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民国]那年我妈离婚未遂后 > 第36章 故人旧恋

[民国]那年我妈离婚未遂后 第36章 故人旧恋

作者:蜉蝣不靡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1:08:56 来源:文学城

春天的时候,停摆的沪杭铁路即将再度通车。消息一传出来,萧老会长立即派人给谢家订了最快一班来沪的车票送去。

说起萧家,王遗时对于父辈之间的交情并不清楚,只觉得惜予有意无意地回避与那家人产生交集。

她从来不去萧家走动,相反,萧家每每派人来,她十次有个八、九次把王遗时推出去应付。一来二去,王遗时倒在萧家用人面前混了个脸熟。

火车抵达前一天,惜予和凭儿前脚去福煦路洋房进行最后的归置,后脚萧府大管家巧叔就上门了。只王遗时在家备课(他已再次入职圣约瑟大学),自然由他接待。

他招呼巧叔进来做,巧叔却连连摆手,“不了不了,问完话就走。”就这么站在门口,等待王遗时的回答。

说起来,还是谢家来上海这事闹的。

谢家来沪时间一经敲定,萧老会长便在罗西饭店订好包间,预备设宴为好友接风。他在政商两界走跳多年,稳坐地方商界第一把交椅,如今虽然卸任,余威仍在,多的是人要巴结。这一尊旁人请都请不动的大佛对谢老爷却这么主动,足见其情谊,应了那句老话——君乘车,我戴(斗)笠,他日相逢下车揖。

谁知在谢老爷看来,萧灵夫这家伙又开始小题大做了,他做事太讲究体面漂亮,过犹不及,常常排场搞得过了头。因此不同意接风,几次拒绝不得后,谢老爷牛脾气上来,放了话——你办你的,我反正不去,看你接哪阵风。

萧老会长被他气得,这场接风宴他还非办不可了。

本来好端端一件喜事,这俩老头突然犟了起来,两家人都哭笑不得。终究是谢老爷更犟一点,萧会长私下请惜予从中劝和,又派了巧叔来问进度。

王遗时苦笑道:“惜予又提过两次,丈人他口风一点没松,说接待来接待去,何必铺排浪费,就在家吃顿便饭。等回头安顿了,他自己个儿去找老会长叙旧,岂不比大宴一场更贴心吗?”

巧叔也预料到会是这个结果,叹道:“这下老爷可没法子喽。”

“快让老会长把罗西饭店的预约取消吧。”

巧叔一脸“你还是嫩”看着王遗时,“老爷早就想好了。三少爷这次要和谢家一班火车过来,如果谢老爷最后不改主意,那就当作给三少爷接风,一家人吃顿饭。”

王遗时心想:老谋深算。又问:“真不进去坐会?”

巧叔再次拒绝,“我等下还要去趟南货店,五少奶奶喊着要吃话梅。”

王遗时疑惑:大管家怎么还干杂货铺跑腿的活,完全可以差个小伙子去啊。

巧叔看穿他的心思,笑道:“我家五少奶奶怀了双胞胎。”

王遗时发出惊叹,“哟!怪不得能劳动您。”

“头先赶着逃难,她这胎险些没了,好容易保住,害口得厉害,整日惦记着董记铺子的话梅。我这不是顺道的事么。”

王遗时问:“明天护送我岳家的就是五少爷吧?回头我可得好好谢谢他。”

“错了,是三少爷,”巧叔笑话他,“大教授记性不是很好嘛。”

巧叔惦记着话梅,寒暄几句便作别王遗时。

他所言非虚,王遗时读书的年头久了,脑袋结构有点问题,进知识快,家长里短的扭头就忘。等惜予回家,他就把巧叔来过的事忘得差不多了。

—·—

火车要下午四点半才到上海,那一天惜予早早就醒了,不知怎么的,她心神不宁,整个人散发着一股“请勿靠近”的尖锐气场,连皮大王平宜都不敢去招惹。

吃过中饭,王遗时给张婶放了假,又将小姐妹俩送去凭儿处,独自回到家,对魂不守舍的惜予说:“走吧。”

“去哪?”惜予换了个姿势靠向沙发,瞥了眼自鸣钟,“才十二点一刻。”

“看电影,”王遗时打个响指,“咱俩约会去。”

惜予噗呲一笑,王遗时叉腰道:“没开玩笑,我票都买好了。看完正好去接岳父岳母。电影开场还有好一会,你快去打扮打扮。”

他是变着法儿不让她得闲,毕竟这片刻的等待实在熬人,惜予承他的好意,笑道:“我穿那件青竹的绉纱旗袍,怎么样?”

