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民国]那年我妈离婚未遂后 > 第34章 香港岛·上

[民国]那年我妈离婚未遂后 第34章 香港岛·上

作者:蜉蝣不靡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1:08:56 来源:文学城

新年刚过,元宵将至的时候,慎予一行抵达了香港。

这趟船有些许波折,经历了风浪,两位师母和其中几个孩子都晕船了。尽管吐了几日,但离开飘飘晃晃的甲板,踏上坚实的陆地时,大家的精神仍然为之一振。

隆冬霜雪度不过这处炙热的南方岛屿,明媚阳光直直打在每个人的额头上。慎予将手掌搭在额头上,以此挡住日光,寻找着人群之外的去往目的地的列车。

前往越南海防的船半个月后出发,因此落脚是最为迫切的问题。受沪上老同学照顾,辗转找到一位在香港工作的朋友,那位朋友大气仗义,虽只与慎予见过数面,欣然表示一行人淹留香港期间恰逢他赴海外出差,乐意无偿将居所提供给他们。

从码头离开,慎予带着两家教属乘电车,来到了位于北角的英皇道

自三年前英皇道通车以来,这片位于港岛西部的四通八达之地越来越繁华。主干道上有梭巡往来的双轨电车和私家轿车,两旁行人熙攘的步道上林立着百货公司、杂货店、中西餐馆、照相馆、公寓楼……

借房子给他们落脚的那位友人颇具慧眼,当初来香港闯荡,既入职了英国人的公司,生活日益稳定时,购置了尚未通车的英皇道上新造公寓的两户对门套房,一户自住,一户出租,日子过得愈加有声色。

公寓的南亚裔门童替他们拉开木制弹簧门,一阵凉意扑面而来,所有人不约而同被取悦到了。

门童喊来了公寓的服务生帮他们搬行李,慎予掏出了一张港钞给他们作小费,也顺手取出了他的护照,便往对面走去,按响了那户人家的门铃。

一串清脆的《致爱丽斯》奏到一半,门被打开。邻居是一名美国籍画家,正在香港采风,在这栋寓所里有半年的租期。房东出差之前委托他将对门钥匙交给一位姓谢的先生,并留了一张有慎予的合照作为认人的凭据。

慎予刚递上护照,自报家门,“阿尔弗雷德·谢。”

“戴伦·皮克斯,”画家很是激动地握着他的手摇了摇,“我等你许久!弗雷德,对,就是你,你和照片上一模一样,除了皮肤比我想像中黑一点,个头也更高一点。”

画家把护照递回给慎予,“等着!我去拿钥匙。”

等他取来钥匙交给慎予,慎予似乎遗憾地对他说:“皮克斯先生,请原谅我还要安置同行的妇孺,无法与你寒暄。”

“没关系!”画家对慎予背后,等在对面门外的师母和孩子们挥手,笑道:“祝你们在这美丽的小岛度过一段愉快时光。”

—·—

安顿好师母和孩子们以后,慎予趁着天色未晚,独自离开公寓。他深知这次在香港停留的时间并算不上长久,要做什么都得抓紧,尤其是寻找下落不明的人这样的事情。

他犯任性惯了,自安安过世后收了性子,踏实不少,少做糊涂浪荡事。即便如此,总还是有些人,是每每想起来仍旧觉着对不住,只是再觉对不住,也不会超过对安安那样,悔彻心扉。

直至一回,他那是还在北平,收到姐姐的家书,里头挟带着另一封信。

他端详了“吕素荣”这个名字半晌,有一阵呼之欲出,奈何就是找不到答案的熟悉感,于是没有打开,而是揣在口袋里,一整天带着。

那天入夜后,他与同窗二人向东穿过灯火阑珊的护国寺前往花枝胡同,拜访一位老中医。

从人家里出来,走在深深狭狭的胡同小道中,微热的晚风吹过身畔,三三两两的人语从沿途各家墙头传出来。同窗递来一支烟,慎予放进口袋里,旁边飘来烟草燃烧的气味时,他的指尖便触到了那封信。

