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的话语,让周围再次陷入一片骚动。
他停在距离黑羽与仁和之间约三步远的位置,站在一个能同时看清两人的角度上,毫不畏惧地悠然站立。
“你、你怎么……”
最先慌乱开口的是仁和。
看他的样子,新一意识到他大概连自己的行程都掌握了。今天自己只是因为碰巧去撸那只白猫寻求治愈,才得以出现在这里。
真不知该感谢那只猫多少次才好。下次是不是该献上点木天蓼什么的。
就在他思绪飘飞之际,仁和似乎重整了旗鼓,狠狠瞪向新一。
“你到底来干什么?我的推理不需要你插手!”
听到这话,新一笑了。
“推理?你说什么胡话呢。我刚才一直在听,你讲的净是些‘如果这样就好了’的空谈吧?让那家伙被迫听这些,连我都觉得他可怜了。所以才想稍微参与一下罢了。”
他用下巴示意了一下黑羽。对方却只是呆呆地望着他,嘴巴还张着,一副傻乎乎的模样。
(喂喂……你也太惊讶了吧)
虽然确实没打算插手,但这次实在忍不了。
毕竟这已经不只是黑羽的事了,这也关系到侦探的名誉。
“空谈……你说空谈?”
自己之前的论点被这简单的两个字全盘否定,仁和气得浑身发抖。
“那、那你又怎么解释黑羽盗一的事!基德十年前停止活动,那也是因为——”
新一直视着他,眼神凌厉。仁和像失去了语言能力一般,嘴唇颤抖却发不出声音。
新一没有移开视线,开口说道:
“如果你真想推翻黑羽盗一的不在场证明,那你应该早就彻底调查过了吧?”
“不、不在场证明?”
“没错。你刚才提出的那种可能性,别人当然早就想过了。还为此进行了调查——最终确认盗一先生有十六个不在场证明。
这可是正式记录下来的调书,有大量目击者作证,包括警察和魔术界人士的证词都有留存。这是我父亲亲自参与调查后得出的结论。你要的话,我家还有详细的调查资料,我可以拿给你看。”
围观人群一阵骚动,有人低声惊呼:“工藤优作……”
新一毫不在意地继续说:
“如果你坚持主张黑羽盗一先生是怪盗基德,那你就必须推翻所有这些不在场证明。也就是说,你已经做好这个准备了,对吧?”
显然,仁和根本没想到这一点。
果然如新一所料,他脸色瞬间苍白,说不出话来。很明显,他的调查还是太肤浅了。
“所以,光凭八年空白期和魔术手法,就想把黑羽盗一和怪盗基德联系起来,证据远远不足。你要是再继续散布这种言论,小心构成对已故人士的名誉侵害哦。”
这正是新一从家里的调查资料中得知的。
盗一先生的不在场证明使用了某种诡计,完美无缺。优作虽然推理出了手法,但难以实证。
不过,优作没有揭发他,原因应该不止于此。
“……那你又怎么解释基德和黑羽的特征如此相似?这么多共同点,难道只是巧合吗?”
仁和用充满不甘的声音,向新一控诉。
原来如此。他就是这样攻击对手的啊。
行啊。那就奉陪到底吧。
“这样啊……那我倒想反过来问问你。你心目中对怪盗基德的定义是什么?”
“哈?你突然说什么?”
“是说话腔调、性格,还是魔术?凭什么断定基德就是这个人?”
“那、那当然是体型和能力都一致,魔术水平也一样啊!怀疑他很正常吧!”
“哼。体型、能力、魔术啊。那不行。这些根本算不上线索。”
新一干脆利落地断言,仁和愣住了。
“……犯罪影像我们都看过很多次了。目测身高也没太大差别啊。”
“问题就在这里。你怎么能确定镜头里的那个身高就是基德本人?别忘了,基德可是变装高手。他展现出来的每一个形象,未必都是真实的自己。”
毕竟那人拥有百种面貌、百种声音。普通人根本不会想到他会用真实面貌作案。
仁和声音发颤地说:
“那魔术水平……”
“啊——那个啊。我之前跟道凪教授聊过一次。”
听到道凪的名字,四周再次掀起一阵惊呼。
光提名字就有这种反应,那位教授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不过,既然机会难得,正好借他的名号一用。
“据他说,基德每次作案,举止动作都会变化。正因为如此,他的年龄和性格才难以捉摸。我也仔细观察过录像,黑羽也好,盗一先生也好,在细节动作上都和基德有些出入。但有趣的是,现在的基德和十年前的基德,动作倒是一样的。”
调查资料里也包含了十年前的影像资料。而黑羽盗一的动作,因为反复观看他的表演录像,已经深深刻在新一脑海里了。多亏如此,他才能发现这个有趣的事实。
恐怕黑羽是在完全熟悉了十年前基德的举止习惯后,才进行作案的。其中似乎渗透着对父亲的敬意。
随着新一的话语,围观人群又一次沸腾了起来。
“还有,不好意思。我觉得仁和你刚才关于暗号的说法也是错的。”
“……哈?”
