到存在!”

袁绍从台前走入幕后,身后跟着他的谋士们。

“哇~不愧是大人!演技真厉害,哈哈!您是怎么做到一秒流泪的?”“郭图”的声音让袁绍抬了一点头。

“明明已经气不可遏了~ 哈哈!”“郭图”真心实意、不知死活地夸赞着“自己”。

袁绍看着这一幕。不管他出于任何利益考量这么做,阿瞒都应该认可这帮助,因为这是为了帮他的亲人复仇,他必须感激。

“郭先生!” 有人想阻止。

“怎么了?我没说错啊~徐州就快被曹操抢走了!”“徐州的地理位置太好了,正好在我们冀州的南边。那里山也好水也好~ 得到它,可就厉害了~ 狗腿子曹操捡到宝了呢! ”

“哎哟~孩子为了父亲报仇,我们也拦不了啊~”

“大人您~ 仿若追鸡之犬,无可奈何呢~”

这话让他当场暴怒,因为这不仅仅是在讽刺他袁绍的虚伪,更是在拿阿瞒因至亲亡故所受到的伤害与他兵出有名的价值做比较。

“啪!”“画面里的“袁绍”转身一耳光抽来。

“郭图”的脸被打偏过去,红肿高高隆起。

“袁绍”脸上面无表情,森然地俯视。“他正在服丧,郭先生,嘴下留情。”

“去世的曹嵩大人…是我挚友曹操的父亲…也是曾经的太尉。你怎能拿他开玩笑?”

“最重要的是…你不过是个谋士,”“袁绍”的手掌按在“郭图”的肩背,后者打了个寒颤,脸上流汗。“竟然妄自揣测…我的想法?”

“不要轻举妄动!”“袁绍”转身离去,大踏步的走着,心声再一次在空中响起:

‘冷静,还有希望!虽然生了病,但陶谦可是身经百战的勇士!阿瞒…攻不进去的。

听说军粮即将告罄,他很快就会求我帮忙!

这样的话,徐州的主导权就是我的了。

不仅如此,阿瞒性格急躁,如果在打仗的时候出了错,瞬间就会崩溃... ‘’

袁绍下颌紧绷地听着这心声。

‘我竟然在等…对方失误?

我向来都是先做好完美的计划,从而保证事情能往我想要的方向发展...

可我现在..却在期待偶然的失误。这也太没用了。’

“他”的脸上呈现出一种对异常洞察的惊疑和自责。

这无异于将胜利的希望寄托于命运,根本不是我的行事标准。阿瞒,我甚至……同情你,可你回报了我什么?

下一秒,画面随着他的回忆变成曹操在梦境的病房,对他逼酒,他被迫咽下那杯屈辱的酒,也咽下脱口而出的质问。

“曹操”急切步至椅旁,双手捏住靠背,凑近他的脸:“你想问什么?河北?还是你的儿子们?孤可以告诉你,他们……”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阿瞒的性子呢?还在太学时,那混账为了得到政治背书,就直接去威胁许劭。袁绍一直回避思考的问题,此刻摆在面前:对方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有用的把柄。从一开始的主动提起,和后续企图和他争论情谊后的再也不提,证明他们下场可以往最坏的角度去想。

他只是不愿意思考自己会死,无法再作为他们所有人的依靠,他本应该为他们早些铲除危险,而不是……袁绍的右手抬起一点,又放下。

整个记忆的场景随之震颤,如同崩解的前兆,下一秒,又恢复如初。袁绍的手用力抓紧桌子的边缘,喘息声从嘴里泄露出来。

他其实不愿意面对自己在处理和曹操关系上的回忆,曾经他就是用堆积如山的公务让自己不要想起,但是如今在这空荡的梦里,它们翻江倒海一样涌来。

阿瞒久攻不下徐州,便决定撤兵并屠戮周边的百姓泄愤,如此胡闹,他不得不在名义上认同刘备的谴责。对方因此对他不满,两个人都闹得不太愉快。

然而,第二个机会很快出现,阿瞒被陈宫、张邈背叛,让吕布抢走了兖州的统治权,只剩下鄄城、范县、东阿三城。兴平元年连续四个月的大旱带来了蝗灾与饥荒,粮食紧缺,士兵们几乎饿死。