同窗咬着烟,问他打不打算假期回老家,慎予摩挲着那封信,一边想吕素荣究竟是谁,一边含糊地回答人家。

他隐约记得这位同窗来自武汉三镇之一的城市,据说长江和汉江就在他的家门口汇流。这时又想起,很早之前就有人与他说过“九省通衢”的典故,那个人曾在武汉待过。

就在一霎那,他僵在原地,昔日记忆的画面与声音一幕幕,翻山倒海逼到眼前。

眉儿。

原来是她!他只记得眉儿,却不记得她还有个正经的名字——素荣。指尖蘸水一笔一划写给他看过。

胡同里没有装电灯,他抬起头找了一圈,前头有户人家门前亮着一盏暗暗的橘色小灯泡,慌张快步走上前去。

站在灯光下,他激动地抓出信壳,拆开来读。

才知晓,眉儿跟着一位做木材生意的卓老板去了香港。她的小侄子已经大了,依旧生活在那条弄堂里,只当自己是个沪生沪长的孩子。他们之间,低头抬头见过几回,他怯生生地叫姐姐。那户人家一直没得亲生儿女,对他满心宠爱,眉儿便放弃认回侄子的打算,她再没有牵挂,独自远走了。

她只字未提他当年突然断了联系一事,可能觉得自己没什么立场追问。慎予想到此事,总还是认为确实对她不起。那时,他不欲继续颓废度日,也不愿家里人再为自己担忧,手起刀落霍然与旧日断了个干净,却漏算了个她。

他辜负了与素荣小友之间的友谊啊。

同窗问他是不是遇上什么打紧的事。他只摇头,说是一个老朋友搬家了,轻描淡写,不像片刻前抽风一样的态度。

可年前护送教属到上海时,他萌生了再见眉儿一面的念头,便去到她从前工作的舞厅打听消息,倒真收获匪浅。

眉儿跟了一个做木材进出口生意的卓姓老板,此人家中妻房健在。原配夫人无所出,但娘家极为强悍,前些年他才纳妾,姨太太生了几个孩子。

眉儿赴港后,卓老板因为生意的缘故依旧经常到上海来,还跟从前一样光顾她们舞厅。近半年相上一位新入行的舞小姐丽娜,每回过来必定过来同她跳两支舞。

慎予使了些铜钿,问丽娜要到卓老板香港店铺的地址。本想直接打听住址,奈何名片上只有店址。

他打算顺着尖沙咀卓氏木材行这根藤继续往下追寻,若真见到眉儿,到时候要说什么,该做什么,都还没来得及想,知此事必行足矣。

—·—

过港渡海,从维多利亚港口步行到尖沙咀,接连问了沿街几家店铺的员工,多是当地人,因他不识广东话,一路来走得艰难些。

等来到卓氏门前,身后夕阳一半斜斜沉入远处波光粼粼的维多利亚港,半披海面染得霞光灿灿。

幸好木材行还没打烊,但这个时辰光线已黯不利相看,鲜有客人光顾,店里只剩一位年轻员工守着,他懒洋洋地靠在门边的柜台上,望着铺外晚照的街景发呆。

慎予抬腿步入店里,惊醒了员工的黄昏梦游。

他盯着一片样品木料看,装作欣赏的模样,心里盘算着该怎么询问显得合理。毕竟面对突然登门,开口就问老板住址的陌生人,员工多半是不敢随意透露的。

那员工从柜台后面走出来,用带广东腔的国语为他介绍,“先生好眼力,这是不列颠进口水青冈木,耐磨抗压,加工啊也很方便,选来打家具再理想不过。”

慎予转向那名员工,想起丽娜曾告诉他,卓老板已经有两个月没来过上海。问道:“卓老板在香港么?”

员工愣了一下,堆笑道:“老板去马来亚谈生意啦。”

慎予佯装惋惜,“你们老板真是大忙人,两个月都没来上海,看样子是忘了要同我父亲谈生意的。我倒是不着急,既然来了,愿意等等他。”

员工见他人虽年轻,但举止从容,谈吐不俗,准是个公子哥,当即就信了他是自家老板生意场上认识的人。若是替老板挽留着这桩生意,不说往后的工作上有所添益,至少,也能盼着涨涨薪酬吧。

可他没接待过豪客,一时不知如何开口。

慎予见他态度有所松动,忙道:“之前卓老板给过他家里的地址,奈何我粗心,给弄丢了。小伙子,你若是知道的话,可真是帮了我一个大忙。”说着从大衣兜里摸出钱夹,捏了张五英镑夹在指间,员工欢喜接了赏。

