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民国]那年我妈离婚未遂后 > 第18章 留洋

[民国]那年我妈离婚未遂后 第18章 留洋

作者:蜉蝣不靡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1:08:56 来源:文学城

作别慎予后,王遗时动身的日子很快也定了下来,十一月二十五日的船票。

当日拂晓时分,惜予伸手捻亮台灯。一夜浅眠,从床上坐起来,脑袋依旧轻飘飘的。

惜予从床头柜里翻出一双丝袜套上,随后起身,扯平坐皱的床单边缘,轻软的羽绒高被整还残存着梦中的余温。

推开房门,厨房传来煎蛋的香味,张婶已依照约定提前到家。等夫妻俩离开后,她要负责送宁宜上课和看顾平宜,任务艰巨。

张婶对即将到来的离别也很是伤感,在厨房做早饭的当口,隐约听见她抽泣了两声。

惜予走到阳台的落地玻璃门前,抬手抹去一片温差造出的雾珠,王遗时走在惜予身后,越过她的肩膀,从这片扇形抹痕望出去,亚尔培路沉睡在一片幽蓝里。

王遗时童年就只身离家求学,孤独自此成了常景。他哪里想到会遇到惜予,会这么爱她,爱他们的两个女儿,爱这个小家,以至于光想到将与她们相隔万水千山,且这样的分别还将持续上千个日与夜,王遗时便如坠深渊。

惜予听见身后变得沉重的呼吸声,转过身,给遗时一个绵长的拥抱。

王遗时下巴搁在惜予肩头,手抚上她后背,指腹缓慢摩挲过她被烟青天鹅绒旗袍围裹的紧俏腰身。抚至侧腰,惜予摁住了他的手,让它停留在那里。

“跳一支舞吗?”惜予问。

“好啊。”王遗时翻起手掌心邀请惜予。

两人穿着拖鞋悠悠在客厅里转开,惜予又轻又软的手陷在遗时的掌心里,头也埋进他的胸膛间,细细闻着他衣裳上留香兰洗衣皂的气味,听着沉缓有力的心跳。王遗时引导着步伐,两人似天鹅交颈,又似点水蜻蜓,在平静湖面荡开一圈又一圈涟漪。

惜予无言中显露出的不舍反而令遗时逐渐坚定起来。

他柔声道:“舞总会跳完的,什么事情都有结束的时候,那么,也包括分别。”

“对。”怀中人猛然揪紧他的西装马甲,惜予闷声重复了一遍,“对。”即使再三再四互相安慰,离愁岂有那么容易消散得了呢?

王遗时吃了两口三明治,又端起玻璃杯,热牛奶才喝一半,竟已没了胃口。

惜予说:“家里捎过来许多物件,箱子根本塞不下。你再想想,还有什么要带的,我给你塞进去。”

“看着带点有用的就行,本来就是长辈们的心意。”

惜予喝了口牛奶, “有用都是有用的,不过很多都是到了那边可以置办的,没有非带的必要。四季衣裳、常用的药品……这些早都备齐,我还放了条薄羊绒毯和一双软拖鞋,想船上出借的你一定不肯用。喏,就在那口棕色的皮箱里。”

王遗时一一应了,才问:“我带了几张相片,打算摆在住所。但尺寸小些,可以放在皮夹子里的,家里好似没有。”

“我这边有。”惜予起身拿来钱包,掰开磁扣,从夹层里捏出两张一寸见方的相片,分别是宁、平二女周岁留念的照片。

王遗时接过来摊在手心观瞧,倏然仰首问:“你的呢?”

惜予又捏出一张长方型相片,遗时接过笑了:“对,就是它了。”

一家四口的半身照,遗时抱着宁宜,惜予抱着平宜,夫妻俩肩并肩,相互依偎,都笑呵呵的。王遗时端详着,“我记得这张,就拍完回家路上被雨淋成落汤鸡那次吧?”

“是。这几张都带着吧。”

王遗时从衣帽架上的西装大衣里翻出钱包,仔细将三张相片逐一塞入。他望了眼客厅摆钟,“差不多该出门了。”

遗时站在门边,臂弯挂着她的浅驼呢子大衣,等惜予对着妆镜补上口红,眼中的不舍与爱怜满溢出来。

从家里出来直奔十六铺码头。

—·—

由于日寇对华北疯狂的袭扰与侵略,原先搭火车北上京津,横穿俄国大陆,最终抵达欧洲的线路变得不再安全,轮船成了多数人的选择。

惜予她们抵达十六铺时,靠岸的那艘邮轮已经开始检票上客,行人们从四方汇聚而来,检票队伍逐渐排成一列长龙。

王遗时就地放下行李箱,展开双臂将惜予裹入惜予,低头道:“照顾好自己,一定多多给我来信。天这么冷,别送船,快些回家。”语罢松手退后,周遭寒凉的空气豁然朝惜予涌来,激得她哆嗦了一下。