“再搭配那件米色的开司米羊毛外套。衬你。”

惜予点点头,回房换衣梳妆。眼下有事可做,焦不可耐的心绪逐渐抛之脑后。

王遗时坐在客厅看了会杂志,听到开门声转头望去,惜予描眉画鬓,唇点胭脂,穿着那身他们说好的青竹旗袍,手臂挽着外套,精致又出尘的,像新雨后竹林里唯一那杆青竹。

见他一改能言善辩的模样,哑在原地,不住盯着她看。

惜予问:“难道是妆太浓了?”

王遗时头摇得拨浪鼓一样,“好看!你从前念书时候,怎么没叫我撞见,我一准猛烈追求,咱俩后面就没那么多事了。”

“浮夸。”惜予笑话他。

王遗时殷勤地凑上去替她拿外套,见她十指素净透亮,“我身边的同事和学生,她们总爱涂个蔻丹出门,红的紫的。改天咱们也买几瓶。”

两人说说笑笑地出了门,看过一场外国电影,才坐包车往火车站去。

路上他们意犹未尽地讨论刚才的电影——一部几年前的俗套爱情喜剧。

王遗时在欧洲读书时见过影院门口张贴的巨幅海报,没想到回了上海还有机会一睹全貌。

电影讲的是一位富家小姐追求真爱,逃婚出走的路上,邂逅此生挚爱的故事。

“花旗国的电影,果真俗气得很。”王遗时说。

惜予捅捅他的肋骨,“你看的时候,就不觉得剧情很熟悉吗?逃婚啊,自由什么的。”

王遗时自认理亏,立即投降,“我的真爱近在眼前,根本不用跑出去找。”见惜予眼角含笑,王遗时挤了挤她肩膀,“大人不记小人过嘛,夫人。”

惜予看了眼前座的司机,明显也忍着笑,她羞恼地抬起脚,轻轻踢了一下王遗时的皮鞋尖。

—·—

他们一到候车大厅就碰上了萧家的人。巧叔领着两个年轻小厮,他们都认识王遗时,当下穿过熙熙攘攘的大厅,来到他们面前。

见惜予也来了,巧叔热情道:“王太太,真是太难得碰见你一次。”

自打去年惜予造访萧公馆之后,不曾再见。巧叔圆融,上一回见面口口声声“谢大小姐”,今次王遗时在场,立即改口称“王太太”了。

惜予问他:“你们怎么在这儿?”由于王遗时现在全权代表谢家和萧家联系,惜予此时一头雾水。

谁知王遗时这个憨货,居然也跟着问:“对啊,巧叔,你也来接人?”

巧叔知道大教授健忘的毛病又犯了,笑道:“是啊,来接我家三公子。”

“哦对!”王遗时总算回想起还有这茬事。

三公子?!惜予听到巧叔嘴里蹦出这三个字,脸色刷一下白了。

他为什么也在?

她原本挽着王遗时的手猛地蜷紧,夹到了王遗时胳膊内缝的一丁点嫩肉,疼得他一声叫唤。

巧叔问她:“王教授没和你讲吗?”

惜予木然摇头。

巧叔笑道:“大教授,忒健忘了吧!”王遗时也哈哈大笑。

在他们看来,忘了也就忘了,萧三公子不过恰好与谢家老少同车而来,他并非今天的主角。

惜予也不是,她被王遗时和巧叔拥着一起走进车站月台。

就在王遗时和巧叔你来我往的攀谈间,火车靠站了。

惜予此刻已不再觉得等待难熬,她巴不得时间就此停滞,或者甩开王遗时一走了之。

而她注定无法遂愿,车门一时齐开,乘客像流水一样涌下来。

王遗时突然兴奋喊起来:“我看到爸妈了!”

他转头叮嘱惜予,“你等着,我去接他们过来。”说罢如离弦之箭,和他一起冲上去的还有萧家两个小厮,惜予拉他不住,只得与巧叔一块原地等候。

惜予望着攒动不息的人头,她像一个上刑场的死囚,已经放弃挣扎,只求刀磨得锋利无比,好来个痛快的人头落地。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刀刃迟迟不落,她心中的不安与恐慌也逐渐升到了顶点。