卓老板一年前重金从葡人手里购入嘉多利道81号的洋房,虽是二手,老板却一点也不嫌弃,觉得能住在其中已足够脸面添光。慎予装作没听出他话里对卓老板过于虚荣的嘲讽。

从木材行出来,天色已晚,慎予从尖沙咀离开,一路散步向维多利亚港。黑天里港口吹来的腥咸海风依旧是温热的,凉却不至寒冷。

他上了轮渡,靠着栏杆,风声烈烈,不远处夜航船只的点点灯光,像极了江南水乡过盂兰节放的河灯,各个无依无靠,随波逐流而去。目睹夜船,心见河灯,都令他更加甩不去脑海中频频出现的纤细身影。

—·—

翌日一个阴天,风滚草样的飕飕晨风剥走了各人寒毛间的温存。

妇孺睡梦中,慎予裹着一件浅灰色风衣,又次独自出门,乘坐最早那班香港岛往九龙的轮渡,在渡口下来雇人力车前往嘉多利道81号卓老板的豪宅。

81号是一栋两层小洋房,明显的西欧海岸线国家的风格,奶油白墙体,梯形红屋顶,整体方正不厚重,阳台多,爱在门窗顶做文章,明媚跳跃,不像那些阴郁沉闷的英式建筑。

此时,81号的门开了,走出来一位灰色短褂长裤,扎麻花辫的女孩子,应是佣人。她弯腰拿取门口的牛奶瓶,起身要回去,慎予趁机出声喊着了她。

“你好。”

女佣停下脚步,端着牛奶瓶等他。慎予来到门前,发现她生得柔和细净,鹅蛋脸,不似两广常有的相貌,倒像江南一带随处可见的女子。

她一开口,便听得出江淮一带的口音。

“先生有什么事?”

慎予问她:“这是卓老板宅邸吧?”

女佣点头。

“可有一位叫眉儿的姑娘在这边住?”

女佣听了摇头。

慎予换了个问法,“吕小姐呢?她是从上海跟你家先生过来的。”

“喔,有的。不过她早已不住在这了。先生认识她?”

“认识的,我是她朋友。你知道她如今在那里吗?”

女佣神色犹疑不决,问他:“先生,你当真是吕小姐的朋友?”

“如若不然,我何必辛苦跑一趟?”慎予反问。

女佣变得有些伤感,她说:“吕小姐两个月前搬走了。”

慎予急追问:“她不在香港了?”

“不晓得,她搬走是因为病了,肺病。自从去年九月流产,她身体一直不济,发烧咳嗽,反反覆覆。姨娘说看着像痨症,才教家庭医生做检查,说□□是肺痨。那以后,姨娘便成天闹,说吕小姐会把病传染给少爷小姐们。她嫉妒吕小姐,想借机赶走她。先生不想管这事,又觉得姨娘闹得头疼,干脆出门谈生意去啦,走前说都交由大太太处置。太太便做主将吕小姐送出去养病。太太她……素来不爱搭理家里人的,哪怕先生也不例外。吕小姐在她眼里,估计和一只蚂蚁没差别。”

慎予问:“那她去了哪里养病?”

“太太没说。”

“你家太太可在?我去问她。”

女佣摇摇头,解释道:“太太不和我们住。”

慎予失望之际,听她问:“先生,你想要太太的住址吗?”

女佣告诉他,卓太太平时都自己住在半山的许公馆,除非先生回香港,才过来聚一聚,一顿饭没吃完就回去了。

慎予谢过她,正欲离去,这次换作女佣叫住他。

“先生,你是刚过来香港么?”

得到他肯定的回答,她才说:“我家里是南京的,住在剪子巷。”

慎予光是听到“南京”两个字,心头咯噔跳了一下,隐约猜到她要问些什么了。果然听她说,“我自来香港帮佣,两年未得回家过年了。听人说现在国内仗打得厉害,日本人打到了南京,南京城遭了大灾。姨娘不肯同我讲,我不大出门,实在是打听不着。”

慎予想姨娘多半是知道的,南京发生的惨祸震惊寰宇,可她选择不说。正常,若换作他,也不晓得怎么说。

于是他违着心撒了谎,“我一直在赶路,没工夫关心外间的事,真是对不住。”

女佣说:“那说不定事情不大。哪有怪先生的道理?”

屋里传来女人的声音。应是卓家那位姨娘醒了,吊着嗓子空灵慵懒地呼唤她的女佣,像凤仙又像方溪,慎予听不清,只觉得那口音甚为熟悉,像吴语,却又算不上道地。

慎予抢在女佣再开口之前告辞,经过庭院草坪时,听见身后81号的门咚一声关起来,他才松了一口气,继续赶路。

注意:弟弟没有感情线,他帮眉儿出于仁义,也是不想重现安安那种后悔终身的情况。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4章 香港岛·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