话虽如此,惜予依旧定定站在原地,目送王遗时在队伍中越走越靠前。到了舷梯口,王遗时猛一回头,连检票的年轻人也跟着看向惜予。

王遗时跑上舷梯,迅速地挤到甲板护栏边,与惜予隔着船与岸,高低相望。

汽笛声鸣动,铁船拖着笨重庞大的身躯离岸,惜予抬起臂膀告诉王遗时自己所在,王遗时则在船上更疯狂地挥舞手臂,大声喊着什么,奈何江风一吹就散入了尘埃里,惜予根本听不清,只道船儿渐远,化作了天边的一个小黑点。

而王遗时在甲板上疯狂挥舞手臂的瞬间,就此定格在惜眼底,变作无声电影的一幕画面。

—·—

没两天,因不满与日绥靖,北平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学生抗议,这一波浪潮直接撼动大半个神州,各地群起支持。谢老爷在收音机里听到消息,焦急得发了狂。

怎么“运动”和“起义”就这样不肯放过他谢家人呢?

谢老爷拥戴新思想,厉行变法,却不幸葬送仕途,半生郁郁锁居故园;长子慆予在外求学期间,不明不白死在广州,英年早逝、尸骨无踪。

如今北平全城大乱,慎予身为热血男儿,国家民族俱已危难之际,他岂会为了苟全而无所作为呢?

谢太太也慌了神,“安安去了以后,我就担心他想不开。你说,他会不会和人家豁命?”

谢老爷怪她,“这种话不要瞎讲!我这就去趟王家门,给庆远(六叔)打电话问问。”

“好好好!快!”谢太太吩咐丫鬟拿来谢老爷的大衣,谢老爷匆匆披上,快步流星跨出门槛。

与此同时,王公馆接到一通急电,正是长居北平的六叔谢庆远报信来了。

王先生边差人去老宅喊谢老爷过来,边在电话里询问谢六叔详细情况。

谢六叔说,他起先确实把慎予从学生宿舍逮回家里,严加看管着了。没想到几天之后,他回学校取个课件的工夫,几位同学偷偷摸到他家里楼下,接应慎予破窗逃跑。

等家人发现,再去学生宿舍找人,哪还有半丝踪迹?

慆予当年的不测是谢家所有长辈心中的疮疤,谁也没有勇气再经历一遍。

好在六叔这些年见识的多,到处找不到,猜到八成是被抓起来了,当即便发动身边人去各个警察局,从近到远一点点铺开来摸查。

和王先生通电话这会子,六叔刚从警察局回来。

慎予已经找到了。

原来他和同学们当街演讲,号召民众强硬抗日,绝不妥协。他口才着实了得,成了重点抓捕对象。

六叔去探监的时候,他还在与同囚几位学生愤慨声讨,中气十足。据他说在躲围捕的时候被长棍击打到背部,瘀伤而已,没什么大碍。已经交过保释费,狱警说至多再几天,人就能回来了。

王先生听到这里,神情已然恢复轻松,与谢六叔说:“我看年轻人该有血性。”

六叔说:“小东西真是命大,我们学校有位女学生,被捅成重伤,至今还未醒来。”

“啊?”王先生惊讶弹起,骂道,“册那娘!这帮丧天良的!”

“学生们听说要对日本绥靖,当然不干了。”六叔遗憾叹息。

“绥靖?这哪是绥靖!分明是引狼入室!”

“唉……这些情况,麻烦你一一转告给大哥。请他千万谅解我的疏忽。”

“没事,”王先生掀掀眼皮,瞥向壁橱上的珐琅座钟,“时间也晚了,你快休息吧。”

电话挂了不多时,谢老爷就风风火火闯进王公馆。

王先生一看,连忙邀他入座,“哎呀,这么冷天,出门怎么不穿件厚衣裳?”

“哪还顾得上!听说庆远给你打电话,他怎么讲?”

王先生晓得老友心急,先说“人没事”,再将具体情形告诉他。

谢老爷果然松了口气,骂了句:“小孽障!”

“安心了吧?”王先生笑着喊来管家,“福多,去烫两壶酒来,我要与谢兄开怀畅饮!”

“好,好!”谢老爷点着头,突然又摇起了头,“恐怕不成,我出来得急,遐龄还在家等消息呢。”

王先生说:“多大点事。福多,派个人去谢家,和太太讲,一切都好,人很平安,可晓得?”

他们既是同年,又是同乡,更是挚友。四十年前京城的浙江会馆中,二人曾抵足长谈,聊家国情怀、经世济民,谈古论今到彻夜无眠,即使后来在救国的探索过程中,曾因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而疏远,终究还是割舍不掉这份情谊,兜兜转转做了儿女亲家。

双更。过敏了,准备爆睡两天,请个假,10号再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留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