他在这绝境里向对方递出了橄榄枝:阿瞒,你很累吧……用了一辈子得到的东西,如今全都要消失了,作为你的“朋友”,只要你愿意把你的家人托付给我,不管是粮食,还是强大的精锐部队,我都可以给你。

我们一起平定叛乱,夺回兖州,让世人见证我们的情谊。

如此完美的剧本,阿瞒一定会抓住我的手,回到我身边。外面的世界太危险,吃了现实的教训,就该明白只有在我袁绍的羽翼下才能庇护他。

可不知道听了谁的鬼话,阿瞒居然拒绝了。对方养不活士兵就遣散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去扫荡兖州附近的黄巾军,收缴粮食并收编黄巾军,苦苦与吕布坚持着。

他无可奈何,依旧发了五千援兵给对方,怎么能真的看着他的朋友自寻死路?最后对方也是靠着他帮助,成功从吕布那里夺回了兖州。

从那时起,他对于曹操的宽容就好像就印证了官渡的战败。

“啊!大人!您为何如此冥顽不顾!”

“您就听我一言吧?为何放着捷径不走...非要舍近求远呢!”“许攸”捂住脑袋,因为劝谏失败崩溃。

“我...为什么要听从你的话?”画面里的“袁绍”漠然地看过去。“退下吧,许先生^ ^”

袁绍看着新的画面不语。后来曹操奉迎天子,许攸劝他立刻袭击许都,从对方手里拿下小皇帝。打不打,不重要,他要震慑对方回到自己的秩序之下。

“抢”?太难看了,他喜欢全方面打击带来的碾压感,最好是阿瞒主动把小皇帝献上。

现在看来,对方只是献出大将军的官职假意屈从,到后来兵犯河内,也是因为自己那次没舍得真正给出什么教训。

他一步让,步步退,觉得总有一天他的阿瞒要回来的,直到他剿灭公孙瓒,北方已无敌手,必须要打倒阿瞒这个拦住他南下的障碍时,他仍然抱着这不是什么大事的心态去劝降。

他手下这群人,像田丰这类搞不清自己位置的还有很多,田丰本就不是他一开始从洛阳带出来的亲信,当初拿下翼州的时候还好,时间一久,更认不清谁是主人。

他乐于放任郭图跟他们斗争,削弱这些不听话的家伙们气焰。

那时他打完公孙瓒不到一年,军队需要修整,各地的匪乱也需要时间平息,根本不是理想中的时机。

曹操攻打刘备确实是个机会,他派兵进攻对方留下驻防延津的于禁没有成功,大军不能渡过黄河,行军半个月跨两百多里去奇袭许更是空谈。

后续的发展也验证了他的顾虑。刘备的军队一触即溃,不到一个月曹操就整军回守,就算他能用五天时间攻破于禁的防线,渡过黄河,十五天后带着军队成功抵达许都,十天内无法突破荀彧的防守,就会碰上回防的曹操。

当初他随便找了个孩子生病的借口,不予采纳,田丰指责他行事,已经冒了忌讳,如今竟敢辱骂主君,那更好,顺手将其下狱,让对方在里面反省一下。

后来官渡他要打阿瞒,沮授说粮草至关重要,非常好,那他就分兵给淳于琼,让后者去守卫乌巢。

在这个名为官渡之战的剧本里,阿瞒只是作为他剧本里面的配角,作为帮助他稳固内部,消灭反对声音的工具,他的责任是作为一个投降或战死的故友收尾,相信以他这位“朋友”的识时务,他们不会到那一步的。

‘田先生,根本不明白我的意思啊。’

‘我赢下这场游戏,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可是怎么赢,用什么方法赢,决定权在我。’

‘阿瞒,我大动干戈,重兵缓进,就为了对付区区一个你,这是我给予你的无上荣耀。’

‘My,my……朋友,在我的剧本里扮演反派,你一定很恐惧吧,别害怕,这出好戏,并不是为你而演。’

