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民国]那年我妈离婚未遂后 > 第15章 一对黑心肝的公婆

眉儿租房子在仙乐斯附近,弄堂口杂货店两楼,一尺见方的小单间。

慎予第二天醒来的时候,睁眼是头顶麻绳晾着的一排衣裳裤子,他慌张爬起来,环顾四周,但见除了身下铺着简单床罩的木板床外,旁边一张八仙桌,两条板凳并一札矮凳。稍稍抬手即触得木板顶。

门从外头打开,慎予往后一撤。走进来一个穿淡灰旗袍,扎两条长辫子的小姑娘,尖俏瓜子脸,瞧上去年不过二八。

眉儿将碗放在八仙桌上,从筷笼抽出一双筷子,搭在碗上。

“先生,吃早饭吧。”

“那你呢?”

眉儿愣了一愣,笑道:“在楼下吃过了。”

她拉过长板凳,坐下来。慎予埋着头走到桌前,拎起另一条板凳,到眉儿对面坐定,闷声不响吃起馄饨来。

眉儿托着腮,眨了眨眼睛道:“先生真斯文。”

慎予停下进食,从裤子口袋里拿出手帕,擦了擦嘴,才说:“谢谢。”

“谢什么,”眉儿问。她素日见惯那些举止粗俗却自诩豪放的家伙,如今见到一个连吃馄饨都安安静静,不哧溜乱响的男人,“是我见识少,像你这样的人,在你们圈子里定一抓一把吧?”

慎予被她憨厚可爱的语气逗得莞尔,“对,一抓一大把。你,叫眉儿是不是?”

“哇,”眉儿瞪大她细长的眼睛,“这问题你可问了我不下七八趟。”

慎予歉然,她却又笑道:“不过清醒着问倒是未有过。可要记牢了,往后再问,我可恼了。”

眉儿是个苦命姑娘,她父母早亡,自小跟着长十二岁的大哥讨生活。早些年,兄妹离开吉安老家,去到武汉谋生。武汉九省通衢,航线便利,大哥做船运生意,几年下来小有所成,不仅自己成家立业,对眉儿也百般呵护,让她上学识字,吃穿无虞。

直到六年前,眉儿十二岁那年,武汉城爆发了一场血雨腥风的屠杀。因眉儿大嫂的几个弟弟受了牵连,一天夜里,手持长棍、扁钻的匪徒气势汹汹地闯进家里,不分青红皂白,追着大哥大嫂残酷殴打。

眉儿由于领着小侄子在街坊家玩耍,幸而逃过一劫。

她至今记得跨过门槛,一脚就踏到了血泊中,院中兄嫂佣人已横死成一片。眉儿连忙捂住怀里小侄子的眼睛,自己眼睁睁目睹这骇人一切,吓得颤栗不止。

那一夜,她怀揣兄嫂没被搜刮去的积蓄,带小侄子顺河南下,一路漂泊。

到上海时,盘缠用得差不多,眉儿就背着小侄给人帮佣。

慎予问眉儿怎么不见小侄子。

眉儿苦笑道:“后来实在养不活,托育婴堂找了户好人家收养,我本姓吕,那户人家也姓吕,虽非一家,好歹还是同源。”

见慎予愁眉苦脸,眉儿噗呲一笑,“悄悄跟你说,那户人家就住在这条弄堂里,我常常碰见吕家太太领着那小子在楼下吃早点,真是宝贝得不得了。”

“你说你姓吕,本名叫什么?”卖唱跳舞的那些姑娘,大多都不用本名。

“有个学名,叫……素荣。学堂先生取的。这些年大家都喊眉儿,真是险些想不起。”

“哪两个字?”

慎予问完便后悔了,眉儿笑道:“你又一脸歉意做甚?又不犯忌讳的。”

她笑吟吟地用指尖沾取茶水,在红漆木桌面上一笔一画写下“素荣”二字。

桌面字迹渐渐干涸。

慎予说:“素荣小姐,你好。我叫谢慎予。”说罢也沾了茶水在桌面上写下名字。

“你好。”眉儿向他伸出手,慎予浅浅握住她结着薄茧的细瘦右手。

将告别之际,慎予从口袋掏出两块银元,眉儿推回去他的手,说:“你不是我的客人。若不嫌弃,当我是个朋友吧。”

慎予揣着没送出的银元怅然若失地回到家中,却见阿姐只身坐在他家沙发上,聚精会神地翻阅小说。

听得声响,惜予从书里抬起头来,看见弟弟,招手喊他来身边坐。“今早李婶来辞工,已替你答应了。”

“阿姐决定就好。”慎予说。

惜予合起书本放到一边,说:“依我说,把小瑀也送回杭州去。”

“这是做什么?”慎予惊讶道。

“不是怕搅了你寻欢作乐的好兴致么。”

慎予半起身躲开阿姐,怔怔盯着她,只听她极平淡的语气道来:“你这些日子过得可舒心,学不上,家不回,孩子也不管,那不如叫杭州那边带去,往后任你潇洒。”