仁和的脸色已经变得惨白。但新一并不打算就此罢手。
“就是你刚才说的宝石已经被调包成赝品那事儿。警方收到基德的预告函时,为防万一,都会对宝石进行彻底检查。会请鉴定师来什么的。如果是赝品,早就闹得沸沸扬扬了。”
“鉴、鉴定师?”
“没错。另外,你说是‘回想过去的盗窃手法’的提示,但基德从未在作案日期之前就把真品调包成赝品。他要调包也是在作案时进行。当然,他也有过故意误导日期时间再调包的例子,但这次的暗号里并没有暗示这一点。基德在这方面一向讲究绅士风度,这点还是可以信任的。”
实际上,这次的暗号早就被新一解开了。正因如此,他才有底气这么断言。而且,一直以来持续破解基德暗号的人,正是他工藤新一。
就算仁和想抓他话柄,新一也准备了无数反驳的论据。但出乎意料,仁和只是沉默着,不发一言。
奇怪的是周围也没有人反驳,新一虽然心里有些纳闷,但他抓住这个时机,向仁和逼近了一步。
“喂,仁和。你真正想做的,到底是什么?”
仁和像受惊般猛地一颤,发出颤抖的声音。
“那、那还用说吗?我只是想揭开基德的真实身份……”
“哦?你是无论如何都想揭露基德的真实身份啊。但为什么突然这么着急了?”
“那是……因为大家都在议论,所以我想证明给大家看……”
“哦?大家相信的东西,你就觉得是真的,然后想替他们发声?只凭可能性就下结论?”
新一努力用微笑压制着从心底翻涌上来的情绪。
不够。还远远不够。
“侦探的职责,是查明真相。不是篡改成方便自己的事实。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别用你的脏脚去践踏别人的内心!”
仁和的脸已经扭曲到了极限。
当新一逼近到几乎只有一步之遥时,他用只有仁和能听见的音量,低语道:
“还有,你散布谣言的方式也挺有问题的吧。用多个账号操作,这也太过分了吧。”
新一说出这句话的瞬间,仁和像被弹开一样猛地后退,脸上写满恐惧,浑身抖得像筛糠。
当新一追查这起谣言源头时,就发现了这个事实:仁和利用多个账号,不断扩散这些传闻。
而且他使用这些账号并非仅限于这次。他在网上人气高却在现实中不太露面,这也是原因之一。
他的一部分“委托”,是自导自演的。
他用多个账号在显眼的地方发布虚假委托,然后将解决过程和感谢语作为结果一起扩散。
即使有真实的委托,有时委托人也未能得到满意的结果,但那些意见都被他众多账号发出的声音淹没了。
或许,他是想通过这次推理秀为自己镀金。想证明自己才是识破基德真实身份的人。
从昨天的对话来看,黑羽也察觉到仁和在做什么。所以仁和大概也打算在这里堵住黑羽的嘴。因为没人会相信骗子的话。
或许是因为诡计被新一识破了,仁和此刻面如死灰。
正当新一准备继续开口时,仁和抢先一步叫了起来:
“不、不对!可是我是听多贺说的!多贺说怪盗基德就是黑羽!”
这句话让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多贺身上。多贺的眉毛微微一跳。但他表面上仍是一副惊讶的表情。
“这是怎么回事,多贺?”
黑羽的声音在食堂里响起。然而,多贺却摆着手辩解道:
“哎呀,我就是开个玩笑而已嘛。说他跟基德有那么多共同点,说不定就是呢。”
多贺一副“连我自己都没想到会这样”的语气。
黑羽看着他,眯起了眼睛。
“你是说,你没想到这件事是从你这句话开始传开?”
“是啊。我完全没想到会变成谣言的源头……不过黑羽,在谣言传得这么厉害之前,你要是来求我帮忙就好了啊。你总是一句‘没事’‘没关系’就搪塞过去。作为你最好的朋友,这真的很让人难过啊?”
多贺悲伤地低语着,引来一部分人同情的目光。
但是,新一唯独无法容忍这句话。
“真正的朋友……难道不该主动伸出援手吗?对谣言至少该出面否认一下吧?非要等对方开口才行动,这也叫最好的朋友?”
新一脑海中浮现出此刻远在大阪的服部平次的身影。
只要察觉到新一稍微有点麻烦,他就会不计得失地来帮忙。快的话当天,最迟第二天就会特意从大阪赶过来。
——『工藤有麻烦,我这个当好朋友的不动起来怎么行啊?』
他总是这样爽朗地笑着。
新一觉得是他教会了自己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如果换作是平次处在那个位置,新一肯定也会义无反顾地赶过去帮助他——虽然绝对不会告诉本人就是了。
正因如此,多贺用“最好的朋友”这个词当挡箭牌,试图操控对方的行为,才更加不可原谅。
听到新一的话,多贺脸色一沉。
“那你又算什么?连亲朋好友都说不上,你凭什么跑来这里指手画脚?是为了说教来的吗?你说证据证据,那你到底带了什么证据过来?”