他唯一的私心,大概就是要对方后悔那背叛,要对方在绝望中跪在地上诉说过错,向他乞求能回到他身边来。

阿瞒敢伸手拿他的河内,他就把公孙瓒烧焦的人头割下来送给对方,威吓其必须向自己臣服,不然作为自己敌人的下场就是下一个公孙瓒。

他安排淳于琼,除了分沮授的权,也是因为他是阿瞒和他自己在洛阳时的朋友,他觉得以阿瞒的性格,看在朋友面子上跪下去的时候也不难为情,他连阿瞒怎么投降的剧本都写好了,可他偏偏死也要和他对抗。

阿瞒得到许攸,得到了屯粮驻地的地点,就抓住了这场原本毫无悬念的战斗的一线生机,火烧他乌巢的粮仓,俘虏淳于琼后将其羞辱并处死,把淳于琼的头和一千个士兵的鼻子割下来送到他面前。

这是阿瞒用最疯狂的方式告诉他:我已经不在留恋任何情谊,你永远别想我会臣服于你。

他算计了一切,唯独没算他那让人厌烦的人心。他算不到许攸的绝情、曹操的、算不到张郃和高览的背叛。袁绍的脊梁弯了下来,那种让他发抖的挫败感,苛责着他身体的每一处。

输了一次其实并不算什么,更多的是他心里难以承受自己的公众形象不再强大到无人可以触犯,他让相信着他的士兵们和百姓们失望,害死了他的老朋友淳于琼,这一切全部都是因为他袁绍企图让一个不值得的人回头。

战败后他撤回冀州,那么长时间的反省都没让田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人在牢里还不知死活地讥讽他决策失误,动摇他的统治权威。他将其处死,带着病痛的不适去处理幽州各处的匪乱,顺便休养民生,恢复兵力,等下一次准备好,他就去取曹操的命。

可下一次在哪里呢?

他以为自己的病会痊愈,他会活下去,会站在他此生最看重的朋友也是最痛恨的对手坟前,在镜头面前表达哀痛,献上鲜花。告诉全天下的人:这就是做他袁绍对手的下场。

这是他一直以来的剧本。

可他的生命被疾病夺走,历史的重笔停在了他最兴师动众,也最不光彩的的那场战役。

阿瞒最让他痛苦的,不是曾经的背叛,而是这梦里的“回头”。

我给过你多少机会。提醒你、警告你、威胁你,是你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将它弃之如敝屣,现在你告诉我,它对你很重要?袁绍完全不理解。你被你早已抛弃的东西倍受折磨,跟我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来折磨我?

他想到那个冒犯的亲吻就恨不得将对方碎尸万段,竟然敢拿他袁绍当附庸。认为自己已经给出了所能给出的最高规格的“情谊”,就理应获得对方的忠诚和服从。

可现实告诉他:你错了。

一种难以形容的情绪冲击而来,让袁绍不仅胸口发胀,眼睛也刺得睁不开。

“啪!!”他狠狠给了自己一耳光,口腔里的血腥和疼痛让暴烈的情绪稍稍平息。

“My mistake??(是我错了)。”

“我应该考虑我的身体能否撑到游戏结束的那一天。”

“可既然已经收走我的性命,为什么还要把我拉进梦境受背叛者的折磨?”袁绍克制着呼吸,口气厌烦地检视自己的记忆。“老天,你在要我悔过吗。悔过我选择了那个战略,还是要我后悔我选择了他。”

袁绍俯身,用极其缓慢的动作,从地上拾起那枚“王”棋。

他将其端端正正地放回棋盘的原位,指尖在棋子上停留片刻。

整个宫殿死寂。他平静地坐在那里,如同什么都没发生。

宛城。

“啊揪——!!”曹操打了个喷嚏。换下湿衣服。

卫兵给他递来一碗热姜汤,他拿过来就往嘴里灌,被烫得一哆嗦,摆手让对方出去。

曹操捧着木碗,小口地饮下,暖意驱散了他身体的寒意,也让连日征杀的神经松弛下来,一个念头突然冒出来:去跟他道歉吧。就只是为了自己亲手斩断了他们的关系,还有对他做的那些事。

他被自己这个软弱的念头惊得心中一悸,将只喝了一半的姜汤撂在一边。

你在想什么!难道你觉得自己之前的质问错了吗?他袁本初先背弃朋友,我为何不能向他讨个公道?

帐外传来士兵们的隐隐约约的欢呼声,曹操侧身躺倒在塌上。从袁绍展现冷酷,而他试图逃离对方的那一天起,那阴影便与日俱增地转化为一种深切的恨意与证明欲。

‘如果在你眼中我只是一把刀,那我就必须向你、也向自己证明——我曹孟德,首先是一个执刀的人,而不是任何人的刀!’

‘我要通过击败你来证明,我值得被对待的方式,是平等,而不是施舍和利用。’这是他内心深处,无法向对方言明的控诉。

在官渡之战前,对方那侮辱的劝降简直让他的恨意到达顶峰:要么选择在对方的治下乖乖享乐,要么不臣服就去死。这也叫给他机会?哈。

曹操想了半天,自语道:“我觉得他辜负了我和我们的理想,所以我离开,最后走上与他对抗的道路,也亲手斩断我们之间的情谊,这才是最让我难过的地方。”所以,我想道歉。不是承认错误,而是给自己的内心一个交代,与袁本初他那套狗屁道理毫无干系。

他想要去说这么一句,来安抚心里那个至今仍在为绝交而滴血的角落。

可如果他说了袁绍愿意听吗?曹操立刻恐惧地否决。他只会将这道歉视为又一次自取其辱的纠缠,将自己这最后一点真心扔在地上践踏。

这么一想,火“噌”地烧了起来。既是气袁绍,更是气自己方才那不争气的念头。他站起来,走来走去的道:“混蛋,把我关在门外,就以为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了?袁本初你就是个端着架子的胆小鬼啊。”

这话一出口,他好像抓住了什么东西,摩挲着下巴居然笑了起来:“你这臭小子不断回忆过去对我多好,却一点怨恨都不肯露出来,只会一味地指责我的立场,是表达委屈太伤你的尊严了?哈哈?”

他想象着袁绍在无人处气急,崩溃哭泣的样子,身上那种让他恐惧的情绪开始平复。

把剩下的姜汤一饮而尽。曹操想着宛城顺利打下,可以进行下一步了,他点开手机。

[作战指挥群]

总指挥官-曹操:@张辽、@臧霸,你们担任前锋,在邺城整军后先带领大军先到江边。等大家都到齐了攻打濡须口。

前将军/假节 -张辽:收到。

威虏将军/徐州刺史-臧霸:收到。

总指挥官-曹操:最近江淮地区的天气一直很恶劣,辛苦你们了。

威虏将军/徐州刺史-臧霸:收到。您这是说哪里的话,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曹操被那个收到弄笑。又给其他人下达了命令,把手机放下,他不喜欢事无巨细的安排,下属把他的要求做到就行,过程如何无所谓。

随军的医生走了进来。确定姜汤已经喝完,照常询问后,突然发现曹操衬衫的领口晕湿,往上看,他的头发根本没干。

医生脸色发青,恐惧道:“干脆您直接砍了我得了。来人给魏王吹头发。”“吹风机在哪儿?”“毛巾也拿来!”

兵荒马乱的半分钟后,曹操嘴里含着温度计,脖子上垫着干毛巾,侍从拿吹风机给他吹半干的头发。

医生想劝又不敢劝,只能跟从账外进来汇报工作的谋士小声说了几句。

“您年纪大了,还是注意一点身体,不然我们这些下属,太为您担心了。您要是倒下了,我们怎么办呢?”一个人在旁边劝道。

曹操忙着呢,本来听了挺生气,又强行被责任感压下不悦,随口敷衍了几句。他手里是统计员上交的战损数据,一边吹头发一边看伤亡战报。

看的他没什么胃口,到了饭点随便扒了几口,结果夜里反应过来肚子饿,让传令兵给他去厨房弄点吃的。

吃着端过来的剩饭剩菜,曹操想到那些叮嘱,心里委屈。他要是自己能注意这点破事养他们干什么?晚饭没吃多少也没人发现,作为下属关心自己的主公难道不应当吗?