“好糊涂。”

“好糊涂的是谁?”惜予问。

“阿姐,我错了。”

此后,慎予重拾学业,再不听说他夜不归宿诸般是非。与眉儿自然再未见过了。

—·—

年底,因惜予身子不便,和丈夫、女儿留在上海过年。

张婶回家休息前,已将年菜材料置办妥当,荤素分类码在厨房。

除夕这天一早,王遗时半梦半醒间翻了个身,手一摸空,脑子蓦然清醒起来,抓起毛衣开衫出去。

见惜予弯着腰埋头剁肉,她此时离临盆还有两个月,已是腹大如箩,行动颇为艰辛。

王遗时哀鸣一声,快步上前解下她手里的家伙事,“祖宗,待我换身衣裳来弄。你怎么不再睡会呢?”

他撂了菜刀急回房间,换了件米色法兰绒衬衫,套上墨绿鸡心领毛衣和棕色毛呢西裤,再来至厨房准备大展身手。

王遗时低垂脖颈套上围兜,惜予又给他戴袖套,边嘱咐:“猪肉糜要碎一点,给宁宁做狮子头。”

“她倒是会吃。”

“那你且忙,我去看看宁宁。”

“门带上,省得吵到她睡觉。”

惜予正给宁宜穿衣服,外头突然有人登门,母女俩出房间一看,张婶正在门口换拖鞋。

惜予问:“你怎么来了呢?”

张婶将布鞋面朝着大门摆放好,笑吟吟地朝惜予讲:“太太不方便,先生干活不利落,让他烧饭,我想来想去都不放心呀。”

“那你家里怎么办?”

“我儿子媳妇还同我讲咧,我们一家子,年年都能聚齐了过,今年太太那边情况特殊,我们少过一趟也无所谓。太太,你不要不相信呀,我这不是客套话。”

惜予笑:“我信我信。高兴还来不及呢!今晚有张婶一起守岁,家里可就热闹多了。”

宁宜欢喜道:“姆妈,那我要张嬷陪我睡!可以吗?”

“可以。”惜予笑。

宁宜扑到张婶腿边,对惜予说:“妈妈万岁!妈妈最好了!”

张婶一来,厨房顿失王遗时用武之地,他被“驱”出来,到玄关蹬上皮鞋,去底楼查看信箱,正巧遇见邮差在底下挨家挨户投信。

邮差见王遗时打开信箱,笑道:“先生,您家我还未投呢。”边从绿油布包里翻找出两封信来递给王遗时。

王遗时收下信,问他:“今天大年夜,还不休息吗?真是辛苦了。”

“休的。不过工作还是要做好,年夜饭才吃得称心嘛。”

“那祝您新年快乐。”

“也祝您新年快乐,先生。”

告别邮递员,王遗时转过身来,边阅读信封上书写的的寄信人,边迈步上楼。

第一封信是净生寄来的,他想:惜予见着定会欢喜十分。

另一封信却是久未联络的金小姐寄来,王遗时当即怀疑自己看错了。

他快速攀上几格扶梯,站在两楼转角处,再三确认无疑,怪得很,收信人只“谢惜予”一人。

王遗时不知她意欲何为,有些不安,悄悄将这信收入怀中,打定主意留待大年夜以后再交。

回到家中,启开臧克渠来信,得悉凭儿如今已是两个男孩的母亲,她也很是思念惜予,多次想回沪探望却都腾挪不开。

谁知新年里这一拖延,王遗时便将金小姐的信忘之脑后,一直到十五元宵节后,慎予独自返回上海。

因体恤惜予即将生产,谢、姚两家都提出把瑀舟留在杭州照顾。慎予与妻女依依惜别,只身回沪继续学业。

到这时,王遗时才想到塞在书房抽屉里的那封信,连忙拿来给惜予看。

原来金小姐将于今年三月十六日举办婚礼,邀请他们夫妇。这么说不太准确,毕竟请柬写的是:

谢惜予女士及其丈夫王遗时先生

惜予才是正经被邀请的客人。王遗时傻了眼,问惜予怎么回事。

惜予也没放过他,“大概你结婚时没请人家吧。”

“说得好像你请了似的。”毕竟他们俩结的是一桩婚,王遗时才不肯被惜予糊弄。

惜予只好说:“可能因为你不是女人吧。”王遗时不响了。

虽说王遗时想起的不算晚,但三月中惜予将近临盆,是无法去参加婚礼的。

惜予对他说:“也简单,请柬写了两个名字。既我不能去,你做个钦差,将礼数带到了。”

王遗时嘴上应得爽快,心里却想起他和惜予的那场不甚愉快的婚礼,哪里像做夫妻,倒像结仇。霎时愧疚不已,“我真是对不起你。要不等老二生下来,咱们再办一场吧?”

“怕是亲戚好友们不乐意,背后准要说:‘收我两次红包钱,好一对黑心肝的公婆!’。算了算了。”惜予摆摆手。

王遗时歉然一笑,回道:“娘子此言有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