不知道等了多久,王遗时终于回来了,冲在最前,两手提着箱子,身后,管家恩挺扶着谢老爷,谢太太牵着瑀舟,后头跟着恩挺儿子、儿媳等人,共计九口。

不……算上走在大部队最后的萧家三少爷,一行十人。

他们越走越近,队伍最后的人也越来越近。

惜予知道马上就会不可避免遇到他,可当目光一扫见那个熟悉的身影,她心底即泛起一种火苗燎烧指尖的精密痛楚。

不等看清他脸上此时何种神情,惜予匆匆挪开视线,紧紧地凝在父母和丈夫身上。

与此同时,她也感受到一束目光同样死死地烙在她身上,烫得惜予浑身一颤栗,不得不向后退了半步。

只一眼,哪怕间隔了十一年,他们依旧能够一眼认出对方。

就连一向无坚不摧的时间,也只能在他们之间狼狈地来回张望,不知如何解释这场悄无声息却疾如飙至的重逢。

巧叔喊着“公子”,也热情地迎上去,留惜予独自站在原地,像一座孤岛。

萧三提着一口不大的皮箱,头颈微侧与巧叔交谈着,视线不时会从惜予身上偏移开,但下一秒又立即转了回来。

泱泱一群人越走越近,萧三就这么直勾勾盯着她,整个人一步步朝她侵来。离得越近,他就越不敢眨眼,目眦几近迸裂,唯恐她一个不经意间就消失不见了。

当王遗时领着谢家爷娘来到惜予面前,萧三便也近在咫尺,目光像一顶厚重的玻璃罩子,从天而降,将惜予整个笼住,她突然肋下生疼,呼吸也窘迫了起来。

为什么月台的地面这样的一览无遗?她恨此地无处可躲,恨自己背无双翼,甚至恨王遗时为什么忘记告诉她同行的人里还会有他。

此时听见谢老爷为萧三介绍,“贤侄,这便是小女惜予。”

惜予吐出一口浊气,拼命将重逢带来的各种情绪塞回心底不为人知的角落,强迫自己若无其事地与萧三对视。

谢老爷又说:“惜予,这位是萧家的三公子叔涯。比你大些,该叫三哥。”

“三哥。”惜予喊了一声,再没有下文。想着寒暄两句,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或者这时说什么,都不过是弄巧成拙。

不论是惜予,还是萧三,此刻都试图体面地扮演各自原本的角色——护送父亲友人一家来沪的萧三先生、来车站迎接家人的王太太。

可惜他们的演技实在太蹩脚了。只那两双眼睛,他追着不放,她不断地躲,世上哪来这种陌生人?

王遗时当即留意到惜予的异常,自告奋勇跳出来打圆场。“这趟有劳世兄,不胜感激。改日阖家登门致谢。”

萧三此时不再盯着惜予,改为冷冷看着王遗时,不接话茬。他放任自己的敌意堂而皇之地攻击王遗时。

谢太太见丈夫还云里雾里,暗叹他是个笨蛋,亲自出面缓和气氛,“坐了一路腰酸背痛,咱们就别都杵着了,还不快快回去?”

而巧叔也早已发现萧三的蹊跷。三公子待人从来是有礼却不亲近,眼下连礼都不做了,对王教授摆出一张冷脸,而眼睛简直快黏到谢家大小姐身上去了。

再呆下去要叫人家看笑话,巧叔赶紧顺着谢太太话茬道起了别。

于是两拨人草草扬镳,绝口不提什么接风洗尘的话了,各自家去。

—·—

回到福煦路洋房时,惜予的心绪已经平静如初。

凭儿已将宁宜、平宜接过来,至亲团圆,加上瑀舟和臧家三个小子,热闹得险些房顶都要掀开了去,完全顾不上回想与萧三的重逢。最后闹得太晚,大家便都宿在了福煦路。

还有一人始终忘不了白天车站反常的场面、危险的气氛。王遗时目睹了萧三以何等缠绵的目光裹着惜予,笃定她二人绝非初见,原本想等独处时,向惜予问清个中缘由。

晚餐桌上,杯酒下肚之后,他却改变了主意:惜予若不想说,自有她的道理在。我何必去满足自己的一点好奇心,万一是件伤心事呢?就此过去了罢。放过她,也放过我自己。

后来听说萧三公子来上海是为了见生意场上的伙伴,抵达的当日便又动身去南京了,家都没回,萧老会长的罗西饭店最终还是白订了。之后,好一段时间未再听闻他的消息,日月推迁,不论王遗时还是惜予,便慢慢将火车站这一遭抛诸脑后了。