他在床上躺了好几天,身体除了有些昏沉也没有别的异状,因为不想见袁绍,夜里都是一夜无梦。

曹操一边抓着胡萝卜往嘴里塞,一边打开手机,皱眉查看这周的天气预报。“操。”

[周一(今日):大风橙色预警/小雨。周二:大风蓝色预警/雷阵雨。周三:阴。周四:小雨。周五:多云转阴。周六:中到大雨。周日:小雨。温馨提示:最近一个月内不适宜出行哦~]

“哗啦啦——”另一边,张辽带领的前锋部队到达江边,因为遭遇了持续的大雨,行军缓慢,又被泥泞不堪的路途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士兵们心里都揣揣不安,后面的主力大军尚未到达,而且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

张辽挂着假节的职阶,拥有非常高的军事调度权限,眼看雨越来越大,江水不断地上涨,对面东吴的船只也跟着稍稍前进。曹军在这没有船只的情况下枯等下去非常不利,张辽的眉头死皱着,汗水混合着雨水留下。

[作战指挥群]

前将军/假节 -张辽:@总指挥官-曹操大人,我们已经到了。

前将军/假节 -张辽:@总指挥官-曹操大人,现在雨很急,情况有点不对,已经按照您的命令屯军下来了,等待您的下一步指示。

总指挥官-曹操:@张辽回来,先撤军。

前将军/假节 -张辽:收到。

曹操出了宛城,亲自去居巢迎接张辽和臧霸。张辽笑着告诉曹操,原本他是打算撤军的,但臧霸反对撤军,坚持要执行屯驻命令,把他劝住了:“这小子说大人您是那么英明的人,绝不可能会舍弃我们。”

曹操闻言,脸色陡然一变,斥责道:“啊,这死脑筋的小子,居然这么信任他的主君?明明有更好的决策不是吗?真是——”

他转头看向臧霸,后者被他眼中骤然腾起的骇人亮光惊得一个激灵。

张辽也以为自己说错话了,因为他们的魏王曹操,面上先是漫开一种近乎狰狞的血色红晕,额角青筋崩出——就在张辽以为主公要勃然发作的下一秒,曹操却猛地伸出手,一把将臧霸紧紧抱住,狂喜道:

“真是太忠心了!!我要奖励你,我必须奖励你。让我想想奖励你什么好.....我要封你为扬威将军??!我要临时授予你符节,统领前线部队作战!”

晚饭后,曹操躺在床榻上,臧霸那憨直忠勇的模样在眼前挥之不去。他把厚厚的被子蒙在头上,为什么臧霸可以,张邈、陈宫、荀彧却死活不行?

那场灭门的惨案,在梦中被袁绍无情揭穿后,此刻又不受控制地翻了上来。

“袁绍那混蛋,居然拿张邈来说事。”

“他以为我愿意背上屠戮故友全家的骂名吗?”

一想到梦中袁绍那将自己所有行为都归因于冷血自私的眼神,他就感到一种混合着屈辱的怒意与刺痛。

“他懂什么?正因为他张孟卓曾是我的朋友,他的背叛才必须用最彻底的手段来回应,我要让全天下都看到——”曹操的指甲掐进掌心。“这就是把我曹操的情义当成儿戏的下场!”

想到这里,他心中又憋又闷:你说我不懂情义,说我只要支持,不是我曹操天生如此,是这世道逼我必须用最狠的手段维护我最看重的东西。

这是当年陈宫站在斩首台前,无声地看着他,用性命教他的这个道理:曹孟德,用我立下血淋淋的规矩!

可我不就是杀了一些百姓,杀了个边让(九江太守-衮州名士)吗?!你为什么——

曹操手脚并用地把被子掀飞,愤怒的咆哮在帐中回荡——如果不用这种让所有人胆寒的方式,如何能震慑心怀鬼胎的人?如何能让他治下稳如泰山!

“谢谢你们这群王八蛋,都去死吧!!!T.T”

帐外值岗的士兵被里面的怒吼声惊得一哆嗦。

激动过后,疲惫漫上身体。曹操躺在床上,意识在陷入黑暗前,模糊的抱怨不经意浮起:如果你袁本初……能一直像太学那时,能像我今日对宣高这般待我……我曹孟德何至于……何至于非要走到那一步,变成如今这副模样?’

TBC.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