—·—

六月末的一个午间,信差为亚尔培路带来了昆明的消息。

打开信舌,先掉出了一个折叠严密的纸包,惜予放到手边,继续拆信。

信纸洁白,仿佛熏染了春城馥郁细腻的香气。取出信纸以后,信壳里接着掉出数片血枯色的风干花瓣。

慎予信里交代了他在香港与吕素荣重逢的故事,也说了自那以后一路到今日的林林总总。

————

“我既决心带她走,她的肺病便成了最紧要的问题。

首先此事决不能瞒着两位师母,既要与她们说明前因后果,也不能再一块住着了。好在师母们通情达理,给予了我支持,又承蒙邻居皮克斯先生好心收留,把沙发搬到画室,供我下榻。可惜我当时力有不逮,未能好好感谢其借宿之恩。

至此还算顺利,师母们带着孩子过日子,有任何需要办理的事情则委托给我。我得了空闲,便去医院陪护素荣。

经过精心治疗,医生说素荣的身体勉强可以支撑她出行。

问题出在了船票上,我在上海时早已买好香港往海防的二等舱。仓促之间要多买一张,且至少二等舱以上,当时轮船公司根本没有余票。

于是我又去找了卓太太。听素荣说,卓先生在轮船公司有些股份,他不在港,想他太太也有些路子。

卓太太见我又来找她,听我坚决要带素荣走,仍不赞许。她说素荣这样的女子,谁都不该去理她,早早死了去托生才是她此生最大的福气。她偏偏用极其诚恳的语气说一些我不认可的话,我自然不采纳。

她生气归生气,还是介绍了莫先生给我。那位莫先生收了高于市价两倍的价格,卖了我一张头等舱船票。他也与我说,妓|女没必要坐那么好的舱等,况且还是个得了痨病的,不如改为三等舱,可以原价卖我。我自然是拒绝了,病人若没个好环境,跟要她命有什么区别。幸好在上海兑了足够港钞和法郎,付完船票钱,不至于捉襟见肘。

到海防以后遇上了清华数学系的几位老师,大家都要搭火车入滇。其中一个姓黄的助教与我相熟,是老成可靠的人,便将师母们托付给他,就此分开,我自个儿带着素荣走,一路尽可能避免与外人接触。

到昆明之后,我带素荣去法国人的甘美医院,我自己也接受了检查。素荣的情况没有恶化,因她一直按时服用香港医生开的药,路上师母和我把营养最好的食物让给她。以后她可以在相对安稳的环境中继续治疗。至于我,一切健康。

复课后,我在武成路小巷里租了一处三合院,院里还住着医学院的学长龚定乾与他夫人庄襄意。龚学长是从医之人,母亲也得有结核病,于我们实在合适不过的合租人。

信壳里的干花便是小庄姐栽在院里的玫瑰,实在好看,摘了一朵给你。而你最欢喜的鸢尾花,我们院子里也栽了,前日才开第一朵,竟是金黄色的,随信寄来种子一包,聊赠一枝春。

我原以为昆明法国人多,多带些法郎总归是方便。到了以后才知,昆明自有本地的货币—滇币,汇法币最划算,我将手头部分法币都换了滇币。老百姓间更多的是以物易物,鲜花可以换豆子,棉花可以换布匹……

这里的人淳朴可爱极了。我们学院教兽医临床的杨教授带学生做田野实践,因缘际会,救下了当地农夫家一头难产的母牛,使之顺利娩下一头小牛犊。农家当即把新生牛犊中塞到了杨教授湿漉漉的手上,作为谢礼与报酬。要知牛在务农人家是宝贵的劳动力,轻易不外借,更谈何相送?杨教授不肯收,他们就又要送鱼,送蜂蜜……追着他们送东西,杨教授几乎是带着学生逃回学校来的。这样的人和事当地并不罕见,可想而知,此地是一片净土啊,我殷切祈祷它不要被战争烽烟玷污了。

西南的邮递总不及内地便利,我来信比从前会少,但一定会尽可能多地写,尽可能多地寄。至于地址,你可以往武成路,也可以往西南联大投,我不知道哪个会更快,可都能够收到。”

————

王遗时拿起了那包金鸢尾种子,问惜予:“种哪里好呢?”

惜予笑:“拿去给阿爷,他欢喜侍弄花草。”

“也对,他们那儿地方大,种得开。”紧接着他又拿起信纸问:“阿弟和吕小姐的故事要不要告诉爸妈?”

惜予不响,从他手里拿走信,王遗时这点眼色还是有的,立马表态,“我一定守口如瓶。夫人不说,我不说!”十足狗腿样,惜予忍不住笑着捶了他一下。

此时门铃“叮咚叮咚”响了起来,两人停止嬉闹,不约而同望向门口。

与文无关:想要评论(伸手),想要(双手合十)。

我真是错别字大王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6章 